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福建咸咸圈" -- 燕人
光是戚继光的光,我觉得八成是附会。人好歹是将军,真有渊源该戚饼或戚公饼。
硬面火烧,软硬煎饼,还有一种硬面烙饼,叫单饼,都是我父母的最爱。卷大葱,韭菜,吃完了太阳穴涨死。
现在物流方便,时不时还让山东老家是亲戚给寄些火烧。我直劝别吃了,几颗老牙别崩掉了,还就是不听。
切片之后放到电饼铛里加热几分钟就软了
或者就来个烩饼,好吃不酸,汁水丰富
整的软乎了就没有记忆的味道啦
美心是饼店里有卖,荣华的光酥饼也不是在酒楼里面卖的, 是那种专门卖月饼,甜点,粽子的店里出售的。
忽然想起,好像记错了,当年不是在美心饼店买的,是奇华饼店买的。
这几家店,当年大部分产品国内都能买到,就偏偏就是光酥饼国内没有,不知道是否廉价没有钱赚的原因,不得不去香港时,顺便买一些回来。
居然还有不允许不放青椒的。形制和味道更是花样百出。
在武汉吃到的,也有招牌公安锅盔的,
反正和诸葛亮拉关系
可谓东光西亮,军方吃界双璧呀!
考虑多种可能性!
老同学多久不来啦
那天我说找个农家吃中饭,然后同伴就在路边买了几个西樵大饼给我,吃起来软软糯糯的,搁以前应该很出名,可惜现在食品科技和工业都太发达了。
人有多复杂啊.
不要怀疑自己的记忆或味觉出问题了,就是本身的味道变了。原因就一个:多年的选择育种培育下,食物的品种已经变了,味道当然也变了。多年商品经济的刺激下选择育种的培育方向只有一个:高产加耐存储,味道可以舍弃,只要不难吃就成。
比如西红柿多年的培育方向就一个,高产加厚皮(耐存储)。小时候在新疆吃的比苹果还大的薄皮西红柿香甜无比,现如今基本退出了市场,几乎买不到。
包括其他很多水果,越来越便宜越来越甜,可水果本身的独特的香味,越来越淡几乎消失殆尽。
主观原因是nostalgia的心理。
客观原因是物质的确发生变化,如你所说。资本主义塑造生活的一切。
你喜欢吃家乡的薄皮大西红柿。大连原有一种小的青皮西红柿,俗话叫铁皮柿子。味道也很不错。
我小时候在温州还经常听说光饼,现在好像很少见了。所以老兄说福建光饼应该是福州光饼可能不太正确,温州和福州不接壤,而是和龙兴之地宁德接壤。当然我们温州和福建文化关系紧密,有一百多万说闽南语的人口,我们的大部分族谱写着祖宗来自福建,温州地区最出名的神祗临水夫人陈十四娘娘也是福州人。当年戚继光也主要在浙江福建沿海活动,温州也是他足迹所到之处。
有科学头脑,善于考虑多种可重可能性。
我是从历史记载来看这个问题的额。
化肥,农药肯定不如比较天然一些的。
记得那时从地里摘下来的茄子味道就超好。
现在肯定是满足大部分需求,不追求质量和味道了。
产量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