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1978年活着的开国高干,哪一个是善茬 -- 不知其可也
全民共识就是最大的正义和合法性的来源。
那开头的问题就都不存在了。
窃国是利益,贪赃不也是利益吗?哪怕只为了生活待遇,也是利益啊。
我倒是想一步到位,直接卖国,那也要条件允许才行啊。
经过主席教育的群众,虽然水平没有多高,但眼睛至少没瞎。如果说一开始没有看出来,后面连着吃二茬苦受二茬罪,难道还看不出来?
普通底层无产阶级,每天认真工作照顾家庭就够累的了,哪还有精力天天追着死了30年的邓猛踩?正经人会这么无聊吗?除非他和邓小平有重大利益关系。
我看就是江家一派的既得利益阶层,想挑逗人民群众朝着邓小平发泄怨气,好掩护他们自己继续闷声发大财。
死了快30年的邓小平该不该骂该不该踩,我可没这闲工夫来西西河为这个吵架。我更关心现在是谁在做食利阶层,谁在阻断中国底层人民的阶级上升通道。
你自己在“修路记”的帖子里面说的清清楚楚的呀。。
呵呵
“一句顶一万句”啊。。
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早请示、晚汇报,这不都是封建糟粕?
文化大革命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封建文化的顶峰!毛主席沉湎的是资治通鉴这样的封建文化的精华。一辈子读过20多遍。
60年代那会他们家一门三部委这样搞不行的。那时候,部委和部委级待遇部门99个然后文革。到全面平反,80年代末期又是99个部委级单位吃行政饭,对国家财政影响可想而知。
张麻子身边可有一个人留下来?这些人不能说都不忠于张麻子吧。所以说,伟人只有一个。其他人就是从众而已。
台湾哪里走第三条道路的后面成就了民进党
而我们是苏东巨变后刹住了车
对比新中国第一次工业化的 156工程大多数项目夭折,四三方案项目基本完工。而且对经济刺激立竿见影,尤其事关衣食住行的化工 ,化肥,钢铁等项目落地生活明显改善在80年代初期还是明显得也为后面改开指明了明确方向。
请问所谓大多数项目夭折,这个说法从何而来?网上查到的资料,156工程分数个阶段建立,完成。
1950年至1953年初确定50个项目
1953年“5.15”协定新确定91个项目
1954年10月新增15个项目
1956年4月7日中苏再次签订协议,增加55个援助项目
1956年9月又签订了12项。
截至1957年3月,中国与苏联签订了协议的建设项目共计255项,其中工业部门的项目共244项,非工业项目11项。以上项目中除去重复计算的13个项目,业经双方同意撤消的10个项目及1957年底可建成的63个项目外,留待第二个五年计划继续建设或需修改协议的共计169个项目。
1958、1959年中国又与苏联签订了几个供应成套设备协定,共计有100多个建设项目。整个1950年代与苏联签订协定由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成套设备建设项目共计304项,单独车间和装置64项。到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终止经济合同,这304项中全部建成的有120项,基本建成的29项,废止合同的89项,由中国自行续建的66项;64项单独车间和装置中建成的29项,废止合同的35项。
1950年代中国和东欧各国签订协定引进成套设备建设项目116项,完成和基本完成的108项,解除义务的8项;单项设备88项,完成和基本完成的81项,解除义务的7项。
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政府,决定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单方面撕毁对华援助合同。截止1960年底,“156项”已建成133项,还有17项正在建设中
1960年底建成133项目,这怎么能叫夭折呢?
综合产量数据(1950~1959):
■煤炭(25项):采煤2165万吨,洗煤950万吨
■石油(2项):炼油170万吨
■电力(25项):装机288.65万千瓦
■钢铁(7项)
鞍山钢铁公司 改建 辽宁省鞍山 52~60 铁250、钢320、钢材250万吨
本溪钢铁公司 改建 辽宁省本溪 53~57 铁110万吨
富拉尔基特钢厂(1—2期) 新建 黑龙江齐齐哈尔富拉尔基 53~58 特钢16.6万吨
吉林铁合金厂 新建 吉林省吉林市 53~56 铁合金4.35万吨
武汉钢铁公司 新建 湖北省武汉 55~62 生铁150、钢150、钢材110万吨
包头钢铁公司 新建 内蒙包头 56~62 生铁160、钢150万吨
热河钒钛矿 新建 河北省承德 55~58 钛镁7000吨、钒铁1000吨
■有色(11项)详略
■化工(7项): 合成氨15.4万吨 硝酸铵18.8万吨
■机械(24项)详略
■轻工(1项)详略
■医药(2项)详略
■军工(43项)详略
■电子(10项)详略
■兵器(16项)详略
■航天(2项)详略
■船舶(3项)详略
以上这些,都有对应工厂可查
我自己也在十多年前河里写过比较详细内容,不过资料在老电脑里,现在下面凭借记忆
156项目因为苏联专家撤离问题,资金问题和后面经济困难完成的在86个左右具体数字肯定有偏差(标准问题)但是肯定不足90个。
中国接受苏联援助其实分两批,第一批是斯大林时期,因为中国建国时期的复杂环境,这部分援助在今天看对国家建设作用不多,对比之后的156象征意义更大。而之后的156从开始到中途夭折前后不过三年,尤其是对中国原子弹方面的援助,苏联从谈判到结束援助前后一年,从转移第一批资料到最后一批包含原子弹的模型在内的资料不到半年。这里插一句,我这里查到的资料,直接原因是美苏戴维营协议,美国直接提出的谈判条件就包括停止对中国武器援助尤其是原子弹方面的援助,苏联方面停止援助核武器在谈判之后一个月兑现。而令人吊诡的是,我们在庐山会议前夕很可能得到美国故意泄露的戴维营协议的有关内容。后面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影响后面直至最终发展为文革的一系列变化不过和部分还没有公开资料可以验证,但是时间线上是对的上的。
我在总结 156项目的时候我持有这样的观点,从前三十年成就角度,156影响不在落地了多少项目。毕竟从产能而言,那两批苏联援助到改开开始前,数量比例是越来越低的。(对比印度一五和二五,从两大阵营获得的援助,基本援助多少到80年的基本还是那个样子,比如中国只获得一个百万吨级的钢铁项目援助,印度头从美国 苏联 西德与东德还有英国获得五个百万吨级别钢铁工厂的援助)但是,不容抹杀的是156对中国第一轮工业的影响在于,他是给出了工业化国家治理的整体蓝图(印度恰恰没有这个),这个蓝图到今天就是全产业链的雏形。这也为我们后来第二轮 工业化工作取得进展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
对了,156项目部分实际是返还苏联占领东北时期对日占时期留下的工厂设备拆迁的返还,印象中最深的就是航空光学仪器那部分。因为156项目的有关书籍,我是和苏联东北时期拆迁有关书籍以及民国时期工业资料一起查阅的。
四三方案是小平主持的?确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