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左倾还是右倾有那么重要吗? -- 给我打钱87405

共:💬63 🌺489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因为文化是意识形态的基础,意识形态是社会秩序的纲领

社会秩序决定着利益的分配。

所以,中国的文化的走向如何,从来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当文化变革的最终结果是全社会的洗牌的时候,凡是对自己的地位和财富比较满意的人,都不会欢迎文化变革的,无论其方向如何,除非文化变革的一切过程都操控于自己手中,但是这可能么。

这就是中华文化无法变革的原因。非关思辨迷惑,全是利益捆绑。或者反过来说,既是思想冲突,又是利益冲突。故穿越者毛润之曰,“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把蒋介石赶到那个小岛上,另一件就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你看,连你我这样的网友,都知道要对中华文化推陈出新,不过举手之劳,那为什么天下之大,十三亿中国人,偏偏无人出来做这件事?俗语有云,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也。

家园 是我们对不起孔子,不是孔子对不起我们,这才是中华好男儿。
家园 儒学是格《易经》知人群

《易经》是中国式的数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根源性的地位。儒家,一道、三纲、五常、四维、六艺、八德都是《易经》数,是孔老二迷恋《易经》后根据《易经》结构来模拟人间的人群结构和个人世界观。以此说明天不变道不变,天人感应。

家园 我们需要被解放的孔子,而不是被缚的孔子

人民需要精神的自由,而不是精神的枷锁,所以孔子也应该被解放。他被历朝历代软禁在文庙里快两千年了,被迫为所有的压迫剥削奴役专制背书,所谓儒教,既是中国人的枷锁,也是孔夫子的枷锁。把他从儒教中解放出来,还原成为那个诸子百家之一的普通人的孔子,而不是被“大成至圣先师”重重绑架涂抹,成为礼教代言人的孔子。

家园 天下事有难易乎

的确如兄台所言,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俺已近不惑之年,很多事,都看的比较明白了,却越发悲观,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亦。个人之事,如此,众人之事,更是如此。

为之,主要非主体意志,而是载体能动,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才能激发更大,更多的行动。

这几天,社科院的院长重提阶级斗争,受到很多口诛笔伐,这也是毛主席,与孔子的巨大争议所在,到底是要阶级斗争,还是阶级调和?

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两大弊端,一是不平等,二是阶级调和,这是毛主席反对儒家,称孔学为糟糠的根本原因。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试想,如果我们生活在伊拉克,是不是也极为渴望秩序,不要说不平等的阶级调和,哪怕是极端的秩序,也会趋之若鹜。

现在的中国,贪腐遍地,道德沦丧,生活在中下层的人,同样极为渴望秩序,混蛋胜过混乱,贪腐胜过啥也不干,因此,对贪腐,极为宽容,为财富,丧心病狂,小人物没有最横,只有更横,恨不得长出一身尖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对贪官,他们只是做了些本就该做的事,很多人就感激涕零。

中国应该怎样构建秩序?构建主动?构建能动?

实质上,我们已经与孔子,马克思,毛泽东等等先贤,处于同样的境地。

很多人大谈法制,好像法制从天上而来,是一种先验的东西,孔子就是这样的想的,因为,家庭伦理就是先验的,我们每一个人一出生,就出生在家庭,这是孔子思想逻辑的根本,也是儒家学说的根本。

在西方,先验的法制,则来自宗教,一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宗教的环境中,因此,宗教这种社会组织,反而成了法制的根源。

秩序,无论是刚性的法制,还是弹性的道德,只有两种,一是统一的道德法制,二是多元制衡的道德法制。

统一秩序,要么来自君权,即根源之家族的王法,要么来自神权,即根源于宗教的神法;多元制衡的秩序,只能来自多元化的社会,社会主要由物质和精神相对独立的中间阶层构成,也就是橄榄形社会。

西方的那种现代宪政,那种自由民主,是多元化社会的结果,中国根本就不具备那种社会条件,即使财富大量增加的将来,也很难具备,因为物质独立还好说,但精神独立,没有专业职业的精神,就不可能,如果强制照搬,完全以多元社会结构,来构建秩序,只能造成社会的动荡,甚至动乱。

就如西方的君主立宪,依托统一的秩序,构建统一又多元的秩序,才是中国的道路,但依托于一个家族的统一秩序,根本就不可能了,因此,通过一种宗教性的社会组织,吸纳社会的绝大多数共识,形成最大的公约数,来构建统一的秩序,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这种宗教性的组织,就是以劳动者和爱国者为主体的人民教,以毛主义为教义,将执政的中共重新变成精神组织。

俺也知道,俺的这种设想,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中国最大的可能,还是滑向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泥潭,但有一条路,总比没有好,至少能给人希望。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和毛主义的核心理念,消灭阶级,不是消灭人,更不是消灭种族,而只是消灭欺压寄生的社会属性,这种思想,竟然被很多人污蔑为恶魔,西方那种优胜劣汰的种族主义,反而被很多人追捧,即使自由民主的“理性人”思想,也是隐藏种族主义,种族主义终于酿成了法西斯主义,很多人,竟然将消灭恶性社会属性的共产主义,与种族屠杀的法西斯,混为一谈。

治病救人,可能会导致误伤误杀,但也绝不是故意杀人,更不是种族屠杀。

阶级斗争,之所以被人污蔑,应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阶级斗争的对象,主要是中上阶层,这些人是社会的主导力量,掌握话语权,而种族屠杀的对象,主要是中下层,这些是沉默的大多数;二是阶级斗争的对象,以为是消除欺压寄生的社会属性,因此这些人还活着,而种族屠杀只会造就死人,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是追求主动,是二元对立的,旧的统治阶级被推翻以后,还会产生新的统治阶级,因此,就如翻烧饼,要无限地翻下去,这便是不断革命的缘由。

毛主义的阶级斗争,是追求能动,是统一又多元的,以斗争求团结,阶级斗争消灭阶级斗争,尽管还很不完善,但在毛的晚年,提出抓革命,促生产,左中右结合,老中青结合,已经是典型的统一又多元架构,只是这种架构是依托于毛而生的,左和中,根本就无法与右派抗衡,而且三者只能统一于于毛主席,却不可能统一于其他人,这也是林彪想于毛脱离关系,邓坚决不承认文革三七开的根本原因,他们都无法驾驭这个架构。

当很多人,都无法通过勤劳节俭,而改变命运的时候,当很多人,可以不劳而获,而高高在上的时候,阶层的鸿沟就逐渐形成了,劳动者与创造者就必须与寄生者和欺压者展开斗争,大量人口,通过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而聚集起来,通过毛主义的宗教化而组织起来,消灭欺压寄生的社会属性,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

没有奋斗,就没有幸福。

只奋,不斗,不行;只斗,不奋,也不行。

人会生病,由人构成的社会,也会生病,阶级斗争,就是社会层面的治病救人。

家园 孔子也会打倒孔家店

仁者爱人的孔子,也会打倒孔家店。

马克思也会反对马克思主义。

思想一旦写出,就不是本人的了,而是成了一种工具。

杀人的是人,而不是刀。

以思想定罪的人,往往就是拿刀杀人的人,或有杀人的心,众口铄金之下,比之统治者的文字狱,更加可怕。

家园 孔子大概要说:“你们也是儒者?那我只好不是儒者了”

如果他看到后世的腐儒和礼教那个德行。

家园 问题就在于它只看人

对于人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不去了解。

就这一理论而言,带有很强烈的农业社会的经验色彩,是一种被动的意识反映。到心学之后,对这一问题有所察觉,并进行了改进,好不容易提出一个知行合一,但是任何做却只字未提。

而辩证法到了马克思之后,才发展出了主动的意识反映,即通过实践来主动反映客观情况,切将辩证法进一步限定为对实践行为的思辨工具,对实践对象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意识反映。这时候才真正从理论上明确了什么叫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实现知行合一。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来看,其实叫行知合一更准确,因为行在前,知在后。

在社会演变领域,则根据这一原理提出人的言行善恶表现是源自其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因此要真正的改变人,首要的是改变其环境。也就是人的发展,首先要满足其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就整个社会范围内),也就是其所处的环境,比如仓廪实而知礼节,比如it业发端于美国,原因在于社会有其物质基础,那就是社会上有足够的人能接触充分电脑并使用。否则单纯的强调个体修养,就是空谈。

家园 谢谢

你只要生活在社会中,首先就要做人,知道自己能对别人贡献什么,知道别人能为自己回报什么,知道自己身为一个社会人的价值。做事不是不重要,但那是手段而已,目的是把事做成之后别人愿意接受,任何一行都是如此。光想做事不想做人,活在社会中干嘛?一个人去深山老林里爱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呗,保证没人妨碍你。

你说的太对了

家园 001:秩序的建立

秩序是如何建立的?

宏观上来说,是以暴制暴,换一个词叫讨价还价。血淋淋也好,赤裸裸也罢,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

微观上来说,秩序是由统治者建立的。

统治者总是希望被统治者不具备挑战秩序的能力,因此统治者总是尽可能的削弱被统治者的实力。然统治者无法独立生存,他们与被统治者总是共生关系,被统治者借此获得提升己方实力的机会,缩小与统治者之间的实力差距,进而挑战已有之秩序,以使这秩序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倾斜。

统治者似乎会主动调整秩序,向被统治者一方靠拢。但这是假象,是被逼无奈,是一种欺名盗世的高姿态,能多赚一分钱就绝不会少卖一分钱(也有赚少了或买亏了的现象),人们大不必为统治者的“主动改革”歌功颂德。

理论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会达成“共识”,形成平衡。但这只是理论,即便在现实中出现也如白驹过隙,哪怕两百年、三千年——从宏观上研究问题,不能以短暂的人生来设立坐标系。之所以平衡只存在于理论当中,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社会只是宇宙中的一小份子。

这都是必须要先谈清楚的问题,否则就无法讨论下去。

家园 002:秩序的维护

人类社会一开始并没有统治者……还是看图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图不是那么严谨,需要做一些说明:

1.假若所有人都足够理性,我们会发现整个统治集团都不需要了,那可以省下许多许多钱——维稳费历来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但这是不可能出现的。

2.秩序缔造者的出现大概是因为初期的人类社会混乱不堪,解决矛盾的主要方法是靠拳头说话,头破血流之后发现还是坐下来谈判比较划算,具备秩序意识并且有相关才能的人(称为政治家也是可以的)逐渐成为社会的领导者(专业人士)。在这个阶段,秩序缔造者只收取一点合理的劳务费。

3.秩序缔造者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统治者的,目前还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人性使然。

4.中国过去两三千年间之所以稳定,内因是系统设计合理,外因是地缘因素影响,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安逸。

在整个社会中,军和商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建立和维护秩序的根本手段是以暴制暴,当然,许多时候是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不管怎么说,军队等暴力机关是必不可少的。而枪杆子里出政权,军队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历来都是军政分离,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朝代更替并不是农民可以完成的任务。商人是生产品逐渐丰富的必然产物,但商人并无忠诚度可言,再怎么改朝换代,金子还是金子,他们是披着和平外衣的另一个暴力机关。再加之商人是一群逐利能力最强的人,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摄取巨大的财富,从而成为社会秩序的最大扰乱者,轻商就成了必然选择。

士大夫集团是皇族的左膀右臂,秩序维护与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没穿龙袍的皇帝。尽管如此,皇帝还是不那么信任士大夫,皇帝有皇帝的私心。如此一来,双方就需要签订一份攻守同盟协议书。这协议书一代代的传下去,虽会因时而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慢慢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儒家经典。

家园 003:新秩序的构建

这也是我对最近几年政经事件的解读:

1.反腐。腐败是系统bug,不可能根治,因此当下反腐的目标是官商分离,前几十年官办经济搞得太火,官员成了老板,这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必然成为GCD首先开刀的对象。

2.祭孔的目的也是明显的,三纲是要点,官员要努力成为士大夫,温家宝就是个儒生。

3.设立英雄纪念日和设计师不爱看暴力战争片,无非是在告诉世人,流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还是过好小日子重要。

4.GCD是永远正确的党,相当于宣布皇帝是真命天子。

5.减免税乃因欧美市场萎缩,好比发生天灾之后总是要免一点租子的。

6.军队整顿是因为他们跟商人走得太近。

7.混合制改革是安抚商人,某种让利行为。

还有其它事件,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我猜测GCD有一个判断,那就是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欧美主导的既有秩序将被打破,此时此刻稳定压倒一切,稳定了GCD就坐稳了,稳定了人才就算流出去还会流回来。

这个设计并不完美,至少有一个突出问题:接班人制度并不牢靠,所以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正因为提了许多年,所以成了问题。

家园 del

删了。

家园 说得好

要把孔子和孔教区分开来

家园 00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国人历史上(至少是有史记载以来)第一次为自由而奋斗夺取的伟大胜利,在于这自由并不是以个人自由而是以全体中国人乃至全人类自由为出发点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如此壮丽的诗篇也只有在那个年代才会出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完美的宣告必将在中国人的心中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伟大的胜利并非是所有人的胜利,多数人只不过是“看到他们充满欢乐的脸也跟着咧开嘴笑了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互联网进入中国后出现的性解放更为实在。在这里,我还是不得不画蛇添足的再强调一次,我的观点不带任何歧视色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