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在水一方――洛神的故事 -- MP4

共:💬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在水一方――洛神的故事

1

――白马王彪的叙述

黄初三年,秋。

子建奉诏入朝觐见,这是子恒即位后定下的规矩,每年的例行公事。可是今年有点不同,这原因外人不知道。

阴雨连绵,数十日不歇。我陪子建一道返回封地,这一路,子建始终愁眉不展,未曾有只言片语。车马东行,洛阳越来越远了,这一日抵达洛川。

黄昏,天依然阴沉,秋风萧瑟,细雨霏霏,风雨声听起来宛如低泣,不远处的洛水,笼罩在一片烟雨蒙蒙之中。

前面子建的马车停了下来。

一会儿,我看见子建下车,也不带侍从、雨具,独自缓缓走向河滨。遥望着那迷烟笼罩的深处。我快步跟上前,立在他身边。

洛水之滨,霜露徘徊,秋寒袭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望着仰天低吟的子建,望着他难以言喻的凄迷神情,雨点打在脸上,和眼眶中的泪水混和在一起,缓缓流下。

“她死了。”半晌,子建说。

“是,我知道。”我轻声回答。

“可你不知道,她的前世是洛水神女,离了红尘,会回到这儿的,这儿是她的归宿”

“洛神?”

“洛神即宓妃,传为伏羲氏之女,因溺死洛水,变而为洛水之神。”

“你真以为她是洛神?为什么?”

子建没有回答我,他沉吟着,目光迷离,似有所思。

秋意更甚,风雨交织出的天籁曲谱,就似千丝万缕的章节凑合而成,极尽缓急起伏之能事,把人性心灵深处被埋藏的感情招唤出来,随着乐曲的变化,或悲或哀,或喜或乐,或怒或愤,或忧或怨。

我心里暗中叹息。

洛水神女,你是她吗?

2

――杨修的叙述

建安二十年。那一年,子建十七岁。

许都城里,无人不知曹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他是许都的明星,身边围绕着无数崇拜者。他才思敏捷,出口成文,每有诗文随即广为传颂;他俊逸洒脱,是闺阁少女的梦中情人。那时候,许都的文人如云,文风很盛,经常聚会,诗酒唱和,热闹非凡。子建只要出场,都是众星捧月的中心人物,他性格豪爽,有乃父之风,不治威仪,不尚华丽,与子恒的持重比,更多一份率真的赤子之心。更有私下传闻,丞相最喜子建,欲立为长,袭魏王位。

这一天,子恒的中郎府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热闹过,门前车马骏骑已经停了一大片了,可是还有着不斯的客人前来。

  

子恒那时是五官中郎将,属丞相副,常驻守京师,不比子建经常随乃父出征。这次出征汉中归来,子恒在府中设宴,为子恒和远征归来的幕僚们洗尘。

汉中战事告捷,张鲁投降。席间各人都兴高采烈,唯独子建又挨丞相斥责,显得无精打采,连话都懒得说,没了以前的神采飞扬,妙语如珠的兴致。

子恒察言观色,道:“各位,蒙父相恩准,本人新立二夫人甄氏,今天就让她出来拜见一下大家。贱内薄有姿色,也通一点诗词歌赋,待会各位不要太为难她了,呵呵。”

其实,大家早知这甄氏原是袁尚之妻,当年大破幽州之后,子恒感其美貌,遂据为己有,后丞相亲自考察,大为喜爱,便赐子恒。他们也知道今天将介绍这位甄夫人,乃是燕地绝色丽姝,更兼绝顶聪明、锦绣才华,诗、赋、歌、舞、琴无一不工,许都绝对找不到一个可与匹敌的,就是曾经在昔日的京师长安,也找不到一个能比得上的。

  

现在,主客已经到齐,谜底终到了揭晓的日子。

在众目注视下,丝竹骤歇,一切的嗡嗡私语也突地停止了。屏风之后慢慢走出一位女子。

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她的美丽,按说她已二十五六了,且已生育,可看起来似乎仍是少女。她身材窈窕适中,两肩圆润,腰身细软;颈项秀长,皮肤白皙;脂粉不施,芬芳自然天成,云鬓高耸,秀眉细长弯曲,红唇白齿,鲜艳无比;眉目顾盼自如,体态轻盈犹如惊鸿,举止文静而娴和。

几十个人,一百多只眼睛,每一只都朝她看着,连眨都没有眨一下,每个人都像是闭住了呼吸,不敢喘一口大气,唯恐吐气重一点,就会把她吹走了。

她轻盈的飘到席中央。以美妙的姿态,微微曲身裣衽,行了一个女子的常礼:“小女子甄意儿给各位大人叩安,恭祝各位福泰安康。”

这是一句很寻常的问候话,但是听在大家的耳中,似乎其他的人都不存在了,这一礼就是向他一个人行的。厅上掀起了一片波动的浪潮,每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弯腰答了她一礼。

  

子恒很得意,说:“子建心情不好,父相责你任性而行,饮酒不节,也是为你好啊。让你新嫂子歌一曲她的新作,为你解忧助兴如何?”

众人轰然叫好。

哀怨的乐声里,甄夫人轻声低唱: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含吾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衣裳,援瑟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歌声娓娓,哀怨绵长,如泣如述,绕梁不绝。我看见子建目不斜视,眼中流露出惊慕和倾倒。

我忽然感到有些不安了。

3

――曹植的叙述

那次宴后,我再也难以忘却那如惊鸿一瞥的身影,那婉转如泣的歌声,那美丽、温柔而又带着一丝永远抹不去的伤感的神情。

以后,只要有机会,我便去府里,希望能再见到她。

春日的后花园里,我和她对面相遇。

“世子原来也在这儿?真没想到呢。”她有点惊异。

“啊,进府来玩,巧啊。”我回道。

我们并肩而行。

“嫂嫂那首《燕歌行》真乃绝妙好诗,子建拜服。眼下在许都城也正流传。只是署名为子恒。”

“哪儿啊,一首小曲而已。世子才是真的世之高才,众人敬仰,妾身何德何能,蒙世子不予见笑,已深感荣幸了。世子诗作妾身才真的是早就仰慕已久呢。”

前方有个小亭,我们坐下,对面相对。石桌上还摆着一盘未完的棋局。

我记得,那天我讲了很多,开始是诗、曲,后来又讲到了文人诗酒聚会,讲到了我游历过各地风情,还讲到我小时候的事。

她静静的听,带着浅浅的微笑。

“下一盘棋好吗?”后来,她指着石桌上的棋局说。

“好啊。”

那盘棋我输了。

4

――甄氏的叙述

尽管有很多人羡慕我,其实我一点也不快乐,我只是一个苦命的女子而已。

兵荒马乱里面,我三岁失父,跟着母亲流浪卖艺,十五岁袁家把我娶进了门,置于偏房。尽管绫罗绸缎,衣饰无忧,不过是用来供炫耀的花瓶而已。现在又归曹家,尽管我小心侍侯公婆,也得到了“惠而有色”的认可,可是子恒元配郭氏眼中的嫉恨,我看得清清楚楚,一旦有什么差错,她决不会放过我的。

子恒对外谦恭持重,其实我知道,他喜怒无常,是个很暴戾很残忍的人,我见到过他不如意时候的暴躁,这时候他什么事都做的出来。有一次酒后,他曾言:“他妈的真诱人啊,等我成了魏王,一定把父亲的那些美姬也搞来玩玩。”这话真吓得我一身冷汗。和子建相比,他兄弟二人继承了父亲的不同侧面,子建豪爽任性,待人以诚,敢任事;子恒狠毒阴骛,算计很深,能决断。

那时候,外面有传闻说子恒和子建为立长而私下争斗,这我不清楚。但那时他兄弟二人的关系并非如外界猜测的那样水火不容,还是很和睦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从那次以后,子建经常找借口来见我,许都城有什么新鲜事啦,最近有什么聚会啦,每有新作,也会拿来请我“指点”。和子建相对倾谈,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我喜欢他的诗作,还在幽州的时候就喜欢。世人赞誉“天下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这在建安时期真的不是过誉之言。

我们谈到了洛水。那时我从幽州来许都,曾经路经洛水。从车上望去,烟波浩淼,宛如仙界。

“世子,知道宓妃的传说吗?”

“知道,传为伏羲氏之女,因溺死洛水,变而为洛水之神。”

“我路经洛水的时候,真的彷佛见到了宓妃踏波而来,就像做梦一样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去那儿?”

子建望着我,眼光温柔。轻轻吟道:

“携玉手,喜同车,北上云阁飞除。钓台蹇产清虚,池塘观沼可娱。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

我觉得眼睛有点湿润,心里充满感动,脸上略烧。

5

――王粲的叙述

我和子建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他待朋友真挚热情,爱护备至,有一片赤子之心。他和甄夫人的事我知道,但我更明白子建心目中甄夫人犹如女神,他决不会有丝毫旖念,也不会存在什么非分之想,以甄夫人之贤,也不会有什么过分之举的。那是一种心灵的契合。

其实又有谁会注意到呢,这毕竞是他们之间内心最深处的默契和秘密。即使不把它埋得很隐蔽,时光的流失、空间的阻隔也非人所能左右。只能听任它越冲越淡,而又永不消失,象杯底残余的茶叶。

后来子建失宠了,丞相慢慢开始偏好子恒,何况立长为嗣毕竟也是传统。子建生平为人,有其幼稚、不足为训的一面。丞相说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子建在政治上确实不算成熟,处理问题缺乏深思熟虑。待人接物也不是无懈可击、十全十美的,好意气用事的弱点很明显,他对好友关怀体贴备至,对志趣不同的则非常疏远,并形迹毕露,不善于笼络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无形中树立很多对立面,这是在政治上不能大有作为的主要原因。“恃宠骄纵”的事也偶尔有之。

争立太子一事,在建安二十二年已见分晓。

再后来,丞相死后,子恒即位,废献帝自立为魏帝,一个时代在他手里被终结了。

子恒对兄弟们充满猜疑,也极为苛刻,以分封为名,实际是要把大家流放外地,贬为庶民。诸侯王名义上虽仍是高贵的王侯,实际上什么权力也没有,且禁令重重,动卸得咎,处在皇皇不可终日之中。而甄夫人后来也渐渐失宠,后来听说,黄初二年,因为郭皇后进谗言,子恒将其赐死。

6

――MP4的叙述

黄初三年,曹植进京返回,途经洛水,留下了传颂后世的《洛神赋》。此篇是否“感甄之作”,是历代颇有争议的议论。

这一段故事,多见诸于野史和传奇,《太平广记》、《世说新语》,乃至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有关于甄氏的故事,李商隐也留有相关诗作,依据这些记录,甄氏都被描述为风流多情的女子,与曹植有过一段幽情。

尽管历来“感甄”之说虽不免大大杂有某些想象、夸张的成分,但并非无稽之谈,以曹植的个性,在《洛神赋》里抒发了对甄后的思慕以及惨死的伤感,应该并非绝对的无稽之谈。当然,另有一种“寄心君王”之说,与“感甄说”相对立,认为《洛神赋》与情无关,抒发的是报国无门的政治苦闷。不过此说法实在牵强,依据也不足。

郭沫若先生曾著有《论曹植》一文,对此有过这样的论述:“托梦荐忱,献珠报佩云云,确实足怪诞,不近情理。但曹植对这位比自己大十岁的嫂子曾经发生过爱慕的情绪,大约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吧。不然何以会无中生有地传出这样的‘神话’?甄氏何以又遭谗而死,而丕与植兄弟之间竞始终是那样隔阂?魏晋时代的人物对于男女关系并不如前人或后人所看的那么严重……那么,子建思慕甄后,以甄后为他《洛神赋》的模特儿,我看应该也是情理中的事。”

《洛神赋》是否为感甄之作,其实也并不那么重要。不管有没有这一段值得回味的情感。一篇千古绝唱的名篇,两个命运多桀的男女,已给后人留下了诉说不尽的余味。

露起,秋意更深了。

夜色降临的时候,曹植的马车载着人神殊途的遗憾,缓缓驰离了洛水。那一声叹息回荡在夜色里,穿越了千年光阴传到我耳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家园 高!
家园 好文章
家园 不错,不错!不过逝者已去,谁能知道当事人的心理呢?
家园 Re:【原创】在水一方――洛神的故事

见笑,只是情绪表达而已,当故事看看即可。

家园 能让才高八斗的曹子建这么着迷的女人,定有非常之处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洛神赋图》局部 东晋顾恺之

家园 好文!!
家园 厉害的文笔,佩服
家园 西河伯, 你当年还和洛神有过故事了di.
家园 上一届河伯已经离休了。
家园 河伯还要竞选?
家园 一鱼一票制。
家园 原来

鲤鱼跳龙门,大马哈鱼去大海都是当年选河伯时吓的, 留下的后遗证啊.

家园 妙就一个字! Re:【原创】在水一方――洛神的故事

前面的5节只是引子!

下面引用由MP4发表的内容:

1

――白马王彪的叙述

黄初三年,秋。

子建奉诏入朝觐见,这是子恒即位后定下的规矩,每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