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智者邓小平 (1) 从稻公之称说起 -- 响水湾

共:💬254 🌺2834 🌵23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智者邓小平 (3) 政治化与世俗化

罗列下毛时代的现象:

阶级斗争为纲。

禁止私营经济,理发店包子店也要集体化......

反美,反苏(除前期),输出革命。对苏联,仅仅少量的政治分歧,就视为仇敌。

禁止文艺毒草,仅剩几个样板戏。记得我没书看到什么程度?把我父亲讲嫁接的农技书和一册不知怎么来的唐史(讲安史之乱的)都啃完了,那时不懂文言文。

批白专,批爱因斯坦,网上流传爱因斯坦学生周培源的检讨,如果是真的,那真是把科学家欺负成什么样子了。

接吻就是流氓,打扮就是资产阶级......

......

这就是毛路线,总体的,经济的,外交的,文艺的,科学的,生活的......政治化。

政治本是社会的寄生,得为社会服务。其时却主宰社会,让社会为他服务。

邓路线让我们的生活回到了世俗化,可以办厂开店,可以打扮,可以看书,可以钻研,可以出国旅行......

不要以为这些是天经地义的!那些天天骂邓小平的人,那些批莫言只写阴暗面的人,那些豪言与整个西方战斗的人,那些要第二次公有化的人......你们在自作其茧要搞文艺,外交,经济......的政治化,真的重回政治化,你们可以受?民众可以忍?

欧洲搞难民政治化,美国搞性取向政治化,台湾搞疫苗政治化,更显邓小平世俗化的可贵。

家园 上街一事我会写一节看法

也敬请期待吧

家园 没书看也怪老毛啊?

老毛时代,只是书籍的品种单调,但数量可不少。革命文学家一大批,他们可不是只吃饭不干活的。

我知道鲁迅全集一直有卖,其他茅盾、巴金等作家的书也没听说过禁止。

我农民家庭出身,父辈有一点喜欢文学,我小时候读的小说基本都是七十年代买的,一大堆书籍,只记得除了毛泽东选集,有好些小说,比如《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林海雪原》、《三国演义》,其他的忘记了。如果在城市里,应该可以买的书比农村多得多。

家园 我说的是邓最后一次复出。77年吧?

之前已在75年复出中积累了声望。小地方的人无感,但大地方大单位会有感。不然也不会有45事件。

文革不好当时大部分人是与文革前比,感叹文革前好时光,直到国门开放。

我在南方,我父母都算国家干部,还是非常贫困,记得当时去村小店买一颗针半分钱,没得找,店主就锯了半颗糖给我找。懂事起就这样,也没什么感觉。你那里国企多会好一些吧。

家园 《林海雪原》、《三国演义》这些应该文革前出版

《林海雪原》是毒草,《三国演义》是封建,在文革后的一段时间不会出版的。但民间有留存,借是很大面子了。

家园 包括计生,也可写一节,还没写,就投草,是什么意思?
家园 《三国演义》是197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我小时候似懂非懂,不觉得稀奇,等到读中学,再看这书,就大为惊诧,怎么文哥时不是破四旧吗?不但四旧没破,还印新的啊。

只是开头有一长篇前言,大量引用老毛语录,讲需要怎么批判糟粕,继承精华。

《林海雪原》是什么时候出版的忘记了,但我看的时候书还比较新,而且不是繁体字的,不应该是五十年代出版。

家园 文革前出版的经历者写的革命小说

如林海雪原,红日,烈火金钢都很好看,但不知为什么变成毒草。可能是歌颂的人被打倒有关。林海雪原是林彪领导,红日是栗裕,烈火金钢是吕正操。到77年后大量平反,印了很多,后来武侠金庸雪米莉上来,出版社印这个去了就少了。我估计是这个时间段。

家园 说说我还有映像的小说

《艳阳天》(第二卷),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

《海岛女民兵》,黎汝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4月1版,1972年2月再版

《艳阳天》(第三卷),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5月

《欧阳海之歌》,金敬迈,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7月

《虹南作战史》,上海县《虹南作战史》写作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2月,没看过小说,但看过同名小人书,还以为是打仗的,颇有上标题党的当的感觉

《激战无名川》,郑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2月,真正的描述志愿军铁道兵保护铁路桥的故事,有同名彩色故事片;

《沸腾的群山》,李云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4月

《金光大道》(第一部),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5月

《桐柏英雄》,集体创作,前渉执笔,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电影小花用的IP

《沸腾的群山》(第二部),李云徳,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5月

《征途》,郭先红,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有同名电影,郭凯敏的处女作;

《难忘的战斗》,孙景瑞,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有同名电影,达式常男一号,据说主席晚年看这部电影解放军进城的场面大哭;

《彝族之鹰》,杨大群,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俺人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志愿军空军的,原型是空投氢弹的空军少将杨国祥

《剑》,杨佩瑾,江西人民出版社,1973年10月,写志愿军侦察兵的

《金光大道》(第二部),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5月

《剑河浪》,汪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9月

《铁旋风》(第一部),王士美,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6月,知识青年在内蒙古

《大刀记》(第一卷、第二卷),郭澄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7月

《大刀记》(第三卷),郭澄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8月

《红石口》,龚成,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12月

《三探鲤鱼洞》,程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我看的第一部少儿探险小说

《战火催春》,孙家玉,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年1月

《万山红遍》(上),黎汝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3月

《沸腾的群山》(第三部),李云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9月

《西沙儿女》奇志篇和正气篇,浩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写西沙海战

《闪闪的红星》,有同名电影

另外俺还看过一本讲上海工人的小说《较量》,百度了一下没找到,作者是上海XXX创作组,也算是那个年代的特色,

文革时出的比较多的是小人书,绘制水平很高,很多是大师级的,比如二十响的驳壳枪

通宝推:棋人鲁大耍,
家园 这里有份比较全的书单,但也有遗漏

《艳阳天》(第二卷),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

《清江壮歌》,马识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

《海岛女民兵》,黎汝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4月1版,1972年2月再版

《艳阳天》(第三卷),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5月

《欧阳海之歌》,金敬迈,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7月

《虹南作战史》,上海县《虹南作战史》写作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2月

《牛田洋》,南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2月

《激战无名川》,郑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2月

《沸腾的群山》,李云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4月

《江畔朝阳》,郑加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

《金光大道》(第一部),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5月

《连心锁》,克扬、戈基,山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6月

《飞雪迎春》,周良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7月

《红卡》,张雁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2年7月

《渔岛怒潮》,姜树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8月

《桐柏英雄》,集体创作,前渉执笔,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

《沸腾的群山》(第二部),李云徳,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5月

《征途》,郭先红,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

《草原轻骑》,张长弓,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

《难忘的战斗》,孙景瑞,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

《彝族之鹰》,杨大群,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

《剑》,杨佩瑾,江西人民出版社,1973年10月

《东风浩荡》,刘彦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1月

《青春》,张长弓,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3年11月

《草原新牧民》,邢凤藻、刘品青,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11月

《黄海红哨》,李伯屏执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

《金光大道》(第二部),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5月

《春潮急》,克非,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

《千重浪》,毕方、钟涛,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9月

《剑河浪》,汪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9月

《霞岛》,周肖,解放军文艺社,1974年12月

《擒龙图》(上),张峻,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年12月

《激流》,刘怀章,河北人民出版社,1975年2月

《延河在召唤》,延河写作组,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4月

《渤海渔歌》,单学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5月

《铁旋风》(第一部),王士美,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6月

《钻天峰》,奚植执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6月

《大刀记》(第一卷、第二卷),郭澄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7月

《边城凤雪》,张长弓、郑士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7月

《映山红》,岚晨,江苏人民出版杜,1975年7月

《大刀记》(第三卷),郭澄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8月

《克孜勒山下》,(维吾尔族)柯尤慕·图尔迪,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9月;新疆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

《分界线》,张抗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

《龙滩春色》(上),马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

《洪雁》,王小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

《大雁山》,李荣德、王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

《卓玛阿妹》,英子等,四川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

《志气歌》,杜峻,广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10月

《拂晓的号角》,南通市《拂晓的号角》创作组,江苏人民出版社,1975年10月

《洪流滚滚》,李明性,河南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

《万年青》,谌容,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11月

《红石口》,龚成,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12月

《三探鲤鱼洞》,程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前夕》,胡尹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1月

《伐木人传》(上、下),屈兴岐,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1月

《战火催春》,孙家玉,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年1月

《足球场上》,高尔品,安徽人民出版社,1976年1月

《雨后青山》,广西集体创作组,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2月

《漳河春》,王东满,山西人民出版社,1976年2月

《万山红遍》(上),黎汝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3月

《龙滩春色》(下),马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6年3月

《百丈岭》,绍闯,浙江人民出版社,1976年4月

《使命》,王润滋,山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4月

《澜沧江畔》,李惠薪,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5月

《晨光曲》,通县三结合创作组,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5月

《钟声》,俞天白、王锦园执笔,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5月

《我们这一代》,卢群,江苏人民出版杜,1976年5月

《响水湾》,郑万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

《县委书记》(第一部),阎丰乐,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

《樟田河传》,程贤章,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

《沸腾的群山》(第三部),李云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9月

《山川呼啸》,古华,湖南人民出版社,1976年9月

《小兵闯大山》,莫应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9月

《孔雀高飞》,高中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10月

《云燕》,管建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10月

《西沙儿女》奇志篇和正气篇,浩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路》,鲁之洛,湖南人民出版社,1975年8月

《金色的朝晖》,石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0月

《英雄的乡土》,晋庆王,贵州人民出版社,1976年3月《山里人》,张雪,山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3月

《火网》,王世阁,解放军文艺社,1976年3月

《不息的浪潮》(原名《红旗插上大门岛》,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8月初版),孙景瑞,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4月

《红花》,集体创作,张向午执笔,辽宁人民出版社,1976年4月

《银沙滩》,冯育楠,天津人民出版社,1976年4月

《柳河屯烽火》,刘云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

《鸡鸣山下》,胡正言、阎世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8月

看看作者,有些八九十年代很红的作家,比如张抗抗,这时已经崭露头角。

通宝推:袁大头,瓷航惊涛,西安笨老虎,
家园 知道毛说要区分刘邓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什么意思?

你的这番话用来批判刘没问题,但是批判邓?

知道毛评判邓怎么评判的?

人民内部矛盾。

另外熟悉大跃进的历史,从大跃进的发起到批判彭德怀导致的钢铁指标再次提高,这其中毛没有责任吗?

首先大跃进是怎么发起的

1周恩来发现生产中存在冒进,提出要反冒进。

2,毛泽东认为反冒进打击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提出反反冒进

3,报纸上出现大跃进的提法,得到毛的高度肯定,因此大跃进=反反冒进

4,毛泽东发现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郑州会议上提出要压低指标(北戴河会议提出钢铁指标为2800万到3200万吨,毛郑州会议上提出钢铁指标降为1800万吨)

5,庐山会议前期延续了郑州会议基调,继续压缩各种建设指标(毛让陈云去研究钢铁指标问题,提出钢铁指标再降为1300万吨)

6,彭德怀的万言书引发毛泽东的愤怒,庐山会议转为批判彭德怀。

彭德怀的一句: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遭到猛烈的批判

7批判彭德怀导致庐山会议由此前的压指标的纠左变成批右(右倾翻案风),钢铁指标再次被提高。

所以你不能仅仅提毛泽东给基层干部的信,不能仅仅提郑州会议和庐山会议前期毛纠左的努力,而应该要全面的看。

因此综合的看,毛毫无疑问应该承担历史责任。

邓不是一把手主要是一个执行者,他的责任显然并不大。

刘少奇作为一个实际的一把手,实际上不管是纠左还是纠右,都没有做任何事情,他确实是不合格的,特别是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家园 你们可以回答一下,你们说的那个时候,书店里有那些外国书籍可看?

不要说那些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书籍,比如德国施托姆的【茵梦湖】之类的,就是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和宗教黑暗的外国小说也被禁止了啊。。比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之类的全世界公认的“良心小说”。

对了,文革以前的苏联小说(指的是斯大林时期的)比如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青年近卫军】等,都被禁了。

还有啊,1949--1966年间,中国大陆的那些革命作家写的书,文革期间基本上都禁止发行了,因为它们都是在“十七年文艺黑线”时期发行的(这个最搞笑)。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作者、老八路李英儒被抓进监狱,【敌后武工队】的作者、老八路冯志被造反派打死等等,这个事实也应该告诉读者。还比如,【红日】这样的小说,被打成“毒草”,多了去。

你们上面说的 这些小说,我基本都看过。我还补充一个:【不息的浪潮】,讲50、60年代解放军一个连守海岛的故事。我就是在那本书里,第一次知道了还有一种叫“石斑鱼”的美味。那大概是1975年左右的事情。

文革期间能看的,大约就是上面这些“革命小说”了。。这些小说有什么文学价值啊。。比如那个“虹南作战史”,那就是本语录书,一本书里,大约有20%左右的内容,就是复述伟大领袖的语录。。那叫什么小说啊。。

那个时期的“小说”,主题只有一个:阶级斗争。

电影呢,文革期间,除了样板戏,就是“老三战”了。哪三战呢? 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后来(林彪事件以后)拍了一些革命电影,创业、难忘的战斗、春苗、红雨、、闪闪的红星、向阳院的故事,等等。

什么,你想看喜剧片、警匪片、武打片、爱情片、科幻片等电影?你想死吧?

那个时候,中国(大陆)人民,根本接触不到任何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元素比如小说、电影、音乐和艺术。中国和西方,没有这方面的交流。怕啊,怕得要死,生怕中国人民知道了外国的情况,生怕人家对我们搞和平演变。按道理说,社会主义制度有无比的优越性,应该是我们对人家搞和平演变才对。

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国,经济根本发展不起来,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你见你过任何一个和外部世界、特别是和西方没有交流、但对外贸易很发达的国家吗?

没有的。

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改变了这种状况。

家园 毛和邓的思想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不要支持邓就反毛

邓小平在八九十年代主要做了两件事,实际上都是毛泽东的思想的延续

1,邓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这是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必须搞计划经济的颠覆,那么对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提出置疑的第一人是谁,是毛泽东

针对人们以为实现了县、社所有制,便可以取消商品,或不敢提商品生产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有了人民公社以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更要发展;不发展商品交换,生活不能富裕。如果实行产品调拨,剥夺了农民的产品所有权,那农民就会瞒产私分,坚决抵抗,我们就有脱离农民的危险。他指出,“我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不要忌讳“商品”这两个字;“必须肯定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还有积极作用”,“要扩大商品生产,扩大社会交换”,“要利用这个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毛泽东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后对商品问题最早的明确表态。

也就是说从1958年在全党的一片乐观情绪中,毛泽东率先开始了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的观点的探索,此后毛主要精力用于政治斗争,但他开启的探索最后被邓小平接力,最后邓小平鲜明的提出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中国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锤定音的为这场历经几十年的探索定下基调。

2,邓小平对所有制的改革,允许私人办公司办企业,此后中国私有企业大繁荣,与国有企业一起成为了中国经济左右膀。

但所有制的探索从谁开始

又是从毛泽东开始。

毛泽东首先强调要区分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

此后对于大跃进中的一平二调提出生产小队核算制,而不是公社核算制,并且鼓励农民多种自留地。

在毛泽东看来,农村人民公社一成立,不应该马上就变成完全的公社所有制。“对穷队富队、穷村富村采取拉平的办法是没有理由的,是掠夺,是抢劫”。他认为,公社内由队的小集体所有制到社的大集体所有制,需要一个过程,六中全会的决议写明了两个过渡所必须经过的发展阶段,但是没有写明公社的集体所有制也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是一个缺点。这也是引起广大农民坚决抵抗的根本原因。但当时有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渐渐地,如何解决农民瞒产私分、缓和同农民紧张关系的方案在毛泽东的脑子里清晰起来。

这个方案是: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在现阶段应当是以生产队(相当于原来的高级社)的所有制为基础,即部分的社所有、基本的队所有,而不是公社所有制。为了迅速纠正这一问题,他决定将原来准备于1959 年3月在上海召开的会议,提前于2 月底开始在郑州召开,史称第二次郑州会议

七中全会后不久,又出现了15 个省发生春荒缺粮的问题,这使毛泽东感到意外。当时,又正是全国从南到北已陆续进入春耕大忙的季节,毛泽东一面给15 个省委书记下指示,一面又批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要他们务必采取措施,千万不可大意。1959 年4 月29 日,他还亲自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针对当时影响农业生产的几个最关键问题,如包产、密植、播种面积、机械化、讲真话等问题,提出新的意见。总之,就是要把过去的一些错误做法纠正过来。

后来人们回忆,毛泽东的这封信,把许多人从盲目性中解放出来了。

随后,中央又紧急出台了两项重要政策,一是明确家畜家禽“实行公养私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到了此时,在人民公社方面,不仅在实际上恢复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就作为基本核算单位而言),也部分地恢复了高级社的某些政策,用毛泽东的话说,人民公社就是大合作社,开始注意解决如何发挥集体和社员个人两个积极性的问题。这些政策的恢复,对帮助农民渡过粮荒、发展农村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以上文摘自毛泽东纠左的努力

如果看看大跃进期间很多干部的荒唐的做法,可以说当时的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那是非常的幼稚,同时又非常的狂热,毛泽东承认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小孩。

庐山会议是7月2日召开的,毛泽东先后提出19 个问题请与会者讨论。从毛泽东提出的问题分析他当时的思想状态,似可以得出这样几点认识:第一,对形势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在他看来,人民公社的体制和政策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钢产等指标及基本建设规模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况有了改变,整个经济形势很快就会摆脱混乱局面而出现根本好转。所以他说,国内大形势还好,有点坏。八大二次会议的方针要坚持。今年不会再搞高指标,不会刮“共产风”,所以比去年好,明年“五一”可以完全好转。第二,出现混乱是因为不懂经济建设的规律,“对于经济建设我们还是小孩

链接同上。

从童蒙一般的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到邓小平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场艰辛又伟大又痛苦的探索,而这场探索的发起者是毛泽东,邓小平则为这场探索最终写下了总结报告。

两个人的思想具有高度连续性,两个人都是世界历史上的伟人。

通宝推:多余6569,和平共处,达雅,醉寺,智慧人生,迷惑不解,
家园 我朋友的公司过年的时候给客户制作小礼品

做了一些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台历,铜像小挂件。结果第一天毛泽东的就被抢完了。剩下几天邓小平的送都送不出去,是一件都没人要。后面几年就只制作毛泽东的了。

家园 笔记:原来强调公有和自主 就是政治化,就是文革了!

推墙改旗派的一向腔调就是:你们是文革余孽,你们走回头路,他们做的才是改开。这种烂到头的话术,已经被B站笑了几年了,后来疫情时期方方又引发了举国群嘲。没想到,还有人在西西河到处叫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