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卫青的名声 -- 林风清逸
这种管事,有权,但是不是自己的事,于是很大程度上都有一点狐假虎威的意思,摆谱的心思比较重,几乎不可能做到真心实意地帮忙。主家实力强、团结一致、懂行、待管事好,那么他们还算用心,不然就等着糊弄吧。
儒家所学,本质上就是这些场面上的东西。
你之前说汉武帝没有独尊儒术,这是纠缠于当时的字句。
言辞可以是虚伪的,关键看行动落实。行动是汉朝选官方式从兼收并蓄转向了以儒学为考试内容。
这就是儒家崛起的真正原因:
儒家振兴的本质不是做事能力强,而是把持了选拔标准。
太史公是想黑他么?这两个事例是从小处说明霍的性格。这个性格是与卫青相对照截然相反。
卫谨小慎微,霍狂傲不拘小节。
试想武帝与霍论兵法的场景,霍是什么样的表现?换做卫青可敢如此对答?
打仗不仅是军事,更是政治。怎敢如此轻松?高明者表面轻松,内心如履薄冰,那不是真轻松。而霍却是真轻松。
这样的性格来自不同的出身。霍“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得志之后表现的是目中无人,卫出身卑贱,历尽艰辛。贵为大将军,也清醒的知道政治的险恶。
不同的性格也导致不同的结局。霍刚而易折,早死,卫虽然抑郁,也算保身善终。
封侯是有严格的斩首俘虏的标准的。
另外“赴利”也并不能按当下的理解是贬义,而应是中性的描述用词。
八百人脱离大军在大漠中单独行动,不要说打仗,后勤都能要了他的命。
这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做法,“赴利”对此是准确的描述。
漠北决战,没有后勤,执行不了。
很多对武帝打击匈奴的反对,也是从保障角度来批评的。
打败了匈奴,汉的元气也伤了。
打仗打的是后勤,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这一点中行说早就看清楚了。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战略眼光。
汉书对整个过程记录的极为详细。霍去病的战果只有比这还大,和窦宪一起出边过的班固很清楚猪是怎么跑的。
司马迁的文笔才华胜过其史学能力。
就因为霍去病在军中搞体育活动,自己的特供食品没分给士兵吃?
就像我前边说的,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的条件比汉军还要艰苦的多,将士们冻饿而死的也非常多,彭总还有功夫下棋,还能吃鸡蛋苹果新鲜蔬菜,毛岸英吃两个鸡蛋还被别人说.按照司马迁的逻辑,是不是彭总也是不爱惜士卒,也是目中无人,贵公子脾气?
这群文人黑起人来那叫一个没底线。反正我看一个人的才能时是不怎么关注他的道德水平的
行动上没有任何举措。要是“独尊儒术”,标准放得再低,不是宰相尚书,至少中央政府里面得有儒家的人吧?董仲舒连个中央政府的官员都混不上,被弄到地方政府去当小官。按正常人推测,恐怕是汉武帝觉得董仲舒是个潜在的人才,希望他历练一下,看看能不能自己冒出来。作为皇帝,董仲舒这样的人,人来人往,就不是个事。他的学说,关心都不会太关心,哪来的独尊?考试么,法家也要考试,行政也要考试,军队也要考试,都要考试,儒家哪能独霸。好比现在也要考公务员也要考“策论”,不会有人认为这是 考儒学吧。董仲舒的待遇,比当初刘邦往帽子里撒尿要好一点,算是有点反弹,大概对儒家来说,是值得记一笔。编造说“独尊儒术”,太没底气了。有骨气一点,就该狠狠批判汉武帝不识货。
儒家学说和儒家的教育,很容易混在一起,要分开来讨论才能清楚。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很昂贵,肯定比50年代的大学教育还昂贵,孔子能做到有教无类,有钱多交点学费,没钱就欠着,在那个年代,算是个一流的老师了。“万世师表”,更多的是表彰其教育精神。
不光汉武帝,你会发现,任何牛逼皇帝,其实都是儒家批判对象。奠定科举为主流的武则天,是女人当皇帝,武则天就是靠大兴科举,提拔科举人才来对抗关陇军事贵族,才坐稳了皇帝的位置。皇后变皇帝,颠覆君臣之伦;女人当皇帝,颠覆男女之伦。人伦大变,按儒家学说,这批人要么造反,要么自杀,可是女皇帝却和科举人才合作愉快。你可以说儒家无耻,但也说明儒家其实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大家都不怎么当回事。
儒家起作用的是其主导的教育体制,读儒家的书,遵循的并不一定是儒家意识形态。用教育体制的把控来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但却要靠伪造历史说明自己学术的伟大,只能说儒学现实中碰壁太多,实在没辙了。
那是绞杀战,直接绞杀对手的后方。匈奴的自信和安全感在一次次绞杀中被彻底粉碎,哪里还有倾巢南下的想法?完全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高招。解放战争的千里挺进大别山同样是因粮于敌,而抗美援朝的时候tg能打到美国本土?引用一个网友的比喻吧:
这个时候一个18岁的少年站了出来,第一战带领一支驱逐舰就端了美帝一个基地,击沉三艘美帝军舰不说,顺便还俘虏了川普的大舅姥爷什么的;
19岁的时候在太平洋歼灭美帝三支整航母编队,然后打得另外两支航母编队要投降,霍去病亲自率卫兵去美帝航母上受降,此时突然有人意图反悔,霍去病直接带队突突了这帮人,成功受降。美帝的大半太平洋直接拱手让人。美帝人民哀叹:“pacific, pacific, how come lost so quick”.
22岁中美决战,和卫青一起率全体解放军出征,霍去病丢掉所有补给舰,直接领着作战部队直插大洋中心找到了还在得瑟的美帝主力,全歼7支航母编队。然后一路追到美国本土登陆,在落基山顶祭天,然后率军凯旋。从此太平洋再无星条旗。
24岁突然因病将星陨落,举国哀悼,国家发整支海军人员着黑衣为他送葬。
最后的漠北决战霍去病帐下可是有5万人。霍去病并没有因为带兵数量的增加军事水平下降反而越打越精彩,游击战能打,正规战更能打。反倒是李广兵的数量增多他的军事能力的不足就越来越明显了,多多益善不是数字上的堆积那么简单的。
教育有教育部,医疗有卫生部,征兵有武装部……中央、国务院定下政策,各部执行就可,中间截胡插个民宗委不是二政府是什么?
统战部更可笑了。当初老共是在野党,因为要拉同情老共的党外人士,所以搞了个统一战线。现在,老共是执政党,难道少民是外人,不是老共统治的国民?
对台有海协海基,对港澳有联络办,都有统战功能。
统战部、民宗委早就该撤销。
不撤,明显无事可干,所以才会为了存在感整天倒行逆施走向国家、人民的对立面。
零零散散看过很多战例,孤注一掷的失败是见过不少,但是同样也见过坐困愁城的。
在决策时,很多人都看到过两难决策,基本上属于进一步多半会死,退一步也多半会死,很多人在这个时候的表现是:不进不退,等死。
我就产生了疑问:
进可能会死,退可能会死,这让人很纠结,可是什么都不做,却是必然会死的事情,在三条道路中,人们为什么选择必然会死的道路呢?
后来我做了几次尝试。
忍气吞声等待,不用多考虑,就是死,而且是比预想更快的速度往深渊里掉,什么都不用想,最后死得时候还有极大几率变成彻底的坏人。
彻底撕破脸闹翻,后患很大,麻烦很多,有时候风险极大,不说全盘皆输,反正很有可能要长久地付出代价,甚至长期受到干扰。但是往往可以夺得一小块活动空间,如果这个时候立即着手积累实力,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选择执行既定作战策略,拼命往前走,战略环境还是会好转的。
还有种方式是彻底认输,投降。我看历史上的事例,彻底认输投降的例子其实并不很多,各种闻风而降的事情实际上都是见风使舵,糊弄的心态占上风。就连吴三桂这样的也不是彻底认输投降的。溥仪跟日本人混的时候也没有彻底认输投降。
我总结的结论是,一方面是能力不足,遇到问题的时候找不到办法;一方面是组织能力不行,就算是有办法也没有执行能力。所以进退都是死,等死也是死。最后这些人能够选择等死,就充分说明这些人的依赖心理极重而且个人能力极差(也有可能有一部分人是新手菜鸟、有待锻炼)。
霍去病首次出塞的时候,说他抛下大军是不对的。那个时候他只是校尉,手下就是八百人。作为小部队,追击敌军时敢于主动深入,这是可以嘉奖的勇气。这又不是带着十几万人的大军,有点风吹草动就轻举妄动、贸然出击。和孤注一掷挨不上。孤注一掷是指将全部本钱加起来去冒险。对于汉军主力来说,区区八百人的小部队,这谈不上孤注一掷。平时撒出去的斥候都不知道有多少,混战时各自为战的小部队也不知道有多少。霍去病所部八百人只不过是被史书的聚光灯照了一下,不能就因此混淆了大军和小部队的分别,连小部队自由出击都当成孤注一掷。
后来霍去病升上去了,手下几万人十几万人,那是后来的事情。不能说他起家的时候带八百人出击,就是抛弃了后来功成名就时的十几万人,对不上。
霍去病掌握数万、十几万、几十万大军时,作战风格依然是穷追猛打。但是这个穷追猛打不是简单的脑子一热、临机一动,看到风吹草动就仓促出击的穷追猛打。有一点带队经验的人都会知道,组织人做事,人越多,组织起来就越麻烦,尾巴拖得老长,指挥不动是常有的事。一般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加强编制,安排好前哨,安排好收容队,安排好通讯兵,设置好集合方式、口令、地点,选择合理的行军方式,及时派遣通讯兵沟通前后联系,并借此观察部队组织情况。大部队通常都是臃肿不堪的,要是谁能够将大部队组织得像小部队一样,那就真的是将才了。
霍去病恰恰能够将大部队组织得像小部队一样灵活,可见这的确是有真材实料的。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在外人看来孤注一掷的行为,比如指挥大军或者少数精锐进行超远距离出击,在霍去病那里大约就仅仅是正常的军事指挥。因为庸将和名将的指挥能力差别极大,其带领的部队的机动能力也就差别极大,名将眼里很正常的机动行动,在庸将眼里也许就是“不要命的蛮干”。比如说抗战时期,日军步兵的机动能力就远超国民党正规陆军,而八路军的机动能力又超越了日军。实战中就出现了解放军总是能够机动灵活地在蒋匪军的重兵集团中穿插来去的现象,在朝鲜甚至迫使美军与志愿军保持几十公里的距离脱离接触。一直到对印自卫反击战,解放军就总是出现小部队在没有任何指令的情况下向着敌后疯狂穿插的现象,几个人能干掉对方一个营。这既不是解放军的将领更加“蛮干”,也不是解放军的战士喜欢“孤注一掷”,而是因为解放军的部队组织性更强、机动性更高。这就是机动性差距,更是组织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