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莱芜战役之十:老蒋的“危机控制”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 忘情
莱芜战役之十:老蒋的“危机控制”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忘情
莱芜战役,从1947年2月20日首歼敌77师开始,到23日全歼敌第73军、整编第46师为上,仅用了3昼夜的时间,干脆、彻底地歼灭蒋军7个整师,共计56000余人,其中俘虏4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457门(野炮5门、山炮40门,92步兵炮9门,战防炮5门,迫击炮100门,火箭炮3门,火箭筒68具,高射机关炮2门,60炮224门)、轻机枪1773挺、重机枪283挺,高射机枪2挺,冲锋枪697支,汤姆枪429支,卡宾枪96支,榴弹筒44个,掷弹筒139个,长短枪支16168支、各种炮弹26258发,步机枪弹291万发,手榴弹20.8万枚,战马1027匹,钢盔2045顶,电台29部,电话机290部,汽车56辆,铁甲车一列,火车一列,枪炮弹30多万发、汽车56辆,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华野付出了牺牲1459人,负伤7007人,其他减员388人,共计减员8854人的代价,连同白塔埠歼灭郝鹏举,临沂阻击战及地方部队作战,此役共计歼灭蒋军2个兵团部、2个军部、9个整师,共约7万余人,生俘第2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第42集团军中将司令郝鹏举,第73军中将军长韩浚,还有副军长、师长、旅长、处长等26名少将。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历时最短,胜利最大的辉煌战绩。
在华野主力围歼敌军的的同时,山东军区地方部队和广大民兵也积极予以配合。胶东军区部队拖住了国民党第8军的尾巴,歼灭了第166师的1个团和第103师1个营;渤海军区部队对胶济沿线实行破击,并进逼济南,引起敌人恐慌,使其感到四面受敌。为保证莱芜战役的胜利,晋冀鲁豫野战军积极地钳制蒋军第5军及整编第72、75、85师等部,有力地策应了华东野战军的作战行动。
2月23日晚,王耀武获悉李仙洲集团全军覆没,非常害怕华野主力乘胜进攻济南。此时,济南城中只有第2绥靖区直属队和陈金诚的第96军,这些部队战斗力弱,济南周围既设阵地约有20公里长,计划以3个军以上兵力防守,目前兵力单薄,只得重点守卫。王耀武急命第12军及第二绥靖区特务旅立即放弃周村、张店、淄博等地。特务旅乘火车开回济南,第12军沿胶济路以北经龙山镇向济南急进。胶济路东段的蒋军也唯恐被歼,纷纷向昌潍、青岛回窜。
粟裕本来下一步计划,是主力继续北上胶济线,寻歼第12军。由于对手收缩太快,这个设想落空了。虽然第12军暂时逃脱了覆没的命运,但从2月24日起,华野乘势收复了博山、淄川、明水、邹平、益都等12座县城,以及周村、张店等重要城镇数十处,控制了近300公里的胶济铁路沿线(胶河西岸至坊子间约百余公里,昌乐至王舍人庄约150公里),缴获大批军需物资。仅周村一地,就缴获3个满储弹药的仓库和百万多斤粮食。蒋军费尽周折,花了大半年时间才打通的胶济线,又被华野截断。之前被分割的鲁中、渤海、胶东、滨海四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大大改善了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
莱芜战役,是新成立的华野转入根据地纵深腹地后,在敌大军压境逼我决战的情况下打的一个大运动仗。敌我双方统帅部和战役指挥员都对战役计划作了精心筹划,并且都投入了各自可能集中的最大兵力。这次战役,出敌意料,仅三天时间,即以华野获得空前大胜而迅速结束,打得干净利落。
莱芜战役的胜利不但粉碎了敌人的“鲁南会战计划”,还迫使向我山东进攻的敌人一个月不敢出动,让华野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也极大鼓舞了解放区军民士气,增强了胜利信心。
2月23日晚,李仙洲集团才刚刚覆没几个小时,老蒋便飞赴济南,痛责王耀武用人不当,第二天一早又匆匆飞回南京。如此之高的“危机控制”效率,充分显示老蒋做为一国之领袖,气度,魄力和定力都远远不足。在部队新败,人心煌煌,战败责任没有理清之前,就把战区指挥官大骂一通,既于事无补,又凸现其个人心胸之狭隘。而他这种坐着飞机满天飞的指挥方式,即暴露了他本人不信任部下的小家子心态,又让别人充分领略到拙劣的军事才能。国民党最高领袖水准如此,解放战争的结果,显然不言而喻。
莱芜战役结束后,国共双方都进行了总结。蒋军方面,仍是照例互相推萎扯皮。王耀武怪陈诚不采纳下级意见,陈诚怪老蒋干涉其军事职权。徐州绥署也因此被撤销,薛岳另候任用,由顾祝同率陆军总部移驻徐州,统一指挥徐、郑两绥署部队。
经此一役,滋生了华东蒋军高层的悲观失望情绪。王耀武泄气地说:“5万多人,不知不觉在3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五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3天也抓不完呀!”王耀武写给整编第83师师长李天霞的信中说:“莱芜战役,损失惨重,百年教训,刻骨铭心。”历来骄横的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要求休整,并说:“本师装备不适合山地作战。”李天霞则屡次装病请假要求不干。
反观华野方面,在庆祝大捷的同时,更多的是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和总结教训。粟裕不仅就各部北上行军路线划分不合理问题主动承担了责任,还从战役指挥、通讯联系、战场追击等各方面作了检讨。他甚至认为,如果事先对王耀武的指挥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在战役指挥上更大胆一些,让部队直接穿插到胶济线附近,则可能取得更大胜利。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华野司令部对各部队加强参谋机关和健全司令部机关建设,克服游击习气,密切与友邻配合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国共双方对比,高下立判。
对于新成立的华东野战军来说,莱芜战役只不过是乳虎初啸。随着这只老虎的茁壮成长,蒋军的僵梦,才刚刚开始。
(完)
激动、可以理解。
这个时候我军也是比较难了。
1947年2月20日。
在如此干净彻底的歼灭战里,12个将官战役前、战役中、被俘后溜掉10个,夹钢黄鳝名不虚传。
整编46师除了师座韩练成中将安然脱险外,副师长郭栋成少将、政治部主任屈伸少将、一八八旅副旅长刘维楷少将、新十九旅旅长蒋雄少将都留在青岛没有出席;
整编46师参谋长杨赞模少将、一八八旅政治部主任罗安少将、新十九师副旅长巢威少将这三位也都跑出来了;
被抓的只有一八八旅旅长海竞强少将、一七五旅旅长甘成城(负伤)、副旅长陈炯少将、政治部主任游靖湘少将。后来蒋下野国共和谈时,黄绍竑还从北平带回了海竞强和甘成城。
整编46师是甲种师,下辖3个旅,46师师部拥有84辆卡车,满载军饷和军部各种细软。
在莱芜46师溃散,部队扔下卡车跑了,全部被缴获,一开始是被8纵俘虏的,然后4纵上来说是他们的缴获的,把8纵的人赶走卡车开走。。
73军军部,和各个师都有卡车,77师被伏击,满载军饷的汽车也被伏击,看莱芜战果只有汽车56辆的缴获。是不是被国军飞机炸毁了?
不仅如此,济南的2绥区的日式汽车团,7个汽车连,100多辆载重卡车都完了。
以后王耀武手里勉强就剩1个汽车营。
莱芜战役是华东战场的转折点
陈诚在回忆录中认为,济南战役是华东乃至全国战场的转折点。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一方面济南那么重要,为什么不答应王耀武增兵的要求,而放任济南丢失,另一方面,济南的防守兵力是怎么消失的?这些都可溯源到莱芜战役。
莱芜损失的2个军都是下辖3个师的甲种军,73军还有美10榴的榴弹炮营尚在徐州,充实度相当于以后部队的2倍战斗力。后期纵横华东的整25师黄百韬整64师刘镇湘(黄国梁)都是下辖2个旅的乙种师。
陈诚在回忆录中对莱芜战役有以下说法。
于作战方面:弟身为幕僚长,就地位言,自应负责。但此中不能告人之事,实在太多。仅就山东与东北言,山东军事失败,莫过于新泰莱芜之役,此役之计画,究竟谁建议于主席,主席如何决定,弟在徐州,均无所闻。吾人绝不怨天尤人,应就事论事,吾人绝不愿与伪君子计较耳。
陈诚的意思是莱芜战役和他无关,这和顾祝同声称整74师的覆灭他毫不知情一样,作为坐镇徐州的总参谋长,李仙洲的撤退,他在徐州根本就不知情。因为从未下过一个命令,也未得到什么情报通报。薛岳则在回忆录声称他是赞同李仙洲撤退的,但是没有文献证明下过撤退命令。
蒋介石则针对白崇禧批评蒋干预前线指挥,蒋在日记里发牢骚说,说我干预指挥,那么你能找到我给前线将领下命令的证据吗?我从来就没下过命令,1个都没有。
这些都无法解释莱芜战役开打,陈薛坐镇的临沂的国民党军主力不要说想办法帮帮李仙洲,而是立刻后退30里脱离接触,更不要说趁虚而入进攻华野了。这是什么意思?
王耀武是在莱芜上空和李仙洲通话时,通知李仙洲撤退,正因为没下过正式命令,无论是破解了密码的华野,国防部的共方的卧底人员并不知道李仙洲要撤退。确切情报还是韩练成送出来的。
王耀武损失的太惨重了,悲惨程度约等于李先念。相比毛在中原突围之后积极恢复王震的部队,蒋此时的心胸很狭小,下撤退命令的王耀武就需要承担实际损失了。
我觉得蒋在莱芜战后,最大的失策就是没有把王耀武的部队重新恢复起来。对于王要求把张灵甫74师或李天霞83师调往济南的要求,一个也没答应。如果能把李天霞83师调往济南,那么不仅能保护好济南,而且能恢复73军,让王耀武能发挥自己军事才能。
但是蒋显然不是这么想的,莱芜战役,以及随之而来的孟良崮战役让军事上能比肩林彪,抗日战争中冉冉升起的新星王耀武,从此一蹶不振。
共军民兵活跃,莱芜战役前,王耀武汽车队就毁伤差不多了
粮食都运力不足
出动的时候王耀武对汽车连长千叮咛万嘱咐
不过大部分是毁坏,难以修补,不是缴获
国军57旅是哪个军或整编师的?
济南战役守军兵力不少,跟王耀武比对手指挥能力更强罢了
无论胶济线西段、潍县、兖州、济南,对于进攻方都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居然都顺利拿下
对比之下南麻、临朐、丁里长、土山集、睢杞……
故意把好零件换成坏零件,螺丝不上紧,跑一段时间就坏了,或者去了坏在回来的路上。
而46师一会儿新泰一会儿莱芜的,汽车84辆一辆没坏。估计是46师通过是民兵都睡觉了。
莱芜大战前新46师早跟共军勾搭了,有机会顺带灭了而已
至于国军济南运输队,我更愿意相信看到地雷战惨状后幸存者不约而同磨洋工
否则共碟早被抓去立功了
济南运输部队“共军的卧底人员”,很出名吗?
孙思新回忆在济南开展地下斗争的经历
百度一检索就有。
他自己吹牛而已,以前看到时就这么认为
7个汽车连,莱芜大战前能有几辆故障车送去维修?按他说法——“我们在给这些汽车连修车时,把汽车的轴承、发动机、活塞、活塞环都换上旧的。”
早年司机都要会修车的,另大修不了,维修后到不了前线半道坏了发现再返回那不是死路一条吗
我倒是怀疑汽车兵们怕死故意磨洋工
倒是济南铁路工人在抗战后期自发故意搞破坏,零件不上紧,把小修搞成中修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