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再聊聊私有制与公有制 -- Ace

共:💬12 🌺28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再聊聊私有制与公有制

再聊聊私有制与公有制

ACE

人类社会演进的原动力是生命追求永续与社会追求永续。

生命追求永续,优秀的生命个体希望自己的基因能够永远延续下去,爵位的继承与资本的继承都可以帮助带有自己基因的后代在未来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而有更大的概率永续繁衍下去。这个动机很自私,但非常实用,那些“不自私”的生命形态很快就在进化中被淘汰灭绝了。所有生命形态的进化都是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单打独斗谋生开始的。掌握了“自私”对一种生命形态的存续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进化论,只有自私的生命获得了繁衍下去的资格。因此地球上所有生命形态都带有与生俱来的“自私”特性,这是物种进化烙印在所有地球现有生命体的DNA里。一个人生命几十年,我不认为全人类能够普遍战胜自己身体里DNA带来的“自私”,但少数人类精英的确可以做到大公无私。

无性繁殖被有性繁殖替代,单细胞生物从单打独斗的个体开始结成很多个体共同组成的组织——夫妻,家庭,部落,更大的部落,王国,帝国等等。社会由很多的个体组成,生命个体的永续汇聚成为社会要求永续的集合诉求,这不是简单的加总关系。社会的更好进化需要其中生命个体放弃“自私”属性,一个社会内部“大公无私”的个体越多,则带来更强的进化优势。《公有制是什么》的前文论述过,那些迅速掌握了“公有制”的生命群落,比如猴群、猿群、狼群、甚至是蚂蚁群,获得了在群落(社会)永续方面的进化优势。人多力量大,群落(社会)规模越来越大,我们甚至可以用一个国家在历史上的人口总数变迁来间接表征这个国家的兴衰。这个规则现在依然有效,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人口持续流入,经济发展水平就高;东三省人口持续流失,经济发展就遇到问题。强势大家族的特征就是人丁兴旺。人类社会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有史无前例的13亿人口之巨,人口红利。同样四亿人口,给蒋介石玩,举国上下都是“自私自利”,打仗是“兄弟们给我上”,结果日本人面前一盘散沙;交给新中国开国的那批以东哥为首的那群具有很强“无私、为公”,共产党员带头冲锋“同志们跟着我上”,结果就大不同了。打仗是社会之间竞争的最激烈模式,拥有更多“一心为公”的个体的那一方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甚至可以超越物质条件的约束,比如抗美援朝就是个例子。

社会规模在不断变大的过程中,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大过生命个体永续发展的重要性,从经济维度上看,就是公有制比例在逐渐增加,份额逐渐大过私有制,这,没有例外。我们学的经济学主要是西方经济学,西方古人习惯性的把私有制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看,对公有制无比厌恶与恐惧。我研究后发现,其实公有制与私有制原本就是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举个例子,一个家庭,父母在外工作赚钱,他们的财物是私有的,别人不可以侵犯与无偿占有。但回到家里,父母之间,父子之间,很多时候就是不分彼此的公有制。一个人体内的基因非常“自私”,但他也知道,与自己的妻子、孩子、兄弟姐妹进行无私的分享,客观增加了他这个家族姓氏永续发展下去的可能性,主观上你可以认为是父亲把妻子孩子视作自己私人财产。随着生命形态从个体到家庭、接下来到部落、之后是王国、在后面是帝国、再后面是共和国与欧共体之类的更大组织形态,社会的规模越大,就越要求压抑生命个体内部与生俱来的“自私”,越需要“一心为公”,这样的社会才更有凝聚力。西方从古到今那么多天主教神父终生不娶,把自己的毕生奉献给上帝,其实就是一生无私服务大众的信仰需要。

欧美仇视公有制其实很肤浅、很搞笑——骑驴觅驴。西点军校的各种教育的一个关键目的就是培养军人克服自私,大公无私,勇于为国捐躯。美国法律那么严苛的反对政商界行贿受贿,目的不正是鼓励克服自私、一心为公吗?最自私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坚决反对为了一己之私收受贿赂,损害大集体的这种行为——公与私之间,西方同样认为“公”更大。

问题的根源可能是马克思对公有制的文字描述有点哗众取宠,也可能是我们没有很好的理解马克思的观点。早年的工人阶级哥们闹革命那会儿,类似当年法国反封建大革命一样,做法有点过火,简单粗暴给后人留下很坏的印象。其实私有制与公有制原本就是交融在一起的,只不过是随着社会规模增加而相互之间比例有所变化,要记得,单细胞生物的最初时候是完全没有社会性的,一辈子单打独斗只需要自私就行了,这是人类的起源。

我研究后认为邓小平是第一个发现并明确提出私有制与公有制并不矛盾的大国政治家,他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根据他这个发现提出的一套全新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里就不讲了,随着中国对这套理论的实践、摸索、总结、完善,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展示出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加速度。虽然我们相对欧美依然落后,但中国的发展不靠殖民地的资源补充,不靠战争赔款,主要靠着自己就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升级,几十年间一路GDP火箭般冲到世界第二,原因绝对不是我们过去认为的改革开放、加入WTO等这些“术”那么简单,而要大胆的透视过去,看到是我们采用了史无前例的社会制度,这才是“道”。当然,正因为史无前例,所以即便是很多中国人也看不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是自惭形秽的揣测这是小平同志在“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老右派在巧妙的走回头路”——智商低的人看智商高的人的时候,受到自己的智商上限的约束。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正是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发展的一块重要基石,正因为有了这点,中国政府毫不犹豫、理所当然的把各种基础建设责任扛了起来,不过三十多年而已,中国大地上的基础社会建设水平就已经看齐欧美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反超:都市电线下地,都市间的特高压输电,高铁,新机场等等,不断的给经济的下一步飞速发展打开向上空间。左看欧美,右看印度,丝毫看不到中国大地上这种基础建设蒸蒸日上的向上发展势头,欧美好在有自己多年积累的历史发展存量家底儿厚实,可怜了印度,左边学不了中国,右边又错过了工业革命等等重大历史时期,印度的未来前途非常堪忧,当然保持现在这个样子他们自己穷惯了也无所谓。

我的结论是,私有制不可憎,这是所有地球生命形态的祖先通过基因传下来的。公有制也不可怕,公有制并不排斥私有制,他们自古水乳交融在一起。私有制通过越来越大的人类组织的放大,从小我自发发展到大我,自然而言公有制就得到了强化。过去人们看“公有制”似乎有限邪恶,主要是我们没有正确的理解她,另外也是因为进化论导致我们体内的基因是“自私”,是我们体内的基因“讨厌”它。邓小平第一个看到了它们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完全且有必要可以和谐共处,于是邓公提出新社会发展理论。这个新理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让中国发展有了其他国家无法匹敌的竞争优势。

通宝推:mezhan,
家园 对于极左来说,

世界非黑即白,灰色不过是伪装的黑白。

家园 私有制和公有制只是社会结构的细节小事,

这两个对立结构隐含的含义是关于社会各个因子(比如人类)是否被赋予商品属性。简单说,人是不是商品,这是因为人的劳动的定价权在交换行为中被商品化,从而人本身也被商品化,于是人成为商品。而人又是有思考的,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中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考结果。为啥现在治理意识形态如此之难,正是由于人成为了商品,具备了更强烈的商品交换思维。

70年代末到现在中国人就是一个变成商品的过程。从历史生产力的角度看,目前历史阶段人的商品化是必然存在的,否则西方不会有那么大的发展,而且还在持续。但是中国这次改变已经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巨大隐患。这是因为一个是我们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没有独立与政权的宗教信仰组织对政权的制约,没有宗教道德本身这个民众最后的避风港,所以改变的最后结果社会秩序越来越乱,普通民众压力越来越大。二是拿英国向资本主义,人被成为商品的进化过程中,英国民众初期也是受苦,被严重压迫的,后来民众的轻松是因为英国资本开始扩张式的对外吸血,降低了英国民众的相对压力。而未来的中国怎么走呢?

可以说当今中国社会结构与我们的唐朝,宋、元、明、清朝的社会结构没有太大区别。

关于上面提到宗教的方面,本质相当于我们世界观、价值观。可以说一个社会必有这个信仰观念,其作用是超过政权高度的。而对信仰观念破坏最厉害的就是人被商品化。

这里还能引申出很多讨论,比如什么是民主、两种社会结构的民主为何标准不同、中国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来设计新的制度。。

改开这些年,中国资本其实一直是对内吸血,南边吸北边的血。为何?

还是来自上面提到的人的商品化。无论在任何农业、工业这些组织化较强的体系内劳动,当身处人被商品化的过程中,是最吃亏的。于是工人农民甚至不如手工业者,更别提跟商人去比较。这只是简单逻辑。即便如此,用这点去分析宋明历史那些涉及朝内南北方权力争斗、征战,以及南北方不同王朝的政治治理差异、民众性格差异的问题,也会看到不少新答案。

家园 还极左极右呢,思维奥特了。
家园 70年代后的改变,人的商品化行进的太快。

而制约商品化带来混乱的规则制定却远远落后于人的商品化速度。

西方这个制约规则基础是来自宗教(观念信仰),由此进一步细化,达到保护民众的功能。

而我们呢?我们的信仰价值观呢。我们民族的保护层丢了,也没有重建。所以社会进入混乱,人民生活虽然有进步但压力倍增。

毛主席是想重建一个新的,适应时代的信仰观念,但是目前结果看,他暂时失败了。

中国再一次进入了历史常态。

但是这不等于这个王朝不会长久。50,100、200年。更多。在生产力的发展下,此政权治理模式要比以前历史上相对轻松。

如果现在是冷兵器时代,恐怕当今已经是诸侯遍地了。

家园 是吗,麻烦指点下
家园 对于社会发展,信仰很重要吗?

要说当今世界上信仰最坚定的,无疑要数绿教,但是社会发展基本停滞,内外矛盾越演越烈,坚定的信仰并没给他们带来安宁祥和。

再看看拥有多达上千种教派的信仰大国——印度,社会发展依然不行,信仰大国同时又是强奸大国,如此信仰,真是不说也罢。

最后再来说说很多人心目中的信仰榜样——西方。新教初期的西方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其动力并非因为新教信仰有多虔诚,而是来自于打破了传统基督教义对个人的禁锢。实际上,新教提倡自我救赎,反对权威,可以说是一神教之中,最少约束的教派。

以上三者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信仰确实能够影响社会发展,也是一种反作用,信仰越不坚定反而发展得越好。

这样看来,中国历史上能够在一千多年时间里领先世界,也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信仰。

当然,这个所谓中国人没信仰只是相对而言,只是说我们从不相信存在什么虚无缥缈的救世主,而是相信我们自己的双手。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开始,面对席卷天地的灾难,我们就已经习惯了靠自己的力量,我们自己就是救世主,这就是我们的信仰。

这样一个五千年来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民族,又何必成天忧心忡忡未来怎样?

家园 这还要指点!?现在是拜金钱教,极左极右值几毛钱!?

左手五毛,右手美分,金钱在胸口,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道德法律是擦屁股纸,老老实实做好干电池。

家园 呵呵

其实我是说河里,不过你这个意思也对,左右大概都是伪装而已。

呵呵
家园 应该这么去理解。

以前是冷战,玩玩意识形态。(当然意识形态都是表而已)

现在是跟老美玩贸易战,夺世界霸主。老美是右,那我们比老美要更右。

用更资本主义的方式去战胜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VS无政府资本主义<或者叫垄断资本主义>)

家园 想回复,但又不知道怎么回答,

因为你上面说的很多逻辑结论太宽泛。

逻辑结论首先要对应的是条件、状态、环境,是这些综合因素催生出你看到的现状(正在进行时)。但是你看到的就是长久历史中永存的现象吗?未必。首先你已经违背了,一个能够存在的事物不仅有坏作用的一面还有好的一面,这个逻辑。

就像你说的绿教那些逻辑结论,要争论的话就要写很多很多内容。

所以咱们没必要继续争论。

家园 所谓“宽泛”

也许是在于真理往往是简单的……开个玩笑。

要是信仰真能使人高尚,西方就不该有那么多殖民地了。

比起看不见摸不着的上帝,我更欣赏自家老祖宗的世俗:食色,性也……仓廪实而知礼节。

正好看到一篇讲传统的:

http://m.guancha.cn/JeremyChoo/2018_06_08_459360.shtml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