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多提阶级仇,少提民族恨 -- 天空不空

共:💬119 🌺576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去刻意分化,何须再次融合?中国人被洗脑太久了

你说的都是从西方传来的反动的和落后的民族观念,怎么走都是死局,背景是从欧洲到中亚的辽阔土地上无险可守,没有一个民族可以长期固守一块土地超过千年,大家都是迁徙者和入侵者,只不过是先来后到的不同而已。当一小股强悍的野蛮人打进一块土地,要对当地土著实施有效统治,就只能采用壁垒分明的民族对立,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并采用分封殖民的政治制度,最典型的就是罗马帝国,其核心民族最初是从中东过去的特洛伊王族,落脚在亚平宁半岛上,并一点点扩张,最后建立了大帝国。如果罗马能延续上千年,疆域和人民能稳固发展上千年,也许民族融合能够完成,就会有更进步的民族观念出现。但可惜又被蛮族入侵搞得四分五裂了,这个落后观念的轮回就又开始了。随着那里国家和民族的不断分裂重组,再分裂再重组,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欧洲各国、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这些国家和民族就都还没有时间跳出这个狭隘民族观念的轮回。但他们通过工业革命的成功,把这种原始落后的民族观念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造成了全球持续不断的分裂、动荡和战火。

中国三千年以前也是这么玩的,周人打进商地,搞殖民分封,强调血统、出身和特权,区分王族、贵族、国人和野人、奴隶,但到春秋时代就玩不下去了,周王室被西戎打成了丧家犬,大的诸侯封国如齐国、晋国都被下人给瓜分了,经过彼此杀伐竞争,把这种以血统区分人民的落后观念给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皇族讲血统讲稳定,而臣民讲能力,讲法度,讲行为的道、法、儒的人文观念。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民族观念。实际操作就是:当一股势力崛起建立一个皇朝,那么皇帝肯定是他家直系单传的,为了保持稳定。而其政权下的所有子民都是一个民族,没有彼此割裂分化的不同民族之说;而一旦这个皇朝覆没了,被其他皇朝取代了,皇族会被屠杀,但其人民只要宣誓效忠新的皇朝,就是新朝顺民,被一视同仁地对待,不会也不允许保留原来皇朝的民族身份,在汉朝只有汉人,没有秦族人,楚族人,赵族人这样的划分,在唐朝、宋朝和明朝也都如此,也就不存在刻意融合的复杂过程。蒙元搞民族区分和民族歧视,不到百年就被推翻了。

史书上‘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指的是屠杀秦朝的嬴姓皇族,这个反对的人不多。而当项羽代表楚人搞民族复仇,坑杀了二十万秦人士兵的时候,全国舆论就不站在他一边了,所以项羽很快就失败了。因此说明中国的改朝换代主要是针对政权、皇室及其大臣,和该朝该国的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只要宣誓效忠就是新朝子民,一视同仁。

而黎民百姓自有一套记录自己出身、血统和历史的方式,就是姓氏和家谱,比如胡人融进本朝,就把一长串难记的胡人姓氏改成汉姓,比如姓胡,鲜卑王族融合进来了,把拓跋姓氏改成汉姓-元,同样现在的满清皇族融合进来了,很多人改成汉姓-金。这样既保留了历史记忆,又融合到一个大一统的民族大家庭里来了,现在当着姓胡的人说匈奴不好,他不会认为和他有什么关系。但如果当年汉朝强迫归化的匈奴都归到匈奴族,或胡族里去,再规定保留胡人的姓氏、信仰、语言和风俗习惯,那么以后再怎么搞民族融合都很难实现了,就是再过两千年,有人骂匈奴骂胡人,人家听了也不高兴。但其实匈奴是政权,蒙元是政权,满清也是政权,政权覆没了,人民归到新政权,就是新朝子民,和匈奴、蒙元或者满清早没关系了。至于风俗和方言的保留,这是中国各地都有的地方特色,和是哪个民族没有关系。大家如果对新朝效忠,就是新朝子民-新中国的公民,可以姓氏和家谱保留自己的历史记忆,保留一点家乡话和风俗习惯,而要融合到一个民族大家庭里,这才是最好的,最先进的民族观念。

通宝推:empire2007,笑看风雨,
家园 谢审兄。我的理解:教员后来可能觉得这个容易歧义,遂弃之。

相反的,从《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到三个世界的理论,马克思的方法教员则一生贯之。

家园 有啥不敢提呢?给年轻人讲历史,不联系现实是不行的

龙眼所持“不要历史联系现实”,是行不通的。

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的、西方对中华的压迫、剥削,实质也是阶级斗争,不是什么民族矛盾。自鸦片战争起,中国社会被西方列强强迫成为资本主义体系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160年来,中国通过革命和改革,成功开始了工业化。但是还算不上是完全完成,因为中国制造业、商业,在全球资本体系下,还是缺乏货币、定价、专利话语权,缺乏工业文明的利润率、因此民营企业缺乏科技创新的资金的这样一种局面。

工业文明不是必须要靠“资本主义”才能发展起来,苏联曾经的工业化、中华的前三十年工业化,都不是靠“资本主义”体系来获得的。改开以来中国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也不是完全放弃了以前的制度、意识。

996是对中国现在劳动者的残酷剥削,特别是对年轻人,这个一点也不含糊。但是,996和996也是有区别的,像华为那样的集团所有制、不为股票股东而996,与那些直接、间接为墙街的劫客们而996,是不一样的。

正如教员在赣南搞土地革命时,也要教育年轻人:对劳动者的压迫,其根源是两个: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现实中,那种为墙街的资本主义体系而996,是一定要打破的,但是打破那种996绝不能靠墙街资助的NGO。年轻人未来的希望,在于打破墙街的霸权体系,而中国的崛起,则是墙街面临的最大的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今中国身上,寄托着全世界年轻人的希望。

我们反对“入关学”,因为其本质是说“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道路是人类的唯一道路。只不过现在要由中国人、代替美国人当老大“。在这个意义上,”民族主义的入关学“对于全世界年轻人来说,说是狗屎都高看了它。它实质是将年轻人推向帝国主义战争炮灰和996奴隶的道路!

通宝推:俺是老胡,
家园 不宣扬民族仇恨,但民族问题绝对要严肃对待。

蒙元、满清在征服中原时候的大屠杀我们应该牢牢记住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上发生过的种族(或民族)屠杀绝不意味将来不会发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想当然的认为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永远快乐和谐的生活在一起是天真幼稚的,难道外部势力不是一直在利用民族问题做文章,企图分裂中国吗?中国应该是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但也要预防最坏的可能性。南斯拉夫解体后的种族屠杀还不够警示我们吗?历史、现实都告诉我们,民族间的仇杀往往是超越阶级的,就是说民族内部固然有阶级矛盾,但在民族间争夺利益的时候,对内形会成统一战线,对外则无差别压迫/屠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中国就是纯粹意义上的种族迫害,阶级理论完全不适用。中国为什么会结成抗日统一战线?因为正如毛主席所说,日本对中国的压迫使中国各阶级有识之士认识到,和日本人合作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唯有反抗!

1840年以后中国的落后挨打,确实不应全怪满清。摆在汉族人面前的真正的历史课题是,为什么大明亡于满清,汉族失去了国家的领导权?明清的军事差距难道有抗日时期的中日的军事差距大吗?更何况大明的经济实力还高于满清。中国最后通过八年抗战拖死了日本,为什么大明丢了北京基本就崩溃了?

家园 到现在还看不出来吗

这位哪里是什么邓粉,装作捧邓只是为了黑习……

家园 是过河拆桥

不是“此一时彼一时”,更像是过河拆桥,等你吃了第九个包子饱了,就以为买前几个包子的钱花冤枉了

老一辈革命者创立了新国家和史无前例的多民族团结的局面,现在有些人以为时机成熟,可以无视自己的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要学美国,搞什么民族大熔炉了。刚过了几天好日子,有人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拿你所谓的优待,高考加分,和莫须有的“两少一宽”去给同是华夏族的夯港人和台湾人,看看能吸引他们不?好像都给人家跪下了吧,人家把你当回事了吗?你的帝国主义哪里去了

关键词(Tags): #民族团结
家园 科学和社会压迫还是有关系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欧洲的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笛卡尔他们都跑到自由的荷兰去大放厥词。在本国,他们很多话是不敢说的。

如果社会科学也算科学的话,马克思也是跑到除了钱管着他,谁都不来管他的英国去搞科学的。

家园 笛卡尔不是躲黑死病去的荷兰吗?

他的学说在法国挺吃香的啊。

和耶稣会的教士们一唱一和的不是挺开心的吗?如果把和布尔丹的互喷也算上的话……

还有詹森派的一群追随者,不是自诩是“正宗的笛卡尔者”吗?

他的书被禁是死后十几年的事了,还不是因为耶稣会和詹森派掐得太猛+法国的政坛斗争。而且直接原因不是科学因素,还不是因为“圣餐变体论”。掺和神学解释,就得承担后果。

詹森派的阿尔诺就很不服气啊,伽桑狄的歪理邪说你们不封,封我?我要和你们搞到底。这一顿撕,后来教皇调停都不管用,撕的结果就是笛卡尔的学说影响越来越大。

通宝推:AleaJactaEst,
家园 记得笛卡尔是得知伽利略受审后跑路的,记错了?

移居之后,身在国外的科学家(笛卡尔本身又比较小心),比起留下的,更不容易成为宣传部门的斗争对象,还是蛮正常的----天朝不也是这样?

在笛卡尔那个年代,自然哲学和神学分不开,他要讨论实体这个概念,很难绕过圣餐变体这个组织上做过的结论。

跑到荷兰去写书出书的外国大人物有很多,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

家园 斯宾诺莎不就是荷兰人吗?

说回笛卡尔……这个斗争不斗争,还是要具体分析吧。

上边说的伽桑狄一直在法国吧,我记得没受什么迫害,书也没被禁。他怼笛卡尔的时候,是带有一定唯物主义立场的,还暗搓搓的连“上帝”一起怼。

笛卡尔生前至少在学术界混得不错,除了和耶稣会的布尔丹相爱相杀撕了一番,他的著作差点被耶稣会推荐为教材。还是因为詹森派更推崇他,才引起了耶稣会的不满。等禁他的书,都是他死后十几年的事。涉及神权政治+世俗争端,这就没办法了。“圣餐变体论”本身是个神学问题,但真要搞你,借口到处都是。

家园 伽桑狄反亚里士多德的书是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

当时欧洲有个地方可以翻墙,而翻墙是对科学发展有利的,这总是没错的吧?

家园 这我倒不知道

我查了下大事年表,没说在荷兰出版的事。

点看全图

伽桑狄一生都在法国吧?也许有过出国旅行的经历?这点我不是很清楚。没研究过详细的传记。

话说回来,这和我的立论不算矛盾,我还是觉得,推动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的需要,或者说是欲望。

如果有需要,哪怕是火刑架都无法阻碍科学的发展。

而阻碍科学发展的原因也是人类的需要,或者说欲望。这一点分两个方面,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确实满足需要了,发展到天花板了,游牧帝国干死了,天下基本太平了,人口增长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皇帝都这么想,大家还能想啥呢?世界就这么大,生活得安安稳稳,够了。所以,低欲望社会还需要发展什么科技?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消费主义极大的释放了人类的需求,极大的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但是消费主导的欲望有没有可能扭曲科学发展的方向,真正的为人类造福,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社会主义或者说更进一步的共产主义,也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但是,谁知道呢?农业社会的路没走到尽头,没人想改变,资本主义不到山穷水尽,大家还不是岁月静好。这一天是怎么来到的,我是看不到了。

家园 我记得初版是匿名的,正式发表在荷兰。

疫情期间闲极无聊,又想起李约瑟难题,于是翻了丹皮尔的科学史。

纯科学,不是科技,长期以来不来钱,能出现在历史上,真不容易。

科技的发展,我觉得是的确因为需求。

纯科学的出现,我觉得还是由于人对于未知问题的好奇心和钻牛角尖的傻劲。

家园 一针见血,我国必须摆脱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列宁民族政策

如果当年的汉朝给过去的秦国人,楚国人,赵国人等确立永久性的民族身份,并颁发民族身份证,让他们的子子孙孙都做秦族人,楚族人,赵族人,等等,不管他们和他们子孙将来迁居到哪里,那么结果会怎样?那中国早就会因为民族矛盾而四分五裂了。

一针见血。

说实话,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矛盾处理的不好,原因在于列宁,而不是社会主义。如果当时斯大林的主张(苏维埃俄罗斯联邦)得到贯彻,苏联根本不会有严重的分裂问题。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会模仿苏联的民族政策,从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面临严重的民族问题。

我国必须逐渐摆脱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列宁民族政策,否则对我国的发展贻害无穷。

笑看风雨:达雅兄,要实事求是,否则怎么吸取经验教训?

如果一个制度非得像毛主席这么高水平的人掌舵,才能不出问题,那么这肯定是个不怎么好的制度。

为什么?因为这个制度稳定性太差,容错率太低,非得不世出的天才掌舵才能运行。天才能有几个?天才下去了之后怎么办?

这就好比两个机器,正常运行的生产效率差不多,但第一台机器(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得毛主席这种不世出的天才操作才能正常运作,否则运转效率就会大幅降低,内耗严重,甚至炸掉;另一台机器(正常省制),486这种中人之资就可以玩得转,就能正常运行。你说我们该选哪一个?

我们应该做的,是优化、改进制度,保证让不那么优秀的人(领导集体)掌舵,也不出现大的问题,国家能够平稳地发展。

笑看风雨:达雅兄,列宁民族政策的问题是对领导人素质要求太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