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莱芜战役之十:老蒋的“危机控制”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 忘情

共:💬11 🌺4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莱芜战役开打,临沂的国民党军主力立刻后退30里

莱芜战役是华东战场的转折点

陈诚在回忆录中认为,济南战役是华东乃至全国战场的转折点。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一方面济南那么重要,为什么不答应王耀武增兵的要求,而放任济南丢失,另一方面,济南的防守兵力是怎么消失的?这些都可溯源到莱芜战役。

莱芜损失的2个军都是下辖3个师的甲种军,73军还有美10榴的榴弹炮营尚在徐州,充实度相当于以后部队的2倍战斗力。后期纵横华东的整25师黄百韬整64师刘镇湘(黄国梁)都是下辖2个旅的乙种师。

陈诚在回忆录中对莱芜战役有以下说法。

于作战方面:弟身为幕僚长,就地位言,自应负责。但此中不能告人之事,实在太多。仅就山东与东北言,山东军事失败,莫过于新泰莱芜之役,此役之计画,究竟谁建议于主席,主席如何决定,弟在徐州,均无所闻。吾人绝不怨天尤人,应就事论事,吾人绝不愿与伪君子计较耳。

陈诚的意思是莱芜战役和他无关,这和顾祝同声称整74师的覆灭他毫不知情一样,作为坐镇徐州的总参谋长,李仙洲的撤退,他在徐州根本就不知情。因为从未下过一个命令,也未得到什么情报通报。薛岳则在回忆录声称他是赞同李仙洲撤退的,但是没有文献证明下过撤退命令。

蒋介石则针对白崇禧批评蒋干预前线指挥,蒋在日记里发牢骚说,说我干预指挥,那么你能找到我给前线将领下命令的证据吗?我从来就没下过命令,1个都没有。

这些都无法解释莱芜战役开打,陈薛坐镇的临沂的国民党军主力不要说想办法帮帮李仙洲,而是立刻后退30里脱离接触,更不要说趁虚而入进攻华野了。这是什么意思?

王耀武是在莱芜上空和李仙洲通话时,通知李仙洲撤退,正因为没下过正式命令,无论是破解了密码的华野,国防部的共方的卧底人员并不知道李仙洲要撤退。确切情报还是韩练成送出来的。

王耀武损失的太惨重了,悲惨程度约等于李先念。相比毛在中原突围之后积极恢复王震的部队,蒋此时的心胸很狭小,下撤退命令的王耀武就需要承担实际损失了。

我觉得蒋在莱芜战后,最大的失策就是没有把王耀武的部队重新恢复起来。对于王要求把张灵甫74师或李天霞83师调往济南的要求,一个也没答应。如果能把李天霞83师调往济南,那么不仅能保护好济南,而且能恢复73军,让王耀武能发挥自己军事才能。

但是蒋显然不是这么想的,莱芜战役,以及随之而来的孟良崮战役让军事上能比肩林彪,抗日战争中冉冉升起的新星王耀武,从此一蹶不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