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原创】谁动了这个世界的时间线? -- 孟词宗

共:💬109 🌺252 🌵2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55 / 0

    世界是真实的,大多数人因某种未知原因而记错了,时间线正常。
    18/0
    世界是真实的,时间线被篡改了,但篡改者的能力只能改动少数人的记忆和无生命物体,所以大多数人保留了记忆。
    15/0
    世界是真实的, 但大多数人的记忆被篡改了,把“是人”改为“斯人”。
    5/0
    世界是虚拟的,这是黑客帝国中的 bug 表现。
    15/0
    我们大家都穿越了。
    2/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是要指鹿为马吗

我印象是斯人

家园 个人猜测

20大胜利闭幕,之前的“毒教材”事件不了了之,这个反常的“妖”,可能就是该事件下文的一个伏笔,真心希望是这个方向的可能性。

否则,就是这届吃瓜群众的素质实在太拉胯,这种话题都能上热搜,简直太无聊。

家园 我敢百分百确定

就是“斯人”,不论口头背诵还是书本印刷的,都是,唯一不确定的是,当年的教材是什么版本,话说,那时候似乎也没有什么版本之说或者概念。

同意上面一位河友说的,事出反常必有妖,就是不知道什么妖。

家园 人教何德可能敢指鹿为马呢,倒象是一种透导

本来就是一个无关要紧的小错处罢,俺当年的教科书就是“斯人”,人教这次是明显站在反派位置,倒不如说是一种千金立柱的策略吧,用自打面脸来鼓励大家去找渣,形成一种新互动,这样或是一种政策牛刀小试也不一定。

家园 人民文学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的书是“是”

翻了手头这几本,1960-1990年代出版的,的确都是“是”。

家园 我的记忆里一直是斯人

由于我中学时正好是批林批孔,所以没有在学校中学过这篇文章。后来改开后接触的社会读物包括网上信息印象一直是斯人,所以一直以为如此。

很可能教科书及以前的正式书籍都是“是人”,而改开后社会大众上及流传很广的非学术杂志等都写成斯人,造成绝大多数都误认误记了。

家园 回去翻翻书不好吗?
家园 网友已经把自己的教科书贴出来了

请把你的教科书拍照贴出来。

口说无凭。

家园 多简单的事儿 -- 有补充

教材的发行量那么大,找一本旧教材来做证据就行了。

说这么多,不如拍一张照。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百度一下,仅供参考 -- 补充帖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874954

这是一个很容易就能弄清楚的事情,不用拿也许可靠也不靠不住的记忆做证据。

用“是人”、“斯人”版本的教材都有,不同的出版社采用了不同的说法。

人教社说一直用“是人”,反驳也很简单,找一本人教社的“斯人”版本驳斥就可以了。

人教社是教材发行量最大的出版社,出版数字数以亿计,要想改这么多代人、这么多人的记忆也是相当有困难的。

另外,港台剧喜欢用“斯人”,用记忆做论据的时候先得自省一下自己的记忆来源。

家园 是“是人”。冲动是魔鬼。

我错了。是“是人”。

批评我的人说:你们偷懒,“斯人”更符合你们的思维习惯,所以你们跟着“斯人”走了。就如“明日黄花”绝大多数人说“昨日黄花”,“空穴来风”本来是“空穴来风,必有其因”,指事物不是无缘无故的的,你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把核心内容去了,把“空穴来风”当成无中生有。你们这些学渣。

经批评后我想了想,似乎真有那么回事,“斯”于“是”之间不同,当年是有过纠结,但二者意思明显一致,就忽略了。

然后有人笑我:XX上课都不带书的,你肯定是屁股痒了。

家园 请教95%这个统计数字的出处?
见前补充 4806734
家园 我读中学的6年,人教版语文就没选过“天将降”这篇。

我的高中课本选的《孟子》: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我的初中课本选的《岳阳楼记》:

点看全图

换句话说,我中学课堂上只学过“斯人”,没学过“是人”;“天将降”是课外听说的。

家园 我上中学

好像是孟子三篇

家园 一直背的是“斯人”

没听说过是“是人”,但现在看书上的都是是人,主要是我没有找到当年读书的教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