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向河友们求助:什么是效率? -- 审度

共:💬168 🌺54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就继续吹呗

我的逻辑很简单,当年没有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定价,所以不算市场经济,之所以没有,那是因为计划外加价会由于赚取额外利润而被视为走资派,这个属于路线问题。

我的逻辑虽然简单,但是很硬,料想你也没啥过硬的证据,可以从政策上证明允许企业自主定价而又不会被批为走资派。

至于这一条:

其二,修改市场经济的定义

是我预判你的招数,不是我要改市场经济的定义。

家园 我们谈的是生产企业

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有农村集市不算一国实施市场经济的证明,因为经济总量占比微乎其微。

此外,割资本主义尾巴那个要怎么算?

家园 正好看的小说有解释这个交公粮的,补充一下

这个年代,对大多数生产大队而言,交公粮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征,一种是购。

  征粮,就是各生产队无偿按规定上缴粮食,向国家完成缴纳农业税收的任务,这個很正常,几千年来农民种地都得给国家交粮食。

  购粮,是指国家下达有偿粮食统购指标,从生产队购买一批粮食,这批粮食国家会按照指定收购价付钱给生产队。

  这两种合在一起,称之为交公粮,每年各生产队人挑车拉运粮食去粮库,都是先给国家交一部分粮食,再卖给国家一部分粮食,无论是交,还是卖,农民都统称为交公粮。

  但对中坪生产大队这种高产丰收大队而言,还存在第三种情况,叫做“购丰收粮”。

  所谓购丰收粮,就是因为中坪大队的粮食产量高,交完公粮,给社员按照指标分完粮食后,大队粮仓还能剩下一批数量不低的余粮,这些在大队粮仓里的余粮,国家也想收购一部分,当然,付的价钱比普通交公粮的收购价还会稍微高一点点。

  国家规定,出售丰收粮是自愿,不强迫,各大队自己决定是否出售。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
家园 还有一个,交给公社的粮食,这个也是一批,由于是集体生产

也感觉不到,这个也是以后公社提留的来源。

这个也被说成是缴纳公粮,确实是公家用了,虽然不是国家。这个要靠公社自主调配。

对于收入较好的公社和大队,自然不算啥,但是对于经济落后的村子,那就完犊子了,压力要大一些,但是,工分这东西还是压制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这算是对于共产风的一种深加工,即避免了一定的平均主义,也参考了各地的自我建设水平。

看着胡辣汤的村子的说法,他们村集体经济水平在毛时代应该还是不错的,属于中等水平了。

这是比较合理的按劳分配,只待水利、良种、化肥到位,就能上升一个吃饭的台阶了。

另外一点,大寨、华西村、刘庄、周家庄、西埔村甚至上旺村、西沟村等等等,都根本不必担心粮食不丰收的问题(因为土地整理完善提前进入了种子一般水平的丰收期,完善的水利和土地整理就足以带来集体的粮食生产大丰收了)。就是小岗村等这类垃圾村需要担心粮食不够吃。

家园 如果比较“投入产出比”,理想情况下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高 -- 补充帖

只比较物质的“投入产出比”的话,理想的计划经济利用率可以达到100%,但理想的市场经济只能达到“帕累托最优”,而这个通常不是100%。

家园 当年的童工也有一定历史背景

没有为童工洗地的意思。

工业革命之初,破坏了原有的生态,造就了海量的赤贫阶级:农村活不下去,城市里又很难讨生活。 穷人的孩子几乎就是自生自灭状态。能去黑帮都是一种恩赐了。

部分工厂/矿山肯用童工,算是一个出路了。肯去干的往往也都是差不多活不下去那种。 稍微家里有点钱或者有点办法的,还是让儿童去当学徒。虽然也很苦,但至少不至于随时丢掉性命。 一直有反对的声音,但政府其实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你取缔了容易,但给儿童一口饭吃很难。直到最后彻底发达了,才算是真正愿意搞点仁政了。

社会主义对妇女儿童的保护确实属于历史上一步到位那种的。 当然生在农村的孩子也是要很早下地干活的,就连我的同学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家园 下地干农活,和进入工厂矿山是不同的,矿山是很危险的,

因为对矿山急需要,所以,安全性不那么强,这是工业能力的问题。

作为新中国没办法,西方用童工是因为彻底的剥削,纯属于没人性。

并不是你说的那样,是工农比例不同的问题。一个国家发展必须要进行工业化,这是没办法的阶段,新中国没那么迫切,因此也不多。

西方则是资本家有意大量使用(好管理),虽然多少有为生活的意思,但是没你说的那么迫切。

当然了,如果说英国着急工业化,也有一点可能,但是资本家为国着急工业化,你信吗?必定是为了自己的利润啊。

家园 跟资本家没那么大关系

资本家就是人化的资本:同样的活,如果不花钱就有人给干了,那是最好;否则就花最少的钱。至于工人是死是活,只要不涉及到花钱多少,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童工,一个是儿童得能干活,否则不要钱也没人雇佣,这个是主题说的,机器发明使童工成为可能;另一个得有儿童。如果大人能养得起儿童,一般让儿童去做危险的童工是不划算的。稍微给儿童一口饭吃,等他半大了之后再去做工可以养父母一辈子。一个家庭也就有7,8个孩子顶多了,可不是消耗品。这也是工业革命造成的。工人家庭的稳定性远远小于农民家庭。父亲一不小心挂了,一家孩子都有饿死的风险。这样做童工就是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资本家在工业革命期间,基本都是面对劳动力过剩的状态。所以他就是选择便宜,干活少的童工;还是贵干活多的成年工。并没有任何怜悯儿童,完全就是怎么最省钱的办法。 我记得美国有一个历史剧,里面老板就让工头少雇一点童工,因为虽然便宜,但是干活太慢。

社会主义,只要大家穷,孩子干活还是在所难免的。但是终究是有一些保护在里面的。至少也得半大小子才能干活挣钱

家园 矿山上的童工有其特殊性

德国的矿山上在19世纪也有不少童工,除了你说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当年机器还太落后,矿洞非常低矮,童工有时更适合某些工种。

其实我们农村孩子在80,90年代都是童工。那时候春秋各有一个农忙假,好像是两周,暑假当然要参与夏收夏种,不过重活干得不多,但是插秧,割稻,灌水都干的。我直到高二以后才不怎么下地了。

家园 首先得是“工人”其次才是“童工”

童工现象是工业革命后才出现的,甚至得到法律的承认。如英国1833年工厂发规定9-13岁的工人为童工,13-18岁的称为青年工人(低于9岁的禁止工厂雇佣,但实际上存在)。

矿山的童工不仅仅是男童,也包括女童,甚至包括成年女子,甚至还有怀孕的。她们有时也要和男人一样赤裸上身工作。

一般情况下,在煤矿工作的童工年龄为8至9岁,但是也有招收4、5岁孩子的情况发生。

当时的深矿井为了排气,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安装“凝气阀”。这样就能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毒气累计,这项工作一般是由童工操作。另外,把挖出的煤拖出狭窄巷道的工作,也是由童工和女工完成的。

1840年前后英国政府派出的考察团描述:(童工)套着绳子,绑着皮带,带着马具,就像拉着轻便马车的狗,黑乎乎的身体浸透着湿气,大半个身子裸露着,用四肢爬行,身后拖着沉重的货物。

当然,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年轻女孩,她们同样赤裸着上身,和童工一起在危险的井下工作。1841年英国的一项调查中显示:英国煤矿雇佣了1185名20岁以上的女工和1165名20岁以下的女工在矿井中工作,其中甚至还有一些怀孕女子。

当时煤矿开采不规范,大量的小煤矿生产设备陈旧,矿井越挖越深,童工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发生的矿难。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说明,1838年英格兰北部的哈卡斯煤矿发生矿难,因为暴风雨引发的大水涌入了巷道之中,造成了11个8—16岁的女孩死亡,15个9—12岁的男孩死亡……

细说“欧洲童工”发展史:有多少孩子能活到25岁?

家园 砸烂钢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0天。河里没有人能说清楚

“私企比公企更有效率”之中的“效率”究竟是什么东西。不是河友不给力,是啥为这话本身就是硬打进人们思想的钢印。“改开”几十年,从没有人说清,只是机械式的说私比公好,有事鼓吹私,没事创造事鼓吹私。

效率公式很简单的呀,大致是:效率=产出/投入,为什么鼓私的人不敢说出来?挺有意思的问题。至于私比公效的原理:私企因为分分钱都是老板的,所以老板看得紧,所以私必比公效。这个原理本身就经不起推鼓,实践也不支持。

我这里不讲社资,不讲阶级。只讲实践:“改开”几十年来,硬生生的把唯私有化,唯看不见的手,唯美西对外鼓吹并威迫利诱他国实施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伦理,是美国给世界打下的思想钢印。我国要发展,要超越,要民主文明富强,这些思想钢印必须要打破,必须要解放思想,不能做思想的囚徒,必须实事求是的依据我国的情况,去建设我国。

烧个鹰酱祭毛熊,自干五的这个口号已触手可及。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要功败垂成,更不要烧个兔子祭鹰酱。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你这篇才是思想钢印

河里十天,各种说法都有,但基本要么从书本入手,要么讲讲个人体会。只能说在这么一个很小的样本空间里,说法不统一。这也很正常。大家各种知识背景都有,未必对这个问题有很深的思考。但这就得出效率是一个思想钢印,未免太儿戏了。

就用你的公式,怎么得到公比私好? 公是投入少,还是产出大?举个例子?既然好,为什么没人学?

小到一个公司,是私有制的有活力还是公有制的有活力?现在世界上哪个知名企业是国有的? 大到一个国家,目前,或者说人类历史上哪个公有制国家做的好了? 既然好,为什么倒了? 嘴硬没有用,特别是在这个小河里辩赢了更是没有用。人心向背,得不到好处没人会和你走的。

家园 本来就是啊,这次美国装备价格展示清楚的显示了美国的合理贪污啊

啥咖啡一千多,这事要没问题才怪啊。

所以审计就遭遇了飞机事故,这叫效率高了吗?呵呵呵啊!

家园 美国的跨国私企其实是央企

整个国家机器为私企利益服务,哪有这样的私企啊?

美国还追查其他国家私企的国企含量,例如华为掌门人当过兵,不行。。。其他国家的真私企怎么竞争得过人家的伪私企真央企?坏得很。

家园 你这里说的跟现实不符

这个原理本身就经不起推鼓,实践也不支持。。

如果实践不支持,改开40年应该是走下坡路,每况愈下才对。

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们要怎么判断,你还是我,谁有思想钢印?谁的钢印更接近真相?😉😉😉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