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武训传》的资料拼接1 -- 万年看客
被人批“不思考”😁
我看你研究思考得最深入。不像多数人直接从立场上表态。似乎中共绝大多数干部包括周总理在内,都不如他们有眼光😂。
你换个角度,从精英-民众,或者统治者-被统治者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精英阶层,统治阶层,宣传这样一个角色,给普罗大众,背后是什么意思?
网上有人说过,武训靠慈善事业,成了地主阶级,完成了阶级跃迁。没有考据能力,不知道真伪。
以阶级斗争的观点,对武训大加批评,也是错的。这样以阶级立场划线,把中华民族历史上很多的人,划到了敌人的位置去了,这只能是历史的笑话。
比如,左宗棠,这样一位对国家和民族有大功的历史人物,就长期(1976年前)被划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踩在脚下;文革中,左宗棠的坟墓被红卫兵挖开,尸骨被抛洒。
迟早有一天,批判武训会成为历史的笑话。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笑话。
当年的革命者,哪个不是当时体制的受益者
这不影响他们砸烂一个旧世界的决心
我们是改开的受益者,也不影响我们在目睹当今世界的荒谬后更好的看透历史的迷雾,理解当年革命者的初心
倒是在河里,以及某些地方,矮子矮子的侮辱和谩骂邓小平,以及给改革开放鸡蛋里挑骨头,倒是很“流行”。
以及类似的片子。。有的片子,我反复看了好多遍,比如【爱德华大夫】、【迷魂记】、【捉贼记】、【电话谋杀案】等。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我是看不到这样的电影的。样板戏们在这样的电影面前,不堪一击。
反而,爱情片,我不感兴趣。但是,你禁止拍摄和让人民看这种电影,本身就是文化管制和不自信。
专制没错,但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自由。反而变本加厉。而且这些电影之于国内,恰恰是因为专制才得到了意义。对于其产生的土壤则有不一样的声音。类似的,也可以看美国电影审查的历史。注意,这当然不是说专制好。背后的生活世界被无视了。这才是关键。包括因此产生的审美需求。
作为大众文化,电影是否具有想象的那种高度?
我觉得这个问题从经历,从现在的眼光看很难。哪怕我是九零后。接触要多一些,隔阂要少一些。
就像这个:
至于左派除了江青……这样的看法是不成立的。且不论左派本身也会拿江青,甚至拿整个毛时代的影视作品做反面教材,当年的国际评价也是像纪录片,缺乏深度。这些评价都有具体的由头,但这里所树立的“左派”没有。
其实从极端的政治立场看,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结果都是“除去那几部电影,所有的国内外电影主题思想都是错的。”虽然欧洲除外,比如某些电影只有欧洲能够上映。但欧洲从来不缺少政治的参与力度,比如奖项和扶持。
最后,这里还没有讨论消费条件。放开文化市场实际上是必然。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之前并没有放开的能力和需求。
——
生活世界……比如现实中的爱情。虽然其形式可能不被现在人觉得“浪漫”和“自由”。现在的问题是,现实中的追求,已经畸变为荧幕上的追求。
主席不是高度评价秦始皇吗?
被质疑的也不仅仅是岳飞一人。
那时候质疑岳飞战绩是岳珂吹嘘的文章在一堆媒体上都能看到,夸秦桧和赵构议和是公忠体国的也一大堆。河里以前就为这事争论过。直到现在还有一堆人质疑郾城大捷,朱仙镇之战都是岳珂虚构的。
这种全方位解构过去英雄人物的风气还真是改开流行起来的。
历史人物,有其历史局限性,用现在的眼光去批评,不一定合适。
但是在现代环境中去宣传,也要非常警惕。
更何况,精英阶层,向普通民众,宣传一个乞讨办教育的角色,背后的意思,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目的还是为了教育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太祖后来接见武训演员赵丹的时候还拿这开了玩笑。
建国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今天那么多的公知出现恰恰是这一环缺失的结果。
对那么多港独出现就不奇怪了。教育阵地你不去占领就是敌人占领了。武训传的最大问题就是用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去理解tg改天换地的革命性质,就和今天新拍的样板戏电影完全变味了。
用不着也不需要武训这样的例子来劝学。满清把武训拔高的目的正是为了禁锢民众自由的思维,看看那么多的文字狱和四库全书对大量典籍的删改,武训之路培养出的只会是服从满清统治的奴才。武训行乞求学的同时是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被镇压,拔高武训对后者又该是什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