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很多人似乎都觉得国内经济不行,到底为啥不行呢? -- 胡一刀

共:💬2480 🌺14460 🌵63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249 / 0

    好上加好
    7/0
    稳中向好
    84/0
    不死不活
    64/0
    越来越差
    62/0
    自己晕菜了
    32/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6
下页 末页
家园 新颖的观点

尤其是关于问界的部分,给我不少启发性。

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余大嘴是一头激进的蛮牛,往前冲的时候完全不顾及友商。我很喜欢他在华为的主业里这么干,但来到汽车领域,百万槽工衣食所系,我就不怎么支持了。

BYD的确有些看不懂,按道理来说它的营销花费应该相当惊人,炮制了大量与事实不符的新闻,压了很多热搜,现在车子又卷这么低的价格,真不知道这帐是怎么算的。

我们国家一大特点就是“首次买车”的人很多,好忽悠,你真等人家换车了,难道还一定要再选你?

家园 你说的家务机器人真能10年内实现了?

想想就开心哪,10年内能做饭做菜洗衣服,20年内能照顾卧床老人,那70后就可以指望机器人养老了,养老院里自带养老机器人的,闲时还可以租给其他老人用,岂不是彻底摆脱了政府不养老,儿子也难养老的困境?

告诉我股票代码😅

家园 这个问题你可以这么理解

既然钱是一般等价物,理论上钱可以买到一切生产资料。因此钱本身是不是一般等价物,这个问题已经意义不大了。

从另一方面,正如现代企业的一部分工人可以持股一样,劳动者上杠杆透支几十年的收入去买房,某种程度上已经是自己在用金融工具在参与生产决策了。不然为啥不工作十五年然后躺平呢?一旦你决定启动杠杆,你的今后所有劳动模式已经基本定型了,这就是金融杠杆对生产的作用。

另外,黑客帝国讲的其实不是拿人类作为干电池,因为这并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用人的根本作用其实在黑客帝国4里已经暗示了,就是利用人类的非理性功能,因为电脑无法产生感性,只能模拟和学习,而只有非理性的参与才能真正推动系统的升级和迭代。

家园 你见过哪个乙方是把活儿全干完才跟甲方要钱的?

干项目有阶段款,996有月工资。全世界最无耻的资本家,都不好意思说你替我把活儿全干完了我再一次性给你钱。

再说了,你又不是党中央,也不是国家有关部门,拿什么担保来开这些空头支票?如果人家都干完了又给涮了,找你要钱么?

键政这东西,不是靠吹泡泡糖活着的。老外还没打进来中国已经把自己人口干死了,宇宙的尽头是绝育。如果你相信自己说的东西,你就应该先自己去实践。

通宝推:Swell,
家园 这个问题我最近也在琢磨

资本论把劳动力 生产资料 资本作为生产所需要的要素。

为什么资本和劳动力是有别于生产资料,导致他们必须单列出来。而在这其中,资本与劳动力的高度对立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劳动力为什么不能以人力资本的叫法替代?资本为什么不能以劳动价值的形式体现?

我想是工业化后的经济,因为生产的复杂、产品的丰富,彻底打破了农业时代自循环体系和超出了人为计划的控制力,使得必须以商品经济与市场交换来调节和主导经济运行。这就使得资本或者说狭义上的货币资本,成为和劳动力一样,在各个生产领域最普遍存在和不可缺的要素。

而资本与劳动力的对立的根源就在于,同样是最普遍参与生产的要素,资本是无情无欲的物,而劳动力是具有主观意识有情绪起伏的人。即在商品经济与市场交换中,要扭曲资本这个最普遍存在的物的价值是最难的,因为可以进行交叉比较的对象太多了。用流行的话说,就是资本是最难pua的。而如果资本是最难被扭曲的要素,那实际运行中自然会产生一切其他更容易被扭曲的要素是在围绕着资本运行的感觉。

而作为劳动力的人则是所有要素中最容易被扭曲或者说pua的要素(这里的扭曲是中性的,既可以向积极面扭也可以向消极面扭),由主观产生的人的上下限的弹性是其他要素所不能比的。而最难被扭曲又最普遍的要素资本又不可避免的成为整个体系运行中最被接受的公允参照物。而作为主观性最强的要素,人在参与商品经济与市场交换中显然也是最容易受挫的,会发现不同于其他自然界的物与人造物,资本是难以被人所改造的,就好像有独立的意识一样。

所以与其说是资本有其意志,倒不如说是人类在照镜子。从来都是人在剥削人,人在压迫人,是人和人进行对立斗争。资本甚至连压迫工具都未必算的上,资本本质上是人造的抽象概念,就像国家民族宗教度量衡这些抽象概念一样。中考1000米不及格能说是长度或者时间单位需要改造或者说被米和分秒给支配了吗?显然不是。

通宝推:范进中举,史料推理,
家园 这个是我猜的

之前的类人机器人走的是液压路线,最近的潮流是走电机的路线,这个路线,降成本,以及灵活性就更加容易实现了。再加上如果是专项训练,不要做成通用的,难度也会下降,进一步压低成本。例如烧菜一个,清洁一个,照顾老人一个,三个的费用,加起来可能比一个能同时做三样事情的机器人更便宜。

所以我猜10年内应该有机会。

家园 我所知道实业苦逼

肯定比你的更生动。

90年代我娘亲手孵化出了2个现在百亿级实业民企,她自己在90年代末00年初那段日子里能给党国年创利税过亿——她为了工作从正科自愿降到副科,然后又靠业绩和担当在5年时间里从副科干到了副局。

那两个百亿级民企的老板,一个前年被困在魔都项目工地,带着三高做了3个月的人肉空气净化器。一个出差住酒店永远是3个人住一个标间,大家轮流打地铺,从老板开始轮。

而我要说的是,实业虽然苦逼但也菜逼。相比金融市场来说,实业的淘汰效率简直是幼儿园。所谓金融的光鲜不过是幸存者偏差,你觉得金融好干嘛不去卖理财保险扫楼打陌拜电话?怎么几乎没见过张雪峰推荐人去报金融。

金融和实业在淘汰烈度上差异,可以类比于理工科和文科。实业对沙比出清要柔和的多,给沙比留的纠错冗余要大的多。让你沾沾自喜的那些实业国本说法,不过是人民史观的另一种变体而已——即肯定有实业是国本,但不等于你干实业就是国本。

家园 byd的产能规划

去年产销是300w,未来2-3年计划境内产能至少600w,全球800w。

整个国内乘用车市场年产销也就2000多w,而且肯定没啥增量空间。所以byd就是对所有车企进行无差别的总攻的架势,他现在多卖一台车,其他车企就积压一台库存,后续转型或者越冬的资本就少一份,这是典型的事半功倍因粮于敌。所以他现在明显是以市占率作为核心经营目标而不是利润。

至于余大嘴的遥遥领先和华为海军,虽然容易败路人缘遭到反噬(比如这次问界山西事件,我看到最让人蚌埠住的高赞评论是:买车至少该买出了问题能公开提名字的厂家)。但是华为毕竟是华为,问界的受众也不是一般路人普通消费者,而是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的中层。百万漕工的问题,华为把车bu独立出来就是为了最大限度避嫌,已经给了被华为赋能(为华为打工)这条路,领导脑袋上还有地产去库保价这些重要的多的包需要处理,地方财政又这么差,所以不要对百万漕工能产生多大阻力有期待。

这里我的感受是,民企私企的坏处自然就是后娘养的,但好处就是越是这种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反而越不用担心政策风险,因为真弄死你他要多养人。而体制内的这些越是大环境不好,上面越不会把你当人,在体制内就是默认你没本事不敢反抗,可以往死里薅。

家园 权力都在老大手里

说别人欺负他,你也好意思说!

不要拿房地产、金融业存在问题给老大洗地,没人否认过有问题,也没人说问题不应该处理,现在大家说的,是老大制造的问题比要解决的还大。

本来病人生了肿瘤,保守疗法让肿瘤慢慢收缩,然后再考虑彻底解决是比较妥善、负责任的做法。可老大偏偏不,肿瘤已经大到不能随便碰了,老大偏偏不信邪,就要去给它一刀,给它一刀然后各方面措施跟上,本来也未必就会不可收拾。可老大偏偏又眼高手低,一刀把肿瘤捅了个大出血,居然没准备如何收拾残局,或者根本没想到会捅出个大出血,于是就手忙脚乱,让问题一发不可收拾。

家园 人民史观好呀,人民史观对的呀。

中华人民共和国,肯定讲人民史观。

即肯定有实业是国本,但不等于你干实业就是国本。

我当然不是国本,我给国本当一粒砂而已。我自豪,凭劳动吃饭,凭劳动给添砖加瓦。

至于令慈水平高贡献大,那是令慈,是令慈值得尊敬,又不是你。难道你是文革拥护者,认为娘英雄儿好汉?令慈帮助过实业跟你了解实业有必然关系吗?出差住旅馆打地铺就是你眼中很苦逼的事了?带着三高做了3个月的人肉空气净化器这个例子,你想夸这个大老板还有想骂他?你眼中也只能看到这些了吧。

至于金融业的对从业人员的残酷性,看缅甸电诈园就知道了。同行,很多东西是可相互参照的。

其实,联储主席河友你想说什么?你想说你知道百亿级企业的老板,要员工出差打地铺,让工地灰尘满天,所以你知道实业苦逼。

家园 太祖我都不认为是

人民史观,而是民族主义史观。

至于你觉得我国是讲人民史观,那你去实践呗。比如主动捐个身家给华为。

靠人民两个字已经呼唤不起中国人的共鸣了,这就是你的那位宝贝这两年做成事之一。

家园 寒秋河友你误会了

我是说你欺负读者是朝三暮四的猴子。

朝三暮四的猴子这个说法是依我所知是 @万年看客 河友最先在河里提出。

家园 哦。读完了。
家园 总体来说,这不就是在下行期扩张吗?

怎么想,都是一步怪棋、险棋。唯一的解释,就是该公司可能长期的竞争力不足,所以必须在此时放手一搏。

反正我是不太赞同这种策略,多少有点损人不利己。

家园 好像没这么激进 -- 有补充

现在国内汽车市场是技术变革期,新能源车在快速抢占传统燃油车的份额,最新的上险量登记里新能源已经达到50%了,这几年本田日产什么的对比前年同期都在动辄二三十个点的跌,今年丰田也扛不住了

另外中国的汽车出口已经连续几年快速增长,并且现在已经有很多国产品牌去海外建厂了,所以其实外部的增量还是有并且不少的,而且海外车价动辄是国内的两倍,利润丰厚。比如奇瑞就是靠出口活的很滋润

今年的比亚迪没之前几年那么激进,目前口径今年目标也就保底一个360万辆能多点更好

智驾方面虽然比亚迪的动作比头部慢,不过目前高阶辅助驾驶也还没普及到比亚迪最走量的二十万以内车型上,而且比亚迪现在其实也在重金投入智驾研发。国内还有大疆momenta等智驾方案供应商,各家主机厂后面各种自研和供应商的方案都会上

至于华为汽车这块带着任务的说法我是最早听孙少军说的,就目前动向看来有些道理,各家央企前一阵子都找华为签了合作,他们大概也知道单靠自己搞好智能化没什么戏,之前北汽搞的极狐和长安的阿维塔就被余大嘴吐槽过。新能源转型这块也用得上华为的方案和零部件。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雪球文章看了一下有人盘算了比亚迪目前的规划总产能 -- 补充帖

国内672万,海外90万

比亚迪前几个月产能利用率约85%,今年的销量目标又上调到了400万,海外出口去年23万,今年目标50万,明年目标100万,今年国内销售目标等于350万左右

粗略的按照这个数字估算一下这些产能全部投产之后国内的销售压力大约是672万×利用率0.85 - 100多万出口<= 471.2 ,算下来两三年增加120万

王传福说三五年后合资份额从40%降到10%这里有九百万的量,这么看也没有那么夸张,海外目标才是更激进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