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茗谈188:人生 -- 本嘉明

共:💬218 🌺3420 🌵9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问题,尝试回答一下:时机不到,矛盾未达到难以调和的阶段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甚至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以欧美为主的西方国家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尚未到达不可调和的阶段,其生产关系远未到制约其生产力发展的地步,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相对契合。

内因:西方国家并不是水深火热,贫富差距虽然在加大,但是行政立法司法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上层建筑),中层和底层的生活有保障,朱门虽然酒肉臭,但可以做到路上没有冻死骨。只要肯干,普通人生活还是可以欣欣向荣丰富多彩,其社会并没有明显的短板。美国国内社会矛盾主要以点状分布,脉动发生,并未成面连片和持续震荡。更重要的是,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二战以后形成的,在苏联解体后,基本全球经济循环的体系是以美欧为主体,中国也是加速拥抱了这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下,一荣俱荣,一损但未必俱损。一个主要经济体的矛盾分散到整个经济循环相对就延迟了矛盾的发生时间和烈度。

就大学生来说,上不上街,还不是要有人领头,大学老师不带头,或者社会组织渗透到校园,谁能轻易大范围的煽动?新冠疫情死亡率并不高,大学受影响小,小范围自发抗议,倒不如反华尔街运动和黑命贵这种有社会土壤配合来的厉害。

外因:西方虽然不代表国际体系,但是他们在主导这个体系。现在国际体系的价值观,叙事和逻辑体系完全受西方主导。中国自己的价值观和叙事体系的国际影响力恐怕还不如六七十年代。冷战期间,国际体系美苏中三极,各有各的叙事和价值体系,也各有各的粉丝,无论政府粉还是民间粉。现在,中国重新建立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的世界观和叙事体系,任重道远,自己还没打通前后三十年任督二脉,逻辑还未自洽,就是忽悠普通老百姓也没那么容易,就别提大学里的知识分子了。

通宝推:贼不走空,
客观
家园 好人难得见

花你。

家园 疫情以来

企业界公开讨论的,是产业链的多样化,不能过分倚重中国,其中包括印越对大陆的替代或者部分替代。只有政界才会咂巴产业回归,这对美国难,但相对欧洲更难。

关键词(Tags): #多样化
家园 请教

马恩说家庭是私有制的最后堡垒

能否告知具体出处,真的很想引用,谢谢

家园 没有吧? 我既不攻击老本,也不攻击他儿子

只是讨论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看重。

老本讲他儿子好,虽然不免夸耀,但是当爹的都这样,也算人之常情。我对此没啥意见。老本讲他自己的经历,跟范志毅打架啥的,可不都是他自己说的么。

你从哪里看出来人身攻击? 告诉我,我修改。

家园 雨不知时节

是为淫雨。

没有了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间哪来感情?

没有了家庭,没有了代际联系,上一代就没有必要为下一代打拼,整个社会的维系基础崩塌了。

超越时代的想法,不现实。

通宝推:夜雨行歌,
家园 只是略微超前,并不遥远

当下马上实现社会化抚养、家庭解体,当然不现实。但是五十年之内,我看还是有希望的,至少可以部分实现。

而这样一个完全动摇人类社会基础的变化,五十年真的只是一瞬间。

高离婚率在我国已经是现实,西方低结婚率、低生育率也是现实。我国逐渐赶超西方,生育率上不去,大量不婚同居,在年轻人当中也不是少数吧?

社会化抚养并不困难,九年制义务教育向上向下,两个方向延长,从幼儿园到高中,上了大学更不用说,离家展翅高飞了。再加上育婴服务,技术上母亲产假结束就可以放手了,难度不大。

所谓 ”父母和子女的感情“,这是必需品么? 祠堂宗庙祖坟,这些离我们不是很遥远了么? 现在大量外出打工者,子女留守农村,与父母的感情,我看也不怎么样。只要交流少了,感情自然会淡泊下来。这都不需要勉强。

现在的年轻人都觉得生养孩子辛苦,这还是建立在大量祖父母辈帮忙的基础上。再过三十年,八零后开始成为祖父母辈,他们更加放手,那年轻人更加不愿意生养了。谁还把 ”为下一代打拼“ 挂在心上?

你说 ”整个社会的维系基础崩塌了“,我同意,但这不正是新社会来临的必然么? 我们改革西藏农奴制度,同样是 ”整个社会的维系基础崩塌了“,这难道不好么?

面对高离婚率,低生育率的汹涌大潮,你何必死守着旧的秩序(家庭)呢?

通宝推:acton,
家园 从新入籍并不难

对于原来是中国国籍后来放弃的华人,恢复国籍并不是那么困难,手续很宽松也很人性化,具体可上国家移民管理局官网。

不过,我也认为本大只是说说而已,哈哈。

顺带说说融入的问题,欧美最大的问题是文化包容性,这也是为什么吉普赛人千年了都融不进欧洲,美国白黑墨族群撕裂。杨泽安算是华人里很给力的了,面对种族歧视也只能小心翼翼。

家园 美国要能动用swift早就用了

现在外贸至少一半是在用本币结算了。中国大宗进口排前的石油,俄罗斯伊朗都开始人民币结算,东欧国家和中国贸易很多也开始人民币结算。

大家都是正常人类,谁都不傻,美国以万亿为基数的印钱,大家都看在眼里,凭什么让美国吸血?

把中国排除在swift之外这个方案,美国肯定模拟过,但结论肯定是中国会麻烦,美国会动荡甚至完蛋。

家园 贸易赤字是借口

美国从不担心赤字,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元结算的地位关系到美元扩张,这才是真意。

家园 方兄跟葡萄认真讨论就输了

按照忙总的说法,他不认为葡萄有一手消息来源,

家园 哈哈,搞笑。智能马桶盖。。。

前些年中国互联网上却有热闻,吹中国人去日本旅游背马桶盖之类的回来,这是被几个在日本的精日华人在微博上炒起来的,当时就被有的媒体(自媒体)打脸:杭州某家公司OEM的。也有中国一些商家,利用有些国民的媚外心理(认为洋货质量好),出口转内销的例子比比皆是。

日本外务省每年投在中国的经费还是比较可观的。如微博等资讯类app,一些真实日本的相关资讯总会被删或封id(如搬日本互联网上关于中国新闻下面的评论);对日本形象有益的信息,时不时买个热搜....

韩国同样,但比日本做的还细些。除了买买各种热搜,付钱删贴,还有领事馆出面付费请人修改诸如百度百科等信息...

他们投的钱还是有用的,譬如,某机构的信息:日本对华持正面的只有10%,而中国对日本持正面的超过40%.....

日、韩等一直很注重在中国人眼中的形象。只要能保持国家形象整体尚可,贴在中国互联网的经费是小钱。中国人口基数大,总会有大量的人去旅游购物学习之类。香港人用“蝗虫”、殴打等手段,已经基本摧毁了大陆人去香港旅游购物的路,恭喜他们。不知日韩的社会真相还能在中国互联网维持多久。

呵呵。

家园 当孙子估计不够,得当奴隶、奴工,下等人估计才行吧。
家园 盎格鲁撒克逊但凡有一点包容胸襟,苏格兰爱尔兰也不会

苏格兰族、爱尔兰族,也不会几百年了,都没办法融合到Britian了。苏格兰、爱尔兰,上几百年都融入不了。

在欧美的华人,是怎么考虑的,自己就能被WASP的盎撒圈子认可,从而进入到这个白人统治精英圈子里的呢?

家园 什么融入主流社会,其实就是进入精英统治权呗。

称为统治者,一个机构的老大。一个跨国公司的话事人。能制定政策的,能主导舆论的,而不是出卖知识、技能、劳动力的。

有几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