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 梁宁-闲花照水录 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 -- dzhao
纵然自己没有,还可以请外来和尚。
蔡司的东西也没必要神话。
虽然确实做得好。这只不过是正常的市场下的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而已。
对蔡司来说,也只不过是认真地去做事情,做到极致罢了。至于说到技术积累。。。是的,技术积累。问题是,技术的积累也不是靠人多钱多堆上去的。最重要的,还是做技术的,不骗,不忽悠,与同行充分竞争,沟通。用自己的实力与能力,在技术的路上走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一味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而这也就是我对于国内的很多人的看法不大认同的原因。第一,没有堆人堆钱。第二,没有忽悠骗。第三,没有人在停步,等在那里让后面的人追赶。
做技术的在自身的技术路线与应用的需求极致上狂飙。
稍有脑子的不到35就学会偷奸耍滑不信黑心资本家忽悠了
不肯无偿奉献,还可能带坏年轻人,不仇视还是无耻资本家吗?
中国没有这样的基础,不靠大规模投入找出路来,还追赶个毛线,不真金白银投进去实际造一个出来,怎么知道设计有没有问题,实际工艺流程跟理论计算差别在哪里,这些数据跟经验都是靠数量积累起来的,不大规模投入哪有资本去做这样积累。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句话,您俩一人说了一半!
从搞技术的角度来说,几十年不断投资。。。这是国内对疯狂加班,几十年如一日攻克某一技术难题之类的宣传看多了吧。
下面的信息是公开的,wiki上就有:
1968年,ZEISS 提供电路打印所需光学系统
1977年,ZEISS 提供世界首台晶圆步进机的前身(由David Mann (后来的 GCA)制造),所用的光学系统
1983年,Zeiss提供飞利浦晶圆机其首套光刻光学系统
1994年,飞利浦分割出ASML,ZEISS成立半导体业务部,1995年推出248纳米系统
1997年,Zeiss与ASML成立战略合作关系,1998年Zeiss推出193纳米系统
2000年,Zeiss发货激光系统给Cymer
2005年,Zeiss推出透射/反射复合光刻光学系统
2010年,Zeiss推出PROVE? Mask技术,达到0.5纳米测量精度
2012年,ZEISS开始EUV开始系列化研制/生产
2013年,ZEISS推出浸润式光刻光学系统
2017年,ZEISS推出产品化EUV系统
...
以上所示,不是什么几十年不断投资把坑填平了。不是!
而是每过若干年就把技术往前推一节,并用前面的成功建立业界的信用,再推动下一个技术节点的发展,如此滚动往前。
正如同目前大家所看到的是EUV。没看到的呢?
这才是我很厌恶那些动辄呼吁要大规模上财力上物力上人力发展。。。的观点的缘由:
上那么多财力物力人力,目标是什么? 谁来做?领头人credit如何?五年的目标十年的目标为何?做不出来如何处理?
这些不厘清,就是骗钱骗项目!
在没有路径的时候,只有不断摸索。有的成功了,如你所举的例子;更多的是不成功,有的是路径不成功,但也有路径成功市场(话语权)不给力不得已荒废的,如日本的一些等离子电视等电子科技。
在知道有路可走的时候,举国力量的优势是特别明显的,京东方就是很好的例子。
要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必须大规模投入人力物力。这个投入包括从上游的原料,设备到下游的应用。
为什么部分反对呢?首先,这个投入,我也反对单纯的全部国家投入,这个你的反对部分重合。对于你的第二点“浪费”,部分赞同,因为的确存在浪费,但所谓“浪费”,无可避免,而且,有些“浪费”不一定是真浪费。
对于第一点,则真的反对了。Zeiss的例子,人家真是投了几十年,把技术一步步往前推。打个比方,人家是从一年级一级一级读到搏士。现在中国是直接从高中跳到读博士,能不比人多花点资源?
既然是积累,那就需要堆钱。只不过是在短期,还是长期
先发者,可以慢慢积累
后追者,必然要在短时间内集中发力
总投入,长期要比短期更烧钱
他的优势是他是先发者,可以通过不断的变现,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投资
而后来者,无法在市场中变现,只能集中突破,以求快速追赶。
事实,先发者这种长期投资,更烧钱,对于后来者说,更可怕的是时间成本。时间就是金钱。
看不到下面巨大的底座,可惜金字塔能建多高就看底座
可是要是想要追上第一并成为第一,那些失败也要走一遍才知道问题在哪里,解决那些问题需要怎么走,这样走值不值得,这些经验教训都是有志于第一所必须要知道的
你要真上数据,上ASML的呀,三星一年投入几百亿是事实,你非说蔡司投入没那么高,难道蔡司没投入那么多,ASML、三星就没投入那么高?
这不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了吗?
经验的积累,其实可以新旧工程一块。比如,中国通过光伏产业,积累了过去缺课。
这其实是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