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为什么讨厌梁实秋 -- aokrayd

共:💬164 🌺2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奇哉怪哉!为何总是与老兄你的意见一致呢。。。
家园 中肯!花

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不论觉悟高低,结局基本类似,可悲啊!

家园 怎么你的文章里一点铜臭味也没有呢?
家园 “惭愧”倒是让我对梁有了好感。

惭愧也是一种敬意吧,怎么能和轻佻挂上钩呢?

就事论事,其实我对他的‘菜刀理论’很不感冒。

家园 唉,你不知道,我们

是整天和电脑里的钱打交道,经手再多的钱也是一个星期几百块可以摸得到而已,想要占点儿铜儿味儿都不容易啊。。。

家园 我也是,看很多文学评论

有些过激,虽然有的时候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足以矫枉,适当的对立是有益于客观公正和本身发展的进步的。

虽然我很喜欢鲁迅和老舍,也觉得现在某些对于矛盾巴金胡适周建人等的评论有些过于苛刻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是很正常的,除去文人相轻的老习惯,无非是左派右派之争,所以斗争会比较激烈。两派都有很多激进的斗士型人物,大家都认为自己比较正确,碰到一起难免会打起来。而倡导中庸思想的中立派温和派又会被骂成是骑墙派墙头草或者是巴儿狗,是是非非,剪不断理还乱,只好随他自生自灭了。

家园 海天兄弟还是立场不够坚定啊,别人一顶高帽,你就缴械了,

看来海天兄弟肯定不是党员。

家园 其实天下不太平是因为

很多文人都不明白其实写字儿也只是一种职业,就跟程序员,会计一样。

家园 心灵鸡汤
家园 先搞清楚梁实秋在抗战时候到底“袖手”了没……

“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微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载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

1938年12月1日,《中央日报》“平明”副刊,编者的话

我看不出梁实秋这段话有什么问题,再用数据说话,梁主编的“平明”副刊一共发表254篇作品,明确含有“抗战”二字的就有170篇,其它的也大多与抗战有关,这是大陆人的统计。这能说明梁实秋在抗战时候袖手了?这能说明梁实秋“觉悟不高”了?

梁与鲁迅的争论,个人看来,没有办法分得清谁对谁错,鲁迅在那场争论中不也对梁实秋有过造谣污蔑吗?!

至少在我看来,鲁迅的大多数文字随着时间的流逝,看的人只会越来越少,而梁实秋的散文才是更有生命力的文字,因为它们没有时代的局限!

再引一句梁实秋的话:

国家是需要统一的,对外是需要团结的,但是思想并不需要统一。

家园 《谈闻一多》一头一尾两段文字

“闻一多短短的一生,除了一死轰动中外.大抵是平静安定的,他过的是诗人与学者的生活,但是对日抗战的爆发对于他是一个转折点,他到了昆明之后似乎是变了一个人,于诗人学者之外,又成了当时一般时髦人士所谓的“斗士”。抗战军兴之后,一多一直在昆明,我一直在四川,不但未能有一次晤面,即往返书信也只有一次,那是他写信给我要我为他的弟弟家驷谋一教法文的职位。所以,闻一多如何成为“斗士”,如何斗,和谁斗,斗到何种程度,斗出什么名堂,我一概不知。我所知道的闻一多是抗战前的闻一多,亦即是诗人学者之闻一多。我现在所要谈的亦以此为限。‘闻一多在昆明’那精彩的一段,应该有更有资格的人来写。”

这一段是《谈闻一多》第一部分的第二段,估计就是你所说的“梁却说不明白闻何以变成了斗士”的由来。

“我已有言在前,闻一多在昆明那一段,应该留给别人写,因为我于抗战期间在重庆,对于一多的情形不大熟悉。不过每次杨金甫到重庆参加国民资政会的时候,他总是告诉我一些有关一多的事情,主要的是说他生活困苦。抗战期间除了那些有办法的人之外谁又不穷苦?一般的公教人员谁不是按月领取那两斗平价米?不过一多好像是比别人更穷苦些,因为他家里人口多,他共有八个孩子……刻印是他的老手艺。不过到了昆明正式挂牌,技艺大进罢了。听说盟军人士出于好奇,也往往订刻图章,比较可得美价,故亦来者不拒。文人不得已鬻印,亦可慨已!然而一多的脊背弯了,手指破了,内心闷积一股怨气,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环境的因素,以至于成了‘千古文章未尽才’,这怪谁?

这段是《谈闻一多》的结尾部分,请注意看黑体的最后一句,再联系一下文章的出版日期1967年1月1日,梁实秋恐怕也只能说到这种程度了……

您真的有综观全文么?我好像没看出来,我只看出来你对梁实秋的确有偏见!

家园 周建人?是不是周作人?

周建人文章也好,但好像是个生物学家。

他们三兄弟也算是传奇了。

我觉得茅盾的“子夜”还是挺不错的。

家园 高中和大学时代

好象只有看梁实秋和周作人才“有品味”,所以就跟风看了一些(不多啊)。别人的评价是他们的作品“精致”、“空灵”,俺看完之后,觉得真对----除了文字的“精致”和“空灵”,好象就没有什么了。如果这种文字出现在太平年间,俺也许会偶尔看看,而出现在一个国破家亡的年代,俺实在是不大感冒。这些文字看过之后不能引起俺更多的思考,对俺来说就是可乐吧,俺更喜欢茶或酒

家园 花之。希望能谈得再深入一些。
家园 谢谢,送花,梁实秋的东西偶看得不多

所以难免有时人云亦云-----何况这个“人云”其实是“教科书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