西西河

主题:【贴图】以静制动. -- 不爱吱声

共:💬44 🌺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贴图】以静制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比看美女图还眼晕!
家园 谁能解释一下上面那种"以静制动"视觉错觉的原理.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不可能的三叉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怎么回事?!

在所有不可能图形中,最著名也是最有意思的当数“不可能的三叉戟”。中间尖头的轮廓最终融合进了其他两个尖头的外轮廓中。而且中间尖头的顶部低于其他两个外部的尖头。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却是颇为有力的,因为在这里面含有多种不可能事件的来源。

请用手盖住图形的某些部分。如果你盖上顶上那部分,你会发现剩下的部分是可能存在的。从这个例子来看,你会解释说是前景图形是建在一个平整的由两个矩形尖头组成的平面上的。

现在只看图形的下半部分。你解释说这个图形是建在由三个并排但分隔开的圆柱组成的曲面上的。

当你把图形的这两部分分开看时,对于它们的形状就出现了不同的解释。而且,当你把这量部分结合在一起时,你拥有一种解释(看前景部分〕,同时你又得到另一种解释(看背景部分〕。因而图形也就违反了物体成分与背景间关系的基本特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你看这个图形时,你首先考虑的是它的轮廓或是等高线,由此你会试着去注意它的边界。你的视觉系统发生了混乱,因为图形的轮廓线间的关系是不明确的(被红线标出的):虽然是同一条线,但看上去却是两种解释都符合。换句话说,这个图形利用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圆柱由两条线组成,而一个矩形框却需要三条。这种幻觉正是建立在每两条线在一端形成一个圆柱,而每三条却在另一端形成矩形框的基础上的。

这种不明确还违背了另一种基本特性,即在平面与曲面之间平面被扭动成曲面。两个突出的边缘也可以解释成是三个直角面的边缘或者说是圆柱表面的无滑动边缘。这个图形,更深的来讲,是为更深入地评价中间一个尖头给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提示。

尽管这个图形揭示了一些不可能事件的来源,但你所注意的第一件事却是去计算自相矛盾论点的个数。这表明你的视觉系统通过数数来比较不同的区域。这个图形或许正是少数几个能揭示上面论点的他图形之一。而其他不可能事件的来源也许并不这么简单。

与此相一致的,当“不可能的三叉戟”拥有7个,8个或以上的圆柱,那图形的不可能性就不再会这样明显了,尽管其他矛盾还依然存在。

当不可能图形的不可能地带变长或变短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这些例子表明了你的大脑是如何建立具有象征意义的深度形象的。一些细节被用来建立一种对局部感觉的清楚的深度描绘。总的来讲,就是图形整体的一致性并不被看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是一上来就注意整个图形,那你一定会去比较不同的部分,直到你意识到它是不可能的为止。

当图形很长时,你可能会在某个区域里感觉它是三维的,而且它的不可能性并不是能马上被感知出来的。这是因为矛盾的线索被分的太开了。

当图形为中等长度时,它很容易被看成是个三维的物体,而且会很快的感觉出它的不可能性。

如果尖头特别短,那么就得在一块相同的区域里同时满足两种不同的解释。但这两种解释间并没有一致性,幻觉也就没有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些早期关于不可能图形的书籍和出版物把不可能图形错误地规定了成了两类:作为三维图形建立起来的是一类;其余的是另一类。不可能的三叉戟图形被归在了第二类,因为从表面上看,其不能解决的冲突是产生在前景与背景之间的。但实际上,所有不可能图形都可以看作是由某一优势地带的一些三维图形组成的。

你现在看到的是由日本艺术家 Shigeo Fukuda 在1985年创作的“不可能的三叉戟”和“消失的柱子”。在“消失的柱子”中你可以看到:在它的顶部有三个圆形的柱子,而它的底部却是有两个方形的柱子组成的。这幅幻想作品的感觉仅仅是来自于对边界的刻划。

“不可能的三叉戟”的历史

你在本页最开始看到的那些图形是有艺术家Norman Mingo 在1965年三月的MAD杂志上摘录的。MAD介绍这些图形作为MAD的"poiuyt"(看看你的键盘,看MAD是怎样拼这个名的!)

这幅图形还有其它一些名称:“魔鬼的餐叉”、“三个U形棍”、“Widgit”、“Blivit”、“不可能的圆柱”等等。

没有人知道谁最先设计了这种图形,尽管它最开始是在1964年五月和七月同时出现在几个很流行的工程学,航空学和科幻小说类出版物上的。同年,D.H.Schuster在『美国心理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第一次提出了不可能图形在心理学界的重要性。早在五十年代中期,一位MIT工程师就率先提出了这一观点,只是当时没有能够得到证实。

多年以后,这一观点又被以无尽的形式和版本重新提出来。举例来说,斯坦福的心理学家Roger Shepard 聪明地运用了这个观点作为一种不可能像的基础。

瑞典艺术家 Oscar Reutersvrd 掌握了这些图形后,创作出了上千幅不尽相同的这类作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图形背景错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上图中 ,你看见了什么?你看见的是两个头,还是一个花瓶的轮廓?

即使这个图形在视网膜上是固定不动,你对它的感觉仍然是在两种可能图形中动摇。

同时感觉到两种有意义的图形是很困难的!

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 Rubin花瓶/人脸图形是一个主体/背景可互换的两可图画。这是由于它既可以看成是白色背景上两张对视的黑色的脸,也可以理解为黑色背景上白色的花瓶。

在这幅主体/背景可互换的图形里,线条有两种外形。轮廓的外形取决于线条被认为图画的哪一方面--背景还是前景。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视觉系统是依据物体的轮廓来对其进行编码的。在图画中,相邻、相似和同属一类的部分倾向与结合在一起。你对轮廓外形注意的转变会导致图画的翻转。观察者的知觉状态和个人的偏好也会有所影响。对轮廓或是外形的偏好会导致对某一方面的加强。对于同一幅图画,一些人偏向与看做花瓶,一些人则更容易将其看成是脸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无疑,大脑皮层参与了这一过程。因为你在大脑里储存了关于花瓶和脸的侧面的信息。

你的大脑能够用外部的事物来解释你眼中看到的图案。要做到这一点,你的视觉系统必须能够将物体从它的背景中区分出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某些时候,当有伪装存在时,事情就变得困难了。

这个两可图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表明了知觉并不是仅仅由视网膜上的图象决定的。当你观察时自发产生的图象的翻转有力地证明了灵敏的知觉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指出我们大脑组织视觉信息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Rubin花瓶/人脸两可错觉的起源

1915年,丹麦心理学家Edgar Rubin使得这一“花瓶/人脸”的两可图形大扬其名,但追溯这一两可图形的家谱却远早于1915年。我们可以在18世纪法国的印刷品中找到例证,那些印刷品中的肖像画不仅描绘了通常自然状态下的花瓶,而且两个侧面像是不相同的,每个侧面像代表了一个特定的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面的那幅图形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 Roger Shepard 所绘制。在这幅图形中,你可能看到的是两个女人的剖面图,也可能是一张烛台后模糊不清的脸孔。在此处,通常人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一张脸而非两张脸。

荷兰画家M. C. Escher 因其擅长画意义暧昧的图形/两可背景作品而闻名于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大小恒常性错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这幅图像中,一个大个子正在追赶一个小个子,对不对?

其实,这两个人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不信?用尺子量量看!)

你所看见的并不一定总是你所感知的。

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这种错觉,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 Roger Shepard 认为它与三维图像的适当的深度知觉有关。

与这有关的是,后面的那个人看起来比前面的那个人离你远些,但是,不管怎样,后面的那个人在实际尺寸上与前面那个人是一样大的。

通常一个东西离你越远,它就显得越小,换句话说,它的视角变小了。在这幅图里,后面的图形与前面的图形有着相同的尺寸(和相同的视角〕。由于两个图形的视觉相同而距离不同,因此,你的视觉系统就会认为后面的那个人一定比前面的大。这个例子说明了你所看见的并不一定是你所感知的。

你的视觉系统常常依据从视觉环境中得出规则来作出推论。

你可以通过改变这个例子来发现一些通常隐藏着的视知觉规律,比方说,如果你把后面的图形移到与前面的图形相同的位置,这种视觉的大小错觉便会消失。

这是因为,在水平面上,随着物体往后退, 不仅视角变小了,而且它们在视野中相对于水平线的位置也升高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这幅图画中可以看出,在同一平面的距离不同的两个人,后面的那人虽然实际尺寸的个头很小,在前面的人之后,却显得很正常。

在稍右一点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后景的中那个人被放到与前面的人相同的位置。现在你就会出现另外一错觉,这种错觉正好与前面提到的Shepard错觉相反。

在Shepard错觉中,前面的那个图形(通常有较大的视觉〕被放到后景中,这样就使得后面的图形比前面的图形显得大一些。

而在这种错觉中,后面的较小视角的图形被移到前景中。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变量是,物体是被认为在地面上还是浮起来的。这个变量确实在大小错觉中起作用。把图形从地面上移去会彻底改变你对图景的感知。一个浮在地面上的物体与停在地面上的物体有很大的不同。

图画的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提供了深度的尺度。如果你删除背景, 图像就成了平的,没有了立体感,你就不会有错觉产生,或者,即使有也是非常微弱的。

在非透视图中改变图形的深度是没有意义的,错觉也不会出现(但是,你的视觉系统,依据与水平线的对比,会得到另一个结果。请参看浮箱错觉。

这些错觉表明你的视觉系统从视觉环境中得出了很多规则,用以判断物体的大小和位置的关系。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栅格火花错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看上面的图,眼睛环视它,你注意那些交叉点是不是放出火花?

这个新发现的错觉叫做 Grid 火花错觉。它与 Hermann 栅格错觉相似,但错觉效果更强。

Hermann 栅格错觉 很容易理解,它是由于侧抑制引起的,但 Grid 火花错觉要复杂得多。这种错觉与Hermann Grid错觉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这种错觉中眼球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在视觉研究领域有对这种错觉进行全面介绍的文章,但它本质的原因仍然没有被充分的了解。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缪勒--莱耶错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看上面的带箭头的两条直线,猜猜看哪条更长?

是上面那条吗?

错了!其实它们一样长.

这就是有名的缪勒--莱耶错觉,也叫箭形错觉。

它是指,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另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则前者会显得比后者长得多。

现在明白了吗?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直线运动错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怎么回事?!

似动,顾名思义就是"似乎在动",其实并未真动。确切地说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移动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那,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似动现象呢?电影上的连续画面,活动性商业广告上的动景,其实都是一种似动现象。难以想象吧。但其中原理很简单,只要把两个刺激物(光点,图片......〕按某个特定的时间或空间间隔相继呈现,就可以看到连续运动的画面了。不信?回去试试吧。

情歌“月亮走,我也走......"都听过吧,朋友。明朗的夜空中,月亮常常会“走”,而且“走"得不慢 呢。其实,月亮离我们那么遥远,它的一点点移动怎能被我们的肉眼觉察到?实际在快步“走”的是浮云。大片浮云的快速移动使我们错觉浮云是静止的,而娇小的月亮在移动!这种似动现象也叫诱动现象,娇小的月亮因为大片浮云的移动的影响,产生月亮移动而浮云静止的奇异现象。

还有呢,你知道为什么黑夜里航天器的指航灯不用静止的而用闪动的吗?告诉你吧,这是为了避免“自动现象”,导航灯的“自动”。在完全的黑暗中,一个静止的光点会自发地游动,产生似动现象--也叫自动现象。所以,闪动的导航灯比静止的安全。

总之,似动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不足为奇,right?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Ouchi错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着图型,慢慢移动你的眼睛,中间的圆形部分看起来是不是与其它的图形分离开来?它是不是好像在不同的深度连贯的移动?

这是怎么回事?!

Ouchi错觉还没有被人们很好的理解。这错觉的运动和被感知的深度可能是由于圆形的轮廓和邻近的竖线边缘所造成的模糊的印版。

一个解释就是竖条能够被感知和水平线在同一深度的平面上----严格的二维图像。你的视觉系统在三维程度上也能解释这个图像,但这时竖条位于与水平线不同深度的平面上。这圆形的轮廓因此就充当一个光圈。如果两个不同方向的线条被感知在不同深度的平面上,那么眼睛的运动能够引起感应运动。

错觉运动的出现可能相应于圆形的轮廓,它所导致的模糊直到连接轮廓的竖条终止才终止。当你的眼睛运动的时候,你能感觉到轮廓的边缘也在运动。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填充错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看左边的那幅图,中间有一个黑点,周围是一团灰雾。

盯着黑点目光不要移动, 你觉得灰雾消失了!

同样的你试试右边的那幅,这次灰雾不会消失了。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灰雾有时消失有时又不消失?

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眼睛不习惯于固定的刺激,视觉中有一个系统调节眼球的运动使物体的视像保持在视网膜上的某个固定的区域,我们将这个系统称之为视觉稳定系统。

你可以通过后像来体验这种视觉稳定的效果。如果你盯着一个物体看上一分钟,移走目光后它的后像仍会在眼前停留几秒种,然后才会消失。你可以通过眨眼使其多停留一会儿。

现在再来看看左边的那幅图,大多数人当他们凝视黑点的时候都感到灰雾消失了,而对右边的那幅灰点不会消失。在左边的图里,从中心的黑点向外灰雾逐渐由黑变浅,这种渐变与视觉的停留过程是一致的,当然如果你的目光随意移动的话,灰雾的视像一直保留在视网膜上。当你注目盯着黑点时,灰雾逐渐减弱直到消失,而背景的颜色取而代之。??

右边的图与左边的几乎一模一样,除了有一个黑环以外。黑环的作用是无论你怎样努力的盯着灰雾都能使其不至于在视觉中消失。当你凝视黑点的时候,你的眼球仍然在不时的运动,当然这种眼球的颤动与扫视时的那种运动是不同的,这时的眼动是非常微弱的。但正是这种运动使视像停住。当一个物体象左边图中的灰雾一样,颜色逐渐由灰变白时,这种变化正好与视像逐渐消失的变化是一样的,这样你就会觉得物体消失了。当你移动目光后再来看灰雾时,它又会再出现,这是因为你的眼球做了一个足够大的运动。右边图中灰雾不消失的原因在于很小的眼动都能使视像停留。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反重力”的房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上图中,这个人如何能够斜站在墙上而不摔下来呢?

不,他并不是被无形的绳子吊起的。

球又怎能象下图中我们看到的那样自己平稳地滚上斜坡呢?

这是怎么回事?!

根据有关这些旅游胜地的旅游指南,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起因于一种超出现代科学范围的力量。然而,他们又解释说,这些反重力的力量是起源于UFOS,超正常的活动性,源于百暮大群岛三角地带的磁性异物,等等(取决于你参观的旅游胜地〕。

在我到桑特克鲁兹的“神秘”球进行旅行期间,向导并没有给我们以确实科学的解释,只是声明“科学家们对他们所看到的现象十分困惑”。或许他们觉得,如果神秘得到了解释,他们将不得不称这个地方为“球”,那么那个地方将不再吸引众多游客。

不过,这些旅游胜地包括一些为人所知的最强烈的视觉幻象。而熟知了这些幻象是如何构成的并不会破坏这些幻觉。到一个反重力的房屋中进行参观是很需要费些力的,因为一些区域是倒过来设置。

当你进入这个房屋时,你会注意到它有一种强烈的倾斜性。所有相对于真实水平线的参照物都从你的视野中移走,这样无论你在房屋里还是在房屋外一切都总是真实的。例如,把所有相对于真实水平线的明显对照物移走后房屋的周围看起来总是有一个木制的篱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反重力”的房屋实际上是以偏离于真实水平面二十五度的倾斜度来建造的。这样就可以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效果。而一旦你处在一个反引力的房屋的某区域,你就会总把其中的效果与你过去所习惯的一切--正常水平的地面和垂直于地面的墙进行比较。

斜站在墙上的效果

.

在左上方的图中你会看到房屋相对于真实水平面来说确实是倾斜的。

任何一种情况下人们都垂直于真实的水平面。在左下方(的那幅图中〕,你可以看到(“反重力”〕房屋中的人们所能察觉到的那种情形。

他们没法达到真实的水平面,(只好〕根据房屋中人为创造的水平面来判断他们周围的环境。这样就使得人们在参考框架上有了一种内部的变化,这种变化一又使得人们看起来象真的一样斜站在墙上了。

粘性物体效应

与上面对这种神秘现象的解释有相同的原因,在中间那幅图中的上面部分你可以看到地球的引力完全控制了椅子,使得它靠在墙上。然而,对于房屋内的观察者来说椅子看起来就极其神秘地贴在墙上了。

反引力房屋的历史

许多旅游胜地都声称自己是最先发现这种(反引力〕效应的原始场所。而有关它们年表的一点点研究就已经让我们能够确定谁剽窃了谁。金山俄勒冈州的沃特克斯有一个神秘屋,俄勒冈州是第一个建立这种房屋的地区。这个神秘屋最初兴建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成为了经济大低谷时期的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地方。这个胜地后来被很普遍地仿制,其它的“反重力”房屋也就开始出现了,每一个房屋在建筑,外观和各种效应的陈述上都完全相同。因此,这就开始了各个“屋主”之间的诉讼纠纷。

甚至传说中的有关背景各个“反重力”房屋都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建筑物意外地滑下山坡,最终停靠在树边上(这是因为它奇怪的倾斜〕,然后屋主就注意到了一些奇怪而神秘的效应,但只是在当地一些区域出现罢了。而就几乎所有的导游都声称这些效应是起因于当地的奇怪现象,磁性物质等等。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不可能的三角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怎么回事?!

尽管这个不可能的三角形任何一个角看起来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当你从整体来看,你就会发现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

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看起来都向后退并同时朝着你偏靠。但是,不知何故,它们组成了一个不可能的结构!我们很难设想这些不同的部分是怎么构成一个看似非常真实的三维物体的!

其实,造成“不可能图形”的并不是图形本身,而是你对图形的三维知觉系统,这一系统在你知觉图形的立体心理模型时强制作用。在解释一幅三维图形的时候,你的视觉系统将会自动产生这一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构造出这个不可能三角形的物理模型,但这个模型只能从某一个角度看才是不可能的。看一看下面的这个例子!其中,在镜子中显示的才是真实的结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把二维平面图形知觉为你三维立体心理图形时,执行这一过程的机制会极大地影响你的视觉系统。

正是在这一强制执行的机制的影响下,你的视觉系统对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赋予了深度。

此外,对你的视觉系统来说,当你感觉到一个荒谬的、不和常理的或者是矛盾的图形线索时,它将坚持这些强制约束机制,而不去否认这些线索。

具体来说,一幅图像的某些结构元素和你三维知觉解释系统的某些结构元素相对应。例如,一个规则就是,二维直线应该被解释成三维直线。同样的,二维的平行线应该被解释为三维的平行线。连续的直线被解释为连续的直线。在透视图像中,锐角和钝角都被解释为90°角。外面的线段被看作是外形轮廓的分界线。这一外形分界线在你定义整个心理图像的外形轮廓时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这些规则可以被总称为“一般视觉规则”,这一规则说明,在没有相反信息的影响下,你的视觉系统总是假定你在从一个主要视角观看事物。

让我们看一看这一规则是如何造成这个不可能的三角形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显示的是不可能三角形的顶点。其实,这幅图像在视觉上是暧昧的。例如,折线abb'b''a''构成的一翼的分界线,而这一轮廓线的延长线又被右翼折线a''b''b'bcc所封闭。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的可能性。另一个例子可以从以上的图像中看出来。

在这个情景中,信息是由所谓的“T连接”提供的。T连接就是这些折线交汇的连接点。其中两条直线是同线的,组成了“T”的顶部。T连接是深度知觉的良好的线索(但并非完全可靠)。“T”的顶部通常是起封闭作用的轮廓线。“T”的茎干部续接在其后。

但是,封闭是视觉系统的一种特殊的情形。局部地说,并不存在封闭的暗示线索。视觉系统直接将直线abc和a'b'c'知觉为连续的直线,而不是突然的中断。因此,折线abcc'b'a'定义出了一块连续表面的边界线。

所有三个角的情况都可以这样来解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些强制约束机制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着,首先在局部进行,然后转到整体。当你观看一幅不可能三角形的图像时,你会首先观看局部区域,以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

三角形的每一个顶角都产生透视,尽管三个顶角各自体现了不同角度的三角形。把三个顶角合成一个整体,就产生了一个空间不可能图形。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浮箱错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上面的几个图形,有时你觉得它是凸出来的,象一个长方体;有时又是凹进去的。象是墙角。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人的知觉是具有选择性的。对于同一知觉刺激,观察者采用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知觉经验也会不同。事实上,图形本身并未改变,只是由于观察者着眼点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知觉经验。

象这种可以引起截然不同知觉经验的图形,称为可逆图形。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Hermann栅格错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动手试一试

你看到了交叉处的灰点了吗?仔细看看它并不存在。这是为什么?

你的视网膜上有两种区域,一种注视着十字交叉处,另一种注视着两个交叉处之间的白条。物理上这两种区域的明暗程度是一样的,但它们邻近的区域是不同的,对于交叉处上下左右都是明亮的白条,而白条的周围有两处是黑色的区域。

这引起了一种称之为侧抑制的过程,它使得被更亮的区域包围的区域显得暗些,而被暗一些的区域包围的区域显得亮些。

生理学上的解释

你的视网膜由许多小的神经细胞组成,它们是光的感受器。这些细胞在视网膜上排成列。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单独一个细胞的激活是不可能的, 某个细胞的激活总会影响它邻近的细胞。他们发现刺激某个细胞得到较大的反应,而再刺激它邻近细胞时反应会减弱,这也就是周围的细胞抑制了它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侧抑制,它发生在视网膜上一种叫做侧细胞丛的结构上。

在Hermann网格图中,交叉处的四边都是亮的,而白条只有两边,所以注视交叉处的视网膜区域比注视白条的区域受到了更多的抑制,这样交叉处显得比其它区域暗一些。你在交叉处就能看到灰点。

这种效果在视野周围更显著一些,因为侧抑制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生作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数数有多少黑点,数的清嘛,这张的效果比上面的更强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侧抑制过程也能解释上面这种错觉,中间的两个方块反射同样多的光到眼中,只是由于对比效应它们的视觉效果才不相同,不信遮住周围的区域你再看看。

很多魔术师都用这种对比效应来隐藏他们的道具。比如他们想隐藏物体的支持物时,魔术师就在周围使用明亮的物体,象金属物或白布等等,这样黑色背景下的道具显得更暗,观众就看不出其中的奥秘。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