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能上google就可以简单核实以下事实 -- forger

共:💬65 🌺213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能上google就可以简单核实以下事实

1,加拿大冬小麦的播种面积和总产

2,最主要种植品种的耐寒温度

提示:

冬小麦和油菜籽两季种植是非常多的。

低于-25度,冬小麦返青率会大幅下降

3,加拿大今年的温度怎样?

大家拿的现身说法吧

随手就能google到的东西,不信可以自己查一下。

话说的太明白没意思。

说大实话没人信算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自己买单吧。

通宝推:柴门夜归,墨虎,
家园 为什么突然研究起冬小麦了,加拿大是春小麦多

九、加拿大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

1.种植业:如前所述,加拿大的粮食主产区是大草原三省,农田面积占全国的3/4,是国家的粮仓。那里的年降雨量大致在330 -510毫米之间,通常只有曼尼托巴省的雨量较多。这几个省的土壤肥沃,但冬季严寒,无霜期只有100天左右。这种气候条件适宜于硬粒红春小麦和其他耐寒的谷类作物(大麦、燕麦等)的生长。这几个省的小麦产量占全国的95%,大麦占全国的90%。出口小麦和大麦几乎全部产自这几个草原省。

——加拿大农业基本概况 ( 中国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中国农贸促进会 )

加拿大素来以生产优质小麦而闻名,主要生产春小麦,占小麦总产量的80%。加拿大种植的春麦中,约80%为硬质红小麦,其次是硬粒麦,其余为软白春麦。——加拿大小麦育种

《农村科技》2004年

家园 加拿大小麦前些年还实行统购统销

《加拿大谷物法》明确规定:加拿大出口和用于国内食品消费的小麦及大麦,由加拿大小麦局垄断经营,实行统购统销,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并给农民创造最高的收入。小麦、大麦的定价,全部由小麦局控制。——吴景双:五条措施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乡村发现)

加拿大的农民近来最关注的话题,莫过于“加拿大小麦局的存留之争”。因为加拿大联邦保守党政府终于提出一项承诺已久的法案,通过立法,于2012年8月解散垄断西部省份小麦、大麦销售长达60年的加拿大小麦局,使其实现公司化。——加拿大小麦局的兴衰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第21期

加国农民支持小麦局的改革,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更担心无序竞争,特别是垄断式的竞争。担心国外谷物大企业或铁路公司会控制市场,长远来看更令农民成本增加。萨省当地农场主皮特和我们交谈时充满担忧:现在从种子到化肥、农药大都已被大公司特别是美国大公司控制,如果谷物销售也是这样的话,国家无力掌控这种自由竞争,不知道将来加拿大农民的命运会怎样?

小麦局在WTO与美国斗争10年,终于落败,澳大利亚小麦局已是先例。澳大利亚议会已废止澳小麦局的小麦出口垄断权,相关出口否决权已转交到农业部长麦克高兰手中。澳大利亚小麦局是被美抓住了把柄而被剥夺出口控制权。从此之后,ABCD跨国粮商们: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可以控制至少全球90%以上的可贸易谷物了!——加拿大小麦局的兴衰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第21期

家园 帮你查一下

加拿大小麦播种面积为100万-133万hm2,主要集中在马尼托巴、萨斯喀彻温和阿尔伯特三省。春小麦占80%左右,硬粒小麦占15%~20%,冬小麦仅占3%-4%。小麦单产水平不高,仅为2250kg,冬小麦产量相对较高,也只有3600kg。小麦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即可收获。其机械化程度较高,从播种到施肥、施药、收获小麦都是使用机械设备。一般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每户的经营规模,在东部地区平均为80hm2,在西部的草原省平均为300hm2。

加拿大虽然不是一个重要的小麦生产国,却是一个重要的小麦出口国。在收成好的年份,小麦产量也只有3000多万t,但由于加拿大人口少,可将小麦产量的60%以上用于出口贸易,在全球约1亿t小麦贸易中,加拿大占20%左右,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国。

家园 我国高筋面粉产量好像不太高

摘要: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还是小麦的国际贸易大国。本文以中国小麦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分析了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现状,接着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发现主要原因有:我国小麦产量占世界比重下降、我国小麦价格长期高于世界小麦价格、世界小麦进出口国家都相对集中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小麦进出口贸易,贸易政策,竞争优势

一、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1.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逆差逐年增加

在小麦贸易中,我国长期以进口为主,除了2006-2008年这三年我国小麦的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处于顺差,并在2007年小麦贸易顺差达到最大,其余每年都处于出口量低于进口量的贸易逆差状态(如表1),从2009年到2015年进出口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贸易逆差逐年扩大,其中2012年、2013年这两年贸易逆差尤为突出,2014年、2015年逆差又开始减小。从我国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思想看,未来小麦进口规模仍将受到限制,其中配额是一个很重要的贸易壁垒。

2.我国小麦进出口国别分布相对集中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几个国家,均属于国际农产品贸易主力军,进出口历史长远,贸易实力强大。纵观其国内,农业技术水平先进,小麦种植质量高,小麦总产丰富,是我国小麦进口的三大来源国。美国农业技术发达,小麦总产量占据世界前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地广人少,人均播种面积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每年大量从这三个小麦主产国进口小麦,进口的小麦数量占我国每年进口小麦总量的90%以上,是我国小麦进口依赖国。我国小麦出口流向也较为集中,主要是在距离上较为临近的亚洲国家周边地区,从韩国、日本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香港、澳门以及其他的东亚及南亚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都是我国小麦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从2008年开始,我国每年向这些国家出口的小麦比重占我国每年小麦出口总量的80%以上。

3.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弱

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用地的紧张、人均水土资源的缺失等问题。。但是除了由于金融危机导致2008年国际小麦价格较高之外,近十几年来,我国从农民利益出发实行最低粮食收购价,在正常年间,国内小麦价格总是毫无意外地走在国际市场价格之上;除此之外,在国家进出口配额政策的管制下,当某些年份国内小麦需求旺盛之时,国内小麦价格走高,使得国内外小麦差价越来越大,国内小麦在国际贸易中更无竞争优势可言。2014年5月份以来,在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不断下跌,但国内优质小麦在强大需求的市场条件下价格不断有上涨趋势,国际小麦到岸税后价与国内小麦价格出现更大的差价,2015年1月国内外小麦差价为899元/吨,到了6月份,差价增加为1136元/吨,国内小麦愈发缺乏价格优势。未来,国内外小麦这种价格差异仍将继续存在,并且差价会不断加强,由此可见,我国小麦将受到越来越严峻的国际挑战。

二、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现状的原因分析

1.我国小麦产量占世界比重趋于下降

从2004年到2015年我国小麦产量一直是呈直线上升趋势,但是占全球小麦产量的份额总体都一直维持在17%左右。由于经济实力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提升,小麦产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得到各种各样的支持,小麦种植和生产实力因势增强,才使得我国小麦产量一直保持这缓慢增长的态势,世界小麦产量也在波动中上涨。我国小麦产量份额在2012年达到最大值18.36%,而当年世界小麦产量是下降的。

2.我国小麦价格长期高于世界小麦价格

从2011年至2015年,我国小麦进口势头强劲,分别为125.81万吨、370.1万吨、553.55万吨、297.2万吨和278.8万吨,但在这几年,小麦的国产能力也在与日俱增,麦价毋庸置疑被抬高,在这种进口和自产能力都很强的形势下。在2013年至2014年这一年里,世界小麦价格是很不稳定的,最低下降到2014年1月的1786.12元每吨,最高上涨到2014年5月的2144.09元每吨;相比之下,我国小麦价格一直比较稳定,价格最低时是2014年6月2416.53元每吨,最高时是2013年11月的2533.64元每吨。小麦价格与市场流通量密不可分、紧紧联系。受到利益的驱使,不少市场上的利益追逐者在新麦上市伊始,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大量囤积小麦,造成市场上小麦流通量大大减少,从而价格便不断攀升,这时这些投机倒把的商家高价出售自己手中囤积的小麦,扰乱市场价格规律。尤其是质量较高的优质麦更是供不应求,价格自然要走高。2015年,全球小麦产量高,供给充裕,受其影响,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价出现新低,国际小麦价格处于弱势。国内小麦市场上流通粮源较少,且国家临储小麦有效供给能力有限,国内小麦价格保持上涨格局,短期此种局面也很难改变。

3.世界小麦出口国家相对集中

美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这几个国家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种植技术先进,所以小麦产量普遍高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这几个国家连续两年居于全球十大小麦出口国的前五位,是世界小麦出口市场的主力军。美国小麦出口能力强,出口数量大、质量高,常年居于世界首位,其小麦出口量对世界小麦出口总量有很大的贡献,所占比重超过25%。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印度、罗马尼亚等国家作为新晋的小麦出口国,出口量和出口能力的提高,在小麦的国际贸易中将作为一股强大的新兴力量,给老牌出口国带来不少贸易压力。

4.我国优质小麦产量低

在我国小麦的主产区,还是以普通小麦种植为主,偏远地区农民的耕种更为传统,所以在国内小麦市场上流通的大部分为普通小麦。优质小麦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是紧缺的,主要是优质小麦种植要求严格,田间管理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水平。再者,优质小麦的种植成本相对较高,对种植规模很小的个体种植户来说,很难坚持种植优质小麦。目前我国优质麦的分布区主要是河北、河南北部冬麦区,东北、新疆等地的春麦产区,种植面积很少,实现高产很是有压力。当前我国对优质强筋小麦的需求量大约在600万吨至800万吨,但依照我国当前水平,生产能力仅在250万吨到450万吨,供给缺口还是很大的,所以我国不得不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强大的需求,进口优质麦以美国春小麦和加拿大小麦为主。

三、改变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现状的对策

1.小麦供应以自给为主、进口品种调剂为辅

小麦在我国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牵涉着国民经济的命脉。目前,中国平均每年消费的小麦超过1亿吨,这个庞大的数字几乎可以跟国际小麦的年均贸易量同日而语。2011年至2015年,我国小麦需求旺盛,进口势头强劲,分别为125.81万吨、370.1万吨、553.55万吨、297.2万吨和278.8万吨的进口数目。而且,中国强大的进口数量对国际粮油的供给产生很大压力,势必拉升其价格。因此,中国小麦供给一定要坚持基本自给的方针。就我国而言,对小麦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受农业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国优质麦产量低,进口依赖性比较强。另外我国要高瞻远瞩把握好国际市场,看好进出口时机,控制好进出口数目,在国际粮价处于高位时减少进口,国内小麦库存充裕时考虑加大出口,尽量达到小麦国际贸易利益最大化。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强化供给结构调整

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位于世界前列,但是小麦的单产能力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非常薄弱,处于劣势。一要推进种业创新。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不少农民还保留着古老的自存种子的种植传统,农业信息资源流通滞后,农民不能积极主动大胆的与时俱进,造成小麦单产迟迟不能提高。二要加强小麦优良品种的研究培育开发能力,加快试点推广进程。加大小麦加工业科研开发力度,大力支持小麦加工业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重点扶持培养这些科研项目;对于与我国种植环境相似的国家的优质小麦品种可以多引进多试点多学习,对别国的优良技术因地制宜的选取和借鉴,切不可照抄照搬。

3.做好小麦贸易的多边贸易谈判

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我们应该加大谈判力度,据理力争,减少我国农产品出口限制和扫清出口障碍,如通过成立多国的小麦经济区增加谈判的筹码;另外,对发达国家恶意的贸易保护要积极地给予回应,认真地对待,充分应用国家力量和国际力量进行反投诉。在未来的多边贸易谈判中,坚守立场,不无原则妥协,切实重视小麦在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尽可能为小麦的国际贸易争取更多权利和机会。

4.分散小麦进口市场,降低进口风险

小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分布范围非常大,基本各大洲都有种植,并且产量都很丰富。我国常年以来对小麦有着很大的需求,每年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小麦,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我国小麦的传统进口来源国,对这几个国家的进口依赖性比较高,造成我国小麦进口相对比较集中,不利于我国粮食进口安全。我国应该实现小麦进口渠道多元化,多国家多方位进口小麦,保障我国小麦进口安全。除了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小麦,中国也一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进口小麦,近年来,中国还开始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未来中国还应该进一步展开与更多国家间的小麦贸易往来,实现小麦进口国分散化,降低进口风险。

5.建立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提高小麦的物流技术

首先,一方面加强运势装备建设。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对其他方面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涉及到小麦的物流方面,不仅要求小麦本身量和质的要求,更重要的运输途中,物流设施和技术过硬。另一方面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打破传统分散性的小规模的运输状况,逐步发展到统一安排运输工具,量大集中性的运输方式,从而大大节约成本,实现组织效益和规模效益。其次,加强物流仓储设施建设。收储能力和质量安全的基础。在仓储设施方面,一方面要加快对常规小麦仓储设施的改造,一方面要建设一部分现代化的小麦(农资)仓储设施,全面提升小麦仓储效益。近三年,我国建设现代化仓容1388亿斤,维修改造“危仓老库”2460亿斤,粮食收储能力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32%,基层一线骨干粮库收储功能明显增强,库容库貌焕然一新。加大“北粮南运”主通道和西南、西北流入通道建设,配套建成一批粮食物流和加工园区。

6.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保障农民利益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支持政策,自实施以来,广泛受到农民的欢迎。目前,我国粮食种植和生产尚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大规模集约化和机械化,在很多地方,都是个体个户农民种植,种植方式较为传统尚且落后,种植规模比较小,种植成本比较高。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主,从宏观出发,制订了一系列助农扶农政策,如种粮“三补贴”政策,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最低收购价政策等,效果非常显著。我国应该进一步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与四补贴为主的小麦产业支持政策。我国还适时调整普通麦和优质麦之间的差价,给予优质麦更多更好的支持政策,增强农民种植优质麦的热情信心和积极性。

本文来自河南省粮食批发交易中心网

——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原因及对策

2017-07-12 17:38

家园 全球小麦年终库存创历史最高纪录

全球2017/18年度小麦贸易量上调

2017年12月13日 16:00 来源:小麦价格信息网 标签:小麦收购价格

全球2017/18年度小麦贸易量上调

全球17/18年度小麦贸易量上调,加拿大、俄罗斯和乌克兰出口增加抵消美国出口的下滑。预测印尼、中国和巴西进口增加。印尼进口上调100万吨,达到1150万吨,主要是饲用小麦需求量增加。全球小麦消费量上调210万吨,反映出印尼、加拿大和欧盟消费的增加。本月预测全球小麦年终库存为2.684亿,较上月增加90万吨,为历史最高纪录水平。

家园 全球小麦供应过剩

近期,路透社发表名为《中国小麦供应过剩问题在2017年料将恶化》的专栏文章,指出中国将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保持不变,会加剧国内小麦市场供应过剩状况,让本已臃肿的全球小麦供应增加约1500万吨。——全球小麦供应过剩 这“锅”竟然让中国背?! 2017-01-18 05:51 来源:农民日报

家园 全球谷物贸易商逐鹿加拿大小麦市场

加拿大《环球邮报》(TheGlobeandMail)的报道称,从中国到沙特阿拉伯的全球谷物贸易公司都希望在加拿大小麦市场分得一杯羹。中粮公司聘用三位谷物贸易商在曼尼托巴省设立办事处。此前瑞士嘉能可公司和沙特阿拉伯国有农业及牧业投资公司已经在加拿大建立了分公司。

虽然加拿大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主要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政府的销售垄断政策持续七十年,制约海外贸易商进入加拿大市场。2012年政府取消垄断政策,使得加拿大对于谷物贸易公司来说成为一个国际交易中心。

——全球谷物贸易商逐鹿加拿大小麦市场 2016-06-21 06:16 钢联资讯

家园 就找的这些资料来看,加拿大冬小麦减产不会造成灾难性影响

原因,加拿大小麦以春小麦为主,全球小麦市场本身就存在供应过剩问题,全球小麦价格较低(低于中国小麦价格),加拿大小麦应该是高筋的比较多、一般不影响口粮。

另外我查到一个关于加拿大天气的,去年的消息,是这样说的:

多伦多13日早晨实际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创下历史同期最低气温记录。

……

一般而言,加拿大最冷的月份是1月,但今年1月却是暖冬。今年以来加拿大极度严寒预警天数仅为7天,而去年1月和2月极度严寒预警天数为34天。

——加拿大遇极端天气 多伦多气温创历史同期最低 2016-02-14 来源:天气网

现在加拿大应该说刚开始冷。

而且冬小麦不是也害怕暖冬吗?2016年加拿大的小麦出口好像是比较好的。我查了个新闻,标题很吓人,但是实际内容是反的:

2016/17年度加拿大小麦出口将降至四年新低

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发布的参赞报告显示,加拿大农业主产区的雨雪天气造成农作物损失,开始影响到加拿大的小麦出口预期。参赞预计加拿大的小麦出口将降至四年来的最低水平。

  参赞预计2016/17年度加拿大小麦出口量为2100万吨,比美国农业部的官方预测低100万吨。这是因为加拿大小麦产量受到多雨天气的影响。多雨天气耽搁小麦收获,使得小麦作物状况恶化。

  收获耽搁引起市场担心小麦单产可能达不到早先预期,质量可能受到降水及霜降的严重损害,相当一部分的小麦作物可能降为饲料等级,而不是制粉等级。

  参赞称,虽然大部分地区的单产强劲,但是阿尔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天气,使得质量下降,可能有更多的小麦在国内作为饲料消费,而不是作制粉小麦出口到海外。

  降水及霜降损害可能造成出口小麦的质量下降,从而致使这些小麦只能作为饲料使用。因而参赞把2016/17年度小麦饲料用量数据上调至430万吨,高于美国农业部目前预测的400万吨。

  加拿大谷物委员会称,2015/16年度所有春小麦的蛋白平均含量为13.7%,比上年减少0.4个百分点。

  参赞预计加拿大小麦产量为2920万吨,低于美国农业部官方预测的3150万吨,不过仍是强劲的水平,是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参赞指出,单产改善将会提振2016/17年度产量,即使播种面积减少。

——2016/17年度加拿大小麦出口将降至四年新低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6/12/2 8:36:51  

而且这个预估很不靠谱。

华盛顿12月12日消息,美国农业部(USDA)周二公布的12月供需报告显示,加拿大2017/18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3000万吨,11月预估为2700万吨。

  加拿大2016/17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3173万吨。

  加拿大2015/16年度小麦实际产量为2759万吨。

——USDA:加拿大2017/18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3000万吨 2017年12月13日07:49 生意社

加拿大的小麦产量变化应该不至于达到严重影响市场的地步。

生意社11月10日讯

  华盛顿11月9日消息,美国农业部(USDA)周四公布的11月供需报告显示,加拿大2017/18年度小麦出口预估为2100万吨,10月预估为2100万吨。

  加拿大2016/17年度小麦出口预估为2018万吨。

  加拿大2015/16年度小麦实际出口为2211万吨。

——USDA:加拿大2017/18年度小麦出口预估为2100万吨 2017年11月10日07:15 生意社

具体情况大概还要再看更多信息。

家园 合亩产四五百斤

放到中国黄淮海地区,也不算高了。不过人家太省劳力了,中国一户也就几亩地,虽说一般是老人在种,算两个半劳力,但是跟人家几千亩比(就算雇几个帮工),还是差别太大了。

小平搞分地,不仅毁了农田水利,这个效率的发展也大大限制了。很多农户地块太小(为了兼顾肥瘦,分地要搭配),联合收割机都不去收。

家园 最大问题是十几年来地蟾党把民间存粮削减了一大半

最大问题是十几年来地蟾党把民间存粮削减了一大半

不管是商品房还是小产权,每上楼一户,民间存粮大约减少1吨,粗细各半,过库存量没有相应增长的话……

家园 包产到户就是好!!!

(多用几个感叹号)

目前,我国粮食种植和生产尚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大规模集约化和机械化,在很多地方,都是个体个户农民种植,种植方式较为传统尚且落后,种植规模比较小,种植成本比较高。

有点明白为啥“改开”第一村还要被扶贫了...........

家园 黄淮海地区 人均不到一亩地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对付着过吧。

家园 是的

人太密了,一般一家三代几亩地都是老人种,年轻人出去打工。不知道如果将来子孙都搬进城里,那些宅基能不能较低成本复耕。

家园 加拿大小麦绝收都不是啥大问题

全球的确还有六分之一的人在挨饿。然而呢,加拿大这种国家种的小麦,本来也不是给那些挨饿的人吃的

这种国家种的小麦本来就是“过剩”,过剩了还要当饲料甚至销毁的

粮食产量本来就大大富余,人挨饿是纯粹的分配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