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聊世界经济 -- MRandson

共:💬309 🌺54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先上花,慢慢看
家园 ZT

私有化的捍卫者认为,即使这些改革导致了大量失业,它们也是必要的,因为国

有企业效率低下和表现不佳。毫无疑问,最近二十年里麻烦重重的改革政策造成

了大规模的牟取暴利和贪污腐败,这极大地损害了国有企业的表现。确实,初看

起来,私人企业看上去蓬勃发展,而国有部门则在衰退。然而,香港大学教授卡

斯腾·霍尔茨(Carsten Holz)收集到的资料却表明,国有企业更低的收益率完

全可以通过它们更高的税率和更大的资本集约度得到解释,这两者反映了特定优

先(specific priorities)和/或者对国有企业的不公正待遇。

不同类型企业的利润率

1995年

利润/营业额 (%) (利润 +税收)/营业额 (%)

全国总量 3.15 9.73

国有企业 2.63 11.35

本国私有企业 8.20 12.42

合资企业 2.53 7.56

外资企业 4.98 9.43

采用于卡斯腾·霍尔茨《屹立不倒的中国国有企业:戳穿财政表现不佳的谎言》

,2002。原始资料来源:工业普查,1995,Vol. 1,pp.46-53。

如果我们比较这些数据,国有企业承担了不公正的纳税负担是显而易见的。从国

有企业征收的稅是其利润的三倍,而从其他类型的企业所征收的税却与它们的利

润大致相当,甚至还少(惟一的例外是合资企业)。如果将所缴纳的税考虑在内

,那么,在表现上超过国有企业的只有本国的私有企业。尽管如此,差距是很微

弱的,而且这些官方的统计数据只覆盖了城市地区拥有超过七名雇员的私有企业

;因此,这些数据所反映的是私营部门中那些表现最好的企业。·搭便车者的出

现——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蓬勃发

家园 从公平角度讲是两码事,但是

从实质上讲,并无不同.

家园 还有一个,印度的经济前景如何?
家园 嗨,绿MM懂啥,凑热闹罢了

不过我也问过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咱们不能靠高科技过日子,要靠卖衬衫?嗯,就算运十成功了,靠它过日子恐怕也还得假以时日吧。要是有一天,做衬衫的劳动力转去第三产业了那敢情好,可这不是国家想不想走这条路的问题,而是走不走得起的问题。

继续看M兄好文,继续花!

有些东东看不懂的说

家园 闲聊世界经济之七

说完韩国,再说说俄罗斯。

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是世界两极的一极,军事实力全球第一,经济实力全球第二。这样一个国家却在短短的时间内沦为二流强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下不想谈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只想谈谈经济体制改革,以免这个版面变成吵架坛。用一句话描述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瞬间私有化加休克疗法。市场经济调配资源的效果要好于计划经济,私营企业也比国营企业有活力,为什么俄罗斯的改革的效果却如此之差呢?

苏联时代末期,虽然生产力水平很高,人民生活却并不舒适。社会生产结构严重扭曲,大量的资源和生产能力被浪费在国防上,无休止的军备竞赛、阿富汗战争浪费大量的资源。一面是世界第一的军力,一面是排队买日用品的老百姓。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当时俄罗斯人也没有经验。他们认为,既然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和西方式的民主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生产结构问题,改善人民生活,为什么不按照西方模式改革呢?既然苏联有世界第二的经济基础、世界第一的资源、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劳动力,那么只要经济政治迅速转轨,一定能成为西方式的富裕文明的大国。当时的做法是发行私有化券,这些私有化券类似股票,表明每一个劳动者占有若干的国家资产。按照这种思路,原先的国有资产在一夜之间被平均分割了。新的经济秩序即将在短时间内确立。

实践却不是这样。大量的国有资产并没有长时间在社会成员手中平均分配。由于生活资料的紧缺,许多人廉价出售了手中的私有化券,同时少数人大量收购。财富在短时间内迅速集中。这些少数人得到财富之后,并不是把财富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想方设法继续通过贿赂等方式继续瓜分原先的国有资产,迅速聚敛财富。对他们而言,这样的方法致富,相比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投入更少,收益更高。

这是一个拆毁大厦偷钢筋的过程。随着少数人的暴发,社会生产力不是在调整增值而是在萎缩。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财政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原有的税收来源因为经济萎缩而急剧下降;另一方面,迅速出现的大量的失业人口需要救济。美国的援助口惠而实不致。钱从哪里来?无外乎增收节支,首先是节支,原来庞大的军队立即趴窝了,军工项目纷纷下马,各种建设能砍的就砍。然后是增收,原先的坦克当废钢卖了,曾经威胁中国边境的苏两七现在也出口中国了。本来俄罗斯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可是石油企业多数私有化之后归于少数富豪所有,而这些富豪却又都逃税。丰富的资源只是养肥了少数的富豪和依附于他们的政治势力。当增收节支还不能满足财政支出之后,就只剩下一条路了:增发货币。

本来生产能力就急剧下降,现在货币供应量又集聚上升,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恶性的通货膨胀。可怜那些拿养老金和救济金的穷人,本来就勉强糊口,现在还要遭受通货膨胀的洗劫。许多老人一辈子的积蓄,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相比之下,虽然也受通货膨胀的折磨,但是原先政府官员的日子要却好过得多。有些直接摇身一变成为新贵,有些KGB成为黑帮骨干,还有些人在新政府中直接进行权力寻租——西方民主制度遏制腐败的前提是政府官员的生活有保证,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发达财政充裕。

那些新贵也知道到自己的行为是极其不道德的,是激起民愤的,所以他们在获得经济利益以后,迅速向政治领域扩张,企图控制俄罗斯的政治,形成有富豪和他们的代理人彻底统治俄罗斯的格局。

最终的结果是普京不得已,痛下杀手整治新贵。

普京谈及霍氏案时曾说:“一些人在短短五六年之内就赚到了数十亿美元,这是在任何一个西欧国家都不会发生的事情。赚了数十亿美元之后,就想用几千万、甚至几亿来消灾,以这些小钱捞到更多的钱。”

俄罗斯当年吃了美国的亏,今天俄罗斯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却主要还是托美国的福——第二次海湾战争造成石油价格飚升。日后俄罗斯的日子会怎么样?有中国、日本和欧盟这些贫油的大经济体在,俄罗斯作为独立于美国势力范围之外的最大的石油供应国,日子不会太难过,偶尔还能用石油作为外交砝码打一打石油牌。但是,恢复元气的日子却是遥遥无期了。

实际上,经济萎缩、通货膨胀、腐败加剧、贫富分化、新贵控制政治这些现象不单单发生在俄罗斯,每一个前苏联国家都经历了一个相近的过程。

妥善处理国有资产,妥善安置原有国有企业的员工,控制贫富迅速分化是转轨过程中必须对待慎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俄罗斯就是前车之鉴。

家园 惭愧

在下对印度了解不多,不敢随便分析

家园 以前苏联的工业化程度

要搞国有企业改制,难度比中国大得多。中国改制其实相当平缓,也还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其实有点拖延矛盾争取时间的感觉。“妥善处理国有资产,妥善安置原有国有企业的员工”谈何容易。

另外前苏联是政改经改两条腿走路,那个意思有点象文革,旧体制的破坏是彻底的,新体制的完善遥遥无期,政改不但没有能为经改保驾护航,可能还有拖后腿的嫌疑。

前苏联共和国,爱沙尼亚可能是相对成功的一个,然而改革手段其实也差不多,所以大概跟社会环境有关,船小好掉头。

老兄几时谈谈爱尔兰?在美元体制下崛起。

家园 终于盼来了!

精彩!花!

我觉得俄罗斯的人口素质还是很高的,发展潜力巨大。

家园 看得出,又来了一位高手。

以后有好帖看了,呵呵。

家园 不花没人性啊!

如此好文,未被加精,河理难容啊!

家园 再来一花!
家园 苏联的事情不光发生在苏联

今天的东北发生的事情也有类似的味道,只不过烈度不象俄罗斯那么严重,规模也比较小。归结原因,除了东北经济改革是在相对平稳中进行的外,中央对东北有财政支持,中纪委对东北的政治腐败的制约也不可忽视。

如何让东北的国企缓慢而平安地退出市场,减少财富和技术的损失,保持社会稳定,是国家要考虑的问题。现在看,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小车不倒只管推。中央扶植东北老工业基地,其实是拿钱买平安。

关于爱尔兰,首先,在下觉得爱尔兰原先也不是非常落后,不应该算是发展中国家而应该算是发达国家的末尾,本国货币有足够的信用,缺的只是经济的规模。其次,爱尔兰是欧盟的成员,处于欧元区,这一点对爱尔兰是非常关键的——可以用本国货币积累财富。此外,爱尔兰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一般国家不能比拟的:相当数量的美国是爱尔兰后裔(包括许多美国总统也是爱尔兰后裔),许多爱尔兰人都有美国亲戚,美国对爱尔兰投资也比较多。最后,爱尔兰没有参加二次大战,又有美国和欧盟的双重关照,一直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也应该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个人意见。

家园 我比较担心的是

拿钱买平安可以撑多久,主要是现在好像确实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某些人认为中国经改还不能说成功,不是没有道理。二十多年的成功,一场社会动荡就可能全部揭过。

家园 历史总有必然进程

中国的改革离成功还差得远呢。当年太祖强烈反对经济多元化,认为是走资派,是颠覆社会主义,不是没有道理的。可是结果是一场文革之后,中国还是走上了这条道路。历史总有必然的进程。摸着石头过河,摸着走吧。

现在这一代所能做的只能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尽人事,安天命,如此而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