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跨越啊,中国脊梁-读“高铁魅影“有感 -- 范进中举

共:💬230 🌺1571 🌵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需要在房地产泡沫大爆裂以前认识到温的正确和李的谬误

中国现在根本就等不起这个十年。

2011年的时候我看一篇谈到昧国中央情报局谈到有把握让中国再两年内崩溃,现在看来中国的耐休克疗法的体质还是超出了昧国的估计。

但是中国确实从2007年开始就进入了昧国为中国量身定做的休克疗法的螺旋式下降的经济轨道,温家宝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确实保了中国经济一段时间。

如果中国人还是分辨不清楚哪个是真正的经济学,哪个是欺骗性的经济学的话,那么中国在两三年内经济大崩溃的概率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概率,我认为绝对大于0.5

家园 del
家园 2007年吴敬琏祭出流动性过剩论调我就知道昧国要休克中国

你看我在2009年与万里风中虎辩论的时候就说了,万里风中虎的一个意图就是引诱中国实施休克疗法。

比方说可以看我2010年的

警惕风中虎的“货币老虎”论---鼓吹休克疗法

罗化生:1988-1991,两个人的战争,中国与休克疗法擦肩而过

当然2007年的时候,我对休克疗法的理论基础--弗里德曼的货币经济学的陷阱认识得不是很清楚,大约在2009年才知道弗里德曼其实是故意犯了一个好一点的小学生都不会犯的错误。

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不是阵痛,而是休克,经济增长率不是+7.3%,而是在负增长,发电量,铁路货运量等等都在负增长,征税也越来越困难,采购经理人指数长期在50点上下,实业企业大面积的发生三角债,一家企业资金链断掉,引发一大片企业资金链危机,房地产在实业困难的情况下再2014年以前成为唯一看起来还在发展的孤岛,并且集聚了巨大的泡沫然后到了今年连房地产业拉不动,导致了社会融资规模大幅下降,进而导致中国经济已经失去了一个最大的拉动力,进入了更加严重的需求不足的困境。

现在央行虽然出台了很优惠的政策企图帮房地产一把,但是这注定是徒劳的,因为中国的房地产本来早就是严重的供过于求,这里的求是指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房地产的问题不仅在于库存很大,更在于它的高高在上的价格已经严重的超出了大多数居民的支付水准,(所谓的刚需根本就不是一个科学的词汇),之所以在好几年的时间里,房地产能够继续涨价,其原因与次贷危机是一样的,次贷市场之所以能够继续发展,不是因为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平衡,而是因为次贷产品在不断涨价,导致的恐慌性,投机性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当次贷产品会不断涨价的谎言被人们认识了以后,整个畸形的市场就无法维持下去,中国房地产其实也一样,当人们认识到房地产很可能不会再涨价了,囤积房子很可能不会再赚钱,很可能会亏钱了,整个市场的风向就会发生180度大逆转。这不是央行想给多少优惠就行了,市场规律在那里。

当房地产没有办法再涨价的时候,意味着房地产开始发生大规模的滞销,那就会导致各种隐含着的问题的大爆发,房地产企业开始出现大面积的资金链问题,然后引发房地产企业的借贷方的资金出大量的问题,而中国的房地产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在借贷方面是各显神通的,什么手段都用,明面上的那些渠道所包含的风险仅仅是整个风险的一小部分。

当年次贷危机一爆发,经济学发达的昧国马上就认定,昧国政府如果不出手,就会发生大面积的流动性冻结,即因为一家企业资金链枯竭,引发一大片企业资金链枯竭,然后这一大片企业资金链枯竭再引发更大一个数量级的企业资金链枯竭,这个流动性枯竭所带来的影响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健康是致命的。

昧国经济学界早就认识到了流动性枯竭对一个经济体的致命的影响,也正是这个原因,从2007年开始,昧国就动用了吴敬琏等经济学学者,南方报系财经媒体这些财经特务组织,向中国传播中国已经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让中国人普遍的担忧自己的流动性过剩,甚至于在今天的中国制造业已经普遍的出现大量的企业因为缺乏流动资金而成片倒闭的情况下依然让中国人相信中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这样被财经特务组织所欺骗的中国人即便是到了流动性即将彻底枯竭的前一秒可能都还会认为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的,进而让中国经济彻底的崩溃。

而温家宝的历史贡献,就是在两三年内抱住了中国的家业,但是他孤掌难鸣,最后留下了一个悲剧。

中国的统计数字是很容易造假的,59年开始的大饥荒,一个原因也是浮夸风为代表的统计数字造假,中国现在很可能陷入比59年-61年还要严重的困境---中国经济像个大出血病人,彻底不治。

通宝推:乡下大西瓜,
家园 温家宝被妖魔化得最厉害的,也是温家宝最大的政绩所在。

逆向思维也要有个限度吧

家园 恰好相反,你被南方系财经媒体骗得太深了

南方系财经媒体的背后是一个昧国在70年代就依托自己的发达的经济学,依托各种私人基金搞出来的专门欺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派。

当然那些学派看起来高深,但是只要独立思考,不盲目相信什么经济学家的话,要不被欺骗也不那么难,问题在于国人普遍的缺乏这个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学者的精神。

你再好好看看吧,不要被南方系骗得太死,南方系现在暴露出来的敲诈上市公司仅仅是其犯罪的冰山一角。

家园 你需要区分哪些是真实的民意,哪些是南方系鼓吹的“民意”

当南方系嘴中说出的人民两字的时候,他所谓的民意其实是虚假的民意。他所说的人民也不是真正的人民。

家园 温家宝被污名化正是08年开始

其实,08年的汶川地震,也是温家宝在民间的名声最高的时候,486进了灾区,却没有收获到这么高的名声,所谓功高震主不过如此

而后,温不断出台降低房价的政策,可每出台一次,房价就上涨一次

房价调控的不断失败,导致影帝之名就不胫而走了

家园 房价是央行那帮人刻意要搞坏温家宝的宽松货币政策

2008年温家宝一直要压制央行放松货币,给出口业喘口气,当时我看机关报纸杂志比较方便,了解了这些情况。

央行一直顶了几个月,以所谓的要保持政策连续性为由就是不放松货币。

大概9月的时候温家宝发火了,严厉的批评央行,央行这个时候不得不宽松货币,但是央行这个时候对于房地产贷款推出了七折利率等宽松措施。

温家宝的意思本来是很明显的,年初几位政治局委员常委到沿海去调查,了解到很多出口企业对货币政策有很多的怨言,温家宝后来也去调研了,温家宝的意思很明显,央行你给我放松给出口业,制造业。

结果央行却故意对房地产贷款大放水,故意把房地产贷款利率打七折---此前不是说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吗?此前一直执行严厉压制房地产投机的政策,怎么让你对出口业,对制造业放松,你却对房地产业大放松呢?

央行那帮人,任志强那帮人根本就不把温家宝给放在眼里,温家宝刚刚说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第二天央企就来个什么地王等等。

温家宝这个老实人就是被人一直欺负着。

家园 有点混淆概念

“从千夫所指到国家名片”

当年出事了进行千夫所指的是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所谓“公知”群体。话题很有情绪性也就传播的很厉害。

而当做国家名片的,恐怕是中央而不是“公知”代表的那些人。从千夫所指到国家名片。相当于往李克强脸上贴了公知的标签,把我们对于公知的坏印象迁移到了李克强身上,这不对了吧

而且好像早就往东欧推销过,不知道近期为什么把刘吵得够热,加上遇上往意大利推销,仿佛是李克强突然转变似的

家园 03年私分平安就污名化过一次

估计是温的政治对手干的,但很快被人压下来了。

可见这家伙本来就不是好人,好不容易把脸涂白,又被人用眼泪坏了妆。

你们坏死了,人家怎么办啊。。。。。。。。。。。。

家园 记得跨越事发的时候

忙总在河里说他是自己找死。

现在想来,要是这位真善于谋身,可能也就不会去找死了,但更大的可能是也不会做这么多事,有这么强的只争朝夕的欲望了。这大概也算是一种赤子之心吧。

家园 您不坐这条线吧?

我老家在丹阳邻县,想当年也是从丹阳下车乘船回家的。我记得没怎么减车次,为此我特意查了一下12360,象过去常坐的T109(到苏州),K45(福州),1451(上海),T65(南京),K101(温州),都在啊,再多可能不在丹阳停,无论镇江、常州,应该离家都不远了吧?

高铁的开通其实为愿意乘坐慢车的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譬如我现在以上车次我看都不看一眼了,因为我在火车上晚上睡不着。我刚才看了一下以上车次,今天很多还有硬座,有的还有卧铺票,这在以前很难想像。以前我的父母心疼我,都是提前三天请南京的亲戚朋友起早帮我排除买票,落下好大的人情,那时回家真是有畏难心情。

您的朋友因为开通了高铁才不回家,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我能说他找理由不回家吗?过去春节不敢回家,开通京沪高铁后,我年年过年回家,虽然也要经历抢票过程,但没有一次抢不到,只是为了早一天车次更理想一点而已。

至于春运,几亿人的大迁移,虽然还有改善空间,但目前世界上还有比中国铁路做得更好的吗?再说绝对一点,如果让春运过程变得轻松,平时得浪费多少运能?是不是又要受到另一批人的攻击?

家园 难得支持一下罗教主

我在“6.3日杀人夜”中,也一直想表达我的怀疑,高层有美国人支持的内鬼,而这个内鬼,终于爬上了中国的最高领导机关。

怀疑的对象,也是叶、南方系和团派。

难得支持一下罗教主。

家园 而且我发现这楼里说高铁票价贵

高铁直接经济效益不足的貌似都是在京沪长三角这个区域的,但这却恰恰是高铁客运赚钱的线路。倒是没啥人去说那些不怎么赚钱的,相对欠发达地区的高铁线路的票价问题。是不是照你的逻辑,那些欠发达地区的高铁更加就不该造了呢——当然不会,否则照你的春运逻辑,高铁不就是东部发达地区中产抛弃中西部穷苦老百姓自顾自享受的罪证了嘛。

丹阳人当然有权利表达意见,问题无非是高铁的竞争目标是中短途航空的商务客,使得高铁的票价实际上向民航打折票看齐了,导致原本普通列车辐射范围内的通勤客得被迫买明显缺乏性价比的快捷性,的确存在一些“绑架”效应。

可这真的是绑架么?铁路虽然有公益性也有商业性,更不是唯一的交通手段,满足不了丹阳搓背师傅一周回家探亲一次的铁路就不是好铁路了?那直接给搓背师傅在魔都搞套廉租房解决子女学父母老婆籍户口全家团聚不是更好?顺着个脉络延伸下去我们很快就能驶达为了救麻雀拉断整个北美电网的和谐社会了。

说到底还是事在人为,修高铁是这样,负担高铁票也是这样,大家趁着高铁带来的辐射效应,把城市群内的经济和人均收入带上去,这样你每次可以多给搓背师傅5块10块,才能真的解决他回家看老婆孩子的问题。

家园 85年吧,从北京回武汉

那个时候9岁。。。记得北京火车站里那个挤啊,在武汉坐火车从来没想到会这么挤的。。。。

我们是硬座票,晚上上车的,但车上全是人,父母嘱咐我不要喝水。。。上个厕所是不可能的事情,到了早上,我发现裤子湿的。。不知道是尿裤子呢还是桌上的水杯碰洒了一些。。。

在瑞士坐过火车,沿日内瓦湖开的那个。。。。车型是比较老旧款式,但是干净整洁,列车员还查票的,一节车厢最多坐十几个人,反正人人都可以挑位子,火车往高处走,60,70公里每小时吧。。。。。我就在想,如果瑞士人口激增个10倍20倍,估计这样的铁路系统,立刻就要瘫痪了,列车员挤都挤不动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