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 -- 翼德
而效用刚好互补,即:我认为1斤牛肉的效用大于10斤小麦,而你则刚好反过来,我们就能成交。
你有10斤小麦,但你认为1斤牛肉(怎么成牛肉了,前面不是羊肉嘛😅😅)的效用比10斤小麦的效用大;
我有1斤牛肉,但我认为10斤小麦的效用比1斤牛肉大。
我们都看上了对方😄,如果我们在市场上相遇,交易立马就成了。
而且交易完我们都认为自己不吃亏,双赢!完全的自愿平等,符合市场经济的要义。
========
不过,真实世界不是以货易货,而是货币做中间物。下面,我把货币嵌进去,看怎么说:
我有1斤牛肉,但我认为100块钱的“效用”比1斤牛肉大;
翼德有100块钱,但翼德认为1斤牛肉的效用比100块钱的“效用”大。
当然市场上也有人不这么认为,比如燕人就觉得1斤半牛肉的效用才比100块钱大。所以,我就和翼德这样的人完成了交易。
转过头,我拿着100钱发现10斤小麦的效用比100块钱大,刚好你是反过来(所谓效用互补)。于是,我和你又完成了交易。
最终,我的1斤牛肉还是换成了10斤小麦,不过不再是以货易货,而是真正的成了买卖。
=====
现在的疑惑是,100钱的“效用”,能这么说么?
也说说我对这100块钱效用的理解。
多了100块钱,会使分析更复杂,是因为这100块钱可以换大米,猪肉,羊肉(这次总算把羊肉给补上了)
即便如此,只不过是意味着,作为交易的双方,需要判断的效用,忽然间多了起来,之前只需要考虑小麦跟牛肉,而现在,因为这100块钱,可以换的东西多了很多。
因为大家都认这100块钱,卖猪肉的老审,原本不想要小麦,没有货币的话,我的小麦跟他做不了交易,现在他拿了我的这100块钱,可以跑去跟别人换苹果。
对我而言,我希望这100块钱获得最高的效用,例如我想吃肉,羊肉最香,牛肉亦可,猪肉也无妨,但由于卖猪肉的老审,非常想吃苹果,但卖苹果编号老兄的又不想吃猪肉,于是老审一咬牙,8斤猪肉,只收100块钱,在市场上出售。
而你做完各种效用评估之后,如果收100块钱,发现能换回的东西都不怎么样,还比不上3斤牛肉,但又不至于完全没用,所以只肯拿出两斤牛肉来换。
对我而言,8斤猪肉的效用高于两斤牛肉,所以,我就买猪肉,不买牛肉了。
最过瘾的是,编号老兄对牛肉情有独钟,觉得100块钱换两斤牛肉,比8斤猪肉更好,很明显,他对这两种肉的效用比较跟我不一样,于是,他就拿了卖苹果的钱,跑去跟你买牛肉了。
你看,多了这100块钱,交易忽然就多了起来,皆大欢喜了。
上述是引入货币的分析,可见复杂了许多,但是,最基础的效用比较,依然成立。
真实世界当然更加复杂,100块钱可以买的东西近乎无数种,全中国有十几亿人参与交易,你我想做的效用判断,所付出的时间会随着产品的增多而增多,此为信息费用,你当然不会花两天的时间来准确判断自己的最想用来换牛肉的产品,这就是真实世界里的局限条件。
查清楚这些局限条件,才是最困难的事。
货币除了能购物的效用外,还能满足人们对财富占有的欲望。
所以能观察到这么一个现象……有的人挣到的钱,无论吃喝嫖赌抽,怎么花都花不完,可是仍然在拼命地挣钱,以增加自己对财富占有的满足感。
而且,挣的钱对满足感的边际效用逐减,所以王健林才会说1亿是个小目标。
……这是我对老王的经济学分析😄😄
作交易的中介物。
货币的“效用”并不是商品的“效用”.
货币的存在更说明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的意义。货币可以看作是劳动价值的量度。交易是交换劳动的结果,即劳动的固化物,而不是交换效用。
我上面是用现学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解读货币,对不对请燕兄指正。
你说的是老马的观点,你的解读没问题,我也能看懂。
价值利润(劳动价值论)和货币利润(商品体系的价格)是两回事,但总有人当作一回事。效用同理。
确实,弯腰可能很轻松,这点价值不值钱。但是,送到比利时,就比较值钱了。至于怎么找到这颗钻石,如果是规模化的勘探和开采,就更加值钱。偶然性找到钻石,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才是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