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亡国之音 -- 种植园土

共:💬1302 🌺10471 🌵26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7
下页 末页
家园 请君入瓮

是你的理解力有问题。不是我一再拿着黑袍不放(只提过一次),而是你抓着黑袍不放。

我的意思一直很明白,w族的袍子不适合现代社会,请你不要逼我们穿。如果他们西化改良,也许将来有一天可以考虑,可现在他们进化的方向是黑袍。

你以为我拿黑袍来当靶子?错!我的靶子没变过,就是别拿着“皇汉思想、大汉族主义、主体民族偏狭”的帽子来逼汉族穿w族的衣服,戴w族的帽子。不穿不戴就是“皇汉思想、大汉族主义、主体民族偏狭”。

为什么汉族不喜欢穿w族的衣服,其实应该问问w族,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把他们的衣服搞得让汉族喜欢穿?

想来你也不明白,我就给你解释解释。

一个人选什么衣服穿,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件复杂的事情。

一要符合现代生活的便利。

所谓符合现代生活的便利,其实就是符合工业化时代日常生活的需要。西方的服饰也经历过很长时期的所谓适应工业化,适应现代生活的变革。这期间贵族老爷丢了假发,绅士脱了高帽,香奈儿女士引入女士长裤,总之,变得够多。而此后,这种服装的现代化之风,吹遍了全球,中国也是其中之一,而其外在表现,就是服装的西化。这是工业化最早在西方产生所决定的,领先一步也是领先。

一要符合现代审美的要求。

所谓符合现代审美的要求,其实是符合现代服装工业审美的要求,请注意工业这个词。自从服装从小作坊进入工业化以后,工业化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催生所谓的现代审美产业,即时尚界。曾经看过一句话,大意是:时尚界的作用就是让人们发现自己以前的衣服是多么可笑,于是,买新衣服吧。换句话说,我们现代的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了生产服装的人的手里,实际上是掌握在了西方的巴黎、纽约、米兰各种fashion show里面。你可以看看那部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The Devil Wears Prada”,里面谈到了时尚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穿着。即便是自以为不受时尚影响的个性独立的女主,也不可避免地选择穿上了时尚界推出的蓝色毛衣。当然,西方的时尚界还是会到世界各国采采风的(你好像很讨厌这种采风),引入了些东方的元素,非洲的色块。可惜这种元素的引入是种符合西方审美的再创作,不能说就是穿了你的衣服。比如经巴黎改良后的解放鞋,你能说就是以前的解放鞋吗?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你应该去抗议西方有“皇西思想、大汉族主义、主体民族偏狭”,居然不去选w族的小帽,外袍,否则,你的和谐梦想早就实现了。可惜,就算选了,估计也不是你所描述的“民族融合”盛景。

一还要符合民族审美的要求。

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一些审美观念是固执而难以影响改变。比如女人戴的帽子,在西方大街上找,肯定比中国多,因为中国女性传统上不带帽子。而有一些民族服饰,既不适合现代生活,又不符合现代服装工业审美的要求,就只有退居一隅,剩下本民族在日常生活中追捧了。比如日本的和服,苏格兰的裙子。而w族的袍子和小花帽就在此列,只能在w族中苟延残喘。至于汉服,就是开历史倒车,完全是背后的汉服经济在推动。可w族连这个袍子花帽经济都没有!

当然,你还是可以执拗地认为w族的衣服里有适合现代生活的,我没兴趣也没时间和你一件件从外套到内衣掰扯,这次能给你解释这么多,也是挤出的时间,想有始有终,实在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所以还是直接请君入瓮算了。

既然你觉得w族的服装,不比西式服装低,也不比西化后的汉族服装低,更认为穿w族衣服才是民族融合的田园牧歌,觉得“完全不能接受服装中引入维族民族元素基本上就是走火入魔的妄想”,不愿意穿的汉族就是“皇汉思想、大汉族主义、主体民族偏狭”。那就请你穿穿吧。就选你最推崇的,说了好多次的小花帽,w族男女都可以戴的小花帽,原滋原味的小花帽哦!相信你一定会“走在大街上毫无违和感”,当然最好按你的要求“穿着中山装戴个小花帽”哦。不穿不戴,你就是“皇汉思想、大汉族主义、主体民族偏狭”哦。

没有的话就说一声,我想河友们应该都愿意帮你找一顶的,虽然我们还戴着你给的“皇汉思想、大汉族主义、主体民族偏狭”帽子,仍然看好你哦。

通宝推:bayerno,李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你最好去劝劝唐太宗,别纠结民族了,叛乱只是王朝的必然

我没有引错。

你谈唐的历史,是想证明包容没错,内迁没错。而要反驳你,只需要证明唐朝所包容的民族、内迁的民族有人叛乱,并造成汉族的伤亡即可。这个人就是安禄山,起兵于范阳,也确实造成了大量的汉人伤亡。

你却非要将这个叛乱的对象归到王朝衰败的必然,抹掉他的胡人身份,并要我证明发生了民族屠杀。不好意思,我无需去做这样的证明,我只需要证明他确实是胡人,他的部队的精华是胡人,他在内地,杀过大量的汉人即可。

另外,既然你是如此推崇唐朝的包容,推崇唐太宗的“欢迎不同习俗的邻居住在自己周围”。我建议你不妨去劝慰一下太宗吧,他一直为自己的政策后悔着呢,兴许被你这么与民族无关的一说,他老人家就不再后悔了呢。

贞观政要》安边第三十六

贞观四年,李靖击突厥颉利,败之,其部落多来归降者。诏议安边之策,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河南处之。准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是含育之道也。”太宗从之。秘书监魏征曰:“匈奴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败,此是上天剿绝,宗庙神武。且其世寇中国,万姓冤仇,陛下以其为降,不能诛灭,即宜遣发河北,居其旧土。匈奴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秦、汉患之者若是,故时发猛将以击之,收其河南以为郡县。陛下以内地居之,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心腹之疾,将为后患,尤不可处以河南也。”温彦博曰:“天子之于万物也,天覆地载,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今突厥破除,余落归附,陛下不加怜愍,弃而不纳,非天地之道,阻四夷之意,臣愚甚谓不可,宜处之河南。所谓死而生之,亡而存之,怀我厚恩,终无叛逆。”魏征曰:“晋代有魏时,胡部落分居近郡,江统劝逐出塞外,武帝不用其言,数年之后,遂倾瀍、洛。前代覆车,殷鉴不远。陛下必用彦博言,遣居河南,所谓养兽自遗患也。”彦博又曰:“臣闻圣人之道,无所不通。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地,教以礼法,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以为汉藩翰,终于一代,不有叛逆。”又曰:“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今陛下仁厚,从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长,不相统属,力散势分,安能为害?”给事中杜楚客进曰:“北狄人面兽心,难以德怀,易以威服。今令其部落散处河南,逼近中华,久必为患。至如雁门之役,虽是突厥背恩,自由隋主无道。中国以之丧乱,岂得云兴复亡国以致此祸?夷不乱华,前哲明训,存亡继绝,列圣通规。臣恐事不师古,难以长久。”太宗嘉其言,方务怀柔,未之从也。卒用彦博策,自幽州至灵州,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

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惟拓拔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凉州都督李大亮以为于事无益,徒费中国,上疏曰:“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自古明王,化中国以信,驭夷狄以权。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自陛下君临区宇,深根固本,人逸兵强,九州殷富,四夷自服。今者招致突厥,虽入提封,臣愚稍觉劳费,未悟其有益也。然河西民庶,镇御藩夷,州县萧条,户口鲜少,加因隋乱,减耗尤多,突厥未平之前,尚不安业,匈奴微弱以来,始就农亩,若即劳役,恐致防损,以臣愚惑,请停招慰。且谓之荒服者,故臣而不纳。是以周室爱民攘狄,竟延八百之龄;秦王轻战事胡,故四十载而绝灭。汉文养兵静守,天下安丰;孝武扬威远略,海内虚耗,虽悔轮台,追已不及。至于隋室,早得伊吾,兼统鄯善,且既得之后,劳费日甚,虚内致外,竟损无益。远寻秦、汉,近观隋室,动静安危,昭然备矣。伊吾虽已臣附,远在藩碛,民非夏人,地多沙卤。其自竖立称藩附庸者,请羁縻受之,使居塞外,必畏威怀德,永为藩臣,盖行虚惠而收实福矣。近日突厥倾国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长悉授大官,禄厚位尊,理多糜费。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太宗不纳。

十三年,太宗幸九成宫。突利可汗弟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阴结所部,并拥突利子贺罗鹘夜犯御营,事败,皆捕斩之。太宗自是不直突厥,悔处其部众于中国,还其旧部于河北,建牙于故定襄城,立李思摩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以主之。因谓侍臣曰“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征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通宝推:strain2,
家园 现场二死一伤

还要怎么处理?我个人觉得这个信号很好。

家园 问题是王朝末年汉人自己还叛乱呢

难道就只有少数民族的叛乱是叛乱,汉族自己人的叛乱就不是叛乱了?

更何况安史之乱中领兵对抗安禄山的哥舒翰也是个胡人。所以是不是要强调叛乱者的少数民族身份在于叛乱者是不是以少数民族的身份相号召,是以族群为集体的反抗还是仅仅由于个人的际遇和野心。

从这点看,安史之乱里作乱的部队和起兵抵抗的部队都是胡汉夹杂,所以根本就是内政问题而不是民族问题,和唐朝的民族政策扯不上关系。

相反,晋末出现过整个胡人部落作为一个整体进入中原对汉人进行屠杀。这是个典型的民族问题。不过当时进行屠杀的胡人部落可没有正经内附过。

你盯住安禄山一个人的胡人身份是典型的一叶障目。

家园 还是盯着袍子说事

无论如何,我早就说了遮面的黑袍属于应该淘汰的习俗。但你却把这件黑袍硬蒙到我头上当靶子打对不对?

我说的是民族融合应该是融合双方的习俗并按照现代社会的需要进行取舍。你给极端化成一定要让汉人也都穿上维族的袍子。特别是我已经举出来大街上可以穿中山装戴小花帽的例子的时候,你还在那里说什么“w族的袍子不适合现代社会,请你不要逼我们穿。”

穿什么衣服上街属于个人选择的自由。极端穆斯林强迫女性蒙面穿黑袍和认为维族人想要融入现代社会就必须穿上汉族或者西化的服装一样都是应该摒弃的做法。

另外有些维族人选择黑袍,但不意味着所有维族女性都喜欢把自己从头到脚罩得严严实实。所以你拿黑袍做例子说“现在他们进化的方向是黑袍”,来证明“w族的袍子不适合现代社会,请你不要逼我们穿。”就显得非常武断而且强词夺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现在
家园 反弹报复不可怕,只要大部分群众发动起来,就可以反报复

反弹报复主要见于群众基础不牢的地方

家园 6000……这就是人民战争啊……
家园 恰恰相反,应当鼓励通婚,关键在于通婚后不得改少民

这就需要首先取消回族的少民优惠政策,从根子上消灭掉入少民的动力。其次应当鼓励族外婚,禁止族内婚。

家园 所以朱元璋的政策就是要消灭他们,结果后来被取消了

若这个政策(回族不得族内嫁娶)被一直执行下去,色目人早就不存在了。只是后来可能觉得色目人老实了,就取消了这个政策,再后来满清势大,汉族势弱,回汉通婚后往往依附于他们族属而非汉族,这样回族才越来越多。

按理说与主流民族通婚,少民总是越来越少的,其他国家如俄国等就是例子,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与少民优惠政策也有关系。实际上对少民本来就不应当一视同仁,对于经商后代的民族如大部分回族根本不应该给什么优惠

家园 你这样是没用的,回族自相嫁娶已经可以维持高增长率了

提倡通婚才有可能从内部将他们逐渐世俗化。关键是汉族自己要建立强大的属于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堂堂正正的把中华无神论亮出来

家园 达雅不搞帝国了?
家园 咦?达雅不搞”邪恶/帝国“了?
家园 已经说过 了,请你戴小花帽

我没有给你蒙过黑袍,再把你当什么靶子打,你想象力太丰富了。我所指的袍子是w族的传统服饰中的一种,如果你不明白,看看新疆老人库尔班大叔见毛主席的照片。

极端化到要让汉人穿w族衣服的是你,否则就会被你批为“皇汉思想、大汉族主义、主体民族偏狭”。真是贼喊捉贼,看来还是需要把你的话用引用的方式标出来,而不要简单打个引号,否则有人会选择性失明,倒打一耙。

我还是觉得很多汉族人多少都有点皇汉思想,潜意识里觉得民族融合就应该是少数民族的汉化。……我认为某些少数民族某些偏执的习俗和汉族基层群众里依然存在的跳大神,算命请仙一样都属于应该扬弃的对象。但没事啃个羊腿戴个小花帽,在某个特殊的日子载歌载舞一番则可以被接受成为共同的习俗。

我觉得河里很多人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在对待少数民族,不止是维族,的风俗习惯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点点主体民族的偏狭——我是主体民族,所以你们在舞台上唱歌跳舞给我看可以,但要我自己穿上你们的衣服则万万不能

你现在又改成“穿什么衣服上街属于个人选择的自由”。有意思吗?

我没有强词夺理,到是你一直在这么干。w族的服装不适合现代生活,这中间的原因在上个给你的回复中已经表达了,你看不懂的话找个人帮你解释解释,我没时间。不要扯什么黑袍了,那是他们的进化方向。就算不进化到黑袍,也不适合汉族穿,明白不?

而且我也已经说过了,你不是设想

我说的是头上戴个小花帽之类。我在国外经常见到有犹太教或者别的什么教的男人穿西装戴个小帽子,走在大街上毫无违和感。我所理解的民族融合是大街上随处可见有人穿着中山装戴个小花帽,

那就请你把w族的小花帽戴上,汉族的中山装穿上,在大街上随便走,展示一下你所臆想的民族融合,展示一下你没有“皇汉思想、大汉族主义、主体民族偏狭”。当然前提还有,就是你不是w族,否则就又是你所说的:

认为维族人想要融入现代社会就必须穿上汉族或者西化的服装一样都是应该摒弃的做法。

没戴小花帽子证明你没有“皇汉思想、大汉族主义、主体民族偏狭”之前,你出来晃什么晃!丢人现眼的帽子公司董事长。

家园 干得好!发动群众才是根本!
家园 当然是争取当场击毙,留一两个舌头,走司法太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