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型对撞机争议 -- 林风清逸
这是正反方,都是美国人。有邓稼先在当然好,不过不是不在了吗。
忙总认识丘成桐,用忙总的话说,丘成桐“很偏激的”,话里话外的意思,丘成桐根本不当自己是中国人。
这件事如果两个人中一定要相信一个的话,我会选择杨。
美国高能物理有充裕经费的时代早已结束。
美国自己早就出坑了,现在在忽悠和诱惑中国入坑!!!
2007年2月,国际直线对撞机参考设计方案出台。这个庞大的研究计划似乎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在美国方面,ILC前期研究的绝大部分经费由费米实验室管理。然而,2007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竞争力法》,宣布2008年将用于该项目的年度经费削减3/4,仅剩下1500万美元。
ILC总负责人Barry Barish表示,这一情况相当危急,计划只能延期并继续推延。原本计划于2010年完成的设计,也不得不推迟到2012年以后[3]。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国会将费米实验室的预算从3.72亿美元削减到3.2亿美元。经费的骤然减少,导致费米实验室不得不中止部分项目,甚至裁员[4]。
直到2008年6月30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一项资助伊拉克战争高达1860亿美元的计划中,其中也包括提供给费米实验室的经费,才使费米暂时摆脱了困境[5]。
实际上,美国高能物理有充裕经费的时代或许早已结束。一些美国科学家原本提出在德克萨斯州建造一个以巨型超导磁体为主的超导超级对撞机(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SSC),耗资总额预计超过82亿美元。不过,该计划没有得到美国国会的多数议员的认同。1993年,该计划中止。
在英国方面,英国于2007年12月宣布退出ILC,原因是认为这个项目“不可行”。此外,其高能物理资助机构正面临高达1.6亿美元的资金缺口,退出ILC有助于缩小这个缺口。
此外,在2008年9月开始启用的LHC,也因为氦泄漏事故而蒙上了一层阴影。台湾资深科学文化工作者江才健博士告诉《科学新闻》:“今年是否能够重新启动,仍然是个谜。这也使人们对大项目是否能够有效运转并达到预期效果产生怀疑。”
金融危机也来得不是时候。目前,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经济均陷入泥潭,各国政府在科学上的投入似乎都在缩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方守贤院士告诉《科学新闻》,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ILC的建设,其进程已经推迟了。
从“《美国竞争力法》”这个态度很明确,超级对撞机对美国竞争力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挤占资金,影响了美国整体的竞争力,所以《竞争力法》要削减高能物理的经费,把钱用到刀刃上。
胡扯!1972年哪来的windows? DOS都没有!
再过8,9年以后有了DOS,也只是单个程序员码农独力就能开发的作品(比尔盖茨从其他公司瞒着用途收购来的)。
芯片方面,1972年还是春秋战国风云乱战的时代,美国至少有十家以上做CPU的,
Intel那时候还名气不大,摩托罗拉等公司才是相对的霸主。
那部电影"the big short"有个场景就是个华裔面孔的CDO manager在那里Blah。难道说在华尔街搞金融创新技术工作的真是华裔居多以致电影都想这么暗示一下?youtube里有trail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5EUhZGBws
不是存心想歪楼,看到白玉老虎这贴忽然想起来。
1、美国计算机软硬件行业的发展不是凭空出现,是多年基础研究及工业化的结果,1972年的1亿美元,并不能使中国在1990年搞出Windows(windows3.1是86年的?而且windows的概念来自ibm?)和80486(486映像中是89年的?)
2、
3、1972年在物理科研上的投资对电子工业绝对有很大的帮助,刚好,我就认识几位,80年左右学习物理学专业,最后在电子工业方面获得了我国,解放军,科工委二三等奖的人。有次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其中一个说,我们学物理的全去搞计算机去了,另外一个说,我们学计算机的都去搞金融去了,我只有说我们学金融的都去建筑工地守大门去了。
4、最后再说,无论通用处理器还是os都是一个庞大的基础研究和科研体系构成的,1972的1亿美元绝对不够,连水漂都算不上,记得某人说,90年左右某大学创建某实验室,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验仪器都是他从原单位某军工所借的,而原单位的实验仪器都是“走私”进来的。
ps:以上有些事情我无法证明,你们可以当我编的
《THE BIG SHORT》就知道。2008年以前,有很多华人,学金融物理数学的,在华尔街上混,学了不少金融创新手法;危机以后,都带到京沪深来了。电影里还有一些印度裔,非裔,...。现实中,印度人,黑人在华尔街混的有声有色的,也不少;但比起犹太人,都是小巫见大巫。
就是目的明确,要买来千里马。而这个项目却没什么明确目的,只怕最终买不来千里马,只真的买来一把马骨头。
你对这个行业的历史并不了解,很多都是靠想象和臆测,结论大概是对的,就是一亿美元起不了什么作用,不过论据基本没对的。举例而言,你说的这段话
第一,当时的东西很简单,绝大多数东西就是几个人就干了,4004一共才2000多个晶体管, 8008三千多,8086才两万多。事实上,到了80年代,开发一个芯片什么的也用不了多少人。很多现在需要很多人去解决的问题,当时根本就不是问题。Intel其实也不是很关注芯片设计什么的,去看看它前几任总裁都是搞什么出身的。怎么把集成电路大规模便宜地造出来,这才是主要问题。芯片设计师?那从来都是二等公民。
第二,2000多个晶体管就想指令集完善?你看看,第一步瞎猜下面就基本不会有什么对的东西。搞这行的第一节课老师(如果那个老师稍微有点脑袋)就会告诉你,设计芯片,就是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直到今天,大家还不断搞新的指令,当然外行还是讨论RISC vs CISC什么的,再有什么ARM vs x86。一般讨论这些东西的人,计算机知识绝大多数都是杂志上学的,如果是搞计算机的,请本猫为你大学交的学费默哀。
第三,语言什么就更别提了,这些都是建立在硬件基础上的,硬件没能力,还瞎玩个什么劲啊。开发包?你不是90年代穿越回去的吧。早期搞计算机的大牛,认为编译器都是瞎浪费资源,没1001打孔编程的能力就该滚蛋。计算机这些东西的完善,都是和硬件资源越来越丰富直接相关的。
一亿美元不能成功的主因,你恰恰没有说到。一个其它都在1900-1940年代的国家(苏联给中国的东西,也就是1940年代水平,到1980年代中国才算吃透),怎么可能普及1980年代的计算机?没有应用,你发展个毛啊。
就是钱钱钱,名声名声名声,特别是那几个人的名声地位。
其它都是次要的。
培养人才云云,出门右转,去访问一下当年那些去学生化的各省状元们,他们不给你几大耳刮子。他们中间除了极少极少的幸运者,运气好的是浪费十年光阴,坏的一辈子都毁了。本猫上学的时候,看到那些千年博士后,当时还年轻气盛,问你们TMD不都是SB嘛,你们能不能混出来,掐指一算老板博士后比再除个十不就知道了,这还是严重高估,人家哈佛什么毕业的能和你平均吗?人家气度大,呵呵一笑,事到如此,能干些什么其它的?要不怎么到你们这和这些年龄才我们一半人一起上课,不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转行。
高能物理,当年本猫和同学听说几千人搞个论文,都觉得是不是神经了。干学术这行的,脑袋都还可以,没事给人当垫脚石有什么意思?有那功夫干什么不好?当然有人会说本猫太功利了,呵呵。
因为导致革命的基础被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