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孔子生平百衲 -- 桥上
成王伐商蓋,殺飛廉,西遷商蓋之民于朱圉,以御奴虘之戎,是秦之先
似乎鲁国也有以秦为“氏”的。
《孔子世家》: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郰人輓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礼记·檀弓上第三》: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钱穆《孔子传》:
孔子母死,亦不知其年。或云:孔子二十四岁母卒,不可信。《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母卒在孔子十七岁前,当是。
桥:
孔子母亲去世时也就三十出头。
《论语》记孔子之语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此当与其母去世有关。其母去世后,孔子脱离颜氏族回到其兄孟皮为家长的自家家族。虽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但郑重其事“志于学”当就在此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前后。
孔子料理其母丧事,又将母亲与父合葬,必然会与其兄孟皮打交道,其后也难以再居住于颜氏族中,这也是孔子之后回归族中依兄而居的契机与理由吧。
《礼记·檀弓上第三》: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钱穆《孔子传》:
父母之丧满一年为小祥,满两年为大祥,皆有祭。此当指母卒大祥之祭。时孔子尚在少年,然已礼乐斯须不去身。此见孔子十五志学后精神。
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
“吾闻之:古不修墓。”
这两句似乎有点矛盾,古时候到底修不修墓?还是前一个墓其实是动词,埋葬的意思,后一句里的墓是名词,是说古时候埋葬了但不修坟头?
这句是说孔子后悔给父母葬处封土了是吗?还是要说孔子很孝,很久之后有了门人后还惦记着自己父母坟墓的事情?
“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是说孔子遵守礼法,5天的时候即使弹琴也不奏出声音;10天的时候才恢复,接着奏乐接着舞?
不会是说孔子学古琴演奏学得快,5天还没学明白呢,10天已经大成了吧?
有空帮解下惑,见笑见笑🤔
我理解,墓而不坟是说不突出于地面,坟是鼓起来的意思。
古不修墓我理解是不会进一步修墓,所以老先生落泪了。
门人似不是学生,就是他们家,他父亲那边的家臣。
弹琴不成声我理解试探背上了,还没缓过来,所以钱先生说礼乐斯须不离身,即使悲痛仍要捡起来,我的理解。
问完查了一下,敢情檀弓全文都是讲葬礼相关的,那我的后一问就多余了
你这么解释门人我就理解了,我原以为是子路他们呢
《孔子世家》: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注:索隐有本作“委吏”。按:赵岐曰“委吏,主委积仓库之吏”。)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桥:《论语》中云:“三年学,不志于谷,不易得也。”,孔子大概在母亲死后第三年、十七岁时成为季氏家臣,《孔子世家》“孔子年十七”云云,或即指此事。钱穆先生亦认为孔子作过季家家臣。于是孔夫子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第九》)。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国学导航:
孔子先见景公,自不必为家臣以求通,《史》说矛盾固矣。然梁氏既疑鲁昭二十年景公未尝入鲁,又引此以驳孔子为家臣,则亦进退失据。崔述亦疑孔子无为家臣事。然孔子弟子为家臣者多矣,孔子不之禁,则孔子不耻为家臣也。且委吏乘田,独非家臣乎?此等俱难详考,不得輙以‘孔子而如是乎’之说为定。
桥:孔子是由于哥哥还在,无法成为公臣,只好去作季氏家臣。而孔子之“志于学”,让他在所从事的工作中都能脱颖而出,却无法改变他卑微的身份,这也是他后来决心要自立以授徒为生的动因之一吧。孔子这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啊。
桥:孔子夫人为并官氏,或有称为幵官氏、亓官氏、乃至上官氏者,应都是讹误。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摘钞卷三·孔氏祖庭广记》读秀学术搜索:
予尝据汉、宋、元诸石刻,证圣妃(孔子夫人)当为并官氏,今检《东家杂记》及此书,并官氏屡见,无有作“幵”字者,乃知宋、元刻本之可宝。自明人刻《家语》,妄改为“幵”,沿讹三百余载,良可喟也!
陈直《史记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04,第103页:
直按:丌官氏当为并官氏之误字。漢韓勑修孔廟禮器碑,及“并官武”印(見小滄浪筆談),皆作并官氏可证。
下面是《礼器碑》碑阳拓片,图片出自中国智慧工程研究院书法教育工作委员会《汉隶名碑《礼器碑》简介及高清图片》:
下面是《礼器碑》拓片局部,图片出自《礼器碑》》读秀学术搜索:
桥:依《孔子家语》,孔子娶并官氏在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珍藏本)》的原文摘录豆瓣读书-全年犯困:
旧说定孔子始仕年二十者,由《索隐》引《家语》孔子年十九娶於宋之上官氏,一岁而生伯鱼。
桥:又《路史》云“(并官氏)宋微子之后”,这说明孔子与夫人并官氏出自同一个祖先,当然也同属“子”这个“姓”族,也就是说,孔子的婚姻违背了当时“同姓不婚”的习俗。不过对于孔子所属“子”这个“姓”族而言,他们早先并没有这个习俗,但后来占统治地位的“姬”那个“姓”族大力提倡这个习俗,于是成为中原地区大家都得遵守的规则。《论语》中就有孔老先生忽略了“同姓不婚”规则的记载:
《论语·述而第七》: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昭九年经》:冬,筑郎囿。(10090005)
《昭九年传》:
冬,筑郎囿(yòu)。书,时也。季平子欲其速成也,叔孙昭子曰:“《诗》曰:‘经始勿亟(jí),庶民子来。’焉用速成,其以剿(jiǎo)民也?无囿犹可;无民,其可乎?”(10090701)
桥:以上《春秋经》和《左传》记录的此年“筑郎囿”,孔子作为“民”可能也参加了,应在婚后。
《孔子家语》:
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鱼年五十,先孔子卒。
桥:
亦依《孔子家语》,孔子夫人并官氏生孔鲤在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
又据杨朝明先生《孔子“出妻”说及相关问题》齐鲁学刊2009(02),p 010指出:
考察前人关于孔子“出妻”之说的叙述,其实都是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记载。其中说:
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
对此,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的解释是:“时伯鱼母出,父在,为出母亦应十三月祥,十五月禫。言期而犹哭,则是祥后。祥外无哭,于时伯鱼在外哭,故夫子怪之,恨其甚也。”此是从伯鱼为母亲服丧的时间,确定伯鱼母被出,即肯定孔子曾经休妻。
孔颖达这里所谓“伯鱼母出”应该就是孔子“出妻”的最早出处了。期,是古代丧服名称,指一年时间。这里的“期而犹哭”,是说伯鱼在为母亲服丧一年之后还没有除去丧服。
但是,孔颖达所说是有严重问题的。《仪礼·丧服》中说:“……期者,父在为母,妻,出妻之子为母。”这里说的是“期”的三种情况:第一,母死,父在,为母期;第二,妻子死,丈夫为妻子期;第三,出妻之子为母期。《礼记·檀弓上》说“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显然是违背了第一种情况的丧制规定:母死,父在,为母期,过期则当除服。出母,期可无哭。伯鱼丧母,期而犹哭,忘却其父孔子仍然健在。故孔子责之,伯鱼遂及时改正。孔颖达显然是由此就联想到了“出妻之子为母期”,而忽略了“父在为母”的第一种情况。
那么,为什么不是第三种情况?为什么不是伯鱼以“出妻之子”的身份为母亲服丧?因为《仪礼·丧服》在上述引文之后,接着还有“出妻之子为父后者则为出母无服”的记载。所谓“出妻”,即被休之妻;所谓“出母”,乃是生身之母。如果被休的妻子去世,他们共同的儿子如果是丈夫的继承人,即使生身母亲去世,儿子也不能为之服丧一年。孔子只有伯鱼这一个儿子,伯鱼是孔子的继承人,他作为孔子之“后”没有任何问题。按照《仪礼·丧服》的规定,如果伯鱼母亲被“出”,伯鱼之母去世时,他是不能为母亲服丧的。这就是说,《仪礼·丧服》的规定证明,伯鱼在母亲死后“期而犹哭”的事实,不仅不能说明伯鱼之母曾经被“出”,反而应当是孔子未曾“出妻”的强有力证据。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珍藏本)》的原文摘录豆瓣读书-全年犯困:
伯鱼之生,鲁昭公以鲤鱼赐。始仕通贽,君赐及之,故疑在是年。若以非此则不能自通于国君为说,而赐鱼之说非虚,则崔意与旧说,其可信之程度正相类耳。《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时孔子年二十七。孔子仕定在此前,则似可信。
桥:鲁昭之赐或是赐与孔子之家族甚至是遍赐各家的“民”,不必为孔子,亦不必仅为一家。
《论语·阳货第十七》: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昭十年经》: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10100003)
《昭十年传》:
秋七月,平子伐莒(jǔ),取郠(gěng)。献俘,始用人于亳(bó)社。臧(zāng)武仲在齐,闻之,曰:“周公其不饗鲁祭乎!周公饗义,鲁无义。·诗·曰:‘德音孔昭,视民不佻(tiāo)。’佻之谓甚矣,而壹用之,将谁福哉?”(10100301)
《昭十一年经》:大蒐于比蒲。(10110006)
《昭十一年传》:
五月,齊归薨,大蒐于比蒲,非礼也。(10110301)
桥:以上《春秋经》和《左传》记录的“伐莒”及“大蒐于比蒲”,孔子也许就在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