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新西行漫记--【寻求关心和资助】 -- 瘦形胖子

共:💬53 🌺6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新西行漫记---贵州(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近一段时间,我很难找到上网的机会,并且仅有几次上网机会时又都遇到OCEF的论坛出问题,关于来来和各地监察员的那个帖子也只发出了一部分,真是让人无可奈何呀。

在四川和重庆的活动已经多日没有向大家汇报了,我想以后再补上吧,现在开一个新的帖子向大家汇报我在贵州的探访活动。

这张照片是我们在贵州的资助点——息烽县鹿窝乡大石头村小学,那里是息烽县海拔最高的地方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息烽县原来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安顺,后划归贵阳市,已经不是国定贫困县(2000年取消),近几年国家对这里投入很大,硬化路面已经做到村村通,在贵阳市范围内给住茅草房子的农民每户4000元的补贴,鼓励他们重新建起来砖混结构的房子,我们在这里最贫困的一个村民组(大石头村田竹坪组)就看到,大多农户已经住进了砖混结构的房子;

这是我们所资助的一个孩子的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又一栋政府资助的房子建成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甚至还有建起来楼房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那里一个村民组的大多农户家里都有这样的东西——“卖血证”

由于历史原因,这里有相当部分农民还很贫穷,这个村民组的相当一部分村民至今还把卖血作为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大部分农户都有人持有“卖血证”(一个人每月允许卖两次血浆,每次给营养费80元,但从这里去县城血站乘车的往返费用就要20元,实际只能拿回家60元),我们在所访问的多个农户家里都看到了这样的“卖血证”,据说有的农民为了多卖血,还到另外的血站办第二个“卖血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他们的房子在以前都是这样的……

这一家但靠政府补贴的4000元还是没有能力建新房子,目前还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远处中间那个隐约可见的村落就是那个村民小组,他们生活在息烽县海拔最高的“希望峰”的山腰上,他们大多是苗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里的苗族老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我们在那里的协调员——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邓建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邓建华在家访路上……

协调员邓建华是个难得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他通过网络联系各助学组织,为这里的234个孩子找到了资助(分布在11所小学和1所初中),我在同他一起家访时看到,他对这里大多孩子都叫得出名字,也清楚他们家庭的基本情况和住址,他的工作很值得钦佩。

为了了解我们的资助点贫困学生的情况,邓建华曾经在大石头村住了5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邓建华在家访路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邓建华两年的志愿者合同期就要到了,他已经选定了并推荐了自己的继任者——向程,我们在大石头小学的资助工作可以继续有保障地做下去了……

邓建华本人已经在贵州报考国家公务员,希望能够留在贵州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他的助学活动,如果他能够如愿地留在贵州,我们OCEF在贵州就会有一个非常出色的义工了,也可以依托他来建立贵州的义工组了——他考试的成绩尚未公布,能否留在贵州还是个悬念——我们祝愿小伙子能够成功!!

照片是我和邓建华、向程的合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发几张我们所资助的孩子的照片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一个孩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又一个孩子的家。她的父母都是有卖血证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学校墙外是这样的美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石头小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石头小学的早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学校的收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校务公开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正在上课的孩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课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插小秧的农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烂漫的杜鹃花

家园 【文摘】新西行漫记--贵州 (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鹿窝乡中心小学

为了了解这里实行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情况,我们访问了鹿窝乡中心学校的左兆前校长,我们了解到,在这里小学范围内目前基本上只有“一免——免书费”,在所有1433个小学生中有 470人享受“免书费”的待遇,具体金额数正在核算,每个年级不同,大致在每生27—38元之间,比国家发布的标准稍低些;在所有520个初中学生中享受“免书费”待遇的有300人左右。这里学校几年来除教师工资有了基本保证外,几乎得不到任何国家经费,运转经费基本上是靠收取的学生杂费,所以“免杂费”这一项在这里基本没有实行,在中心小学570人中只有10多个特别贫困学生享受“免杂费”待遇(每生25元)。但“一费制”这里是实行了的,每学期收费标准为:小学1、2年级,84元;小学3-6年级,85元;初中,156元,住宿生另交住宿费用50元。

我们的资助点大石头小学是村级小学,学生人数保持在105-120人间(目前教师4人),我们在这里资助人数是42人,另外这里还有邓建华联系其它助学组织资助的8人,得到外界资助的学生已经接近学生总数的5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鹿窝乡远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到息烽县的交通不是很方便,这里虽然有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过,但基本都不停车,我是先到遵义下火车,然后乘去贵阳的车在高速路上下车到息烽的(到息烽县时已经是近半夜了),住了一夜,然后乘车到流长乡再搭摩托车到鹿窝乡(该乡只有一台车在跑,早上从鹿窝乡发往县城,下午返回),到大石头小学也只有搭摩托车上去,那里是该县地势最高的地方了。在协调员邓建华的陪同下,我们中午开始家访,第二天下午3时就完成了这里全部42个学生的探访工作,出来时是搭摩托车到离开该乡30多公里的“河神庙”,到高速路上搭去贵阳的车,当晚即到达贵阳了。

我是4月29日晚到达贵阳市的,得到了在贵阳的义工廖思国先生的热情接待,我当晚就住在他的家里,第二天我搬到一家小店住宿;在贵阳,我拜访了这里《志愿者活动指导中心》的马雷主任,在那里了解了在贵州的志愿者的活动情况,听取了他对我们在贵州活动的建议。

5月1日,我即赶到望谟县,准备当晚到油迈乡同胜利油田来的“大汶河”会合并共同考察属于黔西南州的望谟、册亨两县,在那里筹备建立我们新的资助点,但由于通讯上的失误,直到半夜才在Nd的帮助下同“大汶河”联系上,以至第二天我才能赶到油迈乡同他会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真是“地无三尺平”的地方啊,这样的甚至达到40度以上斜坡的“挂画地”随处可见,好象绿色的绒毯上打着很不协调的补丁,能够看到的可耕地极少,很说明这里的贫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贵州所有的三个民族乡之一的油迈瑶族乡的上油迈村,居民基本是百年前从广西巴马迁徙来的瑶族,整个村落是建在山顶上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耕地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就是下油迈新寨子了——也几乎是建在山顶上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生产发展非常缓慢,至今很多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

这从这里群众的居住条件就可以看出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茅草房子还时常见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个家里的几乎所有家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吊脚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他们的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又常遭遇冰雹的袭击,一周前,大面积的冰雹把这里的树都打成这个样子,这里的重要经济作物油桐几乎绝收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志愿者“大汶河”访问贫困学生家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不是住人的,是装粮食的粮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重要经济作物——油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汶河”是山东胜利油田的职工,是当地“胜利一助一”助学组织的负责人之一,是他建议我们到贵州的望谟、册亨来考察的,他告诉我们:“册望、册望,是贵州的西藏”,这样的说法并非是杜撰,而是较形象地反映了这里在贵州经济地图上的位置。

望谟、册亨两县都属于“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都是国家所定的“国贫县”,我们了解到,望谟县有18万人口,财政收入仅3000万左右,但仅供养行政人员和教师的费用就需要1.3个亿。

我从贵阳到望谟是费了些周折的,我4月30日到贵阳的长途汽车总站买到望谟的车票,被告之去望谟的车票不预售;5月1日早6点、7点、9点,我三次到长途汽车总站去买原定上午10点发车的车票,都被告之:“发望谟的车还没有来。”直到9点半过了,才被告之:“今天去望谟的车不发了……”我急了,已经约定同“大汶河”5月1日晚在望谟会合,车不发了我怎么去呢。经过到处打听,才知道另一个车场还有发往望谟的另一班(卧铺)车,预定在下午两点发车,但实际上是只要乘客坐满了就发车,我就赶紧跑去在车海中找到了这唯一发往望谟的车,并且早早的就上车等在那里了。车果然在中午12点就发出了,一路颠簸前行,直到下午6点多才到达望谟县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望谟,我们先考察了油迈乡,然后根据当地团委石书记的建议,我们又考察了那里更为贫困的地方——打尖办事处。

打尖办事处是刚成立不久的一个相当于乡镇一级的基层政权组织,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而把周围三个乡镇最贫困的几个村划出来统一归到打尖办事处管理的,目前这里仅有十多个工作人员,连一台办公电脑都没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到打尖办事处去的路是很难走的,石书记告诉我们去那里是17公里,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跑到,但实际上我们跑了近5个小时才到那里,那里的朋友告诉我们打尖办事处实际离县城的路程是50多公里,并且是正在修的碎石路,这不,我们所坐的车子终于在路上抛锚了——轮胎被扎破,幸好有备用胎,司机师傅很快把被尖石扎坏的轮胎换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正在修的公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请仔细看,我们的车子就是从远处最高山峰的那个凹口过来的,大汶河带着现代设备——卫星定位仪,他测出,从打尖办事处(海拔530米)到山上公路的最高点(海拔1300米)竟海拔高差近80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的车子就是在这样拐来拐去的路上下来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进入贵州以来,我就没有看到过稍大些的平地,到处是山,还是山,真的是“地无三尺平啊”,不过我到还没有体验到“天无三日晴”的滋味,但看到那些被冰雹砸光了树叶的树林和农田,也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在那里走访贫困学生家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孩子的家里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他们的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已经在申请成为OCEF的资助点,正在进行紧张的新点申请和学生申报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3日,我们离开望谟县,前往比邻的册亨县

家园 【文摘】新西行漫记--贵州(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作为两县界线的北盘江,下游广西境内正在修一座大型的水电站——龙滩电站。这里将成为淹没区,这里的水运将会很发达,在这里可以乘船直接出海了,在它的上游不远处正在建一座更高的桥梁,也正在建一条更高的公路,下次再来这里的时候可能会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色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现在的北盘江大桥,龙滩电站建成后,它将成为水下之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原来是准备去册亨县的百口乡的,那里是同广西交界的地方,是该县很贫困的乡镇之一。但册亨县教育局长临时希望我们停留在岩架镇,他告诉我们,这里也是很贫困的地方,平时很少有人关注;而当地政府已经决定,百口乡那里所有的学生都开始享受国家的“两免一补”,甚至包括那里出来的在本县范围内其他地方上学的学生,我们没有必要去那里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岩架镇中心学校。

这个学校有学生600多人,教师26人,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还有学前班孩子100多,有住宿生280人。有条件较好的计算机室,已经可以宽带上网,我终于有机会在这里上传图片和发帖子了。

我们了解到在该县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情况如下:全县中小学生享受“免书费”待遇的覆盖面超过50%(初中免每生70元,小学每生30元),实行“免杂费”的范围正在研究中,目前实行全免的只有百口乡一个乡镇。

岩架镇中心学校这里目前免书费的人数只有116人,由于各种帮扶而免交书杂费的有50人左右(主要是宁波方面的捐赠)。这里严格实行了“一费制”,初中收费是每学期130元(另加信息费15元),小学每学期收费80元(3-6年级另加信息费10元。)目前学生欠学校款项数额8000多元(涉及250多人,都是家庭经济相当困难的,难以收回),造成学校经费紧张、运转困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到岩架时正好是这里的场日,各处的乡亲都来这里赶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赶场街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赶场街景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赶场街景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学校已经在做OCEF资助点的新点申请和学生资料整理上报工作,这里的老师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过休息日了,他们每天都下村做扫盲工作,本来学校是准备利用五一给老师们放几天假的,但我们来了,一部分老师留下了来,配合我们做家访工作、,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学生资料的整理上报,争取能够在秋季拿到对贫困学生的资助。

这是学校领导杨廷江校长在动员有条件的老师参加上报资料的家访活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我们拟聘协调员孙霞老师,她是个目前仅拿150元工资的新教师,但他们已经在开展力所能及的帮助贫困学生的工作,对助学有很高的热情,她们多个教师已经在筹备组成自己的志愿者小组,以配合外面的助学组织开展在这里的助学活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这里拟聘的校方代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于经济困难,这里学生的生活是很苦的,在学校住宿的280个学生中,大半连每学期25元(县里核定允许收40元住宿费,而学校考虑到这里的实际情况,把住宿费减少到25元)也交不出,学校也只好免收了大部分住宿生的住宿费。

学校统一给学生作饭也不行,因为大多学生家庭出不起这个费用,所以这里的学生是自己带米带柴搭灶作饭的,这就是学生们自己搭的灶,这样的灶摆了长长的一大排,可以想象,几百学生都生火做饭时是怎样的壮观景象了……

由于是露天,一到刮风下雨,学生们就做不成饭,只好饿肚子;校长说,希望能够有几千快钱来沿墙建个偏厦给学生做饭用,但我没有办法答复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学生们用来作饭用的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学校的宿舍年久失修,五一刚放假几天,掉落的泥灰就把这里搞成了这个样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天花板已经是这样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学校的大门了,连围墙也没有,因为是未来的淹没区,上面也不再给这里拨款,学校近两年只能在这样的状态下艰难度日,等待着水库建成后往山上的新场地搬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大房子是学校借来充做学生的宿舍的,这里住了100多个学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为了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状态,当地政府农业做了大量的工作,这里利用气温高的优势,开始发展早熟蔬菜的种植,供应给贵阳、重庆、成都等大中城市,开始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规模还很有限……

这是这里的菜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菜地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菜地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天下午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希望这里的明天会更好!

家园 上花...但是好象看不到图?别人能看到吗?
家园 笨.好了.
家园 惭愧惭愧,刚看到这篇。。。胖兄功德无量啊!
家园 兄台可是在ocef在义工么?

我还在犹豫呢

表格是填了

可,就是还在犹豫

家园 【文摘】新西行漫记--贵州(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离开册亨时,天下了大雨,好象是在惜别。在望谟时,也有一场夜雨,在黔西南州的5天中有两场雨,实际是应了“天无三日晴”的民谚了的。

从黔西南州去黔西毕节地区的草海(威宁县)是不大方便的,我和大汶河是从册亨乘汽车到兴义,然后乘火车到昆明(6个小时,到昆明已经是5月6日的早晨了),他在那里乘中午的飞机返回山东胜利油田了,我则同时乘成昆线的火车到了六盘水。由于到六盘水时天色已晚,已经没有去威宁的汽车了,同在威宁的协调员也联系不上,我只好在那里找个小店住了一夜。

5月7日早,我乘早7点半的汽车前往威宁,9点半到那里,路上多次给我们在草海的资助点——东山学校的校长发短信,告诉那里我到达的信息,但均未接到回复;一下车,我就马上给那里打电话,也没有人接听,我在街上打听我要去的东山学校,也没有人知道,这个县有100多万人口、35个乡镇呢,并且已经是星期六,政府机关都放假,没有办法到那里去打听——在这里,我有遇到了在刚到望谟时遇到过的窘境——联系中断了;我幸好还有一手准备,我找到在贵阳省志愿者指导中心马主任那里拿到的联系电话,找这里的团委书记,但这里的团委书记也在年初换过了,幸好老的团委书记还没有换手机,他给了我同新的团委书记联系的电话。在同新的团委书记联系后,求得了他的帮助,中午时分,我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草海东山学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就是草海了,广阔的水面、蓝天白云,真的很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东山学校,又是个没有围墙的学校,有1400多学生,32个教师(包括行政人员,其中有14个代课教师,他们每月仅能够拿到120元——县里给的100元、学校补贴的20元——这里还在大量使用这样廉价的教师,可以想象这里目前的教育状况了),20个班级,一般的班级人数都在50人以上,好几个班级竟有110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球场上学生们在打球。

对面就是草海,过去就是威宁县城,草海镇就是县城所在地,看上去这里离开县城仅几公里,但围湖一绕就是20多公里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校长办公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拥挤的教室,很难想象这样的教室里会上好课……

请注意,学生用的水泥“课桌”,冬天用这样冰冷的课桌是什么感受?长期用这样的课桌学生们的健康会怎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又一间教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又遇到了那个问题——多子女造成家庭贫困

这一家有四个孩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家7个孩子。母亲车祸死亡,三个姐姐没有在照片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又是7个孩子。父亲车祸死亡,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没有在照片上。

这次申请我们资助的是两个女孩(那个大些的女孩子已经17岁,还只读到三年级,而妹妹是在读二年级),她们的小弟弟因为贫困,该上学而没有上学(已经8岁了);她们的大姐读初中一年级时辍学打工,文化低打工难的经历使她也希望能够重新回到学校多读点书(18岁了)。

我们还是帮帮她们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老奶奶带着孙女在过艰难的日子——其实孩子的父母都在,他们已经分手,都在外面打工并另外有了自己的新家,但都已经多年不再管老人和这个孩子了——在这个孩子身上我们始终没有看到笑容。

不知道为什么,学校没有给这个孩子申请资助。我们是在到其他孩子那里家访时见到她的,她主动为我们挡狗并带我们找到其他几个孩子的家,她自己始终没有同我们讲她自己的处境,是她的奶奶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时主动来找我们了,几个同行的教师也知道她家的实际情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是新点,30个学生的资料已经整理好,准备寄出,另外还有20个学生的资料正在加紧整理。

我到这里来得到团县委的欢迎和支持,他们希望在这里再增加资助点,这是我同团县委周书记及另一个热心助学的朋友的合影,那个朋友介绍了他家乡的情况

(大方县),希望我也能够到那里去看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救军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没有想到,这里竟为我的到来举行了盛大的欢迎,长长的欢迎队伍竟排了近百米,措手不及的我眼泪几乎流了出来……

5月7日我在学校的配合下完成了对这里部分申请资助的孩子家庭的家访(学校准备向OCEF报出的),然后整理照片和资料并把第一天看到的情况发到论坛上来。我在这里是靠学校的电话线拨号上网的,网络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这一晚,我睡了三个小时的觉。

5月8日,考虑到准备9日到当地推荐的另一个乡去考察,下决心在8日完成对其余申请资助的孩子家庭的家访,早近7时就出发了,中午和晚上均没有回学校吃饭,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加紧家访,一直到近12点了才返回学校,大家都吃了碗蛋炒饭,然后老师们到我这里看已经发到网上的信息,并看我怎样把资料放到网上去……他们离开时已经是后半夜两点了,我赶紧睡觉……

5月9日早4点多,我爬起来整理照片和资料,近7时就又出发访问这里最后的六个申请资助的孩子家庭,9点半,我们完成了对这里全部申请资助的学生家庭的家访——这时前来接我的下一站的车已经等待我一个多小时了。

两天,我睡了5个多小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是威宁县站么镇汤朗村汤朗小学——那个“朗”字我用的是谐音,本来是身体的“身”加上“小”字组成的我没有见过的一个字,这里是多个民族聚集地,有彝族、苗族、白族等。

这个学校目前有538人,教师有13人(其中代课教师5人,是由学校每月发给150元报酬——如果考核不合格就还拿不到这个数)。

这个学校所在的村有2500人左右,有5个村民组,从镇里通过来的土路到这里就是尽头了,又是“地无三尺平”的大山,并且海拔在1800米以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操场上也是列队欢迎的队伍。

我同这里的校长说:“完全没有必要这样的,我消受不起的……”校长解释说:“从来没有人关注这里,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能够派人到这里来,我们都很激动……,这绝不是在摆花架子。”

我了解到,尽管这里群众生活条件很差、有很多失学的孩子,但这里的孩子还从来没有得到过外面的资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同我合影的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白族,刚30岁,已经在这里做了5年校长了……

他是当地人(先辈从云南大理迁来),从小在这里长大,读中学时竟要走两个半小时的路才能到学校,曾经发下誓愿:“我将来不能让孩子们再吃这样的苦!”原来当过代课教师的他接任这里校长职务时,这里的学生仅有80多人,短短的几年,这个学校的学生人数就发展到530多了,除本村的孩子外,连周围其它乡、村的孩子也到这里来读了,现在学校的设施已经严重不足,7间教室已经远不能满足需要,最大的班级竟有110人了……

我们的“建校项目”能不能考虑帮帮这个学校呢?

由于当地群众生活贫困面很大,学校收费从国家规定的“一费制”标准(每人每学期80元)降低到每人每学期60元(1-4年级,5-6年级是65元),这是我所见到的最低收费了,但就这样,这个村还是有30-50个失学的孩子……

校长在同我一起家访时无奈地告诉我:“学校资金已经少到极限,按照目前的状况,学校确实已经无法把他们都收进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那个装了110个学生的教室,面积只有30多平米,桌子居然是木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样的“课桌”我还只是在广西凌云的览沙小学见到过,那里是我们OCEF给换了新课桌和新黑板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这个学校在校学生的情况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学校的一排教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学校的另一排教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汇报一下在家访中看到的情况吧:

这是一个学生的“家”——如果还可以称做“家”的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在访问这个“家”,他们是白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他们原来的家——一半已经垮了,另一半住着奶奶和两个叔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一家只有“凉山地”2亩,山高地温低,产量有限,每年收获的粮食只能吃到4-5个月,所缺的粮食就靠它们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没有上学的孩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样的住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样的住房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样的住房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老人家在修被冰雹砸坏了的石片屋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失学的孩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样的住房4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赖以生存的土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赖以生存的土地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赖以生存的土地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地膜覆盖是提高地温的有效措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小苗已经长出来了……

玉米和马铃薯是这里的主要食物和饲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访问汤朗村贫困学生家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汤朗小学的老师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家访工作,希望能够在15日前整理好并寄出申请资助的孩子资料,以便在下个学期开学的时候让那些失学的孩子能够走进学校的课堂。

他们在努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孩子们在期盼我们的帮助

5月9日晚,我结束了对汤朗村的考察。随后乘汤朗小学校长的摩托车返回么站镇,在半路遇到了镇里来接我的车——县里已经安排我当晚返回县城,以便我下步的行程。

在么站镇,我把带来的关于建立新点的各个文件利用这里的计算机打印出来,教会校长怎样申请新点。学校和镇里已经推荐汤朗村的一个村委会成员申请做我们的协调员,并准备在今后的几天内准备建立新点的各项工作,希望能够在15日前整理好并寄出申请资助的孩子资料——我建议他们尽可能为那些失学的孩子提出申请。他们将报出25个失学孩子和15个在校的面临失学学生的申请资料。

今天(5月10日),我准备同一个自费来这里支教的山东志愿者王东灵见面,他在这里很偏僻的龙街镇下面一个离开公路有三小时路程的牧草村小学支教——我原准备到他那里去见他的,但正好他到县里来办事情——昨天他已经等我一下午了。我还受《贵州人网站》的委托,准备到这里他们建立的图书点(三个)上去了解一下图书的利用情况。

感谢这里团县委为我准备了极好的条件——能够住在他们的能够宽带上网的办公室里,能够把这两天的情况通过网络汇报给大家。

家园 确实如此.希望胖兄的文章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和关怀

其实单是他编辑这些图和文字,就得费不少工夫.赞.

家园 :)再顶一把。

让更多的人注意到。

家园 【文摘】新西行漫记--贵州(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11日我离开了威宁前往六枝特区。早5时,我背起背包下楼(我住在威宁县委大楼5楼的团县委办公室,有宽带上网的条件),搭出租车去草海火车站,早六时许,乘上了由宜宾发往贵阳的“水城号”客车,9时10分左右到达六枝站。

在六枝,我用电话联系到了当地的协调员郭府祥,知道他正前往六枝来开会,将于一小时后到六枝,让我在车站等他。如果我等到他再去陇脚的话,这一天恐怕做不成什么事情了,我没有等,问清楚去陇脚的办法,就搭“六枝—中寨”的车子出发了。

坐车的时间是我最好的睡觉的时间了,我同售票员讲好了我要去的地方就又在颠簸的车上睡了起来。11时多,我被售票员叫醒,让我下车,我一看车是停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才知道,售票员是在车子已经开过陇脚乡政府所在地近两公里了才想起来让我下车。害得我背着背包又往回走,大热的天,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我才找到陇脚乡中心小学——这是我们在这里的一个资助点,乡教辅站就在这里,当地的协调员郭府祥就是在这里工作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以说,这里是我进入贵州以来所见到的环境和条件最好的乡镇之一了。

照片是陇脚乡政府办公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陇脚乡中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正在花费90万元建设陇脚乡中学新楼(国家“两基”投入86万元,当地又自筹一部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陇脚乡政府所在地花德河村的村委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山林保护得较好,正在投资数千万元建设一个“布依族生态园”,一条标准较高的公路也正在修建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农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一个村落。

这里是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地,我们家访中所到的学生家就有汉族、彝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这里有“山苗水布依”的说法,意思是:苗族住在山上,布依族住在水边——这实际上也反映了这里不同民族的历史地位和生活习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这里家访时感触最多的是:打工族的孩子教育问题。

这是一个父母常年都在外打工的家庭,三个孩子自己在家里生活,大姐在读初中,住学校,照片上的孩子是老二(小学五年级),还有个弟弟在读小学三年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谈到家里的情况,这个孩子眼泪不断的流下来。

“我的学习成绩不错,但弟弟的学习成绩不好,他总旷课,我们要说他,他就骂……”

父母已经在外打工几年了,几个孩子除可以接到父母寄来的生活费外,日常的生活已经同孤儿无异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又是一个只有孩子在家里生活的家庭,父亲多年在外面打工,母亲出走在也没有回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4岁的小哥哥在生火做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9岁的妹妹在舀水。

3月份父亲给他们寄回来500元钱,其中200元让给大伯家买种子用(自家的地大部分让大伯家种了,每年可以分得200斤粮食);交兄妹俩的学费用去180元;他们自己用15元买了这个水缸……

我问:“你们还有粮食吗?”

“还有一些,下次爸爸再寄钱来,我们再买粮食……”

他们上学走到学校要走一个多小时,中午在学校是不吃午饭的,下午放学后,他们赶紧回家这里做饭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妹妹睡觉的地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哥哥则睡在草堆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受建校项目组委托,我在六枝特区期间考察了申请建校的郭家寨小学,这就是现在的郭家寨小学,瓦房是原教室,已经是危房了,现在上课是在右边的平房——村委会的办公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教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学校不知道为什么建在这样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坡上。

这个学校覆盖面是5个村民组,在这个范围内有200多户人家,不到1000人口。

这里通村级路,可以走农用车。最近的学校是我们的新资助点——牧场小学(学生近300人,教师12人),孩子们去那里需要步行近一个小时,另一个方向上同样距离还有一所大坝小学(学生136人)。

这里目前有两个教学点,村委会所在地有学生21人(16男5女),另一个点是偏青点,有学生58人(26男32女),都是由代课教师用复式班方式上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郭家寨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田家寨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一个教学点——偏青点。目前是借用民房上课的,代价是房主的5个孩子不交学校费用。

代课教师在打铃上课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孩子们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上课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教师在这样的条件下讲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租来块地皮作为运动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教师是个复员兵,白天在这里教书,晚上还要赶到近两小时路程外的朗岱镇去给供销社打更看仓库。他在学校的报酬就是学生所交书杂费中交清书费后剩余的部分,年收入2400元左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座小桥是代课教师用自己的收入建的——否则对面的学生一有大雨就无法过来上课了。小桥是蒋老师自己掏了半年的工资修建的,造价是1000多元YMB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学生的桌子就是长凳,椅子就是矮凳……

家园 中国还有无数这样村落,无数失学的孩子

看着这些照片真让人心酸,每次回国都会被穷苦和落后深深触动。 远在他乡的游子,应该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希望尽一份薄力,帮助他们。

家园 【文摘】新西行漫记--贵州(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30日,我完成在广西的探访活动后,离开龙胜县再次进入贵州,前往黔东南州的天柱县。

从龙胜去天柱是较麻烦的,早上,我先乘车从龙胜到达湖南的通道县,再去湖南的靖州,那里有车发往贵州的天柱县,到达天柱时已经是晚上7-8点钟了。

两三省交界之处,路况很差,照片就是那里的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路的狭窄,使大客车只好跟在小拖拉机后面慢慢的走,急是没有用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我们在那里的协调员黄秋林先生,他是30年前在地湖乡插队的“知青”。这个点是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张先生推荐的,张先生也是30年前在地湖乡插队的“知青”(来自贵阳)。20多年后,这些老知青重回故地,努力为尚贫困的乡亲们做点事情,真的很令人感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天柱县位于贵州省东部与湖南交接处,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是国家贫困县之一,而地湖乡是该县最小的一个乡,三面被属于湖南的地方包围,仅有5个村(永光、永兴、江口、岩古、中河),4000左右人口;

我们所资助的地湖小学有学生252名,教师12人(其中有1名每月报酬300元的代课教师),现在该学校已经同该乡的一所初中合并成为“地湖学校”,初中部分亦有200多学生。

目前这个学校实行“一费制”的情况:1-2年级每生每学期收费80元,3-6年级每生每学期收费9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收费130元。关于“两免一补”,小学部分免书费人数为54人,平均金额为28元左右(各年级数额依实际费用不等,直接从书店取书,费用由书店去结算),而免杂费的仅有不到20人(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等),“一补”在小学部分是没有的。

根据了解,这里实际上辍学的孩子并不多,但开学交不上学费的还是有一些的,每学期开学不能及时交上学费的大概有30人左右,是由教师分别担保他们入学的。

两天的家访中我看到的情况说明,这里自然环境条件较好,但由于交通条件差,人均耕地较少,又没有重要经济资源,很多群众还只是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花钱基本上还是只能靠外出打工增加些收入),还谈不到富裕,遇到天灾人祸,往往返贫。学校给我们提供的资助申请人,大都属于一般贫困,属于特别贫困的并不多,其中也有几个并不算贫困的家庭(当然也谈不到很富裕,只是在当地相对经济条件好一些而已)。我已经建议当地,下次申请时,可以在维持现有名额的基础上把资助分布范围扩大到全乡范围的多个学校并包括初中,以使我们的资助能够真正让那些确实由于贫困而可能失学的孩子受益。同时提出,我们的资助对象不能被排除在国家“两免一补”范围外,不能由于我们的资助影响贫困生享受国家给的待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天柱县城建设得还不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去地湖乡的路就不怎么样了,看,重车压垮了路面,据说有100多吨重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些村民乘机发财,垫上些石头,就得“拿买路钱来”,不付钱就无法继续前进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就是地湖小学了。是建在小山上,要上100多级台阶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校内还是满漂亮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学校拿来招待我们的糖蘸,是用釉子经过好几道工序手工制做的,是漂亮的艺术品,真舍不得吃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孩子们在上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条件很不错的远程教育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边吃边玩的孩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村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访路上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访路上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张先生当年住过的地方,30年过去,这里已经不能再住人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孩子在努力着,他们会有同他们的前辈不同的生活,再过30年,这里一定会是另一番景象的……

6月1日,是儿童们的节日,这里也举行了庆祝活动,但我忙于家访,没有看到孩子们精彩的表演,只是远远的听到了童稚的歌声。这天我完成了这里的探访活动,6月2日,我离开这里前往湖南新邵。

家园 其实,您也不必太在意

这里是个人的建议,申请义工这个事情本身也不需要考虑太多,随心而行就好。心里想到了,就努力去做,心里还有些犹豫,就不如先放放,等其他的时机到了,自己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好了。也许在那时候,自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说不定。

还有就是,如果您有什么疑惑的地方,也可以去OCEF得虹桥论坛里看看。那里是OCEF国外义工的交流场所。相对来说,也许犹豫还是因为不很了解,在义工中心了解得多了,知道了平日里大家的动向,也许,能帮您作出自己的决定。

这里是虹桥论坛的链接:http://www.ocef.org/bbs/cgi-bin/leobbs.cgi

家园 【文摘】新西行漫记——广西(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21日我乘早6点半的车离开凌云县,为的是赶到百色市祈福高中去看望在那里读书的苏杨媚同学——她是在《心受家园》早期活动中得到帮助的一个学生,在她患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求治无望的情况下,《心受家园》通过网络联系爱心人士,把她送到北京北亚医院治疗,使她能够重新回到学校继续读书。——但我还是慢了一步,我乘坐的车到百色后我急忙打车赶到学校,但她已经进入考场了(模拟高考),考场周围布置了警戒线,不让我进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懂事的孩子给我准备了一杯水和一块面包——她知道我早早赶来还没有吃早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给我留下了一封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近,这个孩子的病又有些反复,并且影响到眼睛——大家都很担心,怕她经受不了新的打击,但看到这封信,我的担心消失了——孩子已经长大了,她已经能够面对一切磨难、把握自己的人生了!

本来我想在那里等到她考试结束再见见她,看到她的信后,觉得没有必要了,我该做的事情还很多,我给她留下一个小笔记本就离开百色前往田阳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路边的凤凰树上花开得红红火火,这个孩子也会和其他得到大家帮助的孩子一样,会有个光明的未来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到田阳的目的主要是看望在结束一年期支教后又再次重新返回支教地的黑龙江汉子刘乃宇,这回他已经没有上面发的生活费成为自费的志愿者了。

他已经在渡口对面等待我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刘乃宇亲自做饭来款待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晚上,我们在田阳见到了覃平、农民琨、黄豆,老朋友见面自然十分亲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行程紧张,再没有时间见在田阳的许多朋友和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了,我要抓紧时间去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做一点。

5月22日,我离开田阳,经田东到达天等县,探访我们在那里的一个资助点——职业高中,但意外的得知,这个学校秋季没有继续申请给贫困学生的资助……

中午饭后我离开天等前往隆安县屏山乡去看望在那里的一个志愿者——黄秀明。

他们为我准备的晚餐很丰盛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晚上,我到达南宁,见到了我们志愿者的好后勤——广西自治区团委宣传部的李英海部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见到了原来在蒙山的志愿者叶祖莲和陈靖波,她们已经在南宁就业了,但她们还关注着帮助贫困学生的事业,在蒙山,也已经有新人继续做着她们已经开始了的事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23日早,我离开南宁,中午到达我们另一个资助点——大化县,开始了对那里的探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晚,我同协调员陶毅及另一个在那里支教的志愿者在访问几个六也初中的学生家庭后夜宿在山里一农户家里,第二天在又访问几个学生家庭后于中午到达茶油小学。遗憾的是,这里再次发现严重违规事件,我不得不终止在那里的探访,当天晚上回到县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25日,我离开大化,经柳州到达融水县。这一天,乘车近8小时。

在融水,我同在这里的志愿者许裕军回合,并于26日考察了远离县城达110公里的同练瑶族自治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这里典型的瑶族民居。

这个乡位于融水县的西北部,公交车跑到那里需要4-5个小时,平均海拔780米,乡政府所在地海拔980米,今天一路上没有见到太阳,细雨绵绵,云雾缭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一个学校——平英小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另一个学校——平项小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走在大山深处,远远地看见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飘扬,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那下面一定是一所学校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