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看 “大导演” 李安可笑的票房纪录 -- 潜望镜

共:💬104 🌺486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看 “大导演” 李安可笑的票房纪录

李安打响知名度的是《卧虎藏龙》,之前一年他拍与魔鬼共骑,投资 3,800 万美元,票房六十多万,等于是把钱丢进水里,听个响。所以说卧虎藏龙是挽救了李安,否则他只有继续在家洗碗的命。

然后是《断背山》和《少年派》两部大卖,而他要是拍绿巨人,票房立马就跌,勉强不赔不赚的水平。

少年派之后,李安也算是积累了几个奥斯卡小金人了,估计有点搞不清楚状况,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拍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投资四千万,票房三千万,大赔。

然后双子杀手,请来了威尔史密斯,投资 1.4 亿,票房 1.7 亿,还是赔钱,因为票房是要跟院线分账的。

中间还拍过一部《伍德斯托克的音乐节》,投资三千万,票房一千万。

大家看出来了没有?李安只能拍卧虎藏龙、少年派这种猎奇片,主角是亚裔,或者断背山这种主角是同性恋,还是猎奇。话说欧美同性恋据说流行了几十年,非常开放了,为啥别的导演不热衷于拍同性恋这个题材,非要找李安来拍呢? 人家内心深处还是不想丢人嘛。

一旦李安离开了猎奇片这个范围,主角是正常白人男,那么立刻票房大赔,而且是赔的离谱。这完全不符合李安所谓 “大导演” 的身份。说得好听点,这是美国的集体意志,教育李安认清自己的本分,说得难听点,这就是个驯养家畜的过程。

我不是对李安本人有意见,虽然他也拍过色戒这种垃圾,但是总的来说,李安是有才华、有想法的,也吃过生活的苦头。但是呢,西方一边把李安捧为华裔导演中的翘楚、标杆、头把交椅,一边用羞辱式的方法来驯化李安,这其实是对所有华裔电影人的羞辱。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的创造力其实已经枯竭,成天拿漫画翻来覆去,拍了十几二十年,跟足球界炒作梅罗十几年一样,后面是肉眼可见的衰落。

通宝推:河兮兮,camelry,金台夕照,
家园 心理上祛魅仍旧任重道远

点看全图

家园 狼犬丹尼

李连杰

家园 也别太苛求,能有几部大卖又有金像奖已经很杰出了。

也别太苛求,能有几部大卖又有金像奖已经很杰出了。

好莱坞多少来自全世界的导演演员各色人等想出人头地的,能到李安这个档次已经人中龙凤。

但是另一方面,白人也好犹太人也好对其他种族的压制和防范也是显而易见的。

家园 漫威的垃圾都有人捧臭脚,真是神奇

😂😂😂

家园 他的片子还可以了,内敛低调细致方向比较合适

快餐商业化的潮流与之颇不相符。

家园 票房是硬道理

钱都是投资人的真金白银,如果这叫羞辱,那世界上99.99%的导演估计都得排队希望等着被羞辱。

能拿一个小金人已经可以吹一辈子了。拿了几个在西方圈子里也差不多可以横着走了。

他不太擅长用来挣钱的类型片,本来走的就是文艺片的路子。要不是名声太大那几个机会估计都不会给他。作为导演,能吃一口已经很不错很不错了,你让卢卡斯去搞一个文艺片,让斯皮尔伯格去搞一个歌舞片也是一样的扑街。

华裔电影人在好莱坞还只能是一个点缀,这是由观众群体决定的。亚裔人数太少,还不足以独立的撑起一个票房。所以就没有自留地。黑人,拉美人人数足够。所以就能撑起一个独立的片种。很多黑人明星都是在黑人家庭剧里练过了才登上大银幕的。

华人电影还是要靠华人市场,中国乃至亚洲,不用盯着西方。

通宝推:燕人,高地,
家园 嘿嘿

李安对于西方的意义是:捧出了一个“黄皮白心”的文化标杆。

对于资本而言,若拍的片子总是不挣钱,就难办了。被抛弃或资源降级是常事,抛弃的多是如吴宇森这样的商业片导演;李安本质是文艺片导演,拿奖了还说得过去,但他近年好像一直在尝试商业片,想博票房的心可见。今年春节档,《满江红》让张艺谋圆满了;之前《长津湖》让陈凯歌圆满了...。可以看出,本质上没有那个导演不看中票房,区别就是有没有能力而已。

好莱坞混得最好的华裔导演,应该是温子仁,他只拍商业片,尤其以小博大的能力非常强悍。一大堆小成本高票房的恐怖片让他赚了许多:他自己的制片公司是大陆两个人投资的。大制作商业片他驾驭得也很好,对经费的控制很得当。

通宝推:夏听蝉声,潜望镜,
家园 【商榷】要求有些过份过高了

不赞成这样。有理有据有节,感觉这个帖子都没达到。

第一不够有理。就举两点,第一,文艺片与商业片本来就两个赛道。文艺片拍的好的,商业片不一定能玩转。商业片挣钱的,文艺片不一定牛。把这俩混在一起,就好比非得让科比去打乒乓球,然后说他连公园大爷都打不过,就算篮球打的好,也不是啥好运动员。第二不同意说李安拍的好的就是猎奇片。文艺作品关注的肯定不能全是咱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呈现的都是平淡无奇的一日三餐。《肖申克的救赎》还拍的囚徒生活呢。作为华人导演,拍华人故事和华人背景无可厚非。他前期的《喜宴》和《饮食男女》相当不错。《藏龙卧虎》不仅仅是武打片,而是揉进了相当多武侠原本的思考比如江湖究竟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当初看《藏龙卧虎》的感觉,有些像现在看《流浪地球2》的感觉。能体会到导演不是仅仅在讲一个故事。其实能讲好一个故事的导演又有多少?

第二不够有据。这个帖子里头臆想的东西还是多了些。比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个类型的电影我咋觉得很明显就不是冲着票房去的。数据也不够全面,有按需要剪裁事实的嫌疑。比如查查《肖申克的救赎》票房多少?同一年票房最高的是谁?当年有多少部电影票房比它高?再拿李安的电影和它比比?

关键是不够有节。对海外有成就华人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华人在海外发展,要想有所成就,而不是只是混个一日三餐小确幸,必然要和当地的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冲撞。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是不是得要求华人一定要死守华人这个标签,且不说怎么死守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是不是被当地的主流文化和主流有所接纳就一定要被说成是被"驯化"了?按照楼主的逻辑,有多少在海外有所成就的,没有被驯化呢?能不能都拿楼主的标准来要求呢?

通宝推:阴霾信仰,多余6569,燕人,
家园 给你补充一个例子The Ice Storm,叫好不叫座

德国某个电视台有天播放过,让我震撼的是李安选角的眼光。

里面有几个小演员(蜘蛛侠,魔戒护卫者......),后来都在江湖上闯出好大的名头。

想起韩信拍刘邦的马屁---不善将兵,善将将。

李安能用一线大牌,而且不知名演员如汤唯经过他的手,也成大牌,电影界名人堂早就锁定一个高位了。

家园 文化民族主义话语

当然也同样有激进和保守。

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算是华语电影中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性关系讨论最为深入的几部影片之一了,三十多年至今仍不过时。这还是出手水平。

《卧虎藏龙》最重要的是颠覆了金庸和梁羽生创造的新派武侠小说叙事,我们大陆对武侠的认知,其实大部分还是建立在金庸武侠的基础上的,而之前其他类型的武侠小说家几乎都被金庸的光芒掩盖了。

《比利林恩中场战事》试验4K,3D,120帧的新技术,虽然至今有所争议,但提升帧率无论在游戏界还是影视界都已经是大趋势,李安身先士卒吃螃蟹,哪怕不够成功也不是否定的理由。且这本小说本身就是质疑美国当时的伊拉克战略和对外战争观念,属于美国式的“伤痕文学”。

再加上《少年派》,可以看出李安的长处是,钻进任何一个文明的肚子里,然后将其内核像带着血的内脏一样拉出来展示给你看。喜欢的当然觉得他犀利,深刻,不喜欢的觉得他展示民族的负面性。

所以,“黄皮白心”???呵呵呵,只能说李安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李安的电影当然是辩证的,但下结论之前,至少要看懂他在说什么。

而现在河里主流的文艺评论论调是:我们有球,我们有球,呃……

家园 比利林恩那是赤裸裸抽红脖子的脸,票房能好就有鬼了

美国人其实也不爱看伤痕文学,正因为这个原因壮志凌云2才票房大爆

家园 提李安就得提色戒

如果让我选一部当年能过审,现在绝逼过不了审的片儿,那非它莫属。

过不了审不是说梁汤的激情戏,而是赤裸裸的影射tg,所以说当年的广电绝对是有青天白日的人。

里面提到的军火,代表的可不是单纯的军火,最后日本人没得到,重庆也没得到,明面上的汪蒋日三方人物,都是一副垂头丧气样。

通宝推:hattie,大胖子,潜望镜,
家园 不过话说回来

我们确实有球了。有球之前还有战狼2,还有哪吒。咱们进步是很明显,老美退步也很明显。

家园 最简单的,跟温子仁比好了

温子仁拍电锯速度与激情海王,正常欧美白人环境,正常票房赚钱。

李安拍不出这么一部欧美主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跟张艺谋是一类的,都是拍红高粱这种。

你看,我没有贬低李安,事实上我是为他感到悲凉。他本人的理想是拍文艺片,但是一拍就票房仆街,只好去拍卧虎藏龙断背山少年派,正如王朔小说非得丰乳肥臀才卖得出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