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很多人似乎都觉得国内经济不行,到底为啥不行呢? -- 胡一刀

共:💬2480 🌺14458 🌵63 新: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249 / 0

    好上加好
    7/0
    稳中向好
    84/0
    不死不活
    64/0
    越来越差
    62/0
    自己晕菜了
    32/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6
下页 末页
家园 “房地产是金融杠杆也是生产工具”?

请问达河友你如何重新自定义“生产工具”这个通用概念?

一般意义上,生产工具又称劳动工具,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

如果房地产是生产工具,那么加工对象是什么?

@懒厨 兄,我来抢答:如果10年内你描述的这个东西实理了,你会被送到学习班学习。因为如果普及了这样无所不能的机械人,意味着劳动不是人的必须,社会物资极度发达,那么距离共产主义社会就缺人的觉悟极大提高。故而要送你进学习班提高觉悟,免得你要求按需分配200个老婆。

假如一个类人的机器人,可以在工厂代替工人,可以在家做家务,这个机器人,仅需10万人民币,我们这个社会,会变成怎么样?

我觉得这个日子,应该很快就到来了,也许就是未来的5年,10年。。。。。

家园 强调一下,不是无所不能

10年内我认为做到专用的替换可能性很大,例如专用的工厂机器人(强调一下不是机器手那种固定的设备,而是类人的,可以搬搬抬抬,听指挥那种),或者专用的做家务机器人,但不会是是一个通用的,既能入工厂,又能做家务那种,这种的难度大很多,而专用的相对容易实现。

工人钟点工会被替换掉,但是管理机器人的人,是不是会增加了?

家园 移动端需要推理算力

因为在端侧,对功耗要求特别高,这是中国AI芯片目前的短板。推理理论上也可以放在云端,但毕竟牵涉到大量隐私数据,担忧太多,推不开。

家园 关于这个问题

其实你应该先问陈王,毕竟是他先提出了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也就是房子首先不是用来住的,是用来炒的,那么显然从消费和生产端来说更偏生产,我只是顺着他的话说。

说到生产工具,马克思那个时代,金融没有今天发达,他对金融也不是很精通。

更重要的从价值取向上他偏向工人无产阶级,而传统印象上工人偏劳动,资本家偏货币。因此他有一种强调直接的物质生产的倾向。比如我提一个,钱算不算生产资料?这个有争议,可如果是一个开工厂或公司的,我有场地、有原料、有批文、有工人、有机器,但没钱这些一样玩不转,因此当老板的肯定认为钱是生产资料。

至于玩金融杠杆的服务了谁,这个不难回答,只要把视线从直接的产品生产上移开,如果说金融杠杆产生钱,钱是去干吗呢?当然是生更多的钱,但除了存银行和放高利贷外,还有投入产业,甚至还可以凭空制造产业,比如AI,新能源,共享单车,都是新生出来的产业。因此金融作为生产工具,它的劳动对象不是简单的产品,而是企业、行业甚至整个经济系统本身。如果说房地产只是单纯的消费属性没有生产属性,那么为什么各地方政府死活不允许企业降价卖呢?

通宝推:联储主席,
家园 这个问题你可以去看《黑客帝国动画版》

那里面什么都有。

家园 那个毕竟是科幻啊

凭想象力即可,不必符合逻辑推理吧?

我自己的推理是:

1. 10万元的类人机器人,如果可以完美替换工人,大把资本家愿意投资购买,产业工人会大批失业,而且穷国会更麻烦,失业率会更高。说不定美国的制造业有机会翻盘,这个机器人可以完美地解决工会问题。

2. 做家务的机器人出来的话,结婚的意愿更低,生育率会更低,未来的人口会继续萎缩。

家园 钱肯定不是生产资料

钱是一般等价物,不是生产资料。

房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

@懒厨 兄,就算你改口说不是无所不能,不是一机色打天下,如果10年内能实现你说的10万以内专业机器人,你还是得进学习班,提高思想觉悟,免得你要求按需分配200个老婆。

我比 @达闻奇 河友好多了,他是想让你躺营养液当电池。

家园 当然没错

您这属于国产替代

之所以会说到比亚迪和秦的降价,是在说对实体从好到坏的各种量价情况的时候作为例子来举的。

从好到坏依次是有量又有价》量升价平》以价换量》缩量保价》量价齐跌。然后紧跟着说到byd的秦连续2次大幅降价,这是以秦 以byd 以汽车行业这个国民经济支柱级的核心制造行业现在残酷的价格战为例子,试图说明国内实体状况处于以价换量的低迷经营状态,这不是什么用电量指标能看的出的。

这么明显的前后关系应该不难懂吧。

但之后你可以看到一拨人在说byd利润很好,降价是企业正常经营行为,全然躲避以byd和汽车行业为例子论述的正题。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有什么歧义误读,现在看这是故意歪楼来应对了。因为这种全行业性的以量换价行为是不可能用单纯企业经营策略来解释的,汽车这种占规模以上工业7-8%比重的代表性支柱行业和整体经济之间是撇不开关系的。

最后回到以价换量上,这对单个企业肯定是常用的经营策略选项。但前面说了现在这是全行业性的,而且现在汽车行业的以量换价行为已经明显超出了正常强度。

因为汽车(乘用车)是对用户社会地位身份具有标识作用的大件耐用消费品,按性能价格有从A到D的深严产品分级。正常的以量换价手段都应该是在维护和不破坏产品定价逻辑 品牌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比如搞送这送那的隐性降价,更进一步就是这几年国产车流行的跨级打法。比如花B级 B+级车(中级轿车)的钱可以买到C- C级的性能,实际也可以看做以价(性价比)换量。而现在这种非正常产品迭代周期下直接降价,而且还是各家车企此起彼伏大幅连续的行为,那就可以看作是以价换量阶段的末端。企业已经判断未来需求已经容纳不下现有玩家且难以改善,接下来就是淘汰赛。处于被动的弱者本来就没精力维护价格体系品牌定位,对于强势的行业领导者来说比如byd,这个时候继续追杀过去就是因粮于敌。即便少赚甚至亏点,只要多占了别人的份额,就能减少对手过冬的粮草降低他们的资金储备,尽量加快淘汰赛的进程,避免节外生枝。

家园 就是趁窗口期还在

尽量干死对手,国企即便干不死,也可以干成僵尸。

新能源车渗透率过20%以后乘联会就开始公开发声要“同车同权”了。绿牌至少在大中城市完成他的历史使命明显就在这1-2年。而对byd真正的威胁是华为明显是带着“任务”来的。问界的外观高智商说是沉稳,低智商说就是极其平庸,甚至在一众新势力里可以说是土气。同样有华为赋能的阿维塔那摸样多科幻帅气。但为什么华为最终还是选择塞力斯和问界作为发力点?因为阿维塔背后的长安过于显眼了,而塞力斯属于人畜无害的小虾米。华为的目的是做智能汽车领域的高通,而不是真的下场造车。

所以问界和塞力斯就属于对那些大型国企车企的一次礼貌秀肌肉,一方面展示华为的实力和影响力,一方面又可以表明我不是来砸各位饭碗的,而是想让各位把手里的碗端的更稳的,为后面华为与各大传统车企的合作留足空间。这就类似当年台积电放弃设计避免和客户竞争,专心搞Foundry。

而byd的车机和智驾水平,懂得都懂。他现在只有全力加高优势多占份额,才能最大限度避免智驾时代来临后的被动。

家园 【整理】 -- 补充帖

本次演讲两年之后,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巴巴罗莎计划,苏德战争爆发。

家园 现在的AI,明显是硅基的

何须碳基的人肉电池?

家园 移动终端不缺算力,百公里能耗50个馒头的移动终端满大街都是
家园 也不能否认当地当时的功劳

很多城市的房子,是一房一价,指定A小区B幢C单元D室的房子只能按指定的E价卖。这种算是极致的计划经济了,等于规定那片地上的土豆只能按哪个价格卖。这个对减缓后来的冲击还是很有用的。

商品房大部分时间是市场经济,到了后期才套上计划的笼子。同意你的看法,市场经济有它的规律存在,并不是3,5年就能恢复的,心急感觉也没用。

家园 资本主义本来就是用失败者退出来解决过剩的

难到你指望自我约束来解决过剩?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越过了全球50%的红线,迈向60%了。一国对全世界,还要是2倍,你让国内经济怎能继续高速发展?这个时候的发展趋缓是自然的,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夺取西方企业传统占据的高科技、高毛利产品,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必经之路。

凡是用过日本打印机、复印机的,都会对那些反人性的按钮和配置雷倒。将来的设备,必然全面智能化。

打倒了西方的高毛利行业,接下来才是阶级和解。在此之前任何阶级和解的政策,都会被认为是对资本的剥夺,从而引起恐慌和资本外逃。等到了他们无地可逃的时候,资本就会想起来,中国才是最好的地方,是流着奶和蜜的地方。

家园 你们就是硬斯负人。

金融房地产问题不是中央单方面调控问题,是金融资本里外勾结对抗中央的问题。

你们从来都不谈这点,只会说中央怎么样,就不说金融房地产集团怎么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