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试谈谈羽毛球的运动量——和风满袖兄 -- 北有马

共:💬55 🌺48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热泪欢迎赵总教头

本来打“热烈欢迎的”,打成“热泪”了,不过好像更煽情写,不错。

您说的对,简单的说就是那么几下。

我那儿是想说明羽毛球运动中的动作,就细化了。

下一篇总教头还得继续点评哦

家园 一言难尽啊

说起叶子,三句两句,说不清楚啊

总之是个好人,打得好球,嫁的好人

家园 不好意思,外行领导内行了。

大概四年前和朋友一起出去打球时遇到了一位原福建省队退役女选手,她指点了我们一会儿,就谈到羽毛球移动为“三步”,无论向前向后。但是实际上向前似乎为“三步半”。我已经忘记向前的步伐了,教练您接着讲解吧。

看您下面说的被人玩得团团转,这个经历估计大家都有过。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这个和不懂战术有关,因此奋不顾身地回球回过去了,可也仅仅是“回过去”了而已。不要说线路落点力度无法掌握,自己的构思往往就是错误的,只好接着被人当靶子。

家园 诸位请指教

小弟业余爱好,零散得打了好几年了,本地也有几个俱乐部熟悉的,但觉得练步伐枯燥,就没去。

前几天和兄弟单位打比赛,对上一玩篮球的老兄,个高,手长,力量大。我寻思好久没打了,网前球估计放的质量很差,就专压后场,可能是心态不够好,老出界,球打的丑陋无比。有几个问题憋了很久了还请诸位方家指点:

1.反手接后场球放网前的手法如何锻炼?

2.正手接后场高球放网前,落点可以,但是速度不够,如何加力?

3.偶尔能遇到“高手”(就是比我高的球友),网前根本不敢玩,如何对付?

多谢了。

家园 嗯,完全同意,不过现在还是打壁球多点,呵呵
家园 是啊是啊

关键是我也不是高手啊。。。。

(赶紧的先把自己撇清了。。。)

家园 主要是输在速度上

我的那些魔鬼球友们,球速太快,移动太快。

球速太快,北有马移动不到位,回球就难到位,他们移动又快,所以总是被动。

战术之类的东西,因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所以还没有机会施展我就屁屁了。

另回总教头,(以下说的是普通要求)

那位教练所说的三步半应当是这么回事,

1、启动转腰——半步2、两个并步3、起跳一步

所以说是三步半。

其他的步伐似乎应该是两步才对。

右撇子为例,原点启动,1、左脚跨一步,着地后蹬地,2、右脚跨出,完毕。

回动的时候也是两步,如果是印尼选手回来就是一步蹦回来,但对腰腿要求比较高,国内还是采用两步回中的多。

接杀球也是一样,左一步,右一步就完了。

上网如果是三步的话基本上是从后场奔上来了。

接杀得时候如果是三步也足够从一边边线到另外一边的边线了。

一家之言,您多指点。

家园 我来试试看

辋川别业现在不踢球啦?还等着看您的足球美文呢

您的问题比较大,好回答也不好回答,好回答是目标大,好打,不好回答是牵涉面太广。

1.反手接后场球放网前的手法如何锻炼?

反手的网前球,不管从哪里来的基本都是一样地干活

曲肘,(正确握拍前提下)后面三只手指轻轻拿着球拍,大拇指、食指搭在球拍两面棱上。

后面三个手指头起稳定作用(不是捏紧,球拍不掉就行了,捏紧就没有变化了),真正干活的是前面两根手指头。

无非就是搓、勾、扑、推、挑、放六种变化了。

具体要说单独都可以成一个系列了,此外有一点头顶区过来的球,如果对方是劈吊,球会旋转,要注意球旋转方向。

但是如果没有步伐,人不能到位,抢不到高点,就只有一个挑了,再好的手法都没有用。

怎么练?

首先正确掌握六种手法,然后空手,接着多球,没有多球自己一个人拿着球在房间里面做各种动作,看能不能随心所欲控制就是了。

2.正手接后场高球放网前,落点可以,但是速度不够,如何加力?

首先说一个,“放网前”是比较口语性说法,不知道您说的是要“劈”还是“吊”

劈的话速度就很快了,两者要速度快都一样

1、击球点高

2、手腕、手指力量

偶尔能遇到“高手”(就是比我高的球友),网前根本不敢玩,如何对付?

这个问题其实好像是主要的问题,网前跟对方高不高其实有时候没有太大关系,矮的对手站在网前你还敢放?你也不敢吧?

不说技术,就两招。放高了扑死你,低了推死你,不跟你玩搓、勾

所以一切都是相对的。

您说碰到玩篮球的“高人”,这个其实没有什么好怕的,只要他不专门打羽毛球,我的球友中有193cm的大个子也打了一阵子球,差点被160cm的小女子打鸭蛋的。

为什么呀?拉开啊,

他在网前您还给网前那是找死。您说的一味拉后场,自己压力大老出界这也是同样问题。

要知道,没有网前的后场不是后场,你老拉后场,他没有了上网的需要,就在后场等你。你自己压力就大了,一定要到位,要够高,要够远,当然容易失误了。

手感不好也要放,让他不敢完全安心的缩在后场,让他时时刻刻准备要上网,这时候的后场球才有用。

同样的,业余的爱好者,后场劈吊像要速度很快比较难。后场的劈吊,速度要快,就要让对方慢下来。

对方的反应、判断慢。

他的反应,判断慢了,您的球就变成快了。

这个要求动作一致性好,另外球路突然,不要到被动了,没有办法拉了,杀球了只能吊球了,那么你的速度再快都没有用。

对手举着拍等你了。

球场上最快的不是移动,不是球速,而是你的头脑,前两者再快都有界限,而后者是无极限的。

当然如果没有技术(含体能)作底一切都是空谈。

高个子一般怕的是下腰,因为他们重心高。

平高结合杀吊,然后就可以在网前等他们了。

想当然的一家之言,供您参考

家园 对此我有一些疑问

打羽毛球也没多久,以前主要是踢球,感觉基本上和楼主说得一样非常耗费体力,下面谈谈我具体的看法:

国际比赛里面,足球至少隔2天比一场,而羽毛球经常是每天都有,这会不会说明羽毛球耗费的体力没有足球多呢,说实在的我决不能想象足球比赛每个球队天天都有比赛,马上就跨了。

我自己打起来的感觉是,羽毛球耗费体力特别快,但是回复起来也比较快;相比足球比赛由于有身体对抗,慢慢的把体力消耗的非常彻底,导致了两种比赛的差别。相比起来,篮球对耐力的要求比较低。

家园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相对短

身体对抗消耗的能量如何与非身体接触的如何,这个北有马就完全不清楚了,懂得这个的大虾还望不吝赐教

北有马看法是,足球运动员全场下来还有机会得偷懒,基本上就算全场盯人,有球时的身体对抗和无球时也不一样。羽毛球一上场,你就没办法放松下来,单打就别说了,主角配角全是你。高水平双打也是,攻防转换太快了,就算盯着你搭档打,只要你一不小心,下一个就变向砸你身上去了。

您说的也是,大陆业余比赛基本上两天解决战斗,日本甚至全是一天(更愤怒的是全是安排星期天,隔天就上班还没得休息)。所以不管对专业业余体能要求都很高。专业的没有天天打比赛,据我所知基本上至少间隔一周。

以前听说过羽毛球队,乒乓球队在集训的时候,也是一天一个一万米,所以有些足球队的还跑不过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员(说咱中国的),这个是耳闻,没有经过核实。当时也没想过核实,因为这两个球类,都不是你能跑就一切ok的,当然这也是基础。

另外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相对足球来说很短,我国尤甚,基本上能够杀出重围成名的基本上接近22了,所以这个意义上林丹,小鲍都是天才了。而退役的,看看龚智超、龚睿娜、看看孙俊、吉新鹏都是二十四岁左右。当然情况各异,前年被称为“老妖精”的张宁夺冠时也不过29。

北有马对足球不熟,不过常觉得国际上足球运动员到三十前后是黄金期,中国羽毛球也算国际世平了球员黄金期大概就是二十四了,过了之后鲜少有好成绩了。以前说竞争激烈没机会,现在看看近年夏煊泽的挣扎,佩服之余,也辛酸。国际上除了丹麦欧洲人种外,马来西亚,印尼竞争相对中国轻松些,双打上的黄金期延后些,单打也是一样。马来西亚的男单黄宗翰中国很有人缘的,以前是一单,现在也退二单了,虽说新人厉害,我看体力是问题。

从这一点上看羽毛球上似乎更大些。

北有马胡扯了。

家园 写得好。送花。
家园 【原创】续二:也谈发力之一

也谈发力——羽毛球版

前提说明,这是一个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对羽毛球发力的体会,不是练习方法。另外水平所限谬误在所难免,希望能够有人不吝赐教。

1、 要发力,先放松

放松是发力的根本,橡皮筋松,但是一来起来一弹出去力量大,被打倒的人痛。布条硬梆梆的,确没有弹性,弹都弹不出去。

羽毛球放松要做到像弹簧而不是像一堆沙,虽然“松”,但是不“懈”。象弹簧一样,虽然是静止的,但是只要施加一点点力量就立刻能够反应。

肩放松、腰下沉、膝弯曲、重量放在前脚掌,这样弹簧就成了。

随时可以启动,随时可以做下一个动作。

静的放松

静得放松多指在接发球,或者回中之后,等待对手下一拍出手之间。

在无球状态下手要空,整只手要松,给人感觉拿着的球拍,随时都会掉下来似的。但是拿球拍是为了击球,在无球状态下不要浪费任何体力。

手要空,手空了才有发力的空间,想发力时只要一握紧,力量就出来了,网前手尤其要空。

后脚跟不要着地,着地人就死了,不好移动。

动的放松

运动的时候要放松,在移动到击球点之前,下半身在奔跑的时候,上半身跟随协调就行了,要放松,不要紧张,上身紧张了,下半身移动速度就受影响。不要让肌肉紧张,浪费。

发力前的放松,发力后的放松

每个动作发力完,完成发力目的之后,迅速的放松。

上半身来说,基本上是击球完还要有跟随动作,不要浪费体力去阻止。但是完成击球之后,上身就应该尽可能的迅速放松。任凭手臂斜划一个圆,然后利用惯性拉回胸前准备下一拍。

下半身来说,一个步伐和一个步伐之间,身体在空中短暂的移动期间也要放松,只有放松才移动得远,只有放松下一步的再发力才不受影响。

地上空中的放松

放松中比较难的是空中击球后的放松,北有马以前时常惊讶,某些体积硕大,小腹突出的球友起跳杀球后落地时怎么跟猫一样,没有什么声响。后来渐渐明白了,空中击完球后,也一样要放松,还是以橡皮筋为例,弹出去之后就马上恢复原状。起跳杀球,有手臂力量,腰腹力量,还有自己的体重。身体瞬间绷紧,杀完球之后,尽快放松。不放松落地之后声响大,放松了没什么声响,而且地板对身体的反作用力还小,对关节冲击不那么大。

打个比方就好理解了,一把笤帚再轻空中落下来还是“砰”一声。一大帘幕布落下来,再重,还是没有声响。

2、 发力是合力

这一点可以参看西西河领导狸猫上树的讲话录《我也补充两句》,两者很相似。

羽毛球也用的是合力。

去看看少体校的小朋友打球,个头都还没比球拍高多少,打出来的球又直又劲,速度快,一点都不漂。反过来不会打球的人,管他个头多大,打出来的球在空中无力的扭着屁股飘啊飘。

比羽毛球拍高点的小孩能有多大的绝对力量?

用的也是合力

拙文《试谈谈羽毛球的运动量》中提到如下动作

下面以右撇子A球场中点,接正手后场高远球这最为普通,速度较慢的球路来说,A的连续性动作如下:

(1)右脚掌蹬地(2)转胯使左肩对准球网 (3)并步两步到后场单打发球线(4)右脚蹬地起跳(5)后仰(6)转跨同时击球同时双脚交叉,右脚到身前,左脚到身后(7)着地(8)对准中点转胯右脚蹬地准备回中点(9)左脚再跨出一步(10)双脚在空中错开后一前一后间隔半个脚掌着地,准备下一拍启动[

说到了右撇子从中点到右后场的正手球步骤,可能分得过细了,但是每个步骤既是移动击球的步骤,同时也是合力的过程。

从这个过程您可以看到,最后击球的用了腿部力量,转胯力量,背(弓)力量,(收)腹部力量,手腕力量,手指头力量,还有后退中的冲力。

小孩子绝对力量比你小,但他们动作准确,力量发出来利用率高,这么七拼八凑合起来也不会比你少了。

用的是整体的合力

关键词(Tags): #羽毛球#发力
家园 【原创】续三:也谈发力之二

3、羽毛球发力的旋转特点

羽毛球发力有点很好玩,感觉像是拧麻花。

如果扣除移动,改成在原地做动作,还是用右撇子在原地击高原球的动作

首先准备动作已经是侧身了,然后

(1)右脚掌原地蹬转

(2)左手往后甩,同时转胯,再同时背弓

(3)引拍

(4)右手按大臂小臂顺序绷出去

(5)同时手腕内旋

(6)击球瞬间抓紧球拍

这时候你会发现昨晚这些动作,整个身体拧成一个麻花了,同时手臂击球动作也是一个小麻花

4、发力的线和点

羽毛球强调可能的情况下侧身击球,我的理解是一个上面已经分析了,能够充分运用到身体各个部分的力量。

另一个方面就是有利于发力成一条直线,我们说那么多部位的合力,还是说要“合”,如果合不起来,那发力部位再多都没有用。发力一条线,保证了这各个部分力量能够有可能比较快的凑到一起。

以前学球的时候老师说最后击打球的时候要想象手臂是条鞭子,现在想来,不单单身体要是鞭子,整个身体也应该是条鞭子,这样力量传递得才好。

发力的点,这个是最难掌握的了。发出来的力量,好不容易凑到一起了,还要能够准确的运到击球的点,我们知道沙子一捧丢出去,不疼。把它集中成一袋,打击的力量就很大。

同样的能够把合力不论你怎么移动,不论在那一点击球都能够准确无误的传递到球托上,那就是相当相当的高手了。这个是无止境的,任何人发出来的力量在途中都会丧失一部分,不同的是高手丧失的少,我们业余的丧失得多。

这一方面通过声音基本上可以听出来,发力约集中,声音越脆,越大,所以以前北有马一听到这种声音老是忍不住跑去看,因为这肯定是高手打球。

把力发到准确的一点,现在北有马还是做得很差。

这需要正确的挥拍姿势,不断地磨练。良好的击球点、良好的空间感觉、良好的柔韧性、良好的爆发力等等综合因素,每一个因素都要细细去琢磨的。

北有马也就断断续续学了三个月,还是每周去个两三次的。也就是知道,哦,这叫做羽毛球罢了。进了研究生院,碰到一从小少体校学球的球友,才知道,人家前面三个月是不让你碰球的,就是挥空拍,她也说三年学了个技术的大概,三年啊,学了基本技术,我这三个月的冒牌货,想想技术有多粗糙就有多粗糙了。

5、力能达到末梢者为高,发力距离越小,动作越隐蔽为高

2003还是2004年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单打决赛是,陈郁对陈宏。

陈郁赛前热身高远球动作,无数球迷看呆了。

为什么呢?

两个人站在后场,陈郁,手向上完全伸直了,球拍头向后,手指虚捏着拍,就靠着手指头握紧的力量,就是一个漂亮的高远。球又高又稳,不飘。那种速度是让人非常羡慕的。

现在靠手指力量我也能够打高远球,但是,力量小,球飘,还不能到位,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

羽毛球中,特别和专业的打,感觉他们球拍距离球那么近了,他们不可能变招了,大胆预判,结果一般是您扑通一声掉进陷阱。因为他们的手指头力量大,击球之前放松得很。球变化的方向,变化后球的力度,都是业余不能想象的。

上手击球,说了那么多动作,一般业余的作出正确动作来也能让你感觉到波浪状力量的传递

业余中高手作出来,身体起伏就比较小,专业的作出来,你很多看不出来他用了合力,当然有时候也是他们偷懒,就用部分力量。

关键词(Tags): #羽毛球#发力
家园 随便说两句足球和羽毛球

我觉得年龄是把双刃剑,年纪轻经验不足,但体力好。年纪大了眼光开始老辣但耐力下降了。我的感觉,体力基本上以25到27岁为界限,27岁以上耐力下降很快,恢复也慢。而24岁之前再累只要睡一觉就好,恢复奇快,而且跑不死。

羽毛球单打的节奏快,速度快,体力是第一要求。所以单打运动员一过25就不行了我觉得很自然。但双打的就好很多,因为配合要求经验。

足球不一样,足球踢的是整体,侧重于配合加技术,对于球场经验要求特别高。所以一些高龄球员的经验是球队不可缺少的杀手锏。以前在国内和一帮40岁左右的“老人”踢球,那时我们队很年轻,以为对一帮老人可以随便欺负,结果被那些叔叔们传来倒去遛个半死,完全控制不了节奏,输的很惨。我以为足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是24岁到30岁之前,那时运动员的体力和经验是处于一个最佳的平衡位置。

家园 谢,又学了几招。

一般业余选手,场上的空档都很大。打羽毛球,确实步伐很重要。步伐到位了,很占便宜。

对了,今天去还书,正好碰上朋友家要去海边BBQ,然后新认识了她们的朋友,那家人竟然是魔鬼教练王魁的儿子媳妇。。。。退役这些年,体型保持的仍然很好。好象羽毛球运动员,退役后发胖的也不是很多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