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求助】关于人口和生育的一些疑问 -- 审度

共:💬595 🌺3013 🌵5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家园 【求助】【求助】关于人口和生育的一些疑问 -- 有补充

上段时间我跟东东山河友就是否尽快奖励生育发生过讨论。看媒体的风向,似乎是鼓吹尽快奖励生育。人口问题,是国之根本,不可轻动。我有几个疑惑,向大家请教。

一是东东山和龙眼河友都提出,现在大学生失业率高,正说明人口不足,消费不足。对此我有两个问题:1是这个观点的依据何在?跟当年说人口过多就业不足有什么差别?我的意思是这两个对就业问题的解释,是不是拍脑袋,纯理论?2是当初反计生说人口过多可以向外移民,那么现在国内消费不足为什么不考虑向外倾销?难道移民比卖东西还容易?

第二,我之前在河里提过个疑问,这个疑问碰巧跟陈经的想法相同:婚育时间的推迟,是否对年出生人数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近几年人口出生下降,会不会在未来补偿?

第三,我国这几年人口出生下降,是生育年龄人口不足,还是生育年龄人口不愿生?同样的,美日欧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因为没人生还是没人愿意生。

第四,旧问题,我国人口数量是否有一个合适的范围?

现在的问题是,按步骤班的处理人口问题,还是必须急需反向操作?主要矛盾是什么?

通宝推:普鲁托,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5)
家园 把要不要计生和如何计生区分开来好点

讨论人口问题,绕不过生育。计生问题本来是六十年代未七十年代初提出并执行。至80年执行方案发生了重大改变。至九十年代中计生政策严苛到达顶峰,2000年前后开始实质性渐渐放松,直到现在开放三胎。这是我对计生实践的认识。

是否需要计生,?有正反两个选项;如何进行计生?有无数个选项。把计生和某个计生方案捆绑在一起,似乎对问题讨论产生障碍。所以,分开二者,我觉得有利于认识人口问题。

添个足:

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调整生育政策等问题,会议作出部署。
开放三胎及进行相关配套措施,同样是对生育问题进行规划,亦即是计划生育。

通宝推:自由呼吸F0,
家园 养人还是养蛊 -- 补充帖

我很不礼貌的回了东东山河友一个贴子,他很生气。他生气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举报我,着实是大度。还有龙眼河友。不过我不打算收回我的话,因为我不认为我说错了,我说的我有担责任的自觉。

再重复一次的是,要不要计生和如何计生,应该也可以分开来说。就如同我国革命出现过极其严重的错误,这不能用来否定革命的先进性和正义性。我们总结,是想发扬好的,纠正错的,而不是一发现错误,就必须全面否定,是否需要全面否定,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要从实践出发。

单从理论推演,设定条件下当然可以推到上天入天。做起来就未必了。中国解放后到80年,生产经济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成就辉煌。人口从50年代初的6亿余到80年的9亿4,从99年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来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增加。不考虑其他,光从人均来说,符合龙眼河友说的人不光长嘴,还长手,会劳动,会创造财富(大意),是吻合的。而且龙眼河友的说法,从道理上是对的,当然,前提得有劳动的机会。部分河友可能知道我的两个说法:一是一般来说,贫穷是有力不肯使或有力没处使,二是说三通工程功德无量。那么,问题来了:50年到80年之间,我国有没有增加1亿甚至2亿以上的有效就业岗位?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很不礼貌的回复东东山河友那个贴子?他说的三个福利,姑且不说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能不能全员切实都能落实这三个福利,且不说城镇居民能否享受这三个福利,对于占绝大多数,号称8亿的农民来说,这三个福利,是高到天上去的事情,能吃饱已经是很幸福的了,三餐干饭是梦中的事。

河里多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人,也有经历过上山下乡的人。有很多事,也没必要重复再重复。就是现在,中央还一再重复,一再强调,要把粮食安全握在自己手里。谁能穿越回去告诉中央,现在中国坐二望一?真的穿越回去,换个玩法,人口继续自由增长,现在肯定能坐二望一?还是说如果不计生,一超多强的一,早就是中国了?

还有其他。

家园 【求助】关于人口数据和发展 -- 补充帖

主贴本来是想学习,结果相当一部分回贴变成声讨贴。这个问题纯技术性,请河友指导。因为我对计生并没有专门的研究,很多数字不清楚。

1,.宋健模型中,人口的走势是怎么样的?(人口峰值是多少?什么时候到达?其时人口年龄结构怎么样?峰值后回落到多少稳定?)。宋健模型中,计生政策做调整的触发机制是什么?宋健模型跟实际发展吻合程度高不?

2,认为人口危机应该重奖急生的,模型是怎么样呢?有分析预测数据吗?跟宋健的相差多少?

家园 转观察者网的一篇文章 -- 补充帖

莫名的愤怒 真的 说说观网很多人对于农村的看法

评论上更有看头。评论的那篇文章《“农村老人自杀”现象调查:自杀在当地或被视作正常、合理》我之前也有看过。

还是老话:1,中国有很多个世界。“有些人一根毫毛都被人呵得舒舒服服,有些人手呀脚呀都没地方放。”(此话非原创,出自更俗小说《重生之官路商途》)。2,中国有大量的劳动力闲置或低效浪费。3,目前吸血式的大型特大型超大型浪费型城市会增强财富集中,加剧分配不平衡,加剧区域不平衡,加强去实业化。4,希望上位者必须出自基层,多认识基层。

深有感触,我也是农村留守儿童长大的,独生子女,在外打工,这也是我不想生孩子的一部分原因,家里老人一直催,亲戚一直劝,生个孩子自己996没时间教育,爸妈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每天还在地里干活儿,再带孩子,不是雪上加霜,学校离得远,小孩接送也是个问题,就这样吧,这辈子尽最大能力让爸妈安享晚年,至于下一代,再说吧。

回到人口问题,还是认真严肃对待的好。

家园 今天之印尼,比之四十年前中国,经济实力如何如?何? -- 补充帖

不知河里人有谁还记得华北平原地下水过低,地面下沉?月满则盈,水满则溢,凡事有度,方得长久。

印尼终于迁都了。印尼为何花320亿美元迁都?雅加达早已陷入危机之中

印尼官方给出的“迁都”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现首都雅加达正面临着严重的“城市危机”,诸如交通堵塞、城市污染、地面下沉等问题日益严峻,而洪水泛滥、火山喷发、地震等天灾也给城市发展蒙上阴影。

我国历史上,关中千里沃野,本是富饶之地,因人口过度兼战争频繁,变成了黄土荒山。明清定都北京,过量的人口需要东南输粮,亦成为一项沉重的负担,带来很多问题。人口过量会怎么样?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有答案。条件一定时,过多的人口,带不来净财富,反而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空口说人是社会财富,越多越好,着实是理想主义。

家园 他们真的会关心这些问题么?为赋新诗强说愁才重要吧?
家园 依我的认知,当代人口问题取决于生育意愿和社会发展水平

先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切生育奖励政策对单一民族的发达国家毫无作用,比如日本。在欧洲只作用于外来移民。。 。

家园 只要搬掉了资本主义搬不动的三座大山

教育负担(代价高昂的私立教育)

医疗负担(代价高昂的私立医院)

住房负担(这个好像外国还好)

那么生孩子的意愿一定会加强。

其实,城市化率稳定后,随着该进城的都进了,想进城的也进了,大家的拼搏精神和吃苦精神随着阶级的固化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而逐渐消退后,生育率会迎来一波小高潮,然后逐渐回稳。

并进入一个可以接受的生育率轨道。

【混个脸熟】

家园 工业信息化后人口出生率降低是铁定的

而中国执行近四十年的极端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是相当给这个趋势有添了一把大火,所以中国出生率降低有些可怕。造目前情况出台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挽回出生率降低甚至连暂缓都可能做不到,政府可以控制出生却控制不了不生,难道跟那个段子一样:一人不生全村受孕吗?

家园 抛砖引玉,粗略回答问题一

1,不仅仅是大学生失业率高,是整个就业阶段人口(18--60)普遍性就业率低,国家统计局始终睁眼说瞎话4%上下,已失去可信性;照我小范围观察,15%失业率是保底数字。国家走姿,必然无法提供那么多的工作岗位,毛时代的对策是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稻是要效率要速度,上等人进软卧,中等人进车厢,下等人填炉膛。即使这样,人还是多得像包袱,轮到朱下岗出场甩包袱了。那可真是无产阶级蒙难日,资产阶级欢庆天。

结论:走姿下大规模劳动人口常态化失业,无解。当然,不可排除再来一个丧心病狂疯狂反攻倒算的张棺材李地雷孙轮椅,用机关枪,毒气室,传染性高致死性病毒来解决他们眼中的问题人口。

2,倾销,国内出口厂家已经互相倾轧的像一篓螃蟹了,利润压到极致了,已经没有倾销空间了。除非倒贴,把其他厂家熬死。可能吗?丧心病狂的情况下,人都急红眼时,还真不好说。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通宝推:龙眼,
家园 因为有自然失业率

这属于口径问题。

不过确实是无法充分就业。

家园 回答下第四人问题

我国人口数量是否有一个合适的范围?

答:做为讲汉语国家,维持一个不低于印度的人口规模是最低要求。

说中国人素质高都是不负责的说辞,朝战时有文化,训练有素的战士不多,一样能通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打胜仗,若不是老一辈搞出大杀器压迫了印度的雄心,西方出钱,印度出人头,又一场对中华的大围剿恐怕已进行多时了?

通宝推:普鲁托,
家园 有道理,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换

社会主义试试,包括扩大社会抚育的范围和内容。。。

不过,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家园 问题四,这是一个伪问题。

二代目开始的血腥计划生育,起因之一就是中国人口太多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当年的某人口学家,鼓吹的就是,如果我们中国现在只有7亿人,一定很神气云云。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合理因素,新中国建国以来,粮食生产,棉花生产,经济作物生产,一直在勉强满足需求的紧平衡中,粮食勉强够吃,衣服勉强够穿还得补丁摞补丁,国家安排生产计划的时候,需要在吃饭和穿衣之间做平衡。

但是二代目及相关专家,没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因素,事实证明,这些问题的真正解决,也不是靠人口减少,而是靠技术进步。工业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良种,水利条件改善,提高农作物单产;大化纤项目,代替棉花生产大量的布匹。大量赚取外汇,采购国外的原油,大豆,棉花,猪肉等,靠这些,解决了中国人衣食住行的问题。

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态环境恶劣,农民把一切能作为燃料的作物秸秆,都拿来当柴烧,导致土地的贫瘠化;砍伐树木做燃料,做木材,导致环节恶化;过渡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等等。后来的问题解决,还是依靠工业化,现在农村环境改善,原因是富裕后,改烧煤气,植物秸秆,木材等都不再作为主要燃料,然后秸秆还田导致土地富营养化,农村的树木开始繁盛,绿化率提高了不少。

前几天有个新闻,中国科学家搞定了人工合成淀粉,这个技术如果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耕地的承载能力,更成了一个伪问题。工厂化的农业生产,对土地的消耗,至少比传统农业低一个数量级。

七八十年代,西方有个盛极一时的“罗马俱乐部”,搞出了一堆世界末日的报告,某某资源能用多久,再不节制人类社会将无资源可用,面临崩溃云云。事后来看,都是笑话。当年的强制计划生育,似乎也是受西方这股思潮的影响。另外,决策者的简单粗暴,顾头不顾腚,很让人无语,还TMD写进法律,弄成了国策。

家园 土地贫瘠不是秸秆问题

主要是滥用化肥,不修水利。导致土地板结、盐碱化。

其实就算秸秆拿来烧,也有很多不能烧的会留在地里,叶子、矮杆、经济作物就不说了,根部谁能弄出来?翻地的时候已经作为肥料了。最讽刺的是当年美国农业部所长写的《四千年农夫》。真的讽刺。五千年的农业国家,连自己的农业传统都丢掉了。

化肥的确促进了产量增长,但是对于改开来说,更多的是政策促进,比如提高收购价和所谓积极性,反而显得化肥的提高相当有限。长期来说更是弊大于利。

如果只是说七八十年代,气候和制度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顺便推荐一本书——《中国农业的不稳定性

至于系统动力学和计生问题,刚来河里的时候,好像这个是热门。五六月的时候吧?大致可以总结为“机械唯物”。

家园 主要矛盾是,当家的不是邓小平

邓小平当年搞计生,有这几件事是体现水平的:

1,用对了人。启用宋健他们研究人口问题,一年多就出了定量结果,而且这个结果后面30年基本是正确的。

2,用组织的力量推行。你可以说扒房牵牛强制堕胎不人道,但是你必须承认这执行力是刚刚的。

3,高层自己带头。邓小平自己的儿女也就只生了一个。

你自己把这三件事和当今比一下,看看差距在哪里。

通宝推:普鲁托,
家园 跟社不社没太大关系,

前东欧生育率也不高,不然不会出现“月经警察”。依我看,一是利,二是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消退。

家园 这个问题我认为自己有点发言权,商榷一下。

从小山东农村长大,七八十年代,作物秸秆基本都会作为燃料,或者牲畜饲料。

当年收割小麦,部分是用镰刀割,会留下根系在土里,还有部分,是直接连根拔出来,全部拉回家。

所以当年上学时候,看书上说国外农场,或者东北大型农场搞秸秆还田,感觉很魔幻,全部不要了,打碎撒回田里。

那时候,改良土壤主要靠牲畜粪肥,及部分堆肥来解决。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现在的秸秆还田模式,差的很远。

现在的问题是,夏收后秸秆还田还好,夏季高温容易秸秆容易分解;冬季就麻烦了,打碎后在土壤里长时间不能分解,所以好多地方农民焚烧秸秆,影响空气质量。阻止农民焚烧秸秆,又成了基层干部的一大任务。

家园 粗粗浏览了一下,基本上属于胡说八道

亲身经历80年代农村改革的人,自信有资格来说这个事。

灌水论文而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