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乱弹中苏关系破裂对中国的影响 -- 慧诚
首先声明:
1,首先,我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只是个人很肤浅的认识,如果有错误,希望大家指出来。另外,有很多历史档案,还没有公开。我说的并不一定符合历史的客观事实,只是说点个人看法而已,有错误也是必然的。
2,我对毛主席在中苏关系上做法提出了批评,但这不意味着说我反毛。毛泽东雄才大略,经天纬地,是不用多说的。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也是客观规律。
1,首先,我认为中苏交恶的根本原因不是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等等。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一直都有,中国拒绝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保持国防独立性,当然是正确的,我也完全赞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苏关系必然破裂,甚至走向敌对。没有任何确实的证据证明,如果中国拒绝长波电台,苏联就一定要敌对中国。这就是一个国家关系中的要价还价而已,苏联提要求,我们拒绝,并不就一定会敌对。从苏联的动机来说,仅仅出于争霸的考虑,是没有必要与中国为敌的,这对苏联的利益是重大的损失。中美之间打贸易战,科技战,美国已经公开把中国当成排第一位的对手,但是双方在“官方”层面还没有成为敌人。生意还可以做,有些合作也还可以有。苏联并没有主动把中国当敌人的表态和动机。
2,那么中苏交恶的关键在哪里呢?我还是认为,主要是意识形态之争。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彻底否定斯大林,本身并不是明智之举(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本文不多讨论)。而中国当时也是意识形态有点上头了。其实,毛主席和中共高层对于斯大林本身并不存在个人崇拜的情绪,毛泽东本人对斯大林的意见也不小,虽然出于政治策略,当时把马恩列斯并提,但是毫无疑问,在内心深处,对马恩列和对斯大林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不过,毛泽东强烈反对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如果搞个三七开之类的就完全不一样了。实际上,二战以后,意识形态上头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美国搞麦卡锡主义,苏联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中国九评苏共,纷纷强占意识形态制高点。中共认为赫鲁晓夫这种做法会破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时候意识形态上头,要打起国际共运的大旗(事实上也打起了这个大旗),在六十年代的西方世界,中国的地位甚至要压倒苏联,虽然我们的实力比苏联弱得多。这个强出头,一方面为我们争取到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在第三世界和西方世界,都获得了不少话语权,甚至也有实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另外一点,当时我们强出头的动力还有一点可能是过于自信,过于乐观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一方面使我们获得了军事上的自信和实际的安全环境;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看轻了工业化的困难(这也是大跃进的心理基础,大跃进绝对不是毛主席一个人的过于自信,是全党高层的普遍情绪的反应,邓公自己也承认这一点)。所以,中国高层在这种普遍的乐观情绪之下,认为我们虽然暂时比苏联弱,但是自力更生,超过苏联也不是那么困难;那么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性就超过了现实利益的考虑,不害怕,不担心与苏联交恶。而不是选择为了实际利益,在意识形态斗争上做出退让。
3,与苏联交恶的后果极其严重,这可能是当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的——从农业国起步,建设一个伟大工业化国家,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共产党的建国功臣对于工业化建设的渴望极其强烈,他们可能也因为缺乏足够的经验,没有充分估计这个难度。我不是在责怪他们,面对新事物缺乏经验,是正常现象,共产党从来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建设中学习建设,犯错再改是再正常不过的。拿后视镜看总是容易的,比如现在的我。
4,接下来说说中苏交恶对于中国在国际国内两方面的严重后果。我们都习惯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来解释当时的局势,而我们也都很熟悉三国历史。在三角关系中,中国处于老三的地位。在这个形势下,作为老三,A,最好的情况,是与老大、老三都保持比较好的关系,并且一定要保证老二的安全,不能让它倒;B,次优的选择是与老二结盟,对抗老大;C,糟糕的状态是与老大结盟,对抗老二,因为老二一旦垮了,老大一定会吃了老三;D,最差的情况,是同时与老大老二为敌。
中苏交恶以后,中国在国际关系上,实际上就是与老大老二同时为敌,从次优的状况一下子变成了最糟糕的局面,国际环境非常险恶。本来,中国打赢了抗美援朝,苏联还在原子弹技术上给予中国一定程度上的支援,安全形势一片大好。结果马上进入非常险恶之境。不仅美苏给了我们非常严重的压力,后续还造成了中印关系和中越关系的恶化,负面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本来五十年代的时候中印关系还可以,后来印度与中国也交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苏关系恶化。印度是受苏联影响很大的国家,如果中苏是盟友,印度对中国就会有所顾忌。但是看到中国同时受到美苏的威胁,才刺激了印度的野心,敢于与中国产生摩擦。越南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中苏关系好,中越之间就不可能爆发战争。现在印度和越南以中国为假想敌,虽然,它们的实力并不足以对中国的安全直接构成太大的威胁,但是从外交和国家关系上,对中国却产生了比较大的消耗和不利因素。如果印度和越南跟中国有良好的外交关系,中国的安全和外交形势会比现在好得多。
5,更为恶劣的影响是在国内关系上。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欧美的一些反应,让人大跌眼镜,诸如抵制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抵制俄罗斯的运动员,指挥家,等等。让人直呼原来他们在搞WG。这一现象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面临安全威胁的时候,矛盾就会激化,就像一个人一样,面对危险,就会产生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可能对于自保有作用,但是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中国面对美苏的安全威胁,实际上整个国家处于半战争状态,比现在欧洲的安全形势严重百倍,而且中国当时的资源与现在的欧洲不可同日而语。所谓思想斗争,其实是资源斗争的一种外在的反映。中国在安全威胁和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爆发WG,产生WG中的很多极端情况,其实只是一个符合社会规律的结果。如果没有苏联的军事威胁,即使同样有WG,可能就不会那么极端。WG的负面因素可能就会少得多,正面因素可能就会多得多。而且,从经济上看,当时中国,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面对安全危险,不得不保持庞大的军费开支(相对于当时的经济条件而言),并且搞三线建设。关于三线建设的利弊,争议很多,本文不详述。无论如何,三线建设的经济成本极高,把二汽放在鸟不拉屎的十堰,而不是交通便利的武汉,这个成本有多少?中国当时那么薄弱的重工业资源,承担如此巨大的经济成本,老百姓怎么能够生活不困难?
6,而且这个影响一直持续至今。中国后来倒向美欧体系,而不是左右逢源。后来与美国半联合,斗倒了苏联。事实上就是我上面说的,从最差形势(同时与老大老二为敌)转向了次差形势(联合老大,打败老二)。应该说,苏联崩溃是完全出乎中共的预期的。中国与美国结盟斗苏联,并不是希望苏联倒掉,而是借此与苏联恢复正常关系,希望以斗争求团结,使中国转向与美苏都改善关系,如果真的能实现,那就转向了前面说的最优解。可惜,没有想到苏联居然会崩溃。很多人说,苏联的崩溃对中国有多少利益,至少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安全威胁——但是,本文想说的是,中国从一开始就应该避免让苏联变成我们的军事威胁。苏联的崩溃,使中国的安全形势又转向另一边的恶化:老大打败了老二,当然接下来就要收拾老三。银河号,大使馆,王伟的飞机;这些大家都很熟,我就不详细说了。苏联没了,美国失去了制衡的力量,一超独霸,对于中国来说,极为不利。幸好那时候出来一个本拉登,使我们获得喘息之机,08年金融危机,也推迟了美国向中国下黑手的时间。
7,综上。从国际关系上来说,作为老三,最好要保持老二能顶住老大。诸葛亮坚决与东吴联盟,原因也是在此。最终蜀吴败亡,与它们交恶也有关系(这里不讨论孰是孰非,只论形势)。中苏交恶,对中国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持续至今,值得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8,历史无法假设,历史进程是多要素复杂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任何假设的推演都不过只是一种思考而已,而不会是平行时空的现实。没有人能够真正预见,如果当时中国选择在意识形态上适度退让,保持与苏联的良好关系,后续会发生什么,也许会产生其他的危机也不一定。在此,只能做一个粗糙的思考而已。最后,再强调一边,虽然我现在认为中国与苏联交恶是一个战略错误,但绝不是说我更加高明,只不过是我处在一个后视镜的位置而已,而且也不用真正承担战略选择的责任。
问题在于大家对于中苏交恶造成的代价和恶果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之前也对此认识不深,但是现在越来越意识到这是中国从五十年代末以来的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影响深远。
一是国际局势的困难,中国直到目前为止,在外交上的两大难题:1是周边关系不够好,印度和越南关系都非常差,俄罗斯最近因为它受到了美国巨大的压力,才好起来。2,苏联崩溃以后,我们面对美国受到的巨大压力。可以想象,如果苏联还在,美国有可能如此打压中国吗?美国恐怕拉拢中国还来不及,中国的战略回旋余地要大得多。
二是国际局势的困难,强烈地激化了国内矛盾,无论是大跃进、WG、三线建设,都是中苏交恶,安全形势恶化的结果。这个困难,可能远远超出了当时决策者的想象。以至于苏联倒台后,国内主席台信心丧失,公知得势,都与冷战失败,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有关。其源头都要追溯到中苏交恶。
有朋友说我不应该批评毛主席。我知道,大家对主席的感情很深,我自己也对主席的雄才大略格外佩服。但是这个世界没有神,主席在革命时期也是在挫折中成长,明辨真理的。建设一个新的现代化国家,缺乏经验的领导人和团队,怎么可能完全不犯错误?我也说了,我自己也绝不高明,仅仅只是因为在后视镜的视角,才能看清一些问题,马后炮总是容易的。
中苏论战时中美敌意仍浓,如你所言,所谓中苏交恶之时,是中国同时跟美苏斗争。那么?能不能偏向一边呢?这个问题不是中国单方面可以决定的,不是想跟谁好,就能跟谁好,不是想卖身求荣,就能卖就能荣,不卖而荣则更是困难。
好吧,举个例子,中国该怎么跟川建国大统领搞好关系?
我个人认为中速决裂似乎是应该是毛派和亲速派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赫鲁晓夫要求的一定更多,也就是打到斯大林派之后,苏联的国际派掌握了权力,产生了坏的运行操作。
当然,这也是国际派的根源和影响,国际派了,必然就要求干涉他国内政多一些。
在这里,也有国内亲苏派运行失误的问题,他们确实经验本身就不那么足,中国事务又太过于庞大复杂。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在和平时代综合作用的情况下,他们的操作导致了国内的失误和不足。和平时代,他们可以对毛主席不那么尊重泾河听从建议,导致了政策失误更多。
我个人感觉国内亲苏派确实不希望决裂,当然也不是完全相反,但是造成了结果就是决裂。因为毛主席强烈的独立自主的作用。
实际上那段时间是越来越脱离毛主席的指导和建议的。
诚如你所说,从被老大老二排斥,毛主席最后一定程度的左右逢源了,这倒是毛主席能力得到体现吧。
对于美国,当时中国是没有办法选择,只能等待时机。
对苏联,完全没有必要那么意识形态上头,以实际利益为重。
亲苏派在中苏关系之间当然有重要的因素,因为亲苏派的问题不仅仅是中苏关系问题,也是国内关系的问题。
但是50年代的中国,面对苏联是有很多政策空间的,并不是亲苏和反苏之间二选一,二极管。完全可以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尽量维持与苏联的关系,即使不是亲密无间的战友,也不应马上就反目成仇。从苏联来说,虽然想要强压中国一头,但是与中国决裂对苏联也是很不利的。
我感觉还是一方面对自己的实力过于乐观,另一方面过于看重了意识形态,有点上头了。这也是当时世界的普遍现象。
有人以为中国在意识形态争论上有些退让就是自我出卖,不知道他是怎样理解国际关系的。
更是只有毛泽东才能完成的任务。刘少奇彭真等一大票党内势力就一直想与苏联妥协。
WG不仅对外与苏绝裂,更是对内清扫一切对苏式体系抱有幻想的势力,在全社会破除了对苏式政治、经济体制的崇拜。
它的伟大和真理性已经最终被历史的进程证明,没有脱离苏联阵营的绝大多数都被带到历史的阴沟里去了,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邓小平作为走资派的二号人物,与刘少奇不同命,毛一直留着他,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负责了“九评”,毛认为他对苏斗争一直很坚定。。。
这事我也困惑很久,一直感觉这事莫名其妙的。
说是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看上去合理但其实不合理,实际上早期资料表诉毛泽东是同意的。
但是过了好多年在看英国二战后逐渐失去一切的过程中我突然有点了个想法。
中苏分裂本质是赫鲁晓夫在实质上准备同美国搞G2瓜分世界。
这种做法对苏联短期是有利的,且符合苏联许多人厌战的想法。
但是对共产主义革命是不利的,对中国会更加不利。
因为当美苏之间形成G2共识后,在避免互相对抗的情况,只能从非G2国家找补夺利。您可以看二战后英国被美苏合力剥夺的一系列利益,同样的中国也会成为找补的目标。美苏G2后,中国面对苏联的压迫必然会超过美国施加的压迫。
在58年美国各种强迫蒋介石放弃金门等近大陆岛屿,回缩回台湾本岛并寻求台湾和大陆分离独立,实质上是一种战略收缩,是在局部的避“热点”行为。
这时再回到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问题上,中国和苏联在过往有没有类似的联合合作?答案是有的,在朝鲜战场中双方深入合作过。所以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成立有个前提,合作是为了对抗美军,更加确切点说是为了收回台湾;可现在赫鲁晓夫有和美国达成G2共识的表现,美国又表现出分离台湾放弃反攻的避热点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就不可能维护中国利益执行收复台湾的行动,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就变成了侵占、影响、控制中国内政的工具。
在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著名的金门炮战,现今从党史自己放出资料您可以看到金门炮战是毛泽东为支援蒋介石挫败美国人分离台湾阴谋的政治战。毛泽东自己的描述是:“这次杜勒斯跑到台湾去,是要蒋介石从金、马撤兵,以换取我承诺不解放台湾,让美国把台湾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蒋介石不答应,反而要美国承担“共同防御”金、马的义务。美蒋关系存在着矛盾。美国人力图把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变成附庸国甚至托管地,蒋介石拼死也要保持自己的半独立性,这就发生矛盾。这次杜勒斯同蒋介石吵了一顿,说明我们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联蒋抗美。我们不登陆金门,但又不答应美国人的所谓“停火”,这更可以使美蒋吵起架来。我们的方针现在仍然是打而不登,断而不死,更可以宽一些,以利于支持蒋介石抗美。我们索性宣布,只是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这是政治仗,政治仗就得这样打。”
但是党史里不太说为什么区区一场杀伤力不大的炮击让美国误判,以至于 连夜调集了美国全球一半的机动兵力到亚洲来。这是因为毛泽东在这金门炮击前邀请了赫鲁晓夫秘密来华访问商讨其他事宜,但是在赫鲁晓夫走的时候没有与之商量情况下公开欢送且登报宣传。在宣传完赫鲁晓夫和毛泽东商谈甚欢达成共识离华后,毛泽东当月命令发动了金门炮击。这样的事实组合让美误以为毛泽东的金门炮击是在赫鲁晓夫指示下发动的,觉得这是大的要来了呀,不得不调集大量部队来亚洲,并且放弃了逼蒋介石下台的行动。据称蒋介石得到金门炮击的消息时连说三个好,而赫鲁晓夫当然是暴怒。
泽东和赫鲁晓夫会谈公报
第1版()
专栏:
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会谈公报
从1958年7月31日到8月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谢·赫鲁晓夫,在北京举行了会谈。
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王稼祥。
苏联方面参加会谈的有:苏联国防部长罗·雅·马利诺夫斯基元帅,
苏联代理外交部长瓦·瓦·库兹涅佐夫,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鲍·尼·波诺马烈夫。
会谈双方在极其诚恳、亲切的气氛中,就目前国际形势中迫切和重大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中苏之间友好、同盟、互助关系的问题和为争取和平解决国际问题、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共同奋斗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并且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见。
基于以上思考,我认为这时候赫鲁晓夫和毛泽东就是纯粹的战略分歧,毛泽东的金门炮击是在明确的破坏赫鲁晓夫的战略构想,这才是中苏之间关系破裂的原因。如果没有这样的战略分歧,各种传言中的决裂缘由都不是大问题。
中国革命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寻找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共领导人创造的“农村保卫城市”和游击战等理论和政策,都是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相悖的,但是并没有导致与苏联决裂,苏联也并未因此就与中共决裂,即使当时的领导人是说一不二的强人斯大林。赫鲁晓夫明显不如斯大林强势。
中国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同样可以跟苏联搞好关系。
美苏在核武器状态下,都吃不掉对方,双方形成一定程度的妥协和势力范围划分,这很正常。他们并不是结盟的关系,依然是强烈对抗,在势力范围之外,依然在争夺空间。
中国还有很大的腾挪空间,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逼上与苏联为敌的道路。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矛盾,主要还是意识形态冲突,而不是利益冲突。利益冲突好妥协,意识形态冲突,妥协的空间就小了。
不管是懂王还是睡王,美国如此公开而明确的打压之下,中国外交部依然宣称,必须维护好中美关系,不能进一步恶化。还是一个既斗争又协调的态度。
当时,苏联对中国,可没有像懂王和睡王这般恶劣。在当时也没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在高饶事件中,邓陈已经暴露无遗了。
在跃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邓表现也很差。
当然这种默契在那个时代不叫做G2。
老实讲从赫鲁晓夫的角度,我理解他这种战略选择的原因。
他有很多基于苏联实际情况的理由,但我更支持毛泽东。
这个话题我需要再找下资料组织下语言认真回复您。
不过我觉得很多人有一个误区,把毛泽东以及他的某些支持者的意识形态看的太重,以至于凌驾于国家利益上。就我个人看法,这完全不是事实。
而这个尺度是复杂的历史脉络导致的极其不好把握。
比如民族自尊心等等,看看毛主席下台后,还有高饶事件后,还有大跃进追究责任时期之后管理层名单,你就会发现,亲苏派很有优势的。
毛主席并不想当共运领袖。
同时,九评只是共运内部讨论,没改开说的那么严重。
实际上中苏还是藕断丝连,同时1971年支持中国入常。
赫鲁晓夫当然不如斯大林强势,能力也很差。操作也很糟糕。是因为他的糟糕导致了毛主席反击的。
嘿嘿,你呀
段子说,有人跟你讨论发火箭用什么木头合适,你一搭腔就输了。
哈哈哈哈,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