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女儿的发言稿 -- 三笑
居然宝推我的黑历史
这种事情,经常被忽视,甚至被蔑视——哎呀呀,我学习时间不够啊,哪里还有睡觉的时间啊,更别说出去玩儿了(指锻炼)。
据我观察,有些学生,在冲刺时明显后劲不足,可能就和睡眠不足有关。本来一天8小时睡眠,到了紧张时候,改成6小时睡眠,本以为多学2小时,实际上一天都昏昏沉沉,影响了整天的学习效率,得不偿失。我就接触过好几个学生,在平时反应很机敏,属于头脑锐利的那一类,到了冲刺时却变得迟钝,再无以往的风采了。这样下去往往构成恶性循环——越刻意拉长学习时间,脑子越迟钝,做题越慢,越以为自己不行,越是努力学习…………有些人就此被打击得一蹶不振。
另外,要想保证头脑清醒,下课十分钟出门逛逛乃至做做运动是很有必要的。教室里四五十人一起,空气污浊,经过了紧张的45分钟,脑子已经有些混沌了,正是到了放松的时候,这时候出门走走,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使得大脑重新恢复清醒——所谓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国家规定一节课45分钟是有其道理的。
睡眠、锻炼,表面上看起来与学习无关,甚至有些人把这与学习对立起来。而实际上,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确实是大多数优秀学生的成功之道。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做题不急不躁(以至于不能快速的多做题)、充足的睡眠(以至于减少了学习时间)、适当的锻炼(同样是减少了学习时间),这些提高成绩的关键,恰恰是从表面上看来与学习背道而驰,这也难怪很多人明明听得耳朵起茧子,还是无法照做了。
实在是不敢直说…………
万幸不存在大连计算机学院啊。
简称:大技院
因为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你总结的经验在你自己身上都已经过时了,还要用在你的小孩身上,那完全是方头号对圆榫,只会让你的孩子面对现实无所适从。
还有牛顿年轻时就出来的万有引力计算等成就,他是怎么推导的?现在哪怕是老专家有谁清楚?
教育部编书的恐怕就是纯混子
数学+物理,第一第二宇宙速度公式等很明白,不过运算单位和地球引力常数等,不查资料真搞不清
从上学到工作,一路都是top10,可是那种奖状挂满墙所带来的虚荣是父母想要的,不是我喜欢的生活,一直到上大学,假期回家第一句话就是拿奖学金了吗,考了第几名,我的喜怒哀乐,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父母不懂,也根本不关心,他们只是以自己认为对我好的方式来干涉我的生活。
我和ex就是被父母活活拆散的,那一年我15岁,不懂得反抗,默默接受了,15年之后,ex跟我说,她给儿子取了和我一样的名字。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一心想去投行,有个老师在投行做独立董事,给争取了个董秘的职位,我妈妈硬是哭哭啼啼的把我拽回去了,我的导师特别希望我能留在高校搞学术,当时也拿到了一所高校的offer,同样被我妈妈否决了,我的人生和同龄人相比,顺风顺水,可是这样的生活并没有让我感到开心,后来在婚姻的问题上,我终于决定完全摆脱这种来自家庭的束缚,我不为其他人活着,我只为自己所爱的人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你写的发言稿我看过了,说实话,某些成长的经历是反应在里面了,比如从自己的角度说孩子的话,过分的谦虚,但是这未必是孩子的想法,和她们这一代人的表达方式,最好让孩子放手去做,我们不做评判者,无论结果如何,只要鼓励就好。
只要不刻意打压,小孩儿刚会说话就会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都能把人活活烦死。求知是天性。对了,我家儿子不说为什么,他说“因为呢?因为呢?”
不过不是为了节省沟通时间,亲子之间,不存在“不必要的沟通时间”这种东西。网络时代这本书已经没有原来那么重要了。wiki比什么都详细,还图文并茂,与时俱进呢。比起通览全书,我更希望能够训练孩子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如说看见什么好奇了,于是提出问题,通过询问或者检索找到答案。