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性 ,种族和谋杀 -- texasredneck

共:💬108 🌺1292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打烂了,以后再建设就是了,等于解放战争胜利推迟了几年

这句话其实就是老彭主战派的庙算结论。打烂了,代表的他们甚至预估在朝鲜战场是完全劣势,很可能完全失败,战争会打入中国境内。

解放战争胜利推迟几年,又代表他们有信心在中国的决战中,经过几年持久战,最终取得胜利。有这个判断才敢出兵的。不然真视国战为街头斗狠了。老毛出兵三原则,有利,就是打了要打胜,他一直把握得比较好。建国后的外战都没输过,不是他完全无敌,而是计算精确,只打自己有把握的罢了。

毛彭对战争进程的预估和安排都出来了。所以我说他们两的预估是六段对美国九段。

但他们估计也没想到在朝鲜就把问题解决了。真实水平超过了自己评估。

家园 你读懂了多少?

别人都是吃人,也的确是吃人,于是中国的文化就瞬间高大起来了?

中国人从根子上就坏了,的确,不彻底否定旧文化,哪里来的什么新文化!辛丑之变后,中国人愤怒,思索,苦斗十几年后,终于开始在铁屋子中振臂高呼,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腐朽,堕落,吃人,黑暗。必须对整个文化做动作,于是打倒孔家店,于是德先生与赛先生,于是新文化。

可文化是长在每个人身上的,这是要剔骨,这是要挖心。直向每个人的“匕首和投枪”,不免觉得他太苛刻,太面目可憎,太专门和中国人过不去。可鲁迅的血那是真正的热的!

他们的历史的确也是吃人,可他们文化的改造,他们的痛苦与彷徨,对抗与迷茫其实都写着呢。

须知,吃人终归不是什么光彩,吃人也无法在今日广而告之!

通宝推:脑袋,
家园 能说说具体情况么。

记念刘和珍君的时候就对手枪的用法产生了误读

家园 鲁迅估计看到了这个方向,但他很少为这种“脊梁“作传

他最精彩的人物形象塑造还是阿q, 伤逝里的文青小职员,鲁镇那些村民。

我在想,鲁迅看到了这个民族自信来源的总方向,但比较模糊,在他脑中这些形象并不清晰。真正深度认识的还是中国人比较悲观的那一方面,可能我记忆不全,确实没记得他描述的小人物形象中看到给我们带来希望的特质。他写吃人血馒头,同时在烈士坟头加一圈花。吃人血馒头的人他认识深刻,并且为这个现象悲哀。对烈士的形象还是比较模糊,没法直接上色彩,而且对真实前景悲哀又觉得该有点积极色彩,只好用超自然力量加一圈花环。这是真正的深度悲观,但因为爱这个国家,很不甘心。又要忠实自己的观察,所以只有借助超自然力量。

亲戚家有鲁迅全集,那纸质是看过所有书中最好的,有薄绢的感受。小时不知书的好坏,但一摸那纸就知道是最好的书,不然谁会用这么好的纸来印书?可见鲁迅在中共心中地位。看鲁迅文章,有时看得很心虚,不是振奋,因为他描述的那些人物的不大好的特点和思量,仍然存在自己的身上,那么多年过去了,一点不过时。看他的小说真需要勇气。估计这也是现在很多人不喜欢他的原因吧。

通宝推:陈王奋起,
家园 还有一种可能

就是毛彭对美军战力的低估,这从战争早期订立的目标上可以看出来。而林粟等跟美械国军交过手的或许有更清醒的认识。

家园 没有没有

毛的决策是站在战略的角度。

早期的战斗战役是相当的保守。先其的目标都是针对韩军,对美军的战斗都是从非常小的单位着手的。三十八军,那个后来的万岁军,甚至因为误判韩军为美军而不敢交战。冒进是后来取得了一些胜利,然后上下都飘了起来,高层变得整体的轻敌。

高层的分析最后不会太离谱的:美军不可能目标是中国大陆,美军真的入侵中国将是三战的开始,苏联不可能坐视。最差的情形是,输给美军,支援朝鲜失败而已。所以出兵的目标是:能不能帮北朝鲜拿下整个朝鲜而已。

家园 貌似是手枪队的事

当时学生遭到了包括手枪在内的多种武器的射击。段祺瑞政府解释说这是一线士兵迫于压力开枪的意外事件。鲁迅分析说,一线士兵一般都只装备步枪,但是学生遭到了手枪弹射击,因此有可能是军官指挥下进行的有组织屠杀活动。但是同时也有人解释说,当时很多军阀都组建了手枪队,所以不一定是军官组织的。因此说鲁迅的这个分析不一定对。但是事实上这个事情明显处理不当,段祺瑞政府摆脱不了责任。

所谓手枪队一般是使用毛瑟冲锋手枪(盒子炮、驳壳枪、毛瑟C96),火力密度很高,一般作为军阀卫队出现。

家园 抗美援朝的战前算计不可能精确的。

伟人也有其局限。否则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了。

军事方面,算计其实差不多,很可能林粟等的算计还更符合现实一些。毕竟其对手的装备水平和作战激烈程度比彭要高。彭总也不是以算计精确为其特点的。毛的战略眼光高。战役战术层次不可能高过林粟。

即使有些不同,开会时互相交流一下,对情况的判断大致也都能取得一致,毕竟都是有大智慧的人,而且肯定不是键盘党在网上呈言语之快。退一步说,如果不一致,而刘林粟如果认为是火坑的话,肯定也得拦住不让跳。否则刘的修养何在?

怎么解释毛彭与刘林粟的区别?主要可能还是目标不一样。毛彭虽然互相看不上,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理想主义很浓厚。他们的理想不可能与一个畏缩不前的国家相容。

家园 出兵派和不出派的事前估计似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就像九段棋手对一定的对局双方的判断不会有很大差别一样,否则至少有一个九段的水平就不可靠。可能不支持出兵的人给自己估计一个5段,给对手估计一个7段,毛彭给自己估计一个6段,对手也是一个6段。没有本质差别。

当然这些都是比喻了。关键还有,当时共产党内部肯定有比较畅通的知识共享。很难出现同一件事大家交流以后还会有很大不同的看法。不是价值观方面的,是说事实判断和预计方面的。

家园 鲁迅与毛泽东

鲁迅与毛泽东是真正相通的,相通的根本就是革命,鲁迅的思想精神核心是中国为什么要革命?毛泽东的思想精神核心是中国怎样革命。

可以说,鲁迅是反抗绝望,是清醒的旁观者,毛泽东是创造希望,是英明的引领者。

这几年,鲁迅的文章逐渐从中小学的课本里消失,作为鲁迅的粉丝,感觉是十分难过,也十分不解,难道还有比鲁迅更好的文章吗?

近来,却渐渐释然了,因为鲁迅的文章,隐含的大背景就是中国必须要革命,这却与中国的现状不符,现在的中国精英们要告别革命,甚至反对革命,因此,鲁迅就太不合时宜了。

中国的精英们,大多是反对毛的,而对于鲁迅却基本推崇,主要的原因,都是与鲁迅一样是旁观者,俯视者,但却绝对没有鲁迅那样的清醒,那样的斗争精神。

毛一开始也是改良主义者,到了二零年下半年,才真正成了革命主义者,而且,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也始终如一。

在人类历史上,革命主义的图腾有两个,一个是理想现实主义的革命者毛泽东,另一个则是浪漫主义的革命者切格瓦拉。

革命,必须要有理想和梦想引领,引领更多的人。

鲁迅与前两者根本不同,一方面缺少理想和梦想,主要是反抗绝望,不是要革命,而是不得不革命,鲁迅说,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又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但有强调,即使前面是坟地,也要顽强地走下去,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

另一方面,鲁迅主要是一个旁观者,俯视者,鲁迅就说自己是一匹孤狼,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引领大众的。

萧军说鲁迅就如他的父亲,毛泽东就如他的大哥,这种说法还是基本符合事实的,因为,在鲁迅之后,性格最与鲁迅相似的作家就是萧军。尽管萧军经历了很多磨难,但萧军的儿子后来说,萧军绝不允许他说毛的任何坏话。

鲁迅的思想,受叔本华的悲观论,和尼采的意志论影响极大,将二者纠缠在一起,就成了反抗绝望,因此,与其说鲁迅是在反抗当时的社会,不如说鲁迅主要是在反抗自己的感官情绪。

毛经历的苦难,远比鲁迅要多的多,但毛的与奋斗,乐无穷,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却能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曾志在回忆录里就说,战士们都愿意跟着毛,脚步跟不上,一路小跑也愿意跟着,毛到那里,那里就有欢笑,解放以后,中南海的小孩,也都愿意与毛亲近。

鲁迅的诗,“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与毛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能够十分贴切地代表两个人的思想精神,总的来说,鲁迅与毛,表面看来是刚好相反,实质上却是对立统一的。

革命,首先要从自己做起,鲁迅就说我解剖自己比解剖别人更加不留情,而毛更是身体力行,一往无前。

鲁迅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不得不革命,毛泽东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永远要革命。

革命,主要有两种,一是取而代之,二是整体性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毛主席在1927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说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种革命观是取而代之的革命,而毛早期的思想,与晚期的“左中右结合,老中青结合”,“抓革命,促生产”是根本不同的,晚期主要是整体性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永远革命,实质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从量变,到质变,可能是暴风骤雨,最好是和风细雨。

通宝推:ghui,来路,大厨,笑任平生,拿不准,独立寒秋HK,云中飞,acton,水过云飞,关中农民,红军迷,回旋镖,caoban,陈王奋起,游泳的鱼,向前向前,钟光,jboyin,tom,脑袋,
家园 同样是深度悲观

我读“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和读“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感受还是不一样的。虽然鲁迅和张爱玲都笔锋如刀,切中本质。

深刻和敏感的对象如果抽象形而上到文艺的“心火”,人容易变得即无奈承受,又冷眼旁观。而鲁迅的敏感和深刻更多的是感知与生存息息相关的“地火”,也因此更易在自己和读者心中燃起不平和抗争。生死存亡之际,鲁迅的正能量也许就在于此吧。

家园 看到你的感想,想起了鲁迅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摘几段,这么说大实话的人真得不多

第二,倘不明白革命的实际情形,也容易变成“右翼”。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决不是如诗人所想像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现实的事,需要各种卑贱的,麻烦的工作,决不如诗人所想像的那般浪漫;革命当然有破坏,然而更需要建设破坏是痛快的但建设却是麻烦的事。

还有,以为诗人或文学家高于一切人,他底工作比一切工作都高贵,也是不正确的观念。

况且无产文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底一翼,它跟着无产阶级的社会的势力的成长而成长,在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很低的时候,无产文学的文坛地位反而很高,这只是证明无产文学者离开了无产阶级,回到旧社会去罢了。

鲁迅的作品可是远远不止课本里摘录的这几篇。彷徨的时期,鲁迅有,主席也有。鲁迅的作品,还可以看看著名的《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刘和珍君》《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等。鲁迅用笔在战斗所言不虚。

通宝推:聂盘,王者之剑,
家园 鲁迅也是做过执政党的
家园 民国那种国会执政党

就是笑话。

算不得真!

家园 你该泻泻火

我什么时候说别人历史也吃人,中国就高大了?这是你自己脑补的。

我觉得人类就人性讲,都是一个鸟样。因此我反对拿人类共性的黑暗面作为中国人的个性来批判。而且既然是人类共性,说明是人类无法克服的,再批判也无任何意义。

从后来的实践来看,共产党的成功也正是从生产,组织等方面入手而成的。一旦想改造人性,比如文革,虽然有其必要性,但最后还是一地鸡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