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 -- 翼德
我承认从未读过马克思的文章。记得上大学时有个挺神的安徽同学和我说不要读马克思,应该读黑格尔。“和黑格尔比,马克思算个啥”,他轻蔑的样子我还记得。
今天偶然的机会看到马克思给《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很平实的文章。不是想象中的剑拔弩张的革命大字报,不知道在今天的西西河会收到几花几草。全文在此,给同学们分享下。
【现在我把这部著作的第一卷交给读者。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初篇和续篇相隔很久,是由于多年的疾病一再中断了我的工作。
前书的内容已经概述在这一卷的第一章中[2]。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联贯和完整,叙述方式也改进了。在情况许可的范围内,前书只是略略提到的许多论点,这里都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相反地,前书已经详细阐述的论点,这里只略略提到。关于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的历史的部分,现在自然完全删去了。但是前书的读者可以在本书第一章的注释中,找到有关这两种理论的历史的新材料。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所以本书第一章,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难理解的。其中对价值实体和价值量的分析,我已经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注:这样做之所以更加必要,是因为甚至斐·拉萨尔著作中反对舒尔采-德里奇的部分,即他声称已经提出我对那些问题的阐述的“思想精髓”的部分[3],也包含着严重的误解。顺便说一下,斐·拉萨尔经济著作中所有一般的理论原理,如关于资本的历史性质、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之间的联系等等,几乎是逐字地——甚至包括我创造的术语——从我的作品中抄去的,而且没有说明出处,这样做显然是出于宣传上的考虑。我当然不是说他在细节上的论述和实际上的应用,这同我没有关系。]。以货币形式为其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然而,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而对更有内容和更复杂的形式的分析,却至少已接近于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并且,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而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象是斤斤于一些琐事。这的确是琐事,但这是显微镜下的解剖所要做的那种琐事。
因此,除了价值形式那一部分外,不能说这本书难懂。当然,我指的是那些想学到一些新东西、因而愿意自己思考的读者。
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4]
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撇开这点不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在我们那里完全确立的地方,例如在真正的工厂里,由于没有起抗衡作用的工厂法,情况比英国要坏得多。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
德国和西欧大陆其他国家的社会统计,与英国相比是很贫乏的。然而它还是把帷幕稍稍揭开,使我们刚刚能够窥见幕内美杜莎的头。如果我国各邦政府和议会象英国那样,定期指派委员会去调查经济状况,如果这些委员会象英国那样,有全权去揭发真相,如果为此能够找到象英国工厂视察员、编写《公共卫生》报告的英国医生、调查女工童工受剥削的情况以及居住和营养条件等等的英国调查委员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人们,那末,我国的情况就会使我们大吃一惊。柏修斯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我们却用隐身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
决不要在这上面欺骗自己。正象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起了警钟一样,十九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又给欧洲工人阶级敲起了警钟。在英国,变革过程已经十分明显。它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波及大陆。在那里,它将采取较残酷的还是较人道的形式,那要看工人阶级自身的发展程度而定。所以,现在的统治阶级,不管有没有较高尚的动机,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把一切可以由法律控制的、妨害工人阶级发展的障碍除去。因此,我在本卷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英国工厂法的历史、内容和结果。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要说明一下。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例如,英国高教会宁愿饶恕对它的三十九个信条中的三十八个信条展开的攻击,而不饶恕对它的现金收入的三十九分之一进行的攻击。在今天,同批评传统的财产关系相比,无神论本身是一种很轻的罪。但在这方面,进步仍然是无可怀疑的。以最近几星期内发表的蓝皮书[5]《关于工业和工联问题同女王陛下驻外公使馆的通讯》为例。英国女王驻外使节在那里坦率地说,在德国,在法国,一句话,在欧洲大陆的一切文明国家,现有的劳资关系的变革同英国一样明显,一样不可避免。同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副总统威德先生也在公众集会上说:在奴隶制废除后,资本关系和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革会提到日程上来!这是时代的标志,不是用紫衣黑袍遮掩得了的。这并不是说明天就会出现奇迹。但这表明,甚至在统治阶级中间也已经透露出一种模糊的感觉: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
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
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
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6]】
在《资本论》第一版出版之际,马克思的故国德国还是处于资本主义的早期,而马克思所寄居的英国表现出最高度的资本主义文明。所以马克思有论断
【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
这个论断的精确处在于指出人类社会的复杂性。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试图跨越这个阶段的尝试,至今为止,似乎尚未有成功的例子。
后来才知道是但丁说的。
在《神曲》里面,但丁是从黑暗森林进入地狱的。在黑暗森林,但丁遇到了象征教皇、法王、佛罗伦萨人的狼、狮子、豹子,大声呼救时,引路人维吉尔出现了。
这句话就是维吉尔对但丁说的,你随我来,让人们谈论去吧。
还有一种说法是但丁在佛罗伦萨党争中对别人说的,你跟着我走,让别人说去吧。后来但丁把它引用到了《神曲》
==
还有,你这个序言版本谁翻译的啊,感觉有些地方不通。
😄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本网页文字版主要采自1956年至1983年陆续出版的马恩全集中文第1版。
哪里不通,咱们切磋切磋。😁
马克思的年代,应该还没有理论解释水钻之谜:人缺了水会死,人缺了钻石无所谓,为啥钻石的价值远高于水呢?
后来到了19世纪中期,有人提出边际理论:价值高低,取决于边际效用:在正常情况下,你本来就有很多水,打开水龙头头就有,多喝一口水,对你的生命影响微乎其微,但是,你不做珠宝生意的话,原本就没有钻石,多或少一颗钻石,可能会影响到你能不能娶到老婆,多了一颗钻石,多出来的边际效用,明显钻石远高于水。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比较难解释这回事了,硬要解释的话,要获得干净的水,必须要劳动,要打磨钻戒,也要付出劳动,但劳动不成正比,例如我从地上挖了一颗钻石,没啥劳动可言,一样值钱,这个理论很难解释两者巨大的差距。。。。
为啥物以稀为贵?马克思能不能解释这个问题?
马克思一边笑了:看你这小样。
物以稀为贵。说的是价格。
劳动创造价值。说的是价值。
价值和价格不是必然等同的。实际上,价格偏离价值的现象简直是人类社会司空见惯的。偏人类有这样心理。不说钻石。就范冰冰那样混子,值那末多钱?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我觉得“自然规律”这个词在此不如“必然规律”好。
“自然规律”容易让想起物理规律、化学规律,显然文意并非如此。而且,“必然”一词与后面的“不能用法令取消”相呼应。
需要解释为啥价格会偏离价值
都意味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但揭示了这个规律,能否减轻痛苦,实在不好说😄😄😄
这个世界难题交给你了😁
“自然”是自在的。不需要人的判断。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前后两个“自然”是呼应的。“自然”既然是自在的,当然不可能通过法律去取消。
有心理准备。总比没有任何准备要好些?
1.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两回事。你没有能加以区分。
2. 价值和价格并不等同,你也没有能够加以区分。
你所说的“水钻之谜”根本就不是迷。
“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誉等,但是也可以被他的所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的形式。因此,没有价值(注意,这里的价值不是使用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何况钻石乎!
“另一方面,虚幻的价格形式——如未加开垦的土地的价格,这种土地没有价值(注意,这里指的是以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定义的价值,也就是马克思资本论中所定义的价值),因为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里面——又能掩盖实在的价值关系或由此派生出的关系。”
价格和价值是存在辩证关系的。许多价格领域都在价值之外,但是并不能以简单分析价格走势的方式来代替对价值的分析:“如果我们消除了这种辩证关系,那么就会丧失立场而无法对社会劳动的货币表现进行批判,而这些社会劳动正是劳动者在出卖劳动力是被资本所侵占的”,我们在解释危机的货币原因时将会变得苍白无力,也无法充分解释为何大部分危机都会表现为货币形式。”
马克思所定义的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价值反映了劳动的衡量标准。由于劳动的分工产生了商品交换,由于交换产生了一般等价物(货币),商品的“等价(格)交换”反映了劳动价值的交换,但价格相同的商品并不等于其价值是相同的。
奢侈品的价格表现正是其大大偏离了其价值的重要特征。比如同样材质的包,LV正品比其仿品价格要高很多,尽管其功能、做工甚至标牌都是一样的(莆田鞋和正品耐克鞋的区别一样)。
中国古代战乱之时极端情况下富豪抱着金银珠宝饿死(也没有水喝)。这时,水的使用价值远远高出了金银珠宝(也包括了你说的钻石)的使用价值。
当然我是外行。
看着感觉就是一种描述。如果我要是问你怎么预测一个产品的价格呢?那些描述好像不行。边际理论似乎可以。如果不是钻石,而是芯片,怎么使用马克思的理论去预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