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汪海林有篇讲话:今天有些创作者理解不了时代,跟不上时代, -- 俺老孫

共:💬66 🌺434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是市场决定的,难道文艺作品教人造反?

谁不怕死,他汪海林不怕死吗?

长征、谍战后面的支撑是毒瘤思想,七八年以前的共产党就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任何相关思想都应该被按死在萌芽状态。哪个文艺作品把这个事情给大众普及明白了,主创人员枪毙都是轻的。但是因为今天的共产党和过去的共产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明着批判,只能这样模糊化处理。你知道你们省最有钱那批人的爷爷当年很了不起就够了,至于为什么,不是你该知道的。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应该是失业了还不起房贷,去卖身卖血送快递,而不是上井冈山闹革命。所以战争必须很可怕,没有美女投怀送抱的屌丝就应该忍着。再过几年,年轻人说起那些革命先烈为什么伟大,唯一理由是因为他们是一群成功企业家的爷爷。

通宝推:川普,迷途笨狼,史料推理,
家园 毛主席整合了情报系统,推进了系统化,搞情报,当然,管理

基本还是周总理和康生。

但是,中间有段时间,周总理忙于其他了。

杀顾顺章全家这事发生后,我党臭到家了,党组织频繁被破坏,最后被赶出上海。这个结果看,这事处理肯定就是有问题。(确实属于原因之一)

你说的那个小孩子就是顾顺章的小舅子。他15岁,当时不在现场,没有被杀,指认了王世德。不同的事,这案没有一堆人头。被捕的基本都叛变了,国民党话叫转变。还有发现了一堆尸体。

地下工作这个事,很多别用现在影视作品里描写的东西去看,不是王连举就是李玉和。中间大量灰色地带。比如一个叛徒张三,他认识十个党员,供出十个和供出一个,有没有区别?立刻供出和十天供出有没有区别?比如向忠发,他知道周的住处,他被捕后,周还回去过,但没被捕。他供出的要远远低于他知道的。后来苏区还为他开了追悼会。解放后根据供词才确认他叛变的。

即便顾顺章本身,他满门被抄斩,按说和土共不共戴天了吧。他供词中大量不实部分,为土共隐瞒了大量机密。共产国际远东局后来向共产国际的评估里就认为顾顺章有意隐瞒了很多情报,比如米夫来上海召开中央全会时就是顾顺章陪同的,顾顺章连提都没提。顾顺章在供词里说“共产国际派遣代表9人来上海,即系国际远东局,大多数是俄人,也有波兰人、德国人,姓名住址都不知道。远东局主任,名叫牛兰,我们都叫他老毛子。” 实际上,共产国际在上海只有两个人,一个波兰人,一个美国人,恰恰没有俄国人。牛兰从未当过远东局主任。现代间谍对付逼供很多办法的,不是什么'我的上线我知道,我的下线我知道,就是不告诉你'然后完事大吉的。

后来顾顺章33年还和陈赓见过面谈了一夜,还想回到组织。他在中统还组织马列学习小组。后来被徐恩曾发现而杀掉了。徐恩曾回忆录里说的是:“我所遗憾的是,这位具有特殊贡献的朋友,不曾和我合作到底。1935年春,因和敌人重新勾结而被处刑。由于他不安分的本性,我虽然尽量优待他,日子一久,他仍感到不耐,要找政治上的出路。”

  “我们这边找不到,又去和共产党勾结,向共产党提供我们内部人事和业务报告,后又发现他有实现暗杀计划后逃往江西苏区的准备,我只好将他放弃了……顾顺章是唯一叛变后又想回到敌人怀抱里的一个。”

这么复杂的一个人,当初上来就埋他全家这个决定就是百分百无瑕疵?

我党后来情报工作能起来也有大量复用叛徒的方面,另外就是对叛变行为也有了不同认识。比如王石坚,我方就一直想把他换回来,知道后来他在台湾公开活动才作罢。

“不能用现在和平的环境去揣测当时血淋林的你死我活的斗争环境”肯定是对的,特别是不能用和平环境下产生的文艺作品和宣传去揣测当时的斗争环境。

当时地下工作很残酷,但也有有利的一面,一是对手很弱。二是租界的存在,可以利用的地方太多了。我党白区工作失败确实就是极左政策造成的,到延安后把白区工作目标改成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个是精干隐蔽。就是不再大量发展党员,除非十分必要。否则像KPI一样发展起来的党员就和筛子一样。相应地彻底果断地撤退已经暴露的干部;经常提拔新人到领导机关;领导机关短小而且分散。

一个是深入社会,强调每个党员必须找到社会上的真正的职业,然后广交朋友,在社会里扎根。说白了,过去加入我党的有一部分人,多少另说,是为了谋生。党内经费一旦没有了,好点的自己走了,差的走进警察局了。觉得入党了,饭不用吃了,睡觉不用住房了,那是浪漫主义。

另外就是纠正过去公开工作秘密工作不分的情况,过去本来是从事秘密工作的,命令一来就上街游行去了。所以延安时期要求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绝对分开。特别是纠正内战时期用蛮干的方法来“争取公开”、“争取合法”,抗战初期和现在继续存在的“突击”作风。一切党内秘密工作的人员绝对不准担任公开机关工作,一切党内的秘密文件不准存放于公开机关,一切党的宣言、主张不能在公开机关照样传布。党内秘密工作的人员,在正常的状况之下,决不要经常调动。另一方面,公开工作的人员决不能同时担任党的秘密工作。一切公开工作机关及其人员的材料,决不能存放于党的秘密机关。一切党内文件尽可能少发或不发,一切党内联系尽可能利用公开合法的形式。不担任党内秘密工作者,必须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进行社会的公开工作。党内秘密工作者,也必须把掩护秘密活动所必需的职业的社会活动,看成是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

再有就是强调研究熟悉国民党。为实现这个任务,必须纠正内战时期白区党只顾自己,完全忽视国民党内工作的错误。必须研究国民党的各方面,各级党委要变成“国民党通”不仅国民党的党部,而且它的政权、军事、经济、民运、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机构、制度、人物,都在研究之列。对于这种研究,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知识,而应深入其内部,并着重于本乡、本区、本县、本省国民党情况的研究。上级党委必须根据自己和下级党委研究的结果,综合自己工作范围内国民党的情况,并定出与国民党反共统制作斗争,在国民党内部争取革命力量的办法,熟悉并利用国民党的各种矛盾。

正是因为采取了上述措施,我党白区工作才在后来兴旺发达。就靠砍人,本来不想叛变不说叛变也跑了,谁还敢加入共产党? 恐怖活动从来没有好结果。正确的政策和工作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光靠杀人,最后就是白区党全灭。

左右的问题并不太严重,实质还是接班人问题

庐山会议是保接班人刘少奇,众人拱火让彭帅靠边站。后面看出来刘是扶不起的阿斗,在后面一直没有合适的接班人。主席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合适的接班人人选。邓小平估计起先是不服气,等自己也到核心的位置,接班人问题也是很伤脑筋。

主席的见微知著和把握宏观大局的本领,部分当然是来源于天赋的洞察力,但我觉得后天的学习、思考起的作用也很大。

主席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所有领导人里面,对历史用功最深之人,对历史的熟悉和反复思考,使主席对人心、人性和历史走向的理解,完全超出了同侪的高度,普通人更是望尘莫及,以这种深刻理解为基础、为大框架,一些普通人眼里毫无特别意义的普通事件,在主席眼里就有了全新的、能够揭示未来发展趋势的意义。

说是《资治通鉴》看十七遍,二十四史都批注了,用功真深

毛这个班不好接。看党史就是一连串争斗,比蓝党还血腥。毛后80年代这堆老头不甘寂寞折腾挂了三位,可谓谁座谁挂!江大头开始,每到常委更替都得挂人。不过估计被wg搞怕了,不是一关了事,就是莫名其妙开追悼会!不知十九大谁要挂了?

毛这种只争朝夕的干劲,知道了官僚集团想要全面掌权,发挥了其知行合一信念!反正肯定干wg了。还要边干边继续打造刘倒后的接班团队,还要对付党内一堆想着大位的老头们及压制国内蓝党乘机作乱反攻,同时对付美苏完成三分天下有其一战略并保证中国自立并向世界老大位置前进。当年,手下这帮功臣连李代总统都搞不过,更别说老蒋了。以前自认无比正确到走投无路,只能让老毛出山死当活马医,到后来居然干倒霉菌,吓坏霉帝,震动全球!老毛看这帮独挡一面不行抢功夺位倒是从不含糊的老臣们,何等郁闷呢?又不想重开杀界,树立后世效仿之例。眼界之内,组织机构都找不到培养不出可代替刘之人。就这样边干边试用了,大水满贯大地,就它冒了个王、张、姚,也不顶用;党内试了一堆,都它不顶用。高人没见着,降低一点连老蒋、李代总统此类人物也没。都不知道这帮人不存在呢,还是躲哪起去了?

毛解决了地主阶级既土地问题、生存问题、发展基础问题,把民族拉入新时代,完成生存发展。原以为能可以交给一起杀出血路的同行者,自己去探索解决两千年来皇权下中央郡县式集权及附带的官僚阶层从而解决王朝周期律问题,没想出生入死战友竟然抵挡不知贪婪腐蚀而慢慢蜕变官僚集团。为了防止官僚集团最终由于无皇帝压制进化成统治阶级,进而不得已发动wg拉开实际中探索解决之道,为后人最终揭开这个难题并解决提供经验!老毛不是不懂得西方文化发展出来的选票民主,但深明在中国这个多元文化中使用它带来巨大破坏伤害,湾湾就是一个活生生案例。可惜TG不是资本主义,更不是社民一派,不能效仿兰芳共和国式禅让民主。敢于直面问题,不是逃避问题。

毛泽东提出,在工作方法上,要避免单纯的隐蔽,要联系团结群众,使精干的秘密组织和秘密活动隐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放手使用各种干部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从而保持党的秘密组织之精干、纯洁与可靠,形成“党的领导骨干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局面。他提倡到城市去秘密工作,不要像《水浒传》里的好汉,行不改名,坐不更姓,而是要“改名换姓”,才能灵活智慧地取得突破,建立新的可靠据点,发展壮大。

通宝推:翼德,袁大头,桥上,
家园 更重要的是不相信人可以拥有超越动物本能的精神追求,除了求偶想

不到别的。

家园 这个剧最大的硬伤

就是余则成从军统潜伏在汪伪证权的间谍转变为共产党潜伏在国民党军统天津站间谍,这个心路历程。

仅仅是

地下党救了他,后来左蓝为了保护他牺牲,另一个地下党联络员为了保护他咬断了舌头。

外加目睹了戴笠的腐败。

这些理由,好像有点苍白。

毕竟,间谍这一行,都是拿命在玩,为谁干?为了什么干?这两条很重要。没有坚定的意志和思想认识,很容易变成站长和谢若林那样唯利是图的人。电视剧里对余则成思想转变的描述有点简单了。

家园 电视剧叛逆者有非常类似的桥段

军统新人林楠笙受上级指派,接近进步学生朱怡贞(美男计);

两人互有好感,但朱怡贞对林楠笙的军统身份一无所知;

对林楠笙的策反是由军统内的老牌特工“邮差”王志文干的,王志文经过对林的长期考察,成功地将其策反,并在自己身份暴露的时候最后掩护了林(包括林的挚友左丘明,潜伏则参见吕宗方和秋老板);

林楠笙最终决定投奔我党是在一次大伤几乎“死”了一次被我党救起之后,余则成也同样是重伤“死”了一次被帖老板救起之后被我党策反,代表着重生;

最后林楠笙的思想升华是在香港听到了延安的广播《论持久战》,而余则成则是在左蓝牺牲之后反复诵读老三篇之《为人民服务》。这个转变,我觉得潜伏更令人信服一些,余是升华成了一个共产主义者,而林楠笙更像是民族主义者转投阵营。

这可能跟两个剧的导演编剧有关,潜伏的导演编剧姜伟是60后,少儿时期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教育,认识更深一些,而叛逆者导演是个80后,隔得远了一点。

为谁干?为了什么干?

稍稍牵强一点的解释是,这两人都是刚刚加入军统的热血青年,还未被染黑就接触到了我党。

家园 可能编剧也觉得余则成的转换阵营有点生硬,所以安排了个

左蓝牺牲后,余则成朗诵《为人民服务》的场景,让他从个人情感转为思想的升华。

家园 你这是被他们的总结误导了,实际比这复杂得多

做出你引用的这个总结的没怎么认真看潜伏的电视剧

余则成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潜伏第一集开头就是余则成监听进步人士,从他跟吕宗芳发牢骚就能看出来,他对国民党的统治很失望,认为监听进步人士的做法没有意义,而且对我党的宣传已经吸收了很多。这也有了后来吕宗方带他到南京执行任务时把联络暗号送给陕西会馆的贴老板这一行动,因为吕宗方认为余则成有策反的可能。

吕宗方对他多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临死时为了救他不惜主动求死的行为,也是感化他的重要因素。

再加上他执行戴笠特使的秘密使命,被军统事实上的抛弃出卖导致他被万里浪派人暗杀,都是他投向我党的催化剂。

至于“地下党救了他,后来左蓝为了保护他牺牲,另一个地下党联络员为了保护他咬断了舌头。”那都是他下决心投到我党以后得事情了,解释不了他为什么投奔我党。他决心投奔我党是从把美元金条塞给乞丐,然后到陕西会馆找贴老板那一刻开始的。

通宝推:翼德,
家园 你这不是在搞水至清则无鱼吗? -- 补充帖

我就是不信任这些国民党过来的人。可以不打击,但是不好重用,他们是国民党最腐朽官僚主义传递到我党的关键因素

这些人在国民党沉迷于传统升官发财技巧,然后一解放就突然变得延安派了?不可能,他们是很不可信的。

----

按你的逻辑,王铮算不算投机分子啊,这个还是俘虏过来的,比主动投奔过来的更不可信吧?余则成也是技术人员,谁更可信呢?

董振堂是起义过来的吧,按你的逻辑,他恐怕应该和赵博生和季振同一样被处决才对呢。王明不就是这么想的吧?

家园 长期的经过考验的也可以算,但是,叶剑英你怎么看?邓你怎么看?

在官僚系统中堕落,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核心关键问题。

你不收钱,别人怎么收,这就是今天的问题,实质上是古代传下来的,就是当年的官场现形记,这种风气怎么来的,你觉得是凭空掉下来的吗?

作为一个党员,应该自愿为此清除历史糟粕而牺牲,就是被审查,被压制。

文革时期打掉的这些所谓传统中漂亮的政治技巧。现在的日臻完善不是啥好事。

思路优秀的官员把精力放在这个方向你觉得很好吗?

这不是水清无鱼,而是抑制官僚,你一个平头老百姓犯得着同情官员的吗?

你应该不会没有官朋友,他们什么尿性你心里没数?

就说他们衣食无忧,还要裸官出国,你不觉得不合适吗?

太庸俗了。

解放初,党员初心更大,牺牲都不怕,被水清就受不了了。

以特反特,老百姓会怎么想,旧官僚,老百姓会怎么想?天到底变没变?

你一个平头老百姓同情旧社会官僚?他们委屈,老百姓不委屈?

这绝对不是水清无鱼,而是官僚几千年就没看得起老百姓,根本不在乎人民啊。哪怕是起义的官僚。

共产党要善于自我批评,自我审查,我虽然对周总理有一些严格,但是,他的组织性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定点反腐不妥。

但是,他的盲目右倾,过于宠爱国民党左派或者说反蒋份子,是很有问题的。

他对蒋介石既爱又恨,很有问题,所以他的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很有问题,王明一个人苏联人,怎么可能对蒋介石客气。

佩服蒋介石,经常时不时在共党内以蒋介石为正统的恰恰是所谓严苛的周总理。

重庆谈判就是典型的师爷式谈判结果。

这种传统文化思维负面影响很大。而且根本不是苏联的命令。

通宝推:俺老孫,
家园 抗战后对于和平的需求和对腐败的自然反感可算原因

但是共产主义者不怕牺牲生命是不够的。

今天的电视剧也不可能完善严肃探讨这个。

最核心因素是对中国百年耻辱的深刻分析,其实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才是核心。

余则成的转变明显是向民主主义转变。但是,电视剧涉及的还不够深入。

后来嘲笑翠萍就很明显了,而且偏于尴尬了,当然,被编辑强行圆了过去,也就成了幽默剧,与其说当年,不如说今天。

不仅叛逆者,很多啊。包括零下三八℃等等等。祖峰、于和伟、沙溢等等等。

都是所谓被我党感动这个方向倒是还行,但是总感觉不那么带劲,建国初我党自己的人才一样优秀的啊。

家园 其中道理很简单

因为在大门口喊几句口号大家就舍命响应的时代早时过境迁了,今天是人手一个手机的时代。帝国主义都知道与时俱进了,你还做莫名其妙状,难道是穆哈默德么😂。

为什么必须去从人性挖掘,从怕死从男女视角出发,因为那些最容易找共情。你不去找共情,手机时代的韭菜们根本不会鸟你。人类的文明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是日日更新的。今天的年轻人,如果你想让他们去做黄继光邱少云的话,与解放战争时代的政委工作是好几个数量级的不同,这点基本认知如果都不具备的话,被人家按着摩擦就奇怪了😂。

通宝推:翼德,
家园 怎么转都有点生硬

故事里涉及到余则成的转化,和后半段又要带一个菜鸟。 带菜鸟基本上可以模仿“永不消逝的电波”,和“烈火春风斗古城”。让故事性一下子很强,但是引出一个矛盾:本来一个转化来的特工,怎么一下子就有了强烈的信仰?

编剧为了把这个给圆好了,像你说的,做了一大堆铺垫,包括吕宗方和左蓝的牺牲,边区的学习,受到书店老板的感化,以及国民党内部的腐败。 应该说是用心的。甚至孙红雷本人也在角色塑造上注意了一个转化的过程,比如和书店老板谈心等等。

但是剧的篇幅所限,还是多少给人一种仓促的感觉。

家园 潜伏算是良心剧了,总共才30集,剧情紧凑不拖沓

搁现在能给你水出60集还不带完事的

家园 《潜伏》电视剧已经是灌水扩容了的,

我在一个短篇小说集里看到过《潜伏》小说,开篇就是天津围城战,女主就是翠萍。往前时间线的内容全是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注的水。

家园 扩充内容不等于灌水

潜伏原著就是个小短篇,内容乏善可陈

姜伟也就是借鉴了假扮夫妻的这个创意,其他的都是再创作

是电视剧提高了小说的层次而不是相反。

这个如果说是灌水的话,只能说你对潜伏电视剧存在较大的成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