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投票【原创】谁动了这个世界的时间线? -- 孟词宗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55 / 0
世界是真实的,大多数人因某种未知原因而记错了,时间线正常。18/0世界是真实的,时间线被篡改了,但篡改者的能力只能改动少数人的记忆和无生命物体,所以大多数人保留了记忆。15/0世界是真实的, 但大多数人的记忆被篡改了,把“是人”改为“斯人”。5/0世界是虚拟的,这是黑客帝国中的 bug 表现。15/0我们大家都穿越了。2/0
截止到目前为止,所有主流初中教材全部是“是人”
隋智永 《千字文》
“天地玄黄,。。。。。鸣凤在树。。。”
唐欧阳询 《千字文》
“天地玄黄,。。。。。鸣凤在树。。。”
宋赵佶 《千字文》
“天地元黄,。。。。。鸣凤在竹。。。”
元赵孟頫 《千字文》
“天地玄黄,。。。。。鸣凤在竹。。。”
明文征明 《千字文》
“天地玄黄,。。。。。鸣凤在树。。。”
但是,但是,但是今天多少正规出版社印刷的《千字文》都是:鸣凤在竹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0月26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初中课本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通常要求背诵,多年来也脍炙人口。近日网友发帖称:《孟子》的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中学课本存在几十年了,所有上过中学的人应该都背过,其中有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自己记忆非常清晰,因为当时课上还联想到“李斯”是不是就是这个“斯人”?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说,课本上,甚至是古文里,从来没出现过“于斯人也”这几个字,他就有点蒙了。 “难道我记错了?”网友查找了人教版教材1992版本、2001版本和2016版本,全部都是“是人”。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记者多方调查后发现,至少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中,都曾出现过“斯人”的版本。
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语文课本。图片源自网络
[IMG]图片网址[/IMG]
这篇文章被收录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的《古文三则》。这位网友告诉天目新闻记者:“这是我家孩子上中学的时候用的书,2019年在用。”
天目新闻记者随即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搜索此书的ISBN(书号),确实找到了这本教材。搜索结果显示,此书出版于2019年1月。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图片源自网络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图片源自网络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孟子》。图片来源/网络
《四库全书-孟子注疏》。图片来源/网络
明显应该是“斯人”啊,怎么会有“是人”。。我刚看到这差别时候,以为现在编教材那帮人又在作妖了,没想到河里这么多人居然学的是“是人”。前两天弯弯那边节目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不过他们那边也是学的“斯人”。
明显教材就是“斯人”啊。这又不是什么容易搞混的字。这投票贴选项应该改成二选一,“斯人”和“是人”。看看河里学哪个的多
虚空拉两个,我揍一个,PVE妥妥的同等级1V3何等荣耀(成功的话还会剩一点血,稍有不慎就被怪打死)。
我的高光时刻就是PVP的时候,把一个同为42级的联盟,和他喊来的一个骷髅等级的人类战士,引到水里不停地游,然后看他俩被活活憋死。
我估计他们不知道亡灵有水下憋气10分钟的技能。
可惜后来因为实在找不到在哪里做召唤地狱猎犬的任务,迟迟学不到召唤技能愤而退坑。
。
那是一个联盟部落语言不通的时代,
那是一个大脚插件还很原始的时代,
那是一个大家在荆棘谷杀的尸横片野蹲来蹲去的时代,
那是一个网上只有模糊的图文攻略,找不到手把手视频攻略的时代,
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或者说,伟大的不是那个时代,
而是我们的青春。
。
——121GDI,我是个文艺青年。
好好琢磨
封面是闰土
而那句话也不是课文正文,而是一段名人名言,并不是教学内容。在河北学了这版教材的,到了初中就用的是人教版。
没有我学的那个课本,我学的是初中课本上下册。网上晒的那些都是九年级或者第五册。
根据时间地点有些还是能估计个大概的。
主要是我们懒,谁主张谁举证,主张斯人却不方便举证,面对别人的举证又怂了
应当解释为曾经用是人课本的一度被用斯人课本的带偏了,而不是原本是是人被输入法带偏了。
因为老师当时特别讲过这个知识点,印象很深刻。
很多人就是被网络语言误导了吧,还比如明明是“知耻近乎勇”,现在网络上看到的都是“知耻而后勇”
恐怕是七十年代学的,肯定是人教版。
自从49年以后,孟子的这段话就受到了质疑,似有宣扬封建天命论之嫌。所以虽然人教社于1961年第一次把这篇文章收入初中语文课本,但是1962年有关部门在重新修订出版胡服的修养一书时就把这句话给删了。66年以后,课本中当然不可能保留儒家亚圣的文章,如果要想学那只可能在批林批孔的大批判稿里见到了。78年人教社重新改版教科书,这篇文章未被收入。直到1982版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这篇文章才被重新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