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三国有感随笔 -- 解甲
发现三国演义的描写在拓扑角度上无误的时候,一下就想起三国群英传了,明明三国志早期作品也是网格式地图。
这图是我从网上找的,时间其实很巧,公元220年是建安二十四年,汉中之战后一年,我本来有点想恶作剧地给它标为“汉中战后曹刘态势图”😜。就是我对群英传的地图已经没什么印象了,没看出这是中华版图的哪个区域。
三家交界的那个关卡就是长坂坡。
往上是襄阳,往左是江陵,往下因为实在很久没玩不记得了,疑似江夏?总之这三座城都是捞出诸葛亮概率最大的地方。
疑似江夏的那座城好像还可以抢左邻长沙的马里昂,黄忠,蒋琬(当然概率不如长沙武陵这边);
江陵概率大佬好像是甘宁;
襄阳是司马水镜,魏延。
将军向宠之类的我就不点名了。当然,你这个时间线已经过了捞人的主要时候了,嫌打仗麻烦和平的前提下增加将领主要靠“”生“”了。
我有个恶趣味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同一全国(把各大势力压制到各边疆光杆司令守一座城),然后内政不搜人,手动建设至各城满人口。
最后开加速,在21世纪把各位文臣武将搜索出来,共创和谐盛世。
😁😁😁
不止益州和荆州,蜀锦全国流通(实际上通过陇西,流通到全球),达官贵人不穿蜀锦就好比光身子。而官方发行的值百钱可以买蜀锦,并且值百钱可以加杠杆,透支未来,透支了东吴和曹魏(以及西域)的未来,所以才能以一州之地征伐天下。诸葛亮的金融手法,远超同代人的见识,史家所不详,实属正常,要到1971年尼克松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这套体系才玩脱线。
赤壁之战后,只有有诸葛亮出场,感觉就没啥看头,一个神跟凡人干架,有什么看头。当然,我只是看热闹。
按我说,三个演义的偏向性十分明显,就因为刘备姓刘,啥事没干,就仁义了;孙家是豪族,割据江东也是豪杰;曹操安天下,倒成了汉贼。问题是,曹操奉天子,魏司空,魏公,魏王,才是正朔。
n久之前看过一个评注本,有一个评注相当倒胃口,就是夏候惇吃眼,自云父精母血,不能弃,评曰这岂不是吃父母血肉?(大意)。夏候惇忠勇无匹,实不应如此评价,可见文人只讲立场是惯例。
我实在是不明白关羽为何有义薄云天之名,就因为他没偷嫂子么?哈。
从三国演义看,夏候惇比关羽忠勇多了,关羽三英战吕布就打了一次,夏候惇跟吕布可是恶斗过多次,有单挑有群殴,好像都是主动迎上去,救危济难。吕布手下头号大将,威名赫赫的陷阵营高手,也不是夏候惇的对手。曹操的四个铁杆夏候惇夏候渊曹仁曹洪,我觉得忠义起码不输于关张,文韬武略总体优于五虎上将,当然,似乎曹洪差点。
我瞎白乎的,没研究过,仅是看热闹的记忆。
您提到的,当是简雍传里提了一嘴的“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不是死罪。
说到酿酒,刘备的对头曹操便是行家,他曾经向汉献帝奉上过自酿酒及酿酒方法,并留下了一篇《奏上九酝酒法》:
据我粗浅的知识,这酿酒的配方不能随意按比例缩小。那么从上文所述的酿法可知,酿酒确实消耗大量粮食。
曹操不仅酿酒还好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他也发布过禁酒令。禁酒令的原文没有留下来,但孔融的驳文倒是传下来了两篇:
后汉书对孔融驳文的评价,是“多侮慢之辞”,通读下来,信不为诬。从记载看曹操不仅禁酿,还禁饮;而且为时甚长,孔融于建安十三年被曹操所杀,从徐邈传的记载看,直到建安十八年曹魏还在禁酒,禁令可说比刘备还要严了。只是执行效果嘛,从史书散见的记载来看,不怎么样。至于原因——
三国时期,统治阶级好酒可以说蔚然成风,不独曹操,刘备也喝:
孙权更是酒品极差:
今日好强劝的“酒桌文化”人,当拜孙权为祖师爷。
另据曹丕揭发,刘表也逼人喝酒:
当然曹丕自己也不是什么好鸟,他好洋酒: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统治者不能率身正下,这酒自然是禁不掉的。
这是有备而来的啊,三国演义里哪有陷阵营😁?
很可能与大众印象相反,三国演义不是大力煽动尊刘贬曹,而是把这股风气刹了一刹。因为北宋时候的社会风气就是“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出自东坡志林)。
可想而知,这种好恶影响下的通俗文学作品会是个什么样子。还是拿话本说事,刘备在话本中有只手拄天之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的黄巾军是刘备(在皇甫嵩的挂名领导下)独力击破的,而曹操就是个很普通的权臣。从而刘备与曹操对抗,忠义并不是必要的宣称。而三国演义把破黄巾之功给分了(但没太删干净,“破黄巾刘玄德”作为刘备的名片在十八路诸侯与水镜先生处各出现了一次),实际上是抹掉了刘备的合法性。但同时囿于历史与受众认知水平限制,又未能充分赋予刘备新的合法性,导致其世界观有些隐隐的格格不入。
三国演义的败笔,按鲁迅先生的说法,“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个问题的产生,我倒是认为不应苛求作者,因为英雄人物的某些英雄特质,本来就很难通过单薄的笔墨传达。
远的不说,就说伟大领袖毛主席。基辛格曰,其女追星,看到明星像触电,他不懂,直到被毛主席电了——这段话不是原话,是我根据回忆写的,因此我显然认识这段话中的每一个字。但既不追星,也未经伟大人物耳提面命过的我,实际上不能完全理解这是怎么个感觉。就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第一次去毛主席纪念堂是九十年代,最近一次是在去年,我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唯物地说,我体验的变化,显然不来自于纪念堂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是基于我的阅历变化(当然我的阅历是更为宏观的客观世界在我主观意识上的投射)。
再说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先总理,各路有意无意的影射史学家,往往把先总理与诸葛亮对应起来。甚至两个人的形象,都脱不开“小心谨慎,鞠躬尽瘁”这样一个套子。然而先总理和诸葛亮无论是经历还是位置,其实并不是那么类似,二人的德行能力,当然更是多有可称之处。只不过“小心谨慎,鞠躬尽瘁”,是最好写也最容易理解的能力罢了。
千百年来民意尊蜀汉,在史实中不难找到原因,反而是三国演义里由于虚写了一些内容(譬如曹操若干恶行,刘备若干善政),如您所说显得立场先行。
但三国演义仍有其文学价值,那就是描写了英雄们(不独刘备,也有曹操)在逆境下(确切地说,按演义的世界观,是在“逆天”的环境下)坚持自我,抗争命运,以及对这类行为的讴歌。用央视老三国的一句歌词来总结,那就是“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又如新三国翻拍之失败,根本原因并不是其台词俚俗,服化道简陋,而是因为其立意就非常低劣卑下,充斥着办公室政治的粗鄙气息。
扯远了,由于三国演义对国人自带剧透,同时三国衍生作品铺天盖地,因此“纯三国演义的阅读印象”是很罕见的(譬如您这提到高顺,实则高顺在演义中是普通的龙套角色,甚至开脸都没有)。网上热传有老外读三国演义的读后感,对比起来颇有意思。
而国人出于常见的一点点逆反心理,标新立异心理或者其他什么心理吧,对三国演义的立场不以为然,也实属正常。尤其是刘备和诸葛亮两个人,写得虚浮伪饰,令人反感并不奇怪。但您说“曹操的四个铁杆夏候惇夏候渊曹仁曹洪,我觉得忠义起码不输于关张,文韬武略总体优于五虎上将”,这个恐怕是您记忆出了舛错,或理解异于常人。不然从三国演义的文本能读出这个结论我觉得还是有点怪的😅。
一直看到吕布覆灭、二袁覆灭,都挺精彩。等到差不多的时候,比如的卢救主,就不那么抓人了。最后的时候,曹丕篡汉、司马代曹,反而还好一点点。尤其是篡汉的时候司徒王朗“孰视之”看的是谁,还琢磨过一阵。嘿,正好把诸葛亮跨过去了。
也不知谁评注,看到对夏候惇拨箭吃眼的评价,很反感。我说立场问题,大抵由此而起。那时应该2.3年级。
惇渊仁洪一路跟曹操从起事到后来镇守一方,经历的恶战大战,以及其中的奋不顾身,向死而生,我没在关张身上看到。
《三国演义》中,我没觉得关哪显得与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