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天涯上看到的《从现在看2011年张维为和福山辩论(转载》 -- 夏至欧锦
汽车工业够投降了吧,拿到什么技术了?恰恰相反,那些不肯搞投降买办的才是真正搞了一点技术的人。你这样的说法,置这些人于何地。
去年我在飞机上碰到一对欧洲夫妻,三十出头,匈牙利人。
匈牙利人我知道的不多,裴多菲算一个,纳吉算一个。
欧洲夫妻,男的好像是个左派,我问他纳吉现在怎么样了,他用轻蔑的口吻说,这小子如今混成英雄了。然后人家问我,你一个中国人,怎么知道纳吉?
我说中国的著名领导人邓,当年号称中国版纳吉。
那个女的凑过来问,邓是谁啊,男的回答,中国的一个领导人。那个女的明显迷惑了,想了半天,问我,中国的领导人不是毛主席吗? 他不干了?
我: ...... 他去世了,四十年前。
女: 哎呀,我一直都不知道。
我迄今没见过第二个。
上海是下岗的主要地区之一,虽然比不上东北,但是我的父辈,亲属中 80% 家庭有人下岗。企事业单位砍人,保留三分之一人员,工作量不变,是为减员增效。
中学三个年级共用一个音乐美术老师,那是常态。
说到八十年代,可不止 “小平你好”,还有广场动乱,那时候人家是要弄死小平。
你所谓 “事实证明改开就是成功的”,是吗? 按照邓自己的标准,“十个如果”,那是失败的。按照中央的标准,十九大已经讲了,一尊校正了国家的航向,可见不是特别成功。如果没有校正,那就是船毁人亡。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少数人收益是历史的常态。主席给大家显示了另一种可能。
意思是毛的功绩就是第一个馒头,邓的功绩是后面九个馒头?
我只能说就我所看,西西河较多意见是认为毛攒下家底,邓败了家,江湖习都在给邓擦屁股。所以骂邓最多,骂毛江湖习都没那么多。
把北纬河友的话换个方式说,主席的功绩是前面六个馒头,邓是第七个八个,总不能说吃了十个馒头吃饱了,前面六个很重要,第七个八个没意义吧?
讨论邓是否有功绩,不用把问题转移到谁的功绩更大上。
以前30岁的小年轻没能分到大房子,并不能否定以前的路线。合理的问题是,按以前的路线走下去,今天30岁的小年轻能不能分到大房子(或者其它形式)?
西西河语录,历史没有假设,但研究历史可以假设。因为今天的状态不理想,所以更应该假设。
假设按以前的路线,走到今天,是什么效果,好得多,还是更糟糕?本人多次表达过这个思路,可惜没能力正经写。
上大学名叫公费,但学费相较当年收入,那也是不菲的一笔,叫收费试点。
找工作,赶上了试点,自己应聘到了资本主义工厂。
买房还好,只是敢上商品房试点,房价还没飞涨,虽然也是一个月工资不够买一平方地。当年也是为了房子钱苦得不行。
娶老婆当年也没说要有房有车有票子,虽然当年丈母娘一家不太看的上我,但好歹没有故意为难。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看来所有的不幸,现在看来比起后来者还是相对幸运的一群。
应对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按我们这辈人的观念,日子没法过下去。如果经济不能持续高速增长,又没有长辈积累。我估计香港事故殷鉴不远。
我真的很担心如果中国不能在20年内取得收割世界的能力,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会面临什么样的生存压力。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我多说两句
其实我是不用下岗的,我主动下岗体会工人下岗的苦难
然后领到社保中心取下岗低保,然后说自己开店,就走程序领取一笔帮付款。后来我二十倍以上交税报答了国家。我为此骄傲。
改开让人们有自由选择,有和全世界人们一样的喜怒哀乐,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人和他们一样。
毛主席时候,为了解决城市人口问题,不得不让几千万青年人下乡,文革后他们绝大多数都想方设法回到城市。你有没有高招让人他们继续留在农村?
所谓的左派幼稚病,和自由主义的虚无主义一真是合二为一了
这个也不是不能考证。现在数据都还在。如果邓真做了九个馒头,数据上是能体现出来的,谁也夺不了他的。如果没有,靠吹也没用。
他是唯一真心为普通人造福的人
他的努力为后来积累了基础,他的道路走不下去了,才要改开
如果你继续喜欢文革,那是你的选择。
我认为喜欢文革的主要只有 一种人,就是造反派和他们的子女
虽然我不完全否认文革,我认为文革有其重大的正面遗产
那种全面肯定前30年,否定后40年的人,连鸵鸟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