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005年台湾历史考题(测测自己的水平)-集权中央? -- 阳明

共:💬90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难啊...

C

C

家园 尊敬您的实事求是精神

大部全对,有极小的错误,极大可能出于大意,您再试试?

家园 标准答案+点评

选项(A)鹿港位于台湾;选项(B)泉州、(C)宁波位于东南沿海,而宋代边防多位于北方;元代海运发达地区在大陆沿海,故可删去(A)(B)(C)选项。

清末义和团事件引起八国联军,波及地区仅于北方京、津一带,东南各省则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章程,互不相犯,使东南各省免于战祸,未受义和团事件波及,唯有(D)天津在义和团事件中受重创。

家园 俺来试试

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当国家陷入分裂,或朝廷要鼓吹集权中央、提振皇权时,某部典籍的主张往往成为重要依据。这部典籍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C)礼记,该书提倡社会应有等级,所有人都必须奉法遵礼而行

2005年台湾历史考题-护法政府?

在资料一与资料二中,“某国”是指下列哪一个国家?

(B)日本

资料一与资料二叙述的历史变化,对中国政局造成了什么影响?

(C)南北分裂

日本某古寺留存有一份珍贵文件记载:“癸丑,春三月,明州(今宁波)来船二艘。其中,祥兴号满载丝绸、陶瓷,另附铜钱七万,《史记》、《汉书》、《三国志》各十部;《四书集注》百部;佛教经典数百部。”这一份文件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

(C)宋代

殷商文化距今已逾三千年,但在当代华人社会中,仍可见其传承脉络,其中最显著的是下列何者?

(B)干支纪时

如果你是一位元代的学者,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请问你会特别肯定何人的学说?

(C)陆九渊

历代政府为扩大税收,确保财政收入,会管制部分物资,实施专卖。下列那项物资最早要到唐宋时期才成为政府管制的项目?

(C)茶

十六世纪中后期,台湾西南部地区出现了一个日本聚落。这个聚落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

(D)日本倭寇当时以此为据点,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六朝时期有人指出:平常人家,妇女再嫁,后夫多宠爱前夫遗孤,但是男子再娶,后妻一定虐待前妻之子,此现象实是“事势使然”。所谓“事势”,最可能反映当时何种社会实况?

(D)家族继承权以族内同姓男子为主干

以下资料是从先秦到清代三个不同时期的士人对君主制度的看法:

甲:“百姓最足珍贵,江山社稷为次,君主要摆在最后。”

乙:“君主为天下之大害,以前无君主时,人民反可自得其利。”

丙:“要委屈百姓以伸张君权,要压抑君主以伸张天道。”

这三项资料出现的先后顺序为何?

(A)甲、丙、乙

某朝制度上规定地方政府必须向中央申报所辖区域的户口。该朝中叶时,有部书却记载:当时地方政府按规定申报者不到一半。这部书描述的情况应是那个时期?

(D)清雍正改革前

网站上有人拍卖一块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着“崇祯三年奉敕立石”的石碑。对于这块石碑,以下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D)这是古董商为赚取暴利所制成的假古物

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A)南京条约

这个时代的法律并未规定“士庶之别”,但退职的官员回到家乡之后,多受到民众尊敬,有移风易俗的功能。这最可能是指那一个时代?

(D)明

家园 错得不该

从义和团就应该猜出来了。没想到宋朝的边界是天津...

家园 标准答案/点评

中国人相信血脉是在父、子之间传承,传统观念财产继承权、宗族延续以男性为主,因此才会出现后妻虐待前妻之子,故选(D)。(A)不一定比较差。(B)女子改嫁比较不受到社会认同。(C)没有定律。

家园 试试,现一下

从下往上答,第一题是集权中央,最后一题是护法政府

BDDDD ADDBC DDBBDA

家园 偶来答,怎么只有一题啊

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当国家陷入分裂,或朝廷要鼓吹集权中央、提振皇权时,某部典籍的主张往往成为重要依据。这部典籍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春秋公羊传,该书认为人世只有一个王者可以合法统治天下

(B)尚书,该书记载周公东征统一天下的过程,可强化君主权威

(C)礼记,该书提倡社会应有等级,所有人都必须奉法遵礼而行

(D)易经,该书强调天命起伏,应该随势而为,才不会违逆天意

选a;元年春王正月

家园 需要点击-树展-才能看见所有的题目
家园 您对了7题,再来试试?:-)
家园 版主71分 ^_^
家园 标准答案+点评

由甲的叙述得知,其论点很像孟子的民贵君轻,其叙述也透露出此时士人可以作为君王的导师,象征道尊于势,为战国时代的代表。

乙的叙述得知希望推翻君王,属于近代清末新知识份子的论点,所谓民主制度的合法基础建立在多数民意上,而提倡民主。

丙既要伸张君权又要压抑君权,并且强调天道,用天人感应约束君权,是汉代以后的代表。

故排列为甲、丙、乙,选(A)。

家园 标准答案-点评

“崇祯”是明朝末代皇帝思宗年号,可知此石碑为明代产物,明代使用汉文。明末的外患为后金,后金使用满文。明与后金对立,汉文与满文不可能在明代的石碑同时出现,可知此石碑为假古物。

选项(A)明郑时期与清对立,不可能使用满文;

选项(B)清朝初年不可能使用明朝年号;

选项(C)台湾民主国是清末马关条约割台后所成立的共和国,不会使用明朝年号。

家园 标准答案+点评

日本自五世纪中叶即与中国南朝建立朝贡关系,七世纪大化革新期间,中日贸易与文化往来更是密切。

据题所述,此艘船上载有“《四书集注》百部”,《四书集注》乃南宋朱熹所著,到元代被尊为科举考试定本后,地位重要,并成为之后输出日本的主要中国文化典籍。

但在元代,纸币已成主要货币,而不是铜钱。

宋代时期,明州即已开港通商,与日本已有海上交易,已有丝绸、陶瓷输出,已使用铜钱为货币,四书集注并于此时出版,而且南宋时期四书集注已普及,只是未成为科考定本。由此可知最早应为宋代。

家园 标准答案-点评

由资料一、资料二可知,该国乃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且地理位置距中国遥远。

选项(A)、(B)皆为中国邻邦,俄国1917年即因国内共产革命退出战场,且俄国与国民党合作应在1923年(民国十二年)联俄容共之后;日本则对中国具领土野心,支持部分北洋军阀,以达其染指中国的企图,故皆不正确;

选项(C)、(D)的英国和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皆为主要参战国,由题干知此国实行远交近攻政策,又不欲中国参战;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即以此政策与俄交好,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最后因段祺瑞之坚持下加入协约国,与德为敌,故可推测德国不欲中国参战的想法,因此答案为(D)。

参照资料二,由于民国六年段祺瑞藉讨平督军团及宣统复辟,掌握大权,拒绝恢复旧国会,并废弃《临时约法》(《民元约法》)。

孙中山为护法,号召部分国会议员南下,组成护法军政府,因此造成中华民国分裂成二个政府(北洋政府、护法军政府),南北分裂直到北伐成功,全国方再次统一,故答案为(C)。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