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第一人口大国的宝座没了 -- 红十月

共:💬150 🌺819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是马上亡国,但是会面临众多危机,比如反共大陆的国军

国内的土匪,特务。

你以为没有抗美援朝的威信,这些反攻势力就轻易消失?

这不是人民就此臣服中共所能解决的,而是他们又对中共产生怀疑甚至反对,比如你这类的明显的反共份子,直到几十年之后还存在,一直反共几十年,还不够么?

当然,你没有勇气直接出来,但是那些土匪亡命之徒可就不同了。

这点可以说很明显,你不可能一直反共愣吹自己没有危害。嘿嘿。

家园 问题来了,泉畔人家在河里反共反毛的基础是啥。

是大家说得不够清楚吗?是资料数据不够么。这么多年,几十年,他能坚持他的一套谎言的心理依据是啥。

尤其搞笑的还自吹支持邓,这就有意思了,为什么一个支持邓的这么反共,是不是很有趣呢?

家园 邓小平毛泽东

以现在的结果论,这确实是逻辑上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只是可惜前面有个毛泽东,力抗美苏两大阵营,开辟第三个世界战略理论,对内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从一穷二白搞建设,安全上力拒外敌于国门之外,意识形态上不卑不亢并逐渐变为主动,并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引领的旗帜。

有此珠玉在前,无论是动机,过程还是结果,高下之别显而易见。而邓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地位,是政治家还是政客抑或是见利忘义短视的普通人?这取决于他挖的坑被后人填埋的程度和速度。

而毛先生无论是个人道德修养还是战术战略能力已经是我所了解的历史人物目前所能达到的最高峰。

关键词(Tags): #邓小平 毛泽东通宝推:唐家山,qq97,
家园 断章取义而造成的似是而非

你把92年做了一个切片,假设美集团联手俄势力,倾力进犯中国,把中国打残。其实这一个思想一直到0几年都存在的,05年的《夜色》,比《全频道》还惨烈,甚至现在也同样很多人在假想美国全力进攻中国,核平中国,中国还是没招。

你有一点倒是没错,90年代未是军事上最没信心的年代,10年正式出版的《C形包围》大致可以算是那些年军事恐惧的一个代表。

但是你根本上是错误的。中国保证自己独立发展的原因,不是你所说的求得人家开恩不来打,恰恰相反,是打得人家不敢来打。90年代三大耻,恰恰正是因为军事建设弱化。你说一个国家能生存下来,应该是做对了什么,这句话虽然不一定成立,但某些时候也是一个理由,中国做对了什么?中国做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对外作战全胜。

好奇怪,概然你这么推崇南巡,怎么对邓“主流是知平”这个论断视而不见?

可笑吗?简单的历史逻辑思考很难吗

感觉这三贴思维有点混乱而不一致。

抗美援朝如果输了会怎么样?

家园 如果危机感这么强,为什么“军队要忍耐”?自相矛盾

如果危机感这么强,那也是一边最大限度开放,一边暗自加强军备才对。这能解释军队大项目砍光,多少年都不造核潜艇么?难道在演空城计?

家园 不光是幼儿园,关键是托儿所

过去产假过后,如果没有父母帮忙照看,可以把幼儿放到托儿所。0到3岁的托儿所,是解放母亲的关键一环。过去都是把小孩就近放在工厂,街道,单位的自办幼儿园。妈妈上班的时候每天都有1个小时哺乳假。

改开后,这些托儿所很快停办,幼儿园也大部分关停。以致每月3,4千元的私立幼儿园林立,成为父母极大的负担。现在幼儿园的问题,通过收编私立幼儿园,国家补贴已经基本解决。但托儿所不恢复,没有父母帮忙照顾的话,双职工根本没法照顾幼儿,都不是金钱能解决的问题。

家园 大跃进的大练钢铁就是他搞推动的,有小资的狂热性。

一搞事情,就生病休息去了。然后再出来...,又生病休息;....;多次小资的狂热性。

当然他不是二代目,在计生上,只能承担鼓动而非决策落实的责任。

家园 军队要忍耐应该是80年代

邓从掌权之后就判断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军队要忍耐是1985年说的,而且也明确说了忍耐是几年。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这就是后来的“军队要忍耐”。 [1]

军队建设必须服从国家建设大局,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首要任务,就是逐步理顺军队建设的内部、外部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军队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关系。邓小平指出:“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这个问题,我们军队有自己的责任,不能妨碍这个大局,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9页)对于在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如何搞好军队建设的问题,邓小平一方面提出军队要“忍耐”,“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8页)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这种“忍耐”是积极的,绝不是消极的,要求立足现有条件,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绝不能降低我军的装备水平和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这些论述深刻地反映了邓小平关于军队建设必须在忍耐中积极求发展的基本思想。 [2]

邓小平同志强调,要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济建设是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同时,邓小平同志也强调,军队装备的现代化,也是个大局。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但是,“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等到我们的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 [3]

1985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正是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央军委适时作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决策,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从临战应急状态转向相对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从而较早主动地走出了冷战的阴影,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赢得了主动,争取了宝贵时间,也使国防和军队建设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3]

这个东西实际很容易理解,我赌对方这几分钟不来打我,我先努力爆农民,挖矿,爬科技。资源分配总是有限的,如果赌错了,敌人这个时候rush你了,你是可能就输了,但只要你爆农民的时候敌人没来打,后边你就会进入优势期。

而1992年那种局面,加强军备实际用处真的也不大,如果美俄足够不要脸,你当时努力几年加强的军备,根本不够人家冷战积累的几万颗核弹头核突击的。真正撕破脸的全面战争,当时中国的军备和人家差距太大,尤其核力量差的太大了,不是几年能赶上的。那个时候你大力加强军备,反而会触发猜疑链,人家2边巨大的冷战库存武器,尤其核武器一旦用你身上,你根本扛不住。当时中国实力即使努力建设几年,也只是从幼儿园小班变成幼儿园大班水平,美俄当时的武力,都是1米9成年壮汉。

家园 正常军备增长叫大力,怕引起友邦惊诧也是醉了

那时已经戈尔巴乔夫上台,还担心苏联进攻也是醉了。美方不是中美蜜月么?

这个思路和逻辑也是搞笑了。简直离奇。

家园 真是笑话,你有什么脸去代表毛和共,你算老几

毛和邓,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人。这是党中央的意思,也是全国大多数人民的意思,那些把毛和邓分裂,假装自己代表毛否定邓的,你们只配代表你们自己,只配代表你们自己那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还自以为我是大聪明的脑子。

即使是西西河里,上蹿下跳,乌烟瘴气的也不过那么点人罢了,沉默的大多数只是懒得和你们这些人口舌罢了。一波1450可以把网络搞的乌烟瘴气,一波愚蠢的米boy,可以让互联网上似乎谁买华为谁是智商税,谁是支持资本家。但真正的大多数人民群众,眼睛不瞎,脑子不傻。一帮会上网的monkey自娱自乐,在网络上靠1450一类的支持,一时间以为键盘在手,天下我有了。自以为自己代表正义,代表人民,代表大众,我呸,你们谁都代表不了。你们实际上不过是犹太资本集团金融势力散下的一点点食物残渣豢养的dog, 被人卖了数钱还不自知,还洋洋自得以为自己大聪明的货色罢了。

整天下岗,贪腐什么的,好像就你们聪明,就你们知道天底下有黑暗一样。实际真正经历的几千万人,有多少天天在网上卖惨骂邓的。中国劳动人民是最可爱朴素的劳动人民,不要说90年代,即使现在。大多数中国劳动人民也是小商小贩,农民工,厂妹,厂娃。他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可以躺在获得编制,可以离职要几十万补偿的权力。他们大多数人起早贪黑,获得的只是并不多的微博收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自己和孩子都考不上985,甚至没有去什么大厂体会996的机会。20多年的发展,服务员一类,大部分从原来20年前左右月休一天,现在普遍变成了能月休4天。对中国真正的大多数劳动者来说,双休实际都是一个奢侈的东西。

然而这些真正可爱的中国劳动人民的大多数,他们大部分没有时间在网上整天泡着。加班干活,锅碗瓢盆已经占用了他们大部分时间,他们的声音,从来不被当成什么主流,虽然他们才是中国劳动者的真正主流和大多数人。华为离职能要几十万这种事情,他们是不敢想的,他们要么在国有单位里是临时工合同工,要么在小老板那打工,被离职的时候能拿到这个月工钱就已经满足了。虽然劳动法写的很好,但真实的世界没人在乎他们的声音。房产调控一类,从来不考虑他们受不受伤害,毕竟农民工一类,有几个会有完整社保?全国劳动者按正常劳动参与率估计,至少7-8亿人,即使扣除2亿农民劳动力,5-6亿也得有,全国缴纳公积金的人数还不到1.5亿。

然而,无论是中国的军队还是消防等,核心参与者就是这些劳动者和他们的子女。有多少人真正在意过这些不怎么能从网上发出声音的沉默的劳动者的大多数?在以前,国营大厂的工人再是二流子,找个农村漂亮媳妇那也是so easy, 因为这是极少的被禁锢在土地上的考不上大学,没门路当兵一类的人的社会阶层迁移的路了。但现在,农村的漂亮女孩即使当不了网红,也有了各种自己选择的权力。当然,社会的变革会带来各种新变化,比如大城市开始剩女泛滥,农村乡镇开始天价彩礼。有人得利,有人受损,但你去问那些一直处在社会平均数(gdp人均8万吧,那么年收入应该4-5万)以下的70%人口,他们是喜欢现在这个社会还是以前那个社会?

实际根据我个人的观察,社会底层(70%)平均线下的劳动人口大多数。对这个社会满意度和社会进步的感受是比较高的。因为他们以前本来就什么都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虽然没能让他们富贵。但农村漂亮的村花,现在基本不用抢着要去给厂长的傻儿子当媳妇去了,因为社会有更多的自由选择道路了。虽然竞争仍然残酷,内卷仍然激烈。但只要踏实肯干的,现在普遍生活也不错。体力劳动者和产业工人(从农村出来的)这几十年生活提升还是巨大的。

真正的白领阶层里,有本事的也没问题。总体来说,回报和投入和风险基本成正比,真有本事的人,大部分混的也不差。现在意见最大的,应该就是本来在桌子上位置不错,结果开放竞争后被挤下桌子去的,还有也有进步但进步不够大的。自己从10变成20,然后一看别人从10变成了100,立马受不了大骂社会不公,天下不义。而实际上,这30-40年,整个世界,几乎大多数人是从10能维持住10就很难,大部分人都从10掉到了7,8甚至5,6。从Maga到欧洲新纳粹,实际他们的基本盘就是这些从10掉下来的人。美国少量富人从10变成了100。中国大部分人都是从原来的10基础上增长,底层大部分可能从10变成了20,30,普遍也比较满足。部分弄潮儿从10变成100甚至1000,这些人实际有很多不满足,而原先时代底层如果是10,他们是20,30的一批人,变成了40,50,这批人是意见最大的,天天和祥林嫂一样。

家园 你又有啥底气代表中国人呢?呵呵

敢情你觉得自己能够代表计生死亡的家属喽?你能代表下岗职工喽?

谁是1450啊?你我谁通过上网发帖赚昧良心钱,谁就是个畜牲。再说,中国政府的1450也是他们的一份工作,有何不可?危害中国了吗?

您在河里已经多年,你泉畔人家几十年反没反毛你自己心里没一点数?真是好意思,脸也够大的了。

不知道有多少骂邓的,你不会去邓小平纪念馆看看?

呵呵,人要是无耻确实比较厉害了,敢情还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反毛了?文革伤痕文学的劲头呢?

不好意思,我就是有时间在网上泡着,有啥问题么?

我一个从来没有出过的普通中国网民是犹太人的狗,敢情毛主席和犹太人还有勾结了?你也知道汉奸不是好东西,不得好死啊?

宣传文革等于支持犹太人,也是离奇了,真是为了骂文革不择手段啊。

不好意思,从来没有和犹太人有过接触,您在这里这么精确的造谣的基础和依据是啥?是你几十年两面三刀,颠倒黑白的习惯吗?

一遍骂着毛,一遍愣把毛邓捆在一起,您不累么?这么瞪眼编瞎话,自己觉得很有趣么很幽默么?一口一个我是犹太人的狗,你哪里来的理论自信、判断自信呢?

呵呵。

家园 女孩教育水平的提升才是人口的决定性因素

其他的都是虚的,可以调控,这个最难。女性适龄生育周期也就20-40岁,而一般的本科生毕业就22,23了,读个研究生25-26了,找工作稳定生活等等可能就30了。育龄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而且随着教育水平提升,各种预期也就提高了,往往有其他各种要求想法,找男朋友又不能找民工啥的,挣钱多也不行。一般男生考试又考不过女生,得,结婚35了,能生一个都不容易了。

现在能生,生的多的,那都是限制女孩教育的。所以你说孔老二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放在农业社会是不是瞎说,绿教能生为啥,限制女孩教育应该才是主因 。中

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到现在基本一半人口能大学生化了,加上女生的考试天赋加成。加上中国事实上的真正男女基本平等。人口出生率肯定会大幅度往下掉的,即使现在出鼓励政策,发钱,估计都不可能真正刺激多少。

当然,像欧盟主席那种姓里就带着van的,早早可以生多个孩子。一般普通人家比不了的,普通人家女孩,找普通人家男孩,想往社会上层爬,教育本来就大大占用育龄时间了,能生2个已经就不容易了。

这实际是个悖论,中国的社会发展教育水平公平程度越和共同富裕好做的越,好必然导致人口出生率的进一步降低。(因为能被当成生育工具,早早生孩子多生孩子的女孩就会越少)

我猜测这几年脱贫攻坚的地区,如果我们进行人口统计,可能几年的趋势就是,脱贫攻坚效果越好,这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应该就下滑的越快。不知道河里有没有掌握这种地方数据的人,这个可以看一下。世界上一切的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哪怕是所有人都觉得对的事。

通宝推:老调重弹,
家园 总量有限。除非把教育水平定义为容易受文化影响。

古代可不是无才就是德,不然才女文化怎么形成的?而且这里的才也可以是没才能可以看德行。对于古代女性,稍有条件的都会去学。为了管事需要会识文断字、简单计算。为了成为合格母亲,更要有政治眼光。何况还有家族传统和门当户对。即便是上不起,基本的蒙学多半还是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能够多生,这才是恐怖的地方。(当然人家也生得起)

好吧,真正的关键其实是女性普遍受教育的程度,因为古代受教育的显然有限,大众最多是能写个名字而已。只是这里讨论受教育影响生育,我觉得这没法用古代举例。应该说现代的普遍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工业文化导致了这个问题,缺一不可。不能简单去说。而且,现在就算受教育程度低的,也没那么愿意生啊。愿意生之前制度也卡死了。

家园 老泉这个逻辑简直让汪(兆铭)默陈(璧君)泪

把稻总推行几十年投降主义错误路线酿成的恶果幻化成他们忍辱负重的义举。这种颠倒黑白的手段高,实在是高!

家园 这你就不好了,陈璧君这事就是从属于汪

从后来看,陈要有性格的多,真是有意思的女子。

汪不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