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防疫为什么相对不重视“躺平”的配套建设 -- pyrefir
首先申明观点非原创,也是躺平论的主要观点之一,但是河里的躺平论似乎讨论的较少,因此转过来供大家批判。
正如清零有自己的方法论,躺平派其实也有。
比如引进mRNA疫苗,不引进也可以,可强制所有非禁忌人员强制注射国产疫苗。
加强永久方仓和呼吸科设备建设,培养更多有针对性的医生和护士。
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储备家用呼吸机和药材等。
当然还有更多的和躺平相配套的建设,其实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但感觉还是没有利用好疫情相对缓和的过渡期。
最后,常态核酸能解决中国防疫面临的新问题吗?
但是现在老年人疫苗注射率相当低,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必须要求“自愿”。这就意味着,出了事自己担。我建议把这个改了,起码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地区改了。城市地区本来大部分人也有医保,直接到医院医生检查,判断是否合适打疫苗,合适的直接打,不搞自愿。现在这样“自愿”,疫苗打出问题都是自己扛,哪个老人没点基础病,谁不害怕?我们国家小孩子打的多数疫苗都不是自愿的,就一条,出事了国家给你扛着。我看天也没塌下来。
不管清零,还是共存,把疫苗三针注射率提高到总人口95%以上,都是大大的优势。
登陆过了,发现你们领导层的文章也要待认可。点击一次以后,下一个就不让了,要等。我理解给系统减负的需求。但是这种明显不需要思考的认可,还加个时间差有点别扭。
然后这些意见都是放弃了解传染情况光砸钱的玩法。
讨论在动态清零和完全开放(躺平)之间的第三种方案:Option 2: Adaptive, Multi-stage, and multi-levels policy。前两天已经被一个期刊接受,准备发表了。
这个方案的两个核心支柱是方舱医院和现场快速核酸检测技术。
两种方案砸的钱都是天文数字,恐怕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估算出来哪边更省钱一点。。。
当然对做决定可能用处不大,我对清零其实意见不大,真正的问题是在清零中暴露的组织能力的极限问题。
基于阶段性常态核酸快速筛查隔离,可以充分发挥组织作用。
组织能力的极限这话没什么意义,抗战敌后人民的组织极限是什么?旁观者有什么权威和资格来评价?
是为了给后方争取时间挖战壕造坦克,对应于研发疫苗、药物,开动动员组织医护力量,储备相应的物资,培训人员,打疫苗,准备方舱
共存才是持久战。难道我们还能主动出击,到北美给白尾鹿也清零了?
现在的问题在于疫苗防重症不防传染,口服药国产的只听楼梯响:普克鲁胺出发点是男人感染数比女性多;阿兹夫定就揭不了盲,vv116受质疑。
辉瑞口服药强制专利大批生产储备多好的事,偏偏不赶紧弄起来
要说这种阻击战跟五次反围剿那“御敌于国门之外”相似呢,肯定河里左派不同意,我们组织多有力,力量多强大,新冠病毒算个啥……
原来我希望4、5月份放开,第3针还有点效果,现在第3针不少人也快过6个月了吧,接下来咋办国家也不说话了……
我们现在就是病毒洼地垸地土围子,洪水来了加高堤坝巡堤没错,但建台地储备物资药品培训护士似乎并没被重视,大家都相信堤坝能一直加高下去的样子
想先睹为快
时效性很重要呀!
我觉得管理层也会愿意降低调门逐步放开,但需要有专业意见支持
当年大跃进毛主席已经发现有点过了,想让此前保守的陈云发言帮降降调子,结果他太会算计来了个大力支持……
躺平就是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管,你这种策略是共存。而且共存和清零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只有抗疫措施的程度不同,比如说隔离的强度,消毒的强度,对生产生活的限制程度等等。
但是为了保护不打疫苗的人,副作用是数量级的差异。
“躺平”现在其实是个政治问题了,所以不好讨论。但是真当做技术问题讨论的话,难点在于,这么大个国家,你真要改政策,搞个试点是必要的吧。
而难度就在于试点。比如说,我们现在决定在SH搞躺平试点。那马上有这么几个棘手的问题:
1,伦理上,需要允许不愿意躺平的的人撤离SH,并且可能还要补偿他们。这钱谁出?
2,假定都撤出来了,SH里面的人都是愿意躺平试验的了。然后开始试验,结果试验到一半,死亡太多了,里面的人改主意了,说我们要出这个试验区,那怎么办?架机枪把他们堵回去吗?显然不行,还是得修方舱然后救人。
3,还有一种情况,非常讨厌,但是必须考虑。就是明明已经试验失败,死了很多人,但是试验区里伪造数据,楞跟外面报告一个人没死,死的全都是其他原因。你作为中央领导,接受不接受这个报告?
这几个问题不解决,没法做躺平试点。
其实上海就是一个躺平做了一半或者一小半的试点。试点的结果是,外面的人觉得躺平太坏了,千万不能躺平;而里面的主要声音却是,你躺平怎么能只躺一半呢,就该全躺,还得全国人民统统陪我躺。最后还是没得到统一的意见。这说明试点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