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行政机构的执行力是否遭到了没有硝烟的攻击 -- 林风清逸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
看到统计局的GDP数字,忽然想起了“克强指数”。
然后我发现,似乎国内行政机构的执行力,早在2010年左右的时候就已经遭到了针对性极强的定点打击。
首先我们捋一捋这个事情。
克强指数是指:
2007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在进行涉外活动时,对美国驻华大使(应该是2001年到2009年在任的雷德,即克拉克·兰特,又称桑迪·兰特)说,并不信任统计局的GDP数字,而是更喜欢通过三个指标来追踪辽宁的经济动向:全省铁路货运量、用电量和银行已放贷款量,以挤掉统计数字的水分。此一衡量方法,受到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众多国际机构的认可。2010年,《经济学人》正式将其命名为“李克强指数”,以此作为评估中国经济增长量的指标。
据说:
注意其中的这一句话:
二者在趋势上总体一致
问题来了:
如果两组用来反映趋势的数据,他们所反映的趋势是一致的,那么,我们能说其中一组数据是正确的,其中一组数据是错误的么?
我觉得从2010年《经济学人》提出克强指数开始,一场针对中国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力的定点打击行动已经全面展开了。
因为这样鼓吹克强指数,表面上是在鼓吹克强的能力,实际上则是利用机会,放大他与下属机关(表面上看只是统计局)的不同点,通过人为制造裂痕,离间他与行政机构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之所以说是不同点,而不是说裂痕,是因为作为领导者,他需要一套验证手段去对待下属提供的信息,所以对待GDP数字,他必须要有一个办法去验算。
克强指数严格来说应该只是一种通过对比不同渠道的数字,进行参照,验证主要数据合理性的手段。
所以克强指数和GDP数字之间存在不同点。使用这样的手段,并不等于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存在裂痕。
但是,通过热潮克强指数,原本就遭到很多质疑、背负巨大压力的统计局,就遭遇到了更大的尴尬:
他们有心辩解说自己的数据是准确的,自己的工作是得力的,但是这就要打自己直接领导的脸,去驳斥自己领导的理论;
如果他们不去辩解,那么作为辛辛苦苦开展工作、卖命送死的下属,他们就还要将原本应该由领导人承担的背黑锅的工作承担下来,去背一个天大的黑锅。
如果背黑锅有利于大局也就算了,然而又不是这样:
如果官方承认统计局历年数据全部错误,则意味着国家政府的公信力彻底丧失。
所以,严格来说,克强指数的热炒,仅仅暂时有利于克强个人声望——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克强本人是政府的首脑。政府公信力下降实际上也是他公信力下降。
船沉了,船长也要跟着一起沉。
所以克强指数的热炒,导致统计局工作的极端被动,导致了政府发布信息信誉度的急剧下降,导致了政府机关与政府首脑之间的裂痕。
首脑是机构内部一个绕不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美运作的机构,需要机构内部每一个部分的协调运作,如果机构内绕不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构其他部分存在严重裂痕,那么机构的运转必然出现问题,其效率必然下降,执行力必然下降。
有意思的是,克强指数的提出,是首先由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美系金融势力、然后是通过设在英国的《经济学人》这样英美系主导下的经济力量推波助澜下成为经济热词的。英美系操作“克强指数”的痕迹非常显著。
我觉得国家的执行力在此事件中已经遭到了明显的打击。
最近还有一个新闻极具杀伤力。不是疫苗的事。
因为没纸了,一个部门的主要工作7个月没做。
中国已经穷到这种地步了么?
商标用纸难道是武器级铀材料吗,需要7个多月的时间去制备?7个月,半年多没有工作,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应该受到什么处置?
不论这件事的责任在谁,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国家机关执行力问题严重。
在和平时代,没有意外情况的条件下,国家机关半年多无法正常履职,这是什么样的危机?
对此我不是感觉到有关部门应该如何如何,而是:
国家行政机关的执行力是否降低得太多了?
由此我觉得,国家机关的执行力,早在2010年就已经遭到了没有硝烟的定点攻击。
克强指数在离间上下的同时,也并没有为克强带来益处。因为那些经济学家早就说过了: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国内经济也处于放缓状态。这样,GDP和克强指数同时指示经济指标下降。我们不相信GDP,但是我们相信克强指数,于是经济信心遭到了沉重打击。
不知道被谁封为“影帝”的那个人说过:
在经济领域,信心确实比黄金更重要。而GDP与克强指数的双下降,直接摧毁的就是经济信心。
在政绩危机面前,2015年年末,“新克强指数”出现。
新克强指数的提出迅速遭到了质疑。因为克强指数的合理性就在于他们都是硬性经济指标,GDP被质疑的主因就是统计部门层层上报的人工数据。可是新克强指数是就业指标、居民收入指标、能耗强度指标(即单位GDP能耗指标)。这是那个指标,实际上都是人工填报,或者说是人为影响的。比如就业指标,这个本来就不准,居民收入更加可以通过工资提涨以及统计口径变化来影响,能耗强度则需要被质疑为不准确的GDP数字作为基准。
同时,新指数的提出也意味着对过去的自我否定。
在集体的公信力削弱之后,个体的公信力也削弱了。
从2007年,在涉外活动验证手段被泄漏开始,经过2010年的铺垫,以及2013年以后的放大,一场海外经济界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因由地对某个人的热爱浪潮,使国家机关公信力和执行力遭到了沉重的复合打击。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系列打击手段。
没有硝烟的攻击。
当然,也许是我想多了,这个世界也许是很纯洁的。
内部矛盾公开化。
涉外活动谈及内部矛盾,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曾经见过一个领导公开在大会上谈及有人在墙上写字骂他。这种事情他低调处理了就是了,没必要闹得沸沸扬扬,让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
面对外宾谈及对某部门不信任,这种事情属于内部矛盾对外展示。
这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
不是不能说话的问题,而是缺乏特殊领域斗争经验的问题。
领导人就可以大嘴巴随便说了????
美国竞选总统,哪个家伙不是都大嘴巴胡说八道。
根本原因是四个字,离心离德。从抛弃基层那天起,就没有人不会被抛弃,直到自己手下的人。
很久很久以前,传说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干好了是你们的功劳,干不好是中央的责任。后来这句话变成了,干得好是领导的功劳,干不好是你们的责任。
内因是第一位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别逗了,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还需要攻击吗?老百姓接触到的事情比那几个老外多多啦。老百姓耳濡目染的哪个政府官员(其实都是些小吏)不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妥妥的,办事不找关系是不靠谱的。新闻媒体上政府公然造谣被打脸的事情太多了。说实话,现在曝光的那些新闻老百姓已经审美疲劳,没有数十亿那叫贪污?不死个百十号人那叫食品安全问题?
不该说的话却说出来了,不止这一次,作为主管领导公开指责下级,而不是在内部批评,而且是用来表现自己的英明。其实只表现出了自己的无能。
另外,趋势一致而克指波动更剧烈很可能是正常现象,正说明克指不能代替GDP,只反映了GDP一部分的动向,而且是最先受到影响的部分。
公开矛盾,比內部批评更容易解决问题。形式不重要,问题的改善或解决才是关键。不过,我倒是喜欢这种公开的形式。但是,真正问责的时候,要有自已的一套组织程序和标准。与舆论压力没有关系。并且这种公开,是真实客观存在的。十缸五盖,总有盖不住的时候。倒不如在合适的时候,把某些缸砸了。记着,等有盖子了,再把缸搬回来。
不过我认为形式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关系到人品,上级不能把自己的错误推给下级,何况实际上根本没有解决问题,何况很多时候说的根本就是错的。
我认为不同身份的人有些话是不能说的,因为说出来含义不一样。至于实际情况,实际情况有很多,不可能一一都说出来。
再说公开,现在连嫌疑人的身份都不能随便公开,所以不是都适宜公开的。还有舆论压力,在中堂那个位子上,解决行政权力范围内的事,还需要舆论压力,那他凭什么坐那个位子?
当兵的出力还要背锅,当官的只吃西瓜尖,必然会离心离德。
链接出处集体创作 不署名,是这个杂志的特色
链接出处《经济学人》的文章都不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