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多提阶级仇,少提民族恨 -- 天空不空

共:💬119 🌺576 🌵1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们明明讨论的是不是欺负外国人
家园 PDD年轻员工被剥削压迫致死。请楼主践行“多提阶级仇”。

PDD年轻员工被剥削压迫,过劳致死。这是正在发生的阶级仇吧。

请楼主践行自己的理念,“多提阶级仇”。

当然,作为猥琐懦弱的帝国主义分子,我是不敢提阶级仇的。

家园 我就是个耍嘴皮子的,光说不练
家园 谢审兄指正。问题是为什么以后选集中没有“事实求是”?

教员在建国后某些情况,比如给亩产万斤的宣传纠正中,为什么没有以“实事求是”作为文章的内容?对此审兄及其他河友有何见教?

家园 这个“民族独立”,是指中华民族,不是汉族
家园 这个问题就没必要答了。
家园 对,美国没来打满清,条约就签了。还真不小心就漏了。

尼泊尔还打了西藏一下,英国对西藏的入侵满清真是装聋作哑,都是藏民自己在浴血抵抗。

家园 当年的国家、民族和阶级与现在不是一回事

现在的中国在民族结构和领土疆域上与当年汉唐宋明的中国有一定的不同,而就统一多民族国家而言,倒和辽、金、元、清有一定接近,只是汉人不再受压迫了,领导阶层表面上是汉族居多,但实际就大历史而言,中国正在经历又一次的民族融合,就是以一个民族为主干,汇聚周边少数民族而成新的主体民族。所以不应以人为划分的西方民族概念来长期固化中华主体民族与周边分支民族的族群边界,长期来说,将来的中国应该只有一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简称中国人,到海外就是华人。好比当年的商人、周人、晋人、楚人、秦人都成了过去,大家都成了汉人是一个道理,‘人’是活的,而‘族’是死的。

西方的民族概念是反动的,落后的,看看欧洲到现在都无法统一,看看大英帝国,当年如何日不落般的辉煌,可才短短百年就打回原形,缩回狗屎大小,再过几年估计又要进一步分裂成狗屎渣子了。

明朝就是不灭亡,也不会造就出现在的中国,因为明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缺乏长期有效的统治手段,所以当年的明朝中国和现在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中国不能完全划等号。当年的民族、国家和阶级与现在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搞历史研究就认真、客观和纯粹地搞历史研究。比如说,历史上的汉族欺压过苗族、彝族是事实,所以应该记录在史书之上,但没什么要让现在的汉族承认、谢罪、担责和补偿的道理。同样,当年的满清屠杀过汉人也是事实,所以应该记录在史书之上,但没什么要让现在的满族承认、谢罪、担责和补偿的道理。当然也不能反过来,抹杀、无视和胡搅蛮缠,都是不对的,搞历史和搞现实不应在一个版块,不能来回穿越。

明朝就算没有满清也会灭亡,就算不灭亡也不能发展成象现在这样的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因为就算是强汉盛唐,也不能长期有效统治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好比现在的中国如此强大,也统一不了周边再弱小的外蒙、朝鲜、缅甸、哈萨克斯坦是一个道理。

统一的一个办法是周边的人进来了,下台了,可又退不了群了,才能连人带地方一起统一,比如秦人进来统治中原,后来下台了,可又退不了群了,刘邦建立的汉朝从中原而来把两个地方都统一了。

所以虽然当年的楚国和魏国是不幸的,被秦国征服了,但那里的人是幸运的,后来继承了秦汉大一统。而史家把秦人残暴写进历史是没问题的,但成天纠缠当年的陕西人杀了多少河北人、河南人和湖北人,就没有现实意义了,反而有碍统一和团结。

同样,明朝是不幸的,但中国是幸运的;虽然明朝的汉人是不幸的,但现在中国的汉人是幸运的,当然少数民族也是幸运,否则断不了彼此打仗流血,死走逃亡,甚至被灭国灭族。

中国和周边联系紧密的地区,在历史上尝试过三种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式:汉人统治少民、少民统治汉人、混编统治大家。前两种形式都很快失败了,第三种是唯一成功的,无论是混编的八旗还是混编的TG,效果都好过由某一单一民族来统治多个民族。说实话,如果当年满清不是搞皇族内阁,而是把八旗逐步搞成一个或几个开放的政党,允许更多汉人精英掺乎进来,那么满清就可能千秋万世,一统华夏了。

至于阶级问题,坦率说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当年那样固化的阶级,而只有阶层,就是贵为政治局常委,下台了也是仅仅保留一些高级待遇,子女捞点浮财,成不了当年那样的大地主,大土豪和大资本家,除非转移到国外,但那就不是中国的阶级问题了。

所以搞历史上的阶级研究也不能用来直接对应和冲击现实。

通宝推:笑看风雨,empire2007,烤面包的胖大叔,达雅,
家园 我指的是具体的解决办法

你列举的边疆地区含港台,问题的根源,我统统赞同,但是具体的解决办法呢?

比如在边疆地区多搞计划经济? 在香港建立生产建设兵团? 前者我见过别人的提议,后者我自己提议过,老实讲,都有不少可行性的问题。毕竟这个是长期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大可能立竿见影。

新疆的职业培训中心,算是个新办法,我看效果也不错,只要看西方气急败坏就知道。但是国家压力也很大,顶不住又往回收了。将来我们拿下台湾,我是建议照样来一遍职业培训中心,但是国家估计不会这么干。

你看,也就这么一个新办法,还不顺当。

家园 这个具体办法得大家摸索

谁都拿不出具体的完美的一劳永逸的方法,也不存在这个方法。

家园 科学这个吧

我的看法是:科学发展和阶级因素,民族因素,都很难构成因果关系。

阶级矛盾尖锐,科学该发展还是发展,阶级缓和,科学该停滞还是会停滞。民族亦然。压迫和矛盾,从来都不是问题,有时反而会成为科技发展的动力。

具体到中国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推动科学发展,还是个需要的问题。

觉得不够用了,自然会发展。觉得已经满足需求了,就觉得老祖宗的够了,再多就是奇巧淫技。

清朝的话呢,科技发展正常水平,明清的停滞是结构性的,总的来看,明清的科技已经能满足社会生活需要,缺少推动性。

吃饭问题,清朝农学高峰,农业科技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住的问题,建筑工程也是集前代大成。医疗,中医也是高峰,还有些开创性的工作,比如中医解剖。基础科学也还好,数学研究完成了古典数学到近代数学的过渡,标志性的如李善兰求和公式之类。整个科技水平吧,也还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满足,相对弱一点,中国的化学可能比较弱,而且也一直没有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

当然,和西方相比呢,速度肯定是慢不少,但是西方有需求旺盛,毕竟外向型社会经济结构。所以说呢,这笔账真要算的话,应该算到秦始皇身上,从他开始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体制,开始了中央专制大一统国家,好好的七大块多好,各国竞争,科技发展MAX。

家园 民族观念是很后起的

民族观念本身是个现代观念,可以用它来理解当代世界,但是用来诠释历史还是会出问题。

比如说满人这个观念,就带有相当强的地域特征,有叫“完颜”的汉人,满人中有常遇春的后人。

还有问题的转换,换个方式提问就是,东北是不是中国领土,是不是“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

如果把东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做为思考的大前提。

那么,满人的崛起视为地方武装集团叛乱,更加合适。

家园 进一步思考:汉朝如果给秦人发民族身份证会怎样?

如果当年的汉朝给过去的秦国人,楚国人,赵国人等确立永久性的民族身份,并颁发民族身份证,让他们的子子孙孙都做秦族人,楚族人,赵族人,等等,不管他们和他们子孙将来迁居到哪里,那么结果会怎样?那中国早就会因为民族矛盾而四分五裂了。

满洲问题也一样,满清是过去的政权,因为一个过去的政权而给当地的族群做永久的民族定位,打上永久的识别标志,不管他们迁居到哪里,也不管他们的语言、文化和信仰有如何的变迁,都要带着这种民族的烙印,如果让中国的老祖宗知道了,会让他们感觉匪夷所思的。而且民族中间到底要不要通婚和基因交流?如果要,几代以后除了靠地域区分,怎么再硬性区分民族身份?

通宝推:笑看风雨,
家园 确实如此

在国家内部搞民族界定,实属多余。

家园 这个恐怕又要回到国家(民族)起源模式上,罗马公民身份政治

苏联民族政策是模拟罗马帝国的。或者西方民族政策一直都是罗马一套。城邦转向帝国过程中,一条融合路线是意大利联盟模式,独立城邦变成依附城邦,最后成为帝国一部分。另一条是殖民封建融合,征服地总督通过分配士兵土地,以强势文化和垄断上升路径,使得土著接受帝国统治,成为帝国成员。后一种后来又有两条变异路线,一条是基督教的原来军功上升路线加上了宗教上升路线,属于文化强化。另一条变异就是地理大发现后的工商业崛起。这些另外题目这就不细表了。

苏联的民族政策其实是想走文化融合的,但一开局就走成了苏维埃联盟的,对内反沙皇,对外反干涉的一时之举,面对强敌,你也要先活下来才有讨论后面剧情的资格,对不对。文化融合的基础工商业短板其实苏联一直都没有机会补上。

回头重新省视中国的民族政策,其实也是在平衡联盟和文化融合,至少汉族没有内部殖民,去少民地区用身份优势压迫别人的主观意识。少民还是有带独立政治身份参政的权力。融合主要靠工商业发达自带的洗脑功能,少数有意识的教育普及。未来恐怕也不会有太多变动,民族身份血统继承可能会有点改变。只要有靠通婚最后洗成文化上的汉人而不是少民趋势,最后民族也就是个身份证上的遗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