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商榷】从起诉莫言看民粹主义对社会的反噬 -- woyan

共:💬646 🌺3672 🌵16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种文章虽然洗脑,但是有很多有用的东西

re: 高一学生刘平平就读的师大一附中成为刘少奇的“点儿”(你的资料是否有失误?),同是高一学生邓榕就读的师大女附中成为邓小平的“点

-----------

邓榕在杀害卞仲耘的时候,是在高三,不是高一

我以前看过资料,当年师大附中分南校和女校,因此刘平平不可能在师大一附中,而是在师大女附中。

-------

如果刘平平确认在师大女附中,结合我之前看到的一个情节:

高一3班一个女生,一边在校内飞奔,一边兴奋的高呼:XXX动手了,XXX动手了。

广而告之后,下死手打死了卞仲耘。

家园 不确定

但肯定有点关系吧,电影这东西看得走火入魔也有的。

矛盾文学奖有的作品那些色情描写,本人就很讨厌,因为这类桥段简直是强奸读者双眼,正如好好的看着春晚,突然就来一堆裸体乱舞,大倒胃口。

家园 你跑题了

我请你确认的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你让我确认是未来的事情,这能一样吗?未来的事情要是能确认,六合彩我都中几回了。

爽快点吧,你是不是无法确认这个帖子的几点?我又要确认一下了

这可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实哦,没那么难吧?不行就直说。

家园 或者你可以给个链接

我复习一下?

家园 其实我也想笑

我也一直说上个网,别太当回事。

奈何就有这种拿大词往上套的。

我想我背叛阶级没问题,但是也不能吹牛啊,就回了一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谁出的卷子?

原作者是河南的校长,卷子是成都新都区初三语文测试卷。

卷子的歧义当然很大,但如果不是原作者出的,和原作者有何关系?为啥要把原作者免职而不是处理出卷人?

好吧,即使卷子的歧义很大,也不是不能回答。

9.“杜鹏花”在文章中三次出现,请依次分析相关描写在文中的作用,(6分)

提示:杜鹏花多见用于游子思乡,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答:文中多次出现“杜鹏花”。第一次出现的原文为“山坳里就几户零星的破落人家,早没有人烟的气息。有的只是满山的灌木,还有那连片的杜鹃花,嫣红的花朵,褐色的枝桠,一眼望去,看不到地面,连片的杜鹃铺将开来,没有惊艳的感觉。终让人感觉是萧条的晚秋,一片落花满地的烂泥塘。”

虽然杜鹏花多见用于游子思乡,也通常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但作者在这里巧妙得运用了反衬,将满山的杜鹃和破落无人的村落对比起来,衬托出了战争的灾害和日寇的三光政策的凶残。这种手法自古就有,例如下面的这首诗: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戴复古在这首《淮村兵后》里就运用了同样的反衬手法。桃花一般象征着春天、爱情、美颜与理想世界,陶渊明的理想世界甚至是桃花盛开的桃花源。但在这里用了反衬,更能体现战争的残酷。

杜鹃第二次出现的原文为

“包围圈越来越小,敌人被围在山坳边的小山包上,轻重机枪的绞杀中,六零迫〇炮的轰炸下,毫无屏障可依的小山包,差不多削成了平地。小树枝四处乱飞,一炮过去,漫天的黄土,失杂着树枝树叶,还有零星的杜鹃花,飘飘荡荡在血色里,空气中透着血腥味,像是有人在洒向空中的花瓣祭礼。”

这里用了同样的反衬手法,用杜鹃花突出日军的凶残。

杜鹃第三次出现的原文为

所有人跟着岗田,拖着疲意的身体,小心置置地走到树枝的旁边,拉开血肉模糊的一袭袭灰军装。下面,竟还藏着一身洁净的日本样式青年装,唯独少了洁白的衬衣,袒露出青年健壮的胸膛,那张白皙清秀的脸上,嘴边淌着殷殷鲜血。儿啊!老岗田一口鲜血喷出,像一摊泥,委软到了地上,献血喷在了那青年身上,绽放开来,像嫣红的杜鹃花,慢慢地散开,飘零,融在了泥土中……

这里说的是岗田办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由于他的野蛮凶残,反而亲手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得了现世报。杜鹃花在这里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和文章开头的满山杜鹃衬托荒村呼应。日本鬼子灭绝人性的后果是自作孽不可活。

10.文中的宝贝儿子“从来不干预军事,只为到这里看老父亲一眼”,如此遭遇,令你心生惋惜吗?请围绕该角色命运,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当然不让人心生惋惜。日本鬼子是侵略者。虽然文章中的儿子表面上“从来不干预军事”,但实际则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一分子。况且如果他的父亲不侵略中国,他又怎么会在战争期间来“探望父亲”呢?一个合理的结论是,如果日本鬼子不侵略,他也就不会在被侵略的国度里被自己的侵略者父亲亲手活活打死。所谓“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实际上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说的不就是这种情况吗?

11.“杜鹃啼血”形容极度悲伤,悲剧的始作俑者是谁?尝试分析不同人群的结局,并闸明作者的创作意图。(4分)

答:悲剧的始作俑者当然是日本鬼子。作为侵略者,他们不但造成了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实际上也造成了自身的悲剧。作者的这个故事表面上看是虚构的一段鬼子入侵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故事。实际历史与其也极为类似。日本鬼子入侵中国十四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却也没有给日本国内带来繁荣昌盛。绝大多数日本国民仍然处于朝不保夕的贫困中,甚至要卖妻典女。这不也是一种侵略者的现世报?而最后日本挨了两个原子弹,更是咎由自取。所以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总结:俺以前说了,原文本身没必要上纲上线。真要上纲上线要查的是为啥用这篇文章这么出卷子。卷子本身有很大的诱导性,对于三观还没树立好的初中生来说肯定是有害的。但如果有明确三观的成年人,看这种卷子就不太会被误导。当然,如果三观本来就是歪的,也就难免想歪。周先生不是说过嘛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惠能说: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能在原文里看出作者同情日本鬼子侮辱八路军的,估计看朱时茂演反派的小品,也得逼着他把台词从称“皇军”改成称“日本鬼子”吧。

通宝推:Swell,普鲁托,
家园 《杜鹃花落》说明俄罗斯海外富豪被罚没资产不冤

某网友的评论

日本鬼子是侵略者。虽然文章中的儿子表面上“从来不干预军事”,但实际则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一分子。况且如果他的父亲不侵略中国,他又怎么会在战争期间来“探望父亲”呢?一个合理的结论是,如果日本鬼子不侵略,他也就不会在被侵略的国度里被自己的侵略者父亲亲手活活打死。所谓“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实际上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说的不就是这种情况吗?

在侵乌背景下,没有一个俄罗斯人是无辜的。

家园 懒厨兄你这是问道于盲

懒厨兄你玩01的呀。早段时间不有河友发了个搜贴的程度么,你要不要试试?我生产工,要找的话得一页一页翻,有那时间,我睡觉觉不好么?

我说过,我比你还懒。我又不意图说服你(或其他河友),更不意图换变其他人的观点。我说了,你信信,不信拉倒。

想看,自己来吧。

家园 据说作者父亲也被指出有严重的过失,当然算翻旧账

具体怎么回事也是微博上道听途说所谓当地老乡言,但是有句话北朝党公对此事的说法“不打勤的不打懒得,专打不长眼的”,一些文艺作品历史描述换个时间就是让人很不舒服,评价体系也没有什么完全客观的标准,遇上了算你倒霉,他举得例子就是吕思勉关于宋金和议的借古讽今式研究在抗战时期被人拉出来批,文人借古讽今当然人们也可以让你说清楚说不清楚,至于所谓堵塞言路,最终还是你是不是有用了

家园 非也,文革的全称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两回事

毛主席正是因为在结束新民主主义阶段后认为有人要复辟,才发动了文革。

所以,如果回到文革的话,政治上资本家不但要被开除出党,经济上还要被再来一遍公私合营。

===

我说老审,你最近发言火气大,是不是打虎牌清远头曲上头了😜😜

家园 历史学家不是不可以借古讽今,但必须谨言慎行,以防谬种流传啊!

我在UC上看到过有人拿吕思勉对岳飞的评价

至于岳飞,《宋史》本传全是瞎说,战功基本“全是莫须有的”,“最可笑的”是岳飞避战畏战,“眼看着高宗受金人追逐”。总之战绩平平,不该“最受人崇拜”,相反他是个擅权骄横不可制的“军阀”。

当历史定论,宣称岳飞不佩称“民族英雄”,一副只有我掌握了历史真相的样子。

家园 可能不对,师大是三个附中,一附、二附、女附

女附也就是今天的实验中学,全部都是贵族学校。

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邓蓉1950年出生,1966年恐怕是高一。

第三,刘平平是1949年出生。

第四,刘亭亭在女师大附中,1952出生。似乎不是高中生。

还请详细确认,我估计你的资料可能记错了。你是否还有原文?

目录

1

刘亭亭

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第八个孩子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6个义项

展开

刘亭亭,原籍湖南宁乡。王光美的第三个孩子,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第八个孩子。

中文名

刘亭亭

国籍

中国

民族

籍贯

湖南宁乡

出生日期

1952年

人物关系

更多

刘少奇

父亲

王光美

母亲

刘允斌

哥哥

刘源

哥哥

刘丁

哥哥

刘允若

哥哥

刘爱琴

姐姐

刘平平

姐姐

刘涛

姐姐

刘潇潇

妹妹

查看更多

快速

导航

人物事业

人物经历

刘亭亭,1952年生于北京,女,原籍湖南宁乡。刘少奇王光美之女。曾入北京实验第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中就读。

1968年到北京维尼伦厂当工人。1971年调到北京仪器仪表厂。

1977年调到外交部所属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当编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外文系。

1981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系学习。毕业后考入哈佛大学商学院,1985年获哈佛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又入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深造。1985年就职于美国洛克菲勒公司。1989年回国。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个人觉得高干子弟走了这条路,尽管我们都知道当时工人也比较厉害,我还是认可的。

家园 小普兄为何说我火气大?

我说 @Swell 背判了自己的阶级又不是现在才说,他现在虽然说“大词”,当时这个“大词”还是他自己先提的。其实我也想笑

至于我说“改开”来的文人圈连狗都不如,我只是按某些人所说的“言论自由”而已,怎么又扯到我火气大呢?我明确说了我是心平气和的做出这个判断的,有人不同意,认为还是比得上狗甚至比狗强,我认为也是言论自由。

请问还有什么问题让小普兄你觉得我火气大?

家园 有一些资料还是要仔细分析的,等你半天,你还没出来,鲁豫是

我极其厌烦的支持人,不仅不要脸,而且她在国内新闻主播的位置上充分体现了改开时代的荒谬和愚蠢!那些愚蠢和无知的诱导式话语非常令人恶心和厌恶。

刘亭亭也是搞笑,就凭借她的地位,做那种小儿女状,装作自己受难,也是辜负了她娘的悔恨和说法。

刘少奇女儿刘亭亭忆旧:一家4人惨死6人坐牢

2008年11月25日 09:36 来源:新闻午报

  刘亭亭是王光美的女儿,刘少奇的第八个孩子。她的童年和少年在中南海度过,“文革”中亲历了政治斗争和父母的冤案,后考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后,她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1989年为照顾母亲,回国创业。2006年王光美弥留之际,将倾注了自己晚年全部心血的“幸福工程”托付给她。

  全世界只有我爸说妈妈做饭好吃

  刘亭亭的母亲王光美是刘少奇的第六任妻子,和刘少奇共同生活了近20年。王光美1921年生于北京,父亲王治昌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段祺瑞时期任农商部工商司长,母亲董洁如出身天津富商家庭,受教于北洋女子师范大学。

  王光美数学特好,上中学时是闻名北平的“数学三王”中的女王。1945年,王光美从辅仁大学理科研究所毕业,是中国首位原子物理女硕士。她还考上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原子物理系的全奖学金博士,但最终放弃了这次机会。1946年国共和谈期间,王光美成为北平军事调停处中共代表团的英语翻译。1947年和谈破裂,她决定奔赴延安。

  到延安后,王光美被分配在朱德领导下的中央军委外事组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见到了刘少奇,刘少奇很快喜欢上了这个聪明干练的女孩子。1948年8月,27岁的王光美嫁给了50岁的刘少奇,两人结婚20年。

  刘亭亭是王光美的第三个孩子,1951年生于北京。1954年,她随父母一起移居中南海。

  鲁豫:你们家有几个成员?

  刘亭亭:爸爸、妈妈、外婆、我们6个孩子。孩子们基本都住家里。我爸爸一共有9个孩子。

  鲁豫:在您印象中,有没有那种小细节让您觉得爸爸妈妈在一起特别恩爱?

  刘亭亭:我妈很会做衣服,织毛衣也不错,做饭就不怎么样,好像全世界就只有我爸说她做饭好吃。后来我问她一般做什么饭。她说,每天的晚饭实际上是大厨做的,她给我爸做夜宵时就是把剩饭往锅里一倒,加点水一热,烩饭给我爸吃,她就会做这个。

  我们家吃饭的时候,如果讲比较正式的话题,我们就很安静听我爸讲;如果我爸不讲,我妈就讲。有时候我爸可能嫌我妈讲得多了,但他也不会说你别再多讲了或者怎么样。他好像从没说过这些,顶多就是一个body touch(身体碰触),摸摸她,我妈就不讲了,反过来问我爸,你有什么想法啊,或者有什么事情啊。

  鲁豫: 他俩互相之间怎么称呼?

  刘亭亭:就叫少奇、光美。我妈当着别人的面叫“少奇同志”,因为爸爸不让任何警卫员、秘书叫他主席。我对爸爸有一些特别亲密的回忆,因为在我们家,谁最小谁就有任务去骚扰爸爸,让他停下工作休息一会儿。爸爸每工作3个小时,警卫员就会叫最小的孩子去磨他,比如跑进去打断他的工作,或者拉他到院子里走走之类的,让他稍微休息一下,要不然他会一直工作下去。

  当时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我一开始懂事,他们(警卫员)就跑来找我,把我从楼上拉下来或者抱下来,让我骚扰爸爸。我在爸爸批完文件之后跟他学画画,画小兔子小狗什么的。我们小孩起得早,早上要上学,爸爸妈妈是早上五六点才休息,差不多中午才起床,下午和晚上工作。因为毛主席办公是在夜里,半夜很晚才睡,所以父母也是晚上办公。我们上学之前看不到他们,只有在吃晚饭的时候能看到。

  我爸爸有特别风趣的一面,比如我小时候不爱吃苦瓜,不吃辣椒。他就说,你不吃我就不带你回老家。他这么一说,我就拼命地吃,吃得流了眼泪还吃。他笑坏了,说是逗着我玩的。

爸爸说:你们也要尝尝吃不饱的滋味

  刘少奇和王光美感情很好。不过,刘家的经济拮据在中南海也很出名。夫妇俩的工资加在一起有500多元,按理讲已是不少了,但是家里子女多,各项开支大,把必要的花销一刨除,手头就有点紧。两人每月交党费25元,刘少奇买烟、茶和其他生活用品100元,全家人的伙食费150元,给保育员付工资40元,每月房租、水电等费用40元,再加上几个孩子每月上学的费用近100元,还要给住在中南海家中的外婆零用钱等,工资所剩无几。

  刘亭亭回忆在学校读书时,所有小孩子平时都有几分钱零花的,那时学校伙食太差,附近小胡同有卖小萝卜、糖葫芦、冰棍的,别的小孩一个星期能买一两样慰劳自己,刘家子女只有眼馋的份儿。(哈哈哈)

  兄妹们每人每年只能买一双新鞋,男孩子穿鞋费,总是买新鞋的时间不到,鞋子已经惨不忍睹了,但还得凑合着穿。孩子们穿哥哥姐姐剩下的衣服,经常分不出男女。

  1960年初,阿富汗国王和王后来华访问,在和刘少奇会面时,提出想见一见他家的孩子。刘少奇爽快地答应了,但王光美却开始发愁。她觉得孩子们的衣服难登大雅之堂。特别是刘亭亭,所有裤子都有补丁,最好的一条灯芯绒裤子膝盖上还划了个三角口子。她一度想过到北京市去借几套搞外交仪式时献花儿童的服装,最后还是将就了,让阿姨在三角口子上缀了朵小花掩盖破绽。

  刘少奇不仅给子女降低了生活水准,但在对孩子的其他方面要求甚严,而且有细致具体的指标。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毅力和体质,他制定了一个“成长进度表”:9岁学会游泳,11岁学会骑自行车,13岁能够自理,15岁独自出门。

  60年代初,“大跃进”带来的严重大饥荒席卷中国,刘亭亭当时在学校住宿,这位国家主席的女儿竟然因为饥饿两次晕倒。

  鲁豫:听说三年困难时期,您在学校饿倒过,当时家里的情况怎么样?

  刘亭亭:家里吃的肯定比一般老百姓要好。爸爸有时候看我们饿成那样,他自己就吃一口,然后把盘子从最小的孩子开始传,一个一个传下去吃。我妹妹没出生之前,吃饭都是我盛第一勺,第一勺盛得多,因为我晕倒过,学校要求把我们接回来。爸爸说现在人民都吃不饱,你们也要尝尝吃不饱的滋味,这样等你们将来开始为人民做事了,就知道怎么才能不再有让人民吃不饱的日子。

  他对男孩更狠一点儿,我哥哥13岁那年暑假去当兵,一开始在警卫局的部队站岗。14岁时,爸爸让他去当骑兵。哥哥自己还挺兴奋的,但我母亲不同意,说这不行,你这样做太过分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俩当着我的面吵嘴。

  鲁豫:您见过毛主席吗?我记得有一张照片,是主席跟你们家的哪个小孩儿握手,是您吗?

  刘亭亭:是我,我们每个月都见面,因为中南海有时候搞舞会,他们去跳舞的时候,我跟我哥就站在后台看,看完了我俩也比画一下。所以那时候能见着毛主席,周总理见得也比较多。我们在北戴河休假时,和总理住一个院子,吃完饭,我们就跑到总理家想再吃些水果或点心,因为我们家没有。

  1963年,我爸去四国访问的时候,有一天总理突然把我和刘源、刘平平叫去,花了一个下午时间跟我们打乒乓球。后来我才知道,当时中央得到情报,国民党特务要在柬埔寨炸我爸的车。总理可能怕有意外,就把我们召到一块,最后得到报告说没事了,他才放心地说,你们回家玩吧。

  当时阴谋刺杀刘少奇的事件被称为“湘江案”。1960年5月,周恩来访问柬埔寨,受到西哈努克亲王的热烈欢迎。美国和台湾当局看到中柬友好,断定中国最高领导人肯定要到金边回访,因此密切关注北京的动向。

  1961年底,台湾当局在南越西贡设立情报站,布置刺杀中国代表团团长刘少奇的计划。他们决定以“挖地道、埋炸药”的方式,在刘少奇访柬的必经之路,即金边机场与市区之间的公路引爆炸药。中国获得这一情报之后,于1963年3月成立了中央安全领导小组,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任组长,确保刘少奇出访安全。4月28日夜,柬方有关部门逮捕了46名台湾特务,案件遂告侦破。这时,距刘少奇访问柬埔寨只有48小时,一切有惊无险。

造反派逼我打电话,把妈妈骗到清华批斗

  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大院内贴了一张大字报。题目是《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刘少奇和王光美先是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刘少奇从国家第二号人物降至第八位。(哈哈)接着中南海的“造反派”时常进入刘家抄家、批斗、侮辱、围攻刘少奇夫妇,中南海再也不是刘亭亭的宁静花园。(警卫形同虚设)

  1967年1月6日,快到吃晚饭的时间,刘少奇家中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王光美接过电话,传来急促的声音:“是刘平平家吗?你是刘平平的亲属吗?刘平平刚才被汽车撞伤了,大腿骨折,正在我们医院里抢救,请你们马上来!”

  王光美打算马上去医院,但是,周恩来为了她的安全,曾下过指示不得离开中南海。王光美让女儿刘亭亭和警卫班长骑自行车去医院。两人刚走,她又派儿子刘源也去医院看看。过了一会儿,电话响了,是刘亭亭打来的,讲话似乎很犹豫。刘亭亭说,姐姐是“粉碎性骨折”。这下子,王光美和刘少奇马上心急如焚地往医院赶。但是刚进医院门,就发现上当了,他们被清华大学的“造反派”包围了。情急之下,王光美当即迎上前大声说:“我是王光美,不是王光美的都走!”刘少奇还想看看情况,卫士会意,立即架着刘少奇离开了现场。

  原来,这是清华大学“造反派”(保皇派吧)精心设计的圈套,假称平平遇上车祸,引诱王光美上钩。刘亭亭和刘源去了之后,也被他们扣为人质。他们逼迫亭亭给王光美打电话。不过,红卫兵没有想到,刘少奇也来了!警卫迅速报告上级(谁?毛主席吗?呵呵),得到的答复是:“刘少奇立即回中南海,王光美可以去清华。”这样,王光美落到了红卫兵手中,被连夜拉到清华大学审问、批斗。刘少奇一回到中南海,马上给周恩来打电话。周恩来立即给清华大学“井冈山”红卫兵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明晨5点之前,必须让王光美回到中南海!”

  鲁豫:那时候每天大喇叭里都批判您家的人,到处都是有关您父母的漫画。

  刘亭亭:对,我们小孩还好一点,因为要回学校去批斗,我妹妹就很惨,她才六七岁,走到街上有人拿石块打她。

  鲁豫:您恐惧吗,绝望吗?

  刘亭亭:不是,没那么复杂,但是我不愿意深谈,这事让人悲痛。那时候警察都处于戒严状态,一有情况我们就要回学校。我爬过城门,也翻过房顶,我们如果在任何人家被他们发现,就会给人家造成很大的灾难,因为我们太“黑”了。

  鲁豫:您妈妈被骗到清华批斗那次是不是跟您有关?

  刘亭亭:对,那件事赖我,当时我还小,他们非逼着我给家里打电话,逼着我骗父母说,我姐姐挨斗完了被汽车撞了。妈妈在电话里听完,说周总理不允许我们出去。爸爸说,你不去我去,女儿是因为我挨斗被汽车撞了。我妈说,那我跟你一块去。

  他们刚一进门,刘源就喊,爸爸妈妈,他们骗你呢,他们要把妈妈骗到清华大学去批斗。我妈一听,就忽然把我爸往身后一挡,我爸一下就愣那儿了。我妈说,不是王光美的都走。然后使劲拉我们,最后等于是把我爸给架走了。我们回家后待在院子里,我和平平哭了。爸爸说,不怪你们,是我犯错误了让你妈妈去作检讨,我一定想办法把你妈妈接回来。后来可能我爸给周总理打了电话,第二天妈妈被送回来了。

那时我每天都哭着醒来

  我妈突然挣脱所有人,上去一把抓住我爸的手

  用清华大学红卫兵的话说,如果没有“江青同志支持”(哈哈啊哈?),他们怎么敢戏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第二天,所谓“智擒王光美”的传单,就从清华大学飞向四面八方,成为“爆炸性新闻”!(哦嗬??)

  3个月后,在江青的支持下,清华大学举行了30万人批斗王光美大会。王光美在众目睽睽下,被迫套上旗袍,戴着一长串用乒乓球串成的项链!

  1967年4月6日,“造反派”冲进刘家,对刘少奇进行了第一次揪斗。第二天,刘少奇贴出答辩大字报,但几小时后即被撕毁。此时刘少奇夫妇已对自己的命运做出了最坏的打算。7月18日,“造反派”把刘少奇和王光美揪到中南海的两个食堂进行批斗,同时进行抄家。斗争会后,刘少奇被押回前院(他的办公室)王光美被押到后院。两人被隔离看管。

  8月5日,为庆祝《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一周年,天安门广场召开了百万人批刘大会。与此同时,中南海内部也对他们夫妇俩进行长达两小时的谩骂和扭打。刘亭亭清楚记得,挨打的时候,母亲突然挣脱,紧紧抓住父亲的手,互相对视,作生命中最后的诀别。

  鲁豫:您爸爸妈妈见最后一面是在什么时候?

  刘亭亭:是爸爸在中南海挨斗时,旁边围着许多群众,我妈突然挣脱所有人,上去一把抓住我爸的手。然后,他们就开始挨打,鞋都打丢了,我妈和我爸就是不放手。打他们的人逼着我们小孩站在旁边看,当时我们都在场,我佩服我妈,她关键时刻是一个很坚强的人。那次批斗会之后,他们把我父母隔离了,我爸找不着我妈,腰一下就弯了。他们也不许我们跟他说话,还打他,打得我爸扶着窗台走路。有时我爸出来吃饭,我们就假装洗手和他说几句话。

  有一天,突然来辆大卡车,通知我、刘源和刘平平去学校,要把我们一小时内送回学校。当时我们特别想去看看爸爸,跟他告别。他们不让我们去,全拉走了。第一个星期我被关在学校,第二个星期我哥哥姐姐偷偷来找我,我们一起回到中南海门口,不敢说想见父母,说要见我们的小妹妹。我们也想了其他办法,比如写信要我们的书啊字典什么的,都是希望爸爸妈妈在送出的东西里能给我们写点什么。

  没多久他们就把我哥送到山西雁北插队,他那时16岁。我姐姐被抓走的时候,我们正准备吃饭,她在洗衣服。忽然就来了几个人,问哪个是刘平平?我姐说,我是。人家就把她带走了。我们当时觉得突然,但也没有想到是把她逮捕了。我姐转头跟我说,你帮我把衣服洗了。后来我们每天等她回来吃饭,摆着她的碗、她的筷子,她没再回来。

  鲁豫:您那段时间哭得多吗?

  刘亭亭:不是有意识地哭,很自然地,每天早上都是哭着醒的。可能那时候哭得多了,现在眼泪倒少了。人家问我怎么活下来的,我说生活的目的很简单,生活的目的就是surviving(继续存在),活下来。

得知妻儿都被迫离家,爸爸几乎崩溃

  “文革”开始后,王光美曾问过刘少奇:“为什么我们都被描绘得那么丑恶,简直成了罪犯,可彼此却没有怨言呢?”丈夫的回答令她泪盈于睫:“因为相互信任。”爱和信任,在最混乱、最残酷的季节里,温暖着、支撑着这对患难夫妻。1967年9月13日上午,王光美的3个子女被赶出中南海。下午,最小的女儿刘潇潇还不满6岁,也和老保姆赵淑君一起被赶走。当天晚上,王光美正式被捕,关进北京秦城监狱,被定性为“美国特务”。

  起初,刘少奇并不知道这突然发生的一切。他仍然佝偻着身子,手扶着走廊的窗台,拖着打伤的腿,一步一步地蹭着,蹭到王光美被关押的后院墙根,想听里面的动静。一天夜里,“造反派”突然在刘少奇住的屋子里连夜筑起一堵高墙,不准刘少奇再步出房门半步。

  得知妻子和孩子都已被迫离家,只剩下自己孑然一身之后,刘少奇的精神近于崩溃。他有糖尿病,“造反派”却故意停了他的药,强迫他改变生活习惯,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有时彻夜不眠。

  刘少奇的手臂在革命战争年代受过伤,经过扭打,旧伤发作,穿一件衣服往往需要一两个小时;到饭厅吃饭,短短的30米距离竟要“走”上50分钟,甚至两个小时。前后跟着的看守战士谁也不敢上去扶一把。最后根本不能走了,只能由工作人员把饭打回来吃。年近七旬,他满口只剩七颗残存的牙齿,嚼不动窝头、粗饭,又长期患有胃病,加上经常吃剩菜馊饭,常拉肚子,手颤抖得不听使唤,饭送不到嘴里,弄得满脸满身都是。病得太厉害了,大夫、护士也不敢给好好看。每次看病前先开一阵批斗会,医生一边检查病情一边大骂:“中国的赫鲁晓夫!”有的用听诊器敲打,有的用注射器使劲乱捅,看病就跟上刑一样。由于长期不活动,双腿的肌肉渐渐萎缩,胳膊和腿因为常打针被扎烂了。护士记录上写着:“全身没有一条好血管。”

  刘少奇的长子刘允斌在内蒙古卧轨自杀,长女刘爱琴被关在“牛棚”里遭着毒打,次子刘允若在监狱里患着脊椎结核,被折磨得死去活来。18岁的女儿刘平平被逮捕入狱,后来被驱逐到山东沿海的一个养马场劳动改造。17岁的儿子刘源从监狱出来以后,报名参加上山下乡。6岁的小女儿刘潇潇被保姆赵淑君抚养长大。刘亭亭中学毕业后,先是被分配到顺义维尼纶厂,后调北京仪器仪表厂,做了一名普通工人。

  刘亭亭:当初我哥哥走了以后,什么师大女附中、上山下乡、云南内蒙的,我全都报名了。后来有同学损我说,你怎么那么进步啊。我说你不知道,我不是进步,我只是想在那个情况下做个农民是比较朴实的。虽然生活艰苦,我可能还活得过来。如果我去工厂的话,我一定会特别恐惧,因为我完全就是一个批斗对象了。最后他们还是分配我去了工厂,因为我妹妹当时太小了。所以是因为我妹妹的原因,他们才把我分在北京郊区的工厂。工人们对我们是很好的,那时候的温暖和帮助都是没有条件的。

  我爸对我妈说,你不能让他们给你下结论,不行

  直到1971年秋,林彪事件发生后,在“文革”中被第一批打倒的彭真获准亲属探视。这给在工厂劳动的刘亭亭带来一线曙光。她写信给毛泽东,希望看到四年不见的父母。信由宋庆龄代转。毛泽东批示的头一句是“父亲已死”,同意让他们见母亲。1972年8月18日,刘家的孩子在秦城监狱见到了4年未曾谋面的母亲。

  刘亭亭:他们通知我们去见妈妈,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只有我和潇潇在北京。我姐姐知道消息,就往回跑,人家抓她,从火车上给揪了下来,她挣扎了半天,最后被人打晕过去,没回来成。刘源知道以后,抓了一把黄豆,往相反方向走,往南走了两天一夜,因为往北走他怕有人抓他,最后才坐上火车回来的。

  鲁豫:在监狱里见到妈妈什么样子?

  刘亭亭:当时我妈和我印象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离开她的时候,觉得她高大、潇洒、温文尔雅。等我们再见她,她穿一件黑棉袄,背完全驼了,头发白了,反应还有点迟钝。因为长时间都是她一个人待着。我们想着要忍着不能哭,但是最后要分开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了。

  鲁豫:那时妈妈知道您爸爸去世了吗?

  刘亭亭:她是我们到监狱去见她的前一天晚上知道的,跟我们基本上同时知道。

  鲁豫:她跟你们提起这个事了吗?

  刘亭亭:没,谁都没提。

  鲁豫:后来您有没有问过您妈妈,她一个人在监狱里被关了12年,是什么力量支撑她一天一天地熬了下来?

  刘亭亭:我妈在监狱里,条件好时屋子也只有6平方米。她在里面打拳锻炼身体——身体弯着,像猴拳一样,根本伸展不开。她还对着墙说话。人家说她有病。她说,我非常盼望他们能提审我,因为如果有人提审,至少还有人跟我讲话,否则我觉得自己连讲话的能力都没有。我妈后来跟我讲,在她还没跟我爸分开的时候,她就攒了一些安眠药,而且跟我爸示意过要不要吃安眠药(结束生命)。我爸说,你不能让他们给你下结论,不行。所以她后来再没想过自杀,在监狱里那么难都没想过自杀。她说,你爸爸说得对,我不能让别人作结论,好像我就是一个坏人。她就靠这种信念一直活下来。

  鲁豫:你们家庭的境遇真正变好是在“文革”结束以后,还是一直到您爸爸被平反之后?

  刘亭亭:“文革”结束后就好多了。刘源是1977届大学生,我是1978届的。那时候我们也知道中央对我家不错。有些在“文革”中受过迫害的老同志说,你爸爸这个案子牵扯的人特别多,要给你爸爸平反是一件大事,但是,党是一定会给你爸爸平反的。

  鲁豫:这层意思是谁转达给你们的?

  刘亭亭:我们去找过胡耀邦,也找过陈云,他们跟我们这么讲,因为这中间有一个时间问题——审判“四人帮”的过程。

爸爸说,我死后你们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里

  中共“九大”之后,林彪曾下令判处王光美死刑,要“立即执行”。判决书送到毛泽东手里,他批了“刀下留人”四个字,算是保住王光美一命。但是王光美80岁的老母亲,却惨死狱中。曾经承诺“我不会自杀的,除非把我枪毙或斗死”的刘少奇,由于植物神经紊乱,已经不能吞咽食物,只靠鼻饲维持着快要枯竭的生命。

  1969年10月17日,他被转移到开封。走前,护士用棉签蘸上紫药水,在一张报纸上写了几个大字:“中央决定把你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刘少奇转过脸不看。护士又把报张纸拿到另一边让他看,他又把脸扭了过去。他的卫士长上前对着耳朵把纸上的字念了一遍,刘少奇闭着眼睛,一言不发。晚上,刘少奇赤着身子被人用被子一裹放上担架,被专机送往开封的一个特别监狱。由于着凉,肺炎发作,高烧、呕吐,11月12日凌晨6点死亡。死时,全身赤裸发臭,嘴鼻变形,白发有一尺多长(哈哈啊哈哈)。

  与母亲相见的当天,刘亭亭才知父亲已死,这与刘少奇去世,相隔整整3年。此后,为压抑痛苦,刘亭亭把所有精力用于学习。1978年,她顺利通过高考,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学生。同年冬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文化大革命”被彻底否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的呼声开始高涨。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王光美离开了被囚禁12年的秦城监狱,重返人间。

  1980年2月,刘少奇沉冤昭雪。这一天,举国下半旗致哀。国人停止了一切文艺活动。刘家子女回忆父亲的书中,有这样一段朴素的文字:“我们这个幸福的家庭,再也不能团圆了。4位骨肉先后惨死,6个亲人坐过监狱。在我们一家人的遭遇之上,是亿万人民的苦难。”

  刘少奇曾对孩子们说,我死后你们要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里,像恩格斯一样。为了实现父亲这个遗愿,刘亭亭和哥哥一起来到河南开封寻找刘少奇的骨灰。当年刘少奇的尸体拉到火化场后,专案组谎称这是一名烈性传染病人,火化单上填写的是“刘卫黄”这个刘少奇少年时曾经用过却不为外界所知的名字。火化后,刘少奇的骨灰被放在一个普通的木质骨灰盒里,长期搁置在骨灰陈列室第124号框格里,无人问津。(嘿嘿)

  1980年5月,在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和刘澜涛的陪同下,王光美率刘爱琴、刘平平、刘源、刘亭亭,将刘少奇的骨灰从郑州迎回北京。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而后,在妻子和孩子的放声痛哭中,刘少奇的骨灰被撒入祖国的海域。

  刘亭亭:当时特别想找到爸爸的骨灰。我们知道他死在河南,就在河南找;在河南找不着,就上北京找。当时刘源看到一个没名字的骨灰盒,但是有面党旗盖在上面。他还拿了一点撒到天安门的金水桥。我说,如果不是爸爸的怎么办?他说即使不是爸爸的,肯定也是一位冤屈的老革命,我帮他撒到金水桥,让他看看现在的中国有多好。我爸爸的骨灰最后还是从河南找回来了,一个不太好的骨灰盒子,上面写着“烈性传染病人刘卫黄”,这其实是我父亲的原名。河南省省长把这交给我妈妈。回北京的时候,我们一下飞机就看见很多人,他们都是自发来的,没有组织。

  鲁豫:我印象最深的镜头是您妈把脸贴在骨灰盒上。

  刘亭亭:后来我们去看了爸爸去世时的地方,一个担架,一张床,一个枕头,枕头好像还是西哈努克送的。我妈一把抓起那个枕头,使劲抓。这些事情我们不能老去想,但是忘不了,绝不能忘。

  鲁豫:母亲被关了那么长时间,父亲死得那么惨,作为孩子心中会不会有很深的怨恨?会不会去恨某个人?

  刘亭亭:我们很小就被放到社会上,很早就有了自我保护的意识,这是“文化大革命”中锻炼出来的,遇到大事的时候能比较镇静。但是我有时看一些讲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电视剧,其实是特无聊的片子,我可以看得泪如雨下。我觉得人其实是很脆弱的,在情感某个方面有个疤,这个疤不能揭。

  我们家后来也经历了几道难关,我妈得癌症是一关;我当初回国成立公司,放弃了原先很好的工作,也是一关;(我去!!)我收养了我姐姐的孩子。我们家经过许多人生悲剧,但基本上我的人生观还是比较正面的,因为黑的、白的、灰的,什么颜色我都见过。信不信来生不管,我只是要明白在将来的路上还应该再做些什么。

结合她的简历,看她的说法,实在是狂妄和愚蠢。她这么说自己,真是辜负了刘少奇对毛主席的忠义吧,忠诚没做到。还是差点劲。

周总理转移矛盾转移得好,明显自己是赫鲁晓夫,却转移到了刘少奇的身上,说实在话,我对刘少奇对毛主席的忠义比较认可,现在基本确认,但是对于他家的遭遇,我还是相对也认可的,刘亭亭在吹牛。

曾入北京实验第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中就读。

1968年到北京维尼伦厂当工人。

1971年调到北京仪器仪表厂。

1977年调到外交部所属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当编辑。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外文系。1981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系学习。毕业后考入哈佛大学商学院,1985年获哈佛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又入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深造。1985年就职于美国洛克菲勒公司。1989年回国。1991年起,先后创办“香港联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1]

就这也吹牛皮自己受苦,也是,作为高干子弟,她这确实是在受苦!!前文吹牛的那些知音式教育就啥也不是了。

作为刘少奇的女儿,她真是不合格。

1983年王光美来到韶山参观毛主席故居,在留言薄上她写道:深切缅怀毛主席,下面的留言是:学生王光美。

我还是相信她,虽然桃园经验方法、手段错误,但是意思和方向是对的。

本文摘自新华网,作者:孙兴盛,

平心而论

我很想知道,王光美和孩子们是不是特别恨毛主席。人们都认为,少奇同志的悲剧,是毛主席一手造成的,要不是他重用林彪、康生、陈伯达、江青一伙,“文化大革命”不会搞成那样,造成那么大的灾难。他们能不恨毛主席吗?!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感到他们每次讲到毛主席与少奇同志的分歧,都是相当平和、实事求是的。说他们一点不怨恨也不是,先是有怨有恨,后来有怨无恨,早已跳出个人及家庭悲剧的拘囿,更为客观、公正、理智、豁达。

王光美告诉我,“文化大革命”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和复杂性,毛主席用那些人也是有历史缘由和认识过程的,发动那样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不可能不用那些人,即使不用他们,也必然会有和他们类似的一帮人跳出来兴风作浪,毛主席根本不可能管得住。平心而论,毛主席虽然对少奇同志很不满,写了大字报,但还是当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是自己同志犯错误,并没有立案审查,更没有要把少奇同志整死。

在1966年10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毛主席还说:“不能完全怪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他们两个同志犯错误也有原因。”“对少奇同志不能一笔抹杀。”他还有针对地说:“对刘、邓要准许革命,准许改。说我和稀泥,我就是和稀泥。”毛主席对少奇同志也是很关心照顾的,少奇同志提出要到群众中去锻炼,毛主席劝他:“你年纪大了,就不要下去了。”建工学院造反派“勒令”少奇同志去“检查”,毛主席立即批示周总理“我看还是不宜去讲。请你向学生方面做些工作”,从而保护了少奇同志。

1967年1月13日夜里,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单独召见少奇同志,询问王光美和孩子们的近况,很客气,也没有批评少奇同志。当少奇同志当面请求辞去全部职务,回老家种地,恳请解放广大干部,尽早结束“文化大革命”,使党和国家少受损失的时候,毛主席没有生气,也没有表态,一直沉吟不语,只是不停地吸烟。过了好一会儿,毛主席才建议少奇同志读几本书,却把书名说错了。毕竟是几十年的亲密战友,毛主席最后把少奇同志一直送到门口,亲切地嘱咐他:“好好学习,保重身体。”毛主席藏在内心深处的苦衷,就连少奇同志都看出来了,回家以后他对王光美说:“主席对我是有限度的,但是,群众发动起来了,主席自己也控制不住。”

王光美和子女们都很清楚,真正要把少奇同志和家人置于死地的,正是林彪、康生、江青和谢富治他们一伙。他们将中央文革小组凌驾于政治局和常委之上,江青又有着特殊身份,牢牢地操纵着“群众运动”,熟练地运用着“阶级斗争”,又善用“笔杆子”大造舆论,轰轰烈烈地将极左推向极端,既极力左右毛主席,迫使毛主席违心地不同意他们也不行;又迅速地大规模地“清君侧”,孤立毛主席,不仅是要打倒老帅、老将、老干部,还要暗地里往死里整,毛主席越想保谁,他们就越是把谁往死里整,少奇同志就是被他们阴谋残害而死的。

1966年8月12日,在八届十一中全会闭幕会上,少奇同志在常委中从第二位降到第八位,林彪升到了第二位。

选举后,少奇同志表态,愿承担所有责任,并请求辞去常委、国家主席等所有职务。

这时,唯有林彪情不自禁地叫“好”,当即站起来主动要和少奇同志握手,其野心昭然若揭。

https://news.ifeng.com/a/20150313/43333196_0.shtml

这里我是看懂了,林彪欢迎刘少奇部担任主席,明显是认为刘少奇镇不住场子,林彪真真心心一直坚持认为只有毛主席继续做国家主席才行,可能有对刘少奇能力的不信任。

刘少奇在日常操作中确实没有做到完全听毛主席的话,林彪则在文革中基本贯彻了毛主席的操作和命令。包括一定的隐藏自己,低调操作。

这个动作也和林彪在二次三次庐山会议的操作是吻合的。

当然了,这个作者的解读就是典型的无耻的凤凰草鸡网式也是国内主流式的解读,肮脏和丑恶,而且很文人阴险化。

当时,毛主席纪念堂刚建好,少奇同志也还没有正式公开昭雪平反,特别担心这篇文章发表后,会引起青年人和群众对毛主席不满,怕出事、顾虑多是可以理解的。当晚9点半到王光美家,由启立和瑞环同志向王光美说明,团中央领导支持发表这篇回忆文章,因为事关重大,应按规定送中央主管部门审稿。王光美表示理解和赞同,同时也讲道:“我本人和孩子们至今都是非常崇敬毛主席的,写这篇文章是非常慎重、非常认真的,实事求是地告诉人民历史真相,不会影响对主席的敬仰,请大家放心。”最后商定由平平和源源出面送审。

  我们急切地等待着送审结果。3月6日,源源打电话告知,任重叔叔已看过文章,基本通过。我们怀着满心喜悦赶到刘家,看到任重同志退回的送审清样,还有一封短信,全文是:

  平平、源源:

  看了《胜利的鲜花献给您》,总的来说是好的,可以发表。

  一、文字找个秀才再压缩一些,重复的地方要删去。

  二、有个地方把事实再查清楚,我注上了。

  三、我边看边改了几字,供参考。

  最后请光美同志过目定稿即可。

  祝你们化悲痛为欢乐。

  任重

  三月二日

https://www.dzwww.com/rollnews1/news/200911/t20091105_5045946.htm

1983年11月,王光美赴湖南参加刘少奇诞辰85周年纪念活动。黄峥一路跟随。纪念活动之后,王光美还专程到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她很注意维护毛泽东的威望,对于毛的后人,她特别照顾。”

在王光美家客厅正墙上,挂着1962年毛泽东看望刘少奇一家时的合影。

“尽管少奇同志思想上并没有想通,但他之后的检讨,就是努力按《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的口径写。毛主席也在少奇同志书面检讨上批示:‘基本上写得很好,很严肃,特别后半段更好。’但中央文革在下发少奇同志检讨的时候,却有意去掉了主席的批示,并发动群众批判。”

王光美认为,“少奇对毛主席的热爱是真诚的,尽管形势这么险恶,他仍相信自己同主席的友谊。”而王光美自己,当年“更是盼望着主席早点为我们说句话。”

https://news.sina.com.cn/c/sd/2012-03-19/152324138714.shtml

家园 请问老审:重回文革,你是想回到哪个阶段?

打算干什么去?有什么可为之奋斗的目标吗?

是以当年的思想初开青年之身回去,还是以如今穿越历史开天眼但已老迈的身躯回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