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双盲实验中令人疑惑的安慰剂效应 -- pattern
完全反对中医的人总会提到中药无法通过双盲实验。 什么是双盲实验呢?百度之:
也就是说,双盲实验主要是为了免除安慰剂效应的影响。观察者偏爱影响通常被认为影响是小于安慰剂效应的,因为观察者通常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那么安慰剂究竟能不能治病,如果能的话?概率有多大呢?
支持安慰剂有效的研究报告有:
那意味着1/3的人可以什么药都不用,仅靠安慰剂来治病。但比彻在分析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假设安慰剂效应是病人病情得到改善的唯一解释。实际上,患者病情或症状得到改善可以有无数种可能的解释。很多病(如背疼)具有“自愈”的特性,那意味着它们自己慢慢会好。赫尔大学研究安慰剂的专家欧文·基尔希说:“1/3的人能靠安慰剂治病的观点是错误的。”
而认为安慰剂效应根本不存在的研究:
他们的发现直到今天仍有争议。通过比较,两位研究人员发现安慰剂在临床治疗上几乎没有任何用处。除了止痛等一些微不足道的作用外,安慰剂治疗的效果和不治疗相差无几。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文中得出的结论不可信。大多数批评人士认为,不能对安慰剂效应一概而论。基尔希指出:“研究某种特定的治疗方法对某种具有的病有什么作用似乎更合理些。安慰剂效应在精神抑郁症等症状上效果相当明显,对疼痛之类的症状也能产生作用,但效果相对弱一些,对糖尿病这样的病可能根本不起作用。”
认为安慰剂有效的研究第一是年代比较久,第二是用词相当含糊,"病情能得到有效改善".什么叫“有效改善”?为什么没有提到治愈率?
2001年的这项研究相对比较严谨,加了一个没有任何治疗的组。这样共设置了3各组。研究人员发现安慰剂在临床治疗上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个人认为,安慰剂效应背后的原理是人体的情绪影响的自愈功能。也就是说,积极的,乐观的情绪有助于加快病人的自愈速度。
综上所述,我得出一个粗浅的结论:安慰剂效应对人体能自己痊愈的疾病,以及心理疾病有一定的作用;除此外对大部分疾病,可以采信2001年的研究结论,安慰剂效应不存在。欢迎业内人士指正。
中国人一般首诊西医,也就是说中国人一般更信任西医,如果存在安慰剂效应,那也应该是西医更厉害才对。
所以,这其实就是个伪问题。
已经可以排除中医的安慰剂效应。病人经过西医的治疗后,没有效果的话,心态不会积极。这个时候是“反向安慰剂效应”:既中医先得克服病人对医生和药物的不信任感,才能很好地治疗。
当然,看实验细节的话,2001年的报告比1995年的报告要可靠。我个人倾向于安慰剂效应被夸大了,实际上应该是安慰剂效应基本不存在。
中医有情致伤身的理论。
医疗中把生理的变化跟心理的变化完全割裂本来就是有问题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某些言必称西医科学的人,你可以说目前仍然不清楚具体的原理,但是张口就说安慰剂骗人的,这已经是无事客观存在的事实,又如何谈的上科学?
安慰剂效应为啥厚此(中医)薄彼(西医)?
尤其是在民众更相信西医的情形下。
同意你所说的。不过我觉得在这个问题有答案之前,其实没必要深究安慰剂效应是否存在。
可以排除安慰剂效应?也是奇怪,是怎么排除的呢,既然假设存在,理论上好像就排除不了。
那么意思就是西药比单纯的安慰剂有效率更高?
比如安慰剂效应明明有很多研究、案例支持,可这位同学上网一搜,就搜出了两篇:1955年说有,2001年说没有(其实也不全是这句)
然后这位同学就开始“个人认为”,“综上所述,我得出一个粗浅的结论”,
这个结论可不那么粗浅:除此外对大部分疾病,......,安慰剂效应不存在
百度双盲了,就不能再百度安慰剂效应吗?
看了两篇文章,就得出结论了,咱能再慎重点儿,再研究研究讨论讨论琢磨琢磨不
大部分的中医支持者似乎都有这种以偏概全的倾向。这也难怪,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相信的东西
安慰剂效应极少的治愈案例,统计上会被拒绝掉
然后,对于那些大多数条件概率正常的病症,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治愈,就不会是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有效也好,无效也好,它的有效绝对值是次要的。 它的目的是以它为对照组,得出测试组和它的相差值。 相差值才是首要的。
漏过重点,热情讨论枝节。 讨论得好。
是我觉得相对有综述,也有细节。案例的研究,说服力比不上专门的研究吧。我本来就声明不是业内人士,欢迎大家来指正。
诛心之论就算了。欢迎胡兄举出研究来确认安慰剂效应的存在,说明安慰剂能治愈的概率。
安慰剂效应是双盲实验的目的。
如果安慰剂效应不存在,那么双盲实验也失去了意义。
2001年的研究,设置了用药组,安慰剂组,无任何治疗组,三个组别的设计更严谨,对照更明显,所以我觉得结论也更可信。
如题。
天啊, 还有实验是追求控制组的绝对值的? 控制组的绝对值只要不过分异常, 平时混实验室的人连瞄它一眼的工夫都没有。 过分异常表示实验控制出现问题, 那就不是控制组的问题那么简单了。 还是那句话, 绝对值是次要的, 在乎的是相差植。 delta,delta, delta...
况且, 有的病对安慰剂反应特别好, 有的就弱很多。 痛症, 肠胃病等安慰剂的效应就很明显。这些又不是什么秘密。
前一阵子, 才有妄人用重大危险召回推翻双盲, 又来一个安慰剂对疗效绝对值低推翻双盲的勇士。 简直把革命当成请客吃饭, 旧政府说倒就倒, 磨一下嘴皮就能挑战沿用体系。
---------------------
补充一下, 没有说那些三个组的实验不必要。 必要, 能给人类带来更深入的知识。 而且说不准, 以后的新主流就从这些边缘发起。 但是如果你认为以目前的规模和可信度就推翻了沿用至今的双盲, 就相当于把盟军在北非的胜利当成对德国的致命一击了。何况以研究规模相对主流研究, 比起北非的用兵规模相对欧洲战场,所占的比例, 甚至还远远不及。
多口问一句, 有没有混过实验室? 是不是经常跟控制组打交道的?
我上面的推测写得很清楚:一是不用医生能自己能痊愈的病,二是心理疾病。
双盲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安慰剂影响,这么明显的定义你都能否认,你是不是太激动了?我怎么觉得你连体系的基础都要挖掉,不是我,而是你要挑战沿用体系。
你要是真了解的话,象基尔希一样做个综述:“对糖尿病这样的病可能根本不起作用”,“对痛症有些作用”,或者说,做了这么多双盲试验,做个分类统计不难吧?
“几个西格码以外的东西做主流”,是什么意思?你是指1955年的试验是非主流,还是指2001年的实验是非主流?还是他们的实验都是不入你的法眼?那你完全可以拿个主流的专门安慰剂效应实验来说明问题。我不是业内人士,欢迎随时指正,但是这样拿大话来压人可不欢迎。
因为我对你追求控制组的绝对值感到很疑惑。现在我的疑惑已经没有了, 你们慢慢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