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很多人似乎都觉得国内经济不行,到底为啥不行呢? -- 胡一刀

共:💬2480 🌺14460 🌵63 待认可1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249 / 0

    好上加好
    7/0
    稳中向好
    84/0
    不死不活
    64/0
    越来越差
    62/0
    自己晕菜了
    32/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6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经济角度来说,巨幅振荡会毁灭生产力

这些生产力并非不需要,而是被临时极端情况给消灭了,以后其实还是要重建的。好比挤兑之下,银行倒闭,但是很可能这些银行运行良好,是被极端条件给搞倒了。

好比价格的剧烈变化,也会让生产企业无所适从,所有计划都只能变为短期性的,或者干脆关门歇业。减小振荡,会让企业和消费者都更从容地适应,更好地保留生产力。

实际上,我个人感觉中央也在后悔下手太辣了,有点惊慌了。救市措施不断,现在下调首付到15%,再到设立基金来收房子,都是很极端的措施。15%首付,跌个15%,银行就风险来了。收了房子,你是搞出租还是出卖?出租么,一大堆管理问题,出卖么不减小供应量,都是问题。但为了不再继续恶化,也顾不得了。

涉及到个人的话,很多产业链上的人,从规划,到设计,到建筑,到销售,到中介,到建材,到装修,到家电,到家具,甚至到广告,失业很常见的。软着陆的话,也会好很多。

通宝推:青青的蓝,
家园 革别人的命容易,革自己的命难

说明联储主席是标准的人民群众

属于自私自利的普通人

谁伤害到了我的利益,我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这是朴素的劳动人民善恶观

人类社会

能够革自己命的人

要么脑子昏了头,要么是道德高尚的圣人

家园 你这里的AI不就是当年的房地产么?

倒数第二段的科幻小说,跟当年唱多房地产时的逻辑一样一样的。

从大炼钢铁,到大搞楼市,到大炼芯片,除了标的不一样,背后都是泡沫的涌动。温铁军的八次危机如果像货币战争那样不断出续集,我看八十次危机不成问题。

家园 集采搞得太过了

该给的利润还是要给厂家的。

家园 我看房地产不是震荡而是戛然而止 -- 有补充

我的感觉是请君入瓮,不一定对。

关于“软着陆,好很多”,假设现状是硬着陆,那么软着陆是0.2倍速的进度,把这两年发生的事情用十年去演绎,设想各方有条不紊地依次退出。。。但是实操中某些人却是反操作加大杠杆末路狂奔。

2017年,受到央行货币紧缩的调控政策的影响,王健林的万达集团陷入了巨大的债务危机,融创集团的孙宏斌接手的是王健林出售的13个文旅项目,而富力集团的李思廉拿出近200亿将王健林手中的77家酒店群收入囊中。

——如果许家印2017年也听劝收手,那也许就没有后面的事了吧。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跳出舒适圈 -- 补充帖

回想起来,经济下行刚刚开始的时候,公知鸡汤们的话术是跳出舒适圈,辞去央企国企的稳定工作,跨界去创业。。。照这几年的光景无论干什么行业都是九死一生从天堂到地狱,事后诸葛亮地看,当年那个人怎么那么傻?所以我想,软着陆或许是美好的愿望,实操中很难做到,疫情防控放开也是戛然而开,逐步批次放开当然更好,但是谁当第一批?

习大大十年前拿着大喇叭喊,注意了注意了,房地产要软着陆了,有没有?

可惜当时没人信他呢😂😂现在说他搞硬着陆,我看有点冤枉。

家园 我对某些金融人士意见很大

前几年有一些金融网红,其中有一位,经常表情严肃给大家分析一下宏观形势,那段时间很受年轻人欢迎。

在躺之前,有人上传了一个据说是此人内部讲话的音频,其中反复在谈“口罩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观点就是:外国人解控之后,市场怎么怎么涨了,预计我们躺了之后,也会迎来反弹。

从此我对此人路转黑。

-

我对很多金融人士意见很大。

立场和观点不同,这点可以理解,但金融人士的本职工作——估值,是一个需要很接地气的工作。

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会随大流、看数字的金融人,真的是不配他所获得的财富。

等这样的乌合之众多了,就会让整个体系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美国为例子,两年前就开始了“通胀高-黄金跌、通胀低-黄金涨”的局面,因为大家看的都是通胀对央行政策的影响,吃的都是央行放水的饭。

可惜,在这个脱实向虚的时代,这种人——尤其是权贵二代,越来越多了。

家园 在矫枉过正了

中国医疗器械的问题是,研发主力存在于私企而不在央国企,央国企在行业内大收优质资产集中于生产线、供应链这些赚钱的模块,研发辛苦且难快速变现,基本上是抛弃的。

集采利润降低,头部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甚至于0投入,对整个行业是破坏性的。央国企也没兴趣在研发上投入。

说白了,企业不图钱难道图吉利吗?

家园 国内的金融人就是欧美的传话筒,不需要动脑的,类似传媒系统

金融、传媒、医院、学校,除了医院和学校因为有公立系统兜底稍微好一些外,四个系统无不充斥着各种无脑的传话筒,一群拜洋人为主子的大儒而已。

家园 一帮会计师来整改革,说找到最好的方向了

算小账,算账本上的账,这种搞法只会把事情越搞越糟糕。所谓集采,那个出发的思路其实很奇葩,只算生产成本,有点类似于计划经济时期药厂产品国家采购了,什么研发啊,设备更新,配送,推广等等都跟生产企业没关系。集采就是以这种只有生产一个环节去给你盘成本。

你这么搞其实也没毛病,但是新药的研发创新体系,这部分的开销你怎么分配资源?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建立新药研发,设备更替相关的体制制度,现在攒下的这点追赶西方的家底,马上就要丢掉。目前集采能玩起来的前提是,之前企业投入的成本,不加入集采可能死得更快,只能认下了。但是这种措施有未来吗???

DRG是什么,云山雾罩的,就是按照病种收费。说的各种好听的好像万无一失,实际上到最后就是什么便宜用什么,把你糊弄走完事,同样是治病也达到了临床治愈标准,但是预后呢?你觉得医疗机构只靠情怀?自己不想过好日子吗?到最后怎么省钱怎么来,而且越是基层医疗机构治疗的手段会越呆板,病员可能会更加往头部大医院聚集。

这种改革,非常类似于通过让公立医疗机构自宫的政策,催生真正的私人保险-私立医院体系。

通宝推:青青的蓝,
家园 我一直反对硬着陆式的戳破房地产泡沫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说的,极端的震荡毁灭生产力,正常的企业、正常的经济秩序完全被打乱,最后是国家经济受损、大家受损。今上主导了这项政策,造成了今天经济的低迷,结果可能也超出了他自己的预判,所以我觉得他不懂现代经济。

但是国家买房子可能不全是权宜之计,因为以后的城市竞争,很可能就是人才或者人力资源竞争,和以前的土地财政有很大的区别。就是说,在人口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条件下,竞争人力资源本身变成了发展城市的第一要务。

那么怎么竞争人力资源呢?开放户口是大势所趋,但仅仅这样恐怕还不够,下一步增强城市吸引力的办法,恐怕就是给基层提供保障房了,要想农民进城,给一套保障房恐怕作用比别的都大,人来了,就要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就要找工作,就会创造需求和税收,就对城市发展有利,所以,拿保障房吸引人力资源,以后有可能不仅不是权宜之计,反而是城市竞争势在必行的竞争手段。

家园 怕就怕这是今上的韬晦之计

经济看着搞砸了,于是退居二线,让沪强同志顶上去干一段。

怕就怕沪强的招真把经济搞好了(我个人认为沪强的政策方向正确,虽然力度还不太够),因为这个可能性相当大,现在沪强可以说走在了正确的路上,方向已经对了,只要坚持下去无非是走出经济困难快慢的问题,到时候今上再出来指点江山,搞回他那一套艰苦奋斗、行政命令为主的类计划经济模式,那就糟了。

家园 房地产的形势明显在往保障+市场的方向转变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房住不炒”寿终正寝了。因为这是一个混淆了保障和市场的政策,既限制了市场的自由,又达不到保障的要求,是一个两头不到岸,大家都不满意的政策。从市场角度,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自由,弄得房价大跌,违背市场规律;从保障角度,房价跌到现在,基层还是上车困难。而且,本来自由市场下,政府土地卖高价,可以拿来搞基建搞补贴,惠及基层。现在土地卖不出去了,政府也没钱补贴基层了,于是公共事业涨价。等于基层好处没得到,利益反而受损,而那些有钱买大房子的人也不满意,等于逼着他们买便宜房子。

“房住不炒”寿终正寝后,市场就会被放开,以后你们有钱人有能力把房子炒到天上去政府也不管,反正水涨船高,房子贵政府的地就贵,等于你们有钱人拿钱资助财政。

政府承担更多的保障责任,要保障找政府,政府负责给基层提供廉租房,等你们有钱了,自己去市场买商品房。

这可能是一个兼顾了市场和保障的最佳政策。

家园 瓶颈段,过不去的很多

不是不努力,系统锁定。

不能人人掌握的技术和权力,会造成俯视的心态。世界这样,一国也这样。美资前车之鉴。

家园 一尊从环保去产能的时候就是这个德行

re: 极端的震荡毁灭生产力,正常的企业、正常的经济秩序完全被打乱,最后是国家经济受损、大家受损。今上主导了这项政策,造成了今天经济的低迷,结果可能也超出了他自己的预判,所以我觉得他不懂现代经济。

------

他的管理和行为模式有缺陷,环保去产能的时候,身边哪怕有一个懂项目管理的,也不会这么荒唐。

可笑世人皆愚昧,后面窟窿越来越大,才有一部分人人终于明白过来了;还有大部分人,继续执迷不悟。

家园 老习现在重点在

党务、军务和外务。

党务主要是反腐、人事这些,军务整军、备战,外务中美博弈、台湾统一、南南合作等等。

事也够多了,发挥他布局、谋划、定力、大力飞砖、实事虚做等等方面的长处吧。

经济领域的弯弯绕,预期管理这些反直觉的东西,对他来说,确实是有点难。

经济领域他要是来个回首掏,整出个总经理辞职之类的,会让人想起很多不好的回忆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