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2023春节档电影观感:年轻即正义 -- 达闻奇
不知道是哪里在监控。后来那里封得严了,就不怎么去了。这里还好。
咬得一嘴毛。好看。
老谋子可能是不安了,亲自录了一个视频:
老谋子当初可能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场《满江红》vs《流浪地球2》的热战。
这事儿从何而起呢?沈逸老师在微博里转载了一封“网友投稿”,里面直指《满江红》的票房注水了,然后讲了很多“水”如何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故事。
沈大V的微博获得无数转载,连飞扬军迷们都一拥而上,…;从此,更多对《满江红》的指责和打脸纷纷跳出来,说MJH从出品到剧本、制作都是文盲、dirty,…。于是就有了【沈逸回应满江红官博起诉:法院见!😎】
张艺谋自己说精就是精品?就是好作品?不看思想了内涵了?他自己不就是以自己的内涵为牛吗?
我觉得这两部电影是不同赛道的作品,本来没什么可比性。不过在观众的观感中,工业科幻电影在地位上要比普通商业故事片高。张艺谋现在的电影都不如他八九十年代的,满江红这类换个导演也能拍,但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是拍不出《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的,其他导演也没有郭帆对科幻题材和工业流程的熟悉。
上面的人也不傻,都是投其所好的主旋律正能量,你再演杀奸臣有什么特别的,中国人几千年杀奸臣的故事听得多了,但演中国人制造行星发动机发展人工智能拯救地球的故事不一样,属于是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而且科幻电影能带动其他相关的产业,附加效益远高出前者。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当然不一样。
我同意张艺谋一直都很会把握时代风向,但这次时代发展得比他能想象的更快。他在年轻人(偏建制派)中的地位主要来自导演过国家重要仪式,而不是他的电影。
《球2》近几天来气势越来越盛,名人大V、大国企,...,都纷纷为《球2》站台。不可否认在春节档电影中,《球2》是最成功的一部,即使票房不如《满》。看来,这几天《球2》的气势有点吓到[微博博主@电影满江红]他们了!
说要起诉沈大V等,正暴露了他们的浅薄;就象是自己的电影宣传海报一样,漏洞百出闹笑话,突显出他们需要补习文化历史课,缺少思维逻辑的训练,以为流量就是胜利。
沈大V发表的“网友投稿”里面,讲了很多《满》的出品方、投资方和发行方之间的骚操作的故事,让他们很不爽;是不是真有违法违规的行为?很多网评说:让他们去起诉,如果真对簿公堂的话,大V们会请第三方去查账,《满》经不起审计的,后果不堪设想!
老谋子所说的“电影所传递的能量、所带来的思考,电影本身的灵感、素材,也都源于我们最真实的生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是力求和沈大V所说的“电影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反映国家综合能力的整体性发展。《流浪地球2》印证了这句名言。既然如此,我们希望电影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达成均衡,...”,在对电影的认知上,达到一致。
也许看不到《球2》和《满》打官司的好戏了?!😁😜🤔😅😂
他出来闹,是因为他不是影视圈的,就算查也影响不到他。
其实球2的官方还有制作团队从来没说过什么,都是粉丝在闹。但如果真揭开了,其实大家都经不住查。所以这次圈内的基本都是支持满江红没问题的。所谓没问题不是说一点瑕疵没有,而是说没有系统性的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qpafTRkN8wg6k-k62wAkRQ
至于沈逸,一个国际政治专业的学者出来说电影问题,本身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去年在俄乌问题上闹了大笑话,他的导师唐世平就说过他,乱七八糟东西关心的太多,自己专业关注的太少。唐世平是整个东亚唯一对俄乌问题做出正确预测的学者,对比他的学生,高下立见。
与此同时期的,我们社会舆论领域最明显的两个特征,一个是饭圈粉丝无脑崇拜,一个是针对个人和公司写黑稿。是巧合吗?
发散和跳跃程度无力吐槽。无脑崇拜和写黑稿怎么就成现在的显著特征了。只论粉圈作妖,堪比10年圣战事件的程度近年难寻。线下对暴力机关冲击的粉圈比网上控评要疯癫上几何倍数。区别在于随着渠道更新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胡温时期虽然公知横行,但更有战斗力的,是无数充满活力的自干五,这是一个健康的舆论氛围。
自然现在的宣传政策存在诸多问题,然而因此岁月史书“公知时代”就不必了吧。单单南方系猖獗制造的许多谣言为祸到现在。认为如此情况是健康的舆论氛围。只能感慨一句,远香近臭吧。
以及
就像上次把吴亦凡判刑拿出来转移热点一样。
吴亦凡判刑应并不是转移热点,是刻意安排在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宣布。娱记圈早一天就大多知晓了。
总统大选中胜出,才知道他的。当时,他也算是种花家🇨🇳智库里的稀有动物,绝大多数国际政治教授、学者、专家都预测了女克林顿会赢。
🤔😁😂
不过我不是沈大V的粉;很多文科教授、学者、专家做学问都是靠抖机灵,逻辑思维差,系统分析欠缺,...。下笔千言,夸夸其谈,看他们的文章,听他们的演讲,都收获不多。我比较喜欢读/听有实战经验的人的文章/访谈。
不能推出沈逸水平更高。2016的时候,我身边就有人早早预测特朗普会胜。
提示:别忘了打拳、小作文、货拉拉司机被舆论绑架的司法。
要么你再想想?
春节档从演员到观众,其实核心还是中年人(扶老携幼)。小鲜肉是点缀而不是主力。等二月份回城上班才是年轻情侣的天下。
距今时间近的事印象深刻与问题表现形式发生变化么。不费劲展开定性、定量大探讨云云了。如果想举例说明,“遥远过去”舆论场恶劣例子连篇累牍吧。仅公知一词在大众语义场彻底变“骂人”,就少不了他们一次次自我下限暴露得推动。
关注领域和个人看法不同,“好不好”是各有观点。不过分析现存问题,给曾经作妖的家伙们洗白机会DUCK不必。
不记得当年全国媒体集体骂高铁的盛况了?各种奇怪的姿势在骂,甚至不惜暴露自己的智商。
最逗的是某年春节前,新华社记者质问,郑州开往北京的高铁一个人都没有,为什么还要开行? —— 这帮人的智力水平想不明白,如果没有郑州去北京的车,北京去郑州的车该从哪变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