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果没有156项工程,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有可能比真实历史更快。 -- 乾道学派

共:💬307 🌺705 🌵26新 💬32 🌺4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别想当然。

这就是为什么有了富拉尔基热电厂虽然看起来毫不起眼,却能名列156项目。

列入156项目的电厂,有九个厂的装机容量比富拉尔基热电厂小,最小的不到其四分之一。

一重最初的工作是锻压炮管,生产重型设备都在其次。。。

你还是没说出是哪本书上记载的。以锻压炮管为主的厂能被称为“国宝”?

家园 嗯,显然可以算落地的项目,必须是斯大林的功劳

歼-5(英文:Shenyang J-5/F-5,北约代号:Fresco,译文:壁画)战斗机,是中国沈阳国营112厂(现称:中航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仿制的单座单发第一代战斗机,是中国制造并装备空军的第一种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

该机参照苏联米格-17Φ(米格-17F)型战斗机研制,采用机头进气的后掠式中单翼气动布局。飞机全金属结构,体积小,重量轻、低空机动性能好,装配中国仿制“涡喷-5”型发动机 [1]。

歼-5研制从1954年10月开始,1956年7月13日全部采用中国自制零件的第一架歼-5完成总装。1956年7月19日,歼-5原型机由试飞员吴克明驾驶首次试飞成功。歼-5自1956年9月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在歼-5的基础上,成都飞机厂研制歼-5甲和歼教-5飞机,分别于1964年11月和1966年试飞成功 [2]。歼-5的研制装备,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能够成批生产喷气战斗机的国家之一 [3]。

1951年4月18日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维修工作。1951年7月,根据中苏双方签订的苏联援助中国建设航空工业的协议,苏联航空工业专家组来到中国。1951年8月9日,航空工业局向中央报告了《航空工业建设计划的初步意见》,中苏政府于1951年10月正式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

1953年10月24日,航空工业管理局拟定了沈阳国营112厂(1957年6月15日更名为国营松陵机械厂)扩建为米格-15喷气式飞机制造厂的总体设计任务书,其中明确了要在1957年之前,建成年产1000架喷气式飞机的制造厂,并完成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的试制任务。 [4]

由于苏联政府认为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已属于落后型号,即便是试制成功也将落后于时代,难以满足中国防空作战的需要,所以在1954年10月,建议中国停止试制米格-15歼击机,改为试制米格-17Φ歼击机。1953年11月25日,苏联政府同意向中国移交米格-17Φ歼击机的制造许可证。与此同时,二机部四局正式向112厂下达了试制米格-17Φ歼击机的命令,并要求于1956年10月1日前试制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5]。

歼-5战斗机群

沈阳国营112厂选派了由熊焰、王新、叶正大、庄树山、孟勤功、章华、易志斌等7人组成考察组,前往苏联共青城126厂对米格-17的生产进行考察学习。由于苏联所有型号的米格-17飞机都已停产,生产线上生产的是米格-19飞机,并开始向超两倍音速的米格-21飞机过渡进行前期生产准备。经与苏方协商,考察组改为通过米格-19飞机的生产线,了解和掌握喷气式飞机研制的全过程。

根据引进试制计划,整个试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用苏联提供的部件装配飞机;第二阶段是用苏联提供的组合件装配飞机;第三阶段是用苏联提供的零件装配成组合件,再装配成部件,最后再装配成飞机;第四阶段是用自制零件装配成组合件,再装配成部件,直至总装成国产飞机。为了缩短试制周期,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工厂采用了四个阶段平行交叉作业的快速试制方法。实践表明,四个阶段平行交叉作业法的确很成功。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需要几年的试制周期 [4]。

1954年10月,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接受了飞机试制任务,工厂命名为“东风101”。1955年4月,前苏联提供的米格-17Φ飞机成套技术资料和图纸到齐,工厂立即组织翻译和绘图,同年9月开始制造飞机。至1956年2月,整个飞机的14719种253550个零件全部制造完毕。

1956年7月19日,中国东北某机场,一架银白色的喷气式歼击机腾空而起。在飞机机身前部,印着鲜红的大字:中0101。这个代号的意思是,新中国生产的喷气式歼击机的第一批第一架 [1]。

首飞告捷

米格-17战斗机

1954年中国第一批飞机及其发动机试制成功,1956年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即米格-17Ф型。为了确保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工厂提前在1955年底就通过组织程序,请求空军选派一名优秀的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担此重任。空军便把选派试飞员的任务交给了空军航空兵某师李永泰副师长。最后确定由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吴克明担任试飞,吴克明的成功完成了首次试飞亮相。

53年建厂,54年就能研制成功,说明了,引进的重要性和效果。

1956年9月8日,国家验收委员会在112厂举行了验收签字仪式,工厂曾称之为“东风” 101 歼击机,代号 44 号机;空军并把该型飞机命名为“56式”飞机 [9](后在全国飞机统一编号时改称为歼-5飞机),同时批准成批生产 [10]。国家验收委员会主任王秉璋在签字仪式上宣布了验收结论:"国营112厂已经试制成功56式飞机,并可以成批生产,交付空军及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1956年9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中国试制成功新型的喷气式战斗机》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

毛泽东主席视察112厂观看歼-5制造 [12]

1956年9月10日,国营112厂(现中航工业沈飞)隆重召开国产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试制成功祝捷大会,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和司法部部长史良、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到会祝贺。聂荣臻为歼-5飞机剪彩,代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给112厂20万元奖金,并向苏联专家颁发了感谢状。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职工发来了贺电,勉励工厂“再接再厉,为进一步提高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确保航空产品质量和取得成批生产的经验而努力” [11]。

1956年9月19日,首批生产的4架歼-5飞机交付部队使用。

1956年10月1日,新生产的第一批4架歼5型歼击机,参加了国庆阅兵,正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检阅的毛泽东主席,指着飞机对外国朋友说:"我们自己的飞机飞过去了。"后来,他把这种感受写进了《论十大关系》,其中写道“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造汽车,而今开始都能造了。” [4-5]

56年开始量产,这个速度显然是超常的,所以必须承认引进的结果。

家园 请问59式坦克第一次实战是哪一年?

研制59时中国在陆上有什么迫在眉睫的装甲力量威胁吗?

而且别人跳二米的技术,和你跳一米六的技术根本就不一样,就算你吃透一米六的技术,到你再想跳二米的时候,还是的从头再来,反而浪费了钱和时间

基础技术万变不离其宗,变的只是具体结构。

家园 哪项不是?

斯大林时期连常规武器技术都主要提供的是已退役的旧品。

这个是需要证明的,一句话就带过去了?只要有一项不是已经退役的按你的逻辑就是“高科技”。如果不能证明按你的逻辑那就是“搞不清基本的历史事实”。

另外证明这些还不够,您还得证明斯大林给的民用科技不算“高科技”。

家园 那把您的“断章取义”定义说出来呗

“因为赫鲁晓夫上台关系急转直下”和“之后又因为赫鲁晓夫上台关系急转直下”表达的不都是同样的意思?这叫断章取义?

当然不是一个同样的意思,后者是有上下文的,根据前文“之后“是指一五之后,也就是1957年之后,这一年赫鲁晓夫和后面的是有联系的,赫鲁晓夫上台实际上是在这之前。我承认这句话是有毛病的,但如果您没看懂可以让我澄清,但上来就截取一段加以批判的做法真的不是一种好态度。

你的知识错误和逻辑错误太多,我只是挑一些来反驳。

所以您就挑了最不重要的一条来发挥?把”因为赫鲁晓夫上台“删掉完全不影响主题啊?你们文人都是这么和人绕论问题的吗?

家园 原子弹技术也给了?

还不如米格15,至少有实物可以仿制。

53年初斯大林就死了,年底苏联才同意援权中国生产,后又改为米格17。

那您认为这也是赫鲁晓夫给的?那156项目中的大部分岂不也是他给的,禁不住要再次问您为什么厚此薄彼,对”高科技“大加赞扬却反对156,这是什么逻辑?

家园 乾道学派的思路适合德日的重建。没有人才梯队,不可能多快好省。

现实中还有一大堆组织效率问题,典型何不食肉糜。

家园 大冶铁厂1925年就停产了
家园 那就去查查老051驱逐舰主炮哪产的

66式海岸炮哪产的?054A的主炮哪产的?这几天吓唬菲律宾的海警船的主炮哪产的?为啥这个厂不属于典型意义的兵器企业却至今还有舰炮产品线?只是50年代以后火炮逐渐被导弹取代了,如果还是继续玩火炮对决,猜猜会怎样?

家园 一重设计规模为年产设备6万吨,舰炮一年才产多少?

为啥这个厂不属于典型意义的兵器企业却至今还有舰炮产品线?

这能说明一重以锻压炮管为主?

锻压炮管是北满特钢的任务,制造重型装备才是一重的本职。

家园 美国是被动的,德国是主动的

美国向苏联的技术转移主要是因为经济危机期间苏联买买买的后果,那时候西方并没有对苏联进行技术封锁。而德国是主动和苏联进行合作的。

家园 按你这说法中国还玩什么99式坦克

连59式都不用搞,直接吃透t34就行了,反正"基础技术万变不离其宗,变的只是具体结构。"

而且"研制59时中国在陆上有什么迫在眉睫的装甲力量威胁吗?"现在中国也没有在陆上有什么迫在眉睫的装甲力量威胁,所以搞99式完全是吃饱了饭没事干撑的。

家园 48年在大冶成立了华中钢铁公司。

1948年7月10日,华中钢铁公司正式成立,从鞍山、抚顺、本溪、石景山等处南下的大批钢铁冶炼技术人员大量聚集于此。之后,公司又先后将重庆资渝钢铁厂和青岛炼铁厂等设备拆运到华钢。

家园 自己树靶子来打很好玩?

我前面说了:“一步到位吃透高技术太难,可以先吃透低一点的,再去攻高级的。”

你说:

按你这说法中国还玩什么99式坦克

连59式都不用搞,直接吃透t34就行了

要讨论就好好讨论,别搞这种小伎俩。

家园 肯定是的,不是不可以借助外来援助,只要不失去自主才可以,虽然

不圆满,但是中苏合作已经是很好的了。

主要是我们内部不合,造成了不能和赫鲁晓夫很好的协调,这也是令人痛心的问题,因为毛主席的道路真的无比正确。可惜无法实行,殊为可惜。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