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的官办经济--世界上最怪异的经济(一) -- 陈经
转自八阙
美国各大名校之间的竞争这几年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其中大家拼的最凶的一个领域,就是看谁给贫困生提供的条件最优越。也就是说,大家通过扶贫来“斗富”。
美国名校的财政实力,主要看其所拥有的捐助资金。在这方面,哈佛、耶鲁分列第一、第二位,捐助资金各有221亿和127亿多美元。但实际上,捐助资金不足100亿美元、排名第四的普林斯顿是最富的。因为普林斯顿规模小,平均每个学生拥有的捐助资金就成了各名校中最高的,学校在每个学生人头上就更花得起钱。所以,1998年,普林斯顿宣布,凡是家庭收入46500美元以下的学生,其贷款将全部用奖学金替代。美国给学生提供的教育财政资助常常是奖学金和贷款混合。奖学金不用偿还,但贷款是需要偿还的。不过贷款从利率到偿还期都非常优厚。用部分贷款上名校,本是一个回报甚厚的投资。但人们很快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受惯了穷,比起富家子弟来,他们特别怕负债。一听说贷款上学,毕业后欠一两万块的债,他们就可能在名校面前止步(蚂蚁注:人和人都一样,美国如此,中国也如此)。普林斯顿这一招,就是打消贫困生负债的顾虑,把最优秀的学生抢到手(再注:中国目前的大学教育理念和这里的差别一目了然)。 2001年,普林斯顿索性把这一政策扩张覆盖所有学生:只要你需要并有资格获得财政资助,你拿到的就全是奖学金。贷款上学在普林斯顿从此消失。
普林斯顿连出两张硬牌,等于逼着其竞争对手跟牌。但是,普林斯顿的钱太多,手面太大,其他学校跟不起。等到2004年,哈佛大学才宣布,凡家庭收入在 4万美元以下的家庭,教育费用全免。这张牌比普林斯顿的牌还是软得多。因为普林斯顿的计划等于给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其中有些学生的家庭收入远远高出4万美元。不过,哈佛这张牌,其他学校跟得起。2004年,布朗宣布以1亿美元将135名学生的贷款替换成奖学金。 2005年,耶鲁宣布家庭年收入低于45000美元的学生,教育费用全免。斯坦福大学在2006年3月宣布了同样的条件。几天后,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布家庭收入5万美元以下的学生,其贷款将全部用奖学金替换。
大家拼来拼去,还是没有人能挑战普林斯顿,但是全都和哈佛叫板。因为几个学校已经把免费教育的基准,从哈佛的家庭收入4万,提高到4.5万甚至5万,这就把世界第一名校逼到墙角里。结果,3月30日,哈佛大学宣布,其学生家庭收入6万美元以下的,教育费用全免。
这里有几点必须澄清。第一,教育费用全免,并非一切都是无偿的。学校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校内工作,其收入可以作为奖学金的一部分。不过,学生的校内工作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必须保证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事实上,大部分工作非常轻松,许多学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看书。第二,所谓教育经费,不仅仅指学费,而且包括住宿、伙食、学习用品等所有正当教育费用。这些费用加起来,一年可达四五万美元。那些家庭收入 6万美元以下的学生,自然不可能负担这样的费用,他们一般都根据收入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资助,只不过不是免费上大学而已。
当然,哈佛最近的行为,不过是大学争夺贫困生和下层中产阶级的“军备竞赛”的一个小段落,大家日后还会层层加码,名校通过扶贫来斗富的好戏,也许还在后面。
□薛涌(旅美学者)
总结:中国目前肯定是达不到美国现在这样的水平的,但这肯定是个方向。美国学校的财政组成也很值得中国大学效仿,拓展筹资思路,而不是搞校办企业,创收,教授开公司。教育的公益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学校的收支要服务于公益性这个目的,而不是把这个挤到一边。
美国名校的财政实力,主要看其所拥有的捐助资金
不是照搬呐。
我引文的意思是无论如何不能放弃教育公益性的根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想办法筹集资金,而不是中国目前这样。地主说对不?
美国政府雇员占总雇佣的很大比例。 中国是把
这个当负担。 其实这些都是促进消费啊。
俺觉得中国人还是没搞明白什么是经济。
而且这个GDP说头大了, 一直想写关于GDP的东西。但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大家对中国经济说三道四, 最关键的国民经济核算不提, 怎么谈经济啊。
其他不说了, 中国税收占GDP不过20%, 那里是世界最高的。
那些北欧国家税收占GDP一半的都算什么。
而且印度15岁以上40%文盲, 中国不过几个百分点。 结果中国就是文盲半文盲最多的国家了。
这个半文盲很有意思。 但中国即使算上半文盲也比印度那文盲少啊。
其他的就不看了。
这些名校的财政实力是哪里来的?不是国家的教育拨款,而是历年的私人捐赠,包括校友捐赠,鬼子话叫endowment fund,这类款项在中国大学里有多少?这不是教育理念的问题,说到底,又回到一句说滥了的老话: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而且你列的这些大学都是私立大学,没有一个是公立的,和我们所说的又有绝大的不同。
1、教育的公益性不是问题,问题是对教育公益性的财政承受能力问题,如果在财政上不能承受,原则问题只是空谈。
2、教育作为非盈利事业来经办的话,依然有教育成本的问题。按照人均收入来收取教育费用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按照教育成本收费才有意义。这中间的差价,如果国家有足够的财力,应该补足;如果国家没有这个财力,那只有受教育者支付。这里面没有奥妙。
3、教育按照盈利产业来经办,弊病数不胜数。教育的经济角度应该以满足运行开支为限,利用名校赚钱,这是自掘坟墓的做法,迟早要受到惩罚的。
4、历史上中国政府的义务教育只是一纸空文,靠地方拨款,有钱的就拨,没钱的自筹,这种义务教育纯粹扯淡。为什么?不是中央政府不想,而是没钱。
5、城乡差距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中央或省级财政的问题。没有那个钱还填平这个差距,只能空谈必须这个必须那个。
空谈公益性、公平和天理是没有用的,公益性、公平和天理的实现是要靠银子的。银子会有的,但现在还没有到这一天。
一方面,富人们的态度如何?中国的捐助者貌似比较少。另一方面,党和政府的态度如何?是不是愿意私人资金广泛进入高等教育界。
教育是肯定要大量投入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我们没有疑问.
问题出在搞钱的手段上.目前的搞钱的手段伤害了教育的,产生了很多弊病,必须要改.其实社会上是有很多资金可以利用的,就看国家怎么去引导支持,这方面做的很不够.现在学校的办学成本是始终在增加的,按晨兄的逻辑,如果要保本,学费要始终在涨才行.如果居民收入跟不上,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上不起学.学校成本保住了,结果最终增加社会成本,捡芝麻丢西瓜.
回头另起一主题,转贴一些文章,看看别人是如何扩大筹资渠道,而不是把成本的重负压在就读的学生及其家庭身上,从而保证了教育必须具有的公益性.
要看他们是不是愿意把钱拿出来作有益千秋的事。从美国的历史来看,有钱人的钱到一定程度后,就想有名,办大学(还有办博物馆、音乐厅)是最快捷的路径,所以还是有希望。关键要看政府的态度,毕竟私立学校是否与党同心同德比较难控制。
闲看兄整理一下你的观点,我也把我的观点整理一下,省得开无轨电车。
说是要发展,雷声大雨点小.
del
起码美国国民是这个公司的股多多少少可以分红的。屎都是拉在伊拉克人头上。
但是在中国这个公司,分红的只有政府官僚,还有一些洋大人,最后外部成本还是中国的老百姓承担。
说句不大中听的话,我国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已达1000刀以上,1000D这已是轿车进入家庭的标准,再说没资源来投入医疗教育等有关民生的区域是不是有点滑稽。
尽管这只是2005年的数据,但是在前的多年里经济状况一直是大步流星地向好处走,而大部分国民(大部分农民和城市下层市民)民生状况比较而言却原地踏步甚至恶化。政府在干什么呢?或蜻蜓点水或漠然视之或做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状。
在这里我说的直白一点:如果等到有钱有资源的时候再在财政分配的时候重视弱势群体,那么以什么为标准,比如国民收入到了多少多少?那又会在什么时候?
引用有闲兄文摘里的话
邓小平曾说过,“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是至今仍未真正实现的小平同志的遗愿之一。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甚至不惜降低一些经济增长速度,把义务教育、农村教育搞好,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即使只出于““财政视角”,需拓宽医教行业的投资渠道,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的比例也一直较低,未达基本比例(4%,20%),而且城市教育的投入远大于农村教育投入。站人口多数的贫困的农村人口负担远重于城市人口。
在发展的速度和公平矛盾中,政府片面性功利性地选择了前者。
附:查到一些数字,以供参考
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20世纪末,世界这一指标的平均水平为4.8%,发达国家基本稳定在5%~6%,而发展中国家也平均超过了4%。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1725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28%.国务院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上世纪末要达到4%,但至今未能实现这个目标
按财政支出扣除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支出,预算内教育经费包含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口径计算,2004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28486.89亿元(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比例为14.90%,比上年14.68%增加了0.22个百分点。从全国情况看,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据统计,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5987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与上年公布数相比,这一比例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原因是,2005年国家统计局根据经济普查资料结果,将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作了调整,上调2.3万亿元。
虽然国家有“奖、贷、勤、减、补”等五种方式帮助贫困生,但作为主体的国家助学贷款因种种原因难以大面积推进。
作为主体的国家助学贷款推行至今已有十年了吧,一相情愿地想把贫困生的包袱甩给市场化的银行,至今仍在死脑筋地徒劳无功地强制实行,为什么不在奖、勤、减、补方面多做努力,财政和社会慈善才应成为主要渠道。
关于教育成本问题,我觉得在某些方面同原电信部门论及高收费时的成本观相似,堂皇的高楼大厦和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待遇,都成为高价的理由,(我赞同给教师以较好的待遇以及在教学设施的投资,膨胀的行政开支以及盲目的建设开支是否也在合理成本之内呢?还有虚无的成本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