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人类不感谢罗辑--谁是下一位老中医 -- 泉畔人家

共:💬296 🌺2300 🌵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下岗不就是在最集中丢包袱轻装的舆论下进行的“前进”吗

你有没有问过:

谁是包袱?

谁在轻装?

谁在前进?

家园 你连七十年代农民进城和八十年代后的农民工都分不清,还辩啥

你连七十年代的农民进城和八十年代后的农民工都分不清,以为七十年代进城农民过得是”八十年代农民工的待遇和生活条件“,啧啧啧,你几岁呀?你还辩论啥呀?

家园 哟,原来你评论邓改的标准就是”没把你整死还不快谢恩“?

原来你嘴里把邓氏改开吹来吹去,吹到最后变成”虽然邓小平改革改得几千万工人下岗,但没全面灭亡哪“,拿这当功劳吹你真有脸啊。

看到没有,我抨击邓改给成百上千万妓女,几百万解放军,几千万工人,几亿农民,全国教师和其学生带来的苦难,

我举出整整五个例子,可怜泉大只敢对其中一个下岗工人正面回答,回答的理由居然是“让你下岗受苦,可还没直接整死你啊”,这不要脸的程度和我之前在龙空碰上的一宣传“能卖淫也比饿死好”洗地狗也是半斤八两了。

家园 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家园 限制农民自由流动是若干年来的政策

不知道否认这个有什么意义。城乡户口的差别被遗忘了?那个年代如果八亿人生活在城市,过得只会比今天的农民工还不如。所以把青年人赶到农村去,是因为城市的就业和资源支撑不了这么多人口。

家园 我这点指的是八十年代初农民在短时间就吃饱饭的现象。

改开初期社会有了很大变化。

一个是农村农业,主要表现为农民短时间内吃饱饭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指全国粮食产量的增长问题,河里老狐狸兄有资料。

全国粮食增长与70年代还是有连贯性,再加上化肥种子方面科技因素,粮食产量在一定幅度内增加。

八十年代初农民乐观情绪,主要应当是个人可支配粮食的增加。

这种乐观在八十年代中期之后逐渐消失,先是各种工业品价格上涨,到九十年代,各种农村杂费的增加,导致农村的凋敝。

我把这些年农村问题还是归结为“腐败”

家园 这边抛弃工农,那边拥抱先富资本,可笑结果是先富资本不领情

大致出现三种反应:半夜鸡叫(刘兄弟、马福报)、谋朝篡位(王十块+田红烧肉)、卷款潜逃(口吃潘),就是没有几个跟你一条心。

家园 如果农民工能够忍受的待遇和生活条件,

城市青年为什么不能忍受呢?

——这个质疑并不是反对你说的事实,

而是质疑这个事实里面包含的不平等观念。

而这个不平等观念产生后,

就是文革极力要纠正的,

就是灯改“理论”要极力加固并发展的。

回过头看:

这些“城市青年”是哪来的?

除了极少数残存的坏分子及其子女(不一定继承“坏分子”特征)

绝对数的大部分不都是不同阶段农村进城的人吗?

他们提前进入城市“变成了城市人”,

就可以正当地坚持自己比农村人高人一等了吗?

他们的这些既得利益正当地观念,

是要改变呢,还是要坚持呢?

如果新中国的目的仅仅是要

赶走一批既得利益者,

重新制造一批既得利益者,

那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你能回答吗?

家园 来今儿咱高兴,把前三十年的数据塞你眼底下

50年的粗钢只有16万吨,79年3448万吨,50年发电量只有46亿千瓦小时,79年发电量达到2820亿千瓦小时,50年能源生产总量只折合3174万吨标准煤,79年能源生产总量折合六亿四千五百万吨标准煤,50年只有43.7万吨纱,25亿米布,79年有263万吨纱,121亿米布,50年只有1.3亿吨粮食,79年3.3亿吨粮食。怎么地,这成绩怎么地?这成绩不入你的眼吗?

还”1980年才造出洲际导弹“?我去,1949年还连最基本的身管火炮都无法自产的中国,六十年代就爆炸了原子弹,七十年代两弹一星,1980年”拥有洲际导弹“怎么地了,这是多么伟大的成就,到你嘴里还酸溜溜地。你咋不责怪你父亲”白手起家怎么四十岁了才挣一个亿“?

通宝推:ccceee,陈王奋起,叶入林,阴霾信仰,老老狐狸,
家园 城市青年并非不能忍受

事实上他们也忍受了,他们被放到了乡村,有些人一辈子生活在那里没有回城。

人总想自己生活的更好,这没有什么错。当然,不是建立在剥削别人的基础上,这就是社会主义。

然而现实状况是没有无米之炊,因此新中国的各个阶段都是建立在剥削不同阶层的基础上,当今的青年人也在忍受当时农民阶级受到的剥削,不过是坐在好一点的写字楼里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压力并没有减轻。北上广有多少买不起房结不起婚没有性生活过劳死的,现在连肉都快吃不起了。你们都怪在邓身上,邓死了那么多年了。他该背锅,但也不该他一人背。

家园 以前看知青文学,总觉得古怪

其实现在回过头去看,就是很奇怪的区分,知青怎么就高农民一等了?怎么就缺省地知青不能受苦,农民就理所当然地受苦?农村不属于中国吗?什么时候区分成为两部分了?为什么这么大一个区别,而“人人”都认为理所当然?

知青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舆论上助长这种风气,大概是改开赎买政策地一个延申。改开也凭着这个赎买了一大批年轻人,包括论坛上的很多人。所以很多知青,包括很多知识分子,和邓在理念上其实是一路人。邓还是很吻合改开的那部分人的,所以会受到社会的“精英分子”的支持,而对老毛的强烈批判,也是有强大的社会基础,光邓一个人,干不了这个事。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不得已和憋着怨气总想着要报仇和

真正的理解,真正地认同平等一样吗?

事实上他们也忍受了,他们被放到了乡村,有些人一辈子生活在那里没有回城。

你们就回答一个问题就够了:

新中国的目的是要——

赶走一批既得利益者,

再重新制造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吗?

——————

至于你说的什么“有米之炊无米之炊”,那么,当年老蒋是不是也可以骂你的造反父辈:你们这些穷棒子,无米之炊,你要老子怎么样?!

至于说到邓都死了这么些年了,还要把它拖出来“负责”,好得很,正如有帖子说他的一个前孙女婿退罚都是八百多亿了,那那些正当职的呢?

家园 基本生活水平提高也分几个阶段

85年前,确实日子好过很多,不过接下来一直到00年都没啥好的回忆:连续几年大涨价,恐慌的抢购潮,印象深刻的是抢被子的还好,还有办法处理,抢脸盆的就比较郁闷了。

银行存款利率突破20%。。。最后拖拉机上街就不说了。

90年代就没啥好印象,三角债,大下岗,三农问题,三提五统,农村都喊出就差陈胜吴广了。

银河号,南海撞机,使馆被炸,这几件事现在都记得门清。

整个90年代就是一种朝不保夕的紧迫感。印象中我爸过去常说的就是,如果我得了啥重病,也不要治了,就从山上跳下去,不给家人添麻烦。

一直到入世以后,才真觉得经济繁荣了,生活水平在快速提高。社会保障也比以前要完善很多了。

我的想法就是,80年代后半和90年代的各种问题,和改开时候急功近利的政策有多少关系?

通宝推:然后20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